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588节

  偏偏东方的实力还没有发展起来,不具备对抗整个西方阵营的资格。

  在这个时候,如果西方主要针对东方的话,恐怕东方根本发展不起来。

  其下场,比现在的天竺还要凄惨。

  可就在这个危急的时候,天方势力突然出手,吸引了西方的大部分注意力。

  东西方之间的文明竞争,只是在最近这些年才开始的。

  而西方和天方之间的对抗,那可是延续千年的仇恨。

  双方的矛盾,绝对超过了对东方的忌惮。

  更何况,天方势力的合流一直都是西方最忌讳的事情。

  如果染指陆权的话,既可以进一步打压毛熊,又可以分化天方势力,未来还能从另一个方向进攻体量庞大的东方。

  这么一来,西方就相当于全面掌控了海权和陆权,将再无任何对手能够形成实质威胁。

  陆海双重霸权,能让西方人高枕无忧。

  所以西方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历史的终结。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认为人类发展已经到达终点,未来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追随并融入西方体系和秩序当中。

  站在战略的角度,当初西方的选择没有任何问题。

  唯一让他们预想不到的是,东方崛起的速度实在是太快。

  更让西方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竟然没能顺利夺取陆权。

  骨子里带着海洋贸易文明的西方人,对陆权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状况。

  二十年的时间,西方耗费了数万亿的资金,最后灰溜溜地撤了出去。

  近海作战,他们是无敌的。

  登陆作战,也是所向披靡。

  但陆地和海洋不同,打赢了之后还需要进行有效的占领。

  西方用了二十年,都没能走到最后一步。

  他们只能放弃染指陆权的打算,重新进行战略部署。

  到了这时候,西方人才骇然发现,东方已经成长为一个巨无霸。

  庞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已然超越了整个西方。

  除了在高端制造工艺和科技专利方面有欠缺之外,竟然打造出了完整的工业链条。

  现代的工业体系中,所有的工业总共可以分为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

  而东方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分类的国家。

  作为工业时代的开启者,西方人太清楚完整工业体系的作用了。

  这意味着东方的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先天的成本优势。

  同时,东方的军事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加持。

  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最大的价值并不是体现在平时的经贸往来中,而是体现在战争期间。

  这象征着东方能够大批量,快速地生产一切战争产品,保障后勤供应。

  任何一个想要攻击东方的国家,都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对东方发起的任何战争,最终都会形成令人头疼的消耗战。

  此时此刻,西方才发现一个前所未见的竞争对手出现了。

  如果东方发展的慢一点,或许西方还有能力进行有效的压制,将这个对手扼杀。

  或则西方如果顺利夺取了陆权,也能从陆海两个领域,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围攻东方。

  可偏偏,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没有实现。

  东方发展的足够快,而西方夺取陆权失败,还元气大伤。

  这种难得的机遇期,被很多人称为天佑东方。

  可以说,上天给了东方一个机会,而东方人用200%的努力,牢牢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

  最终的结果就是,东方彻底崛起,西方不可能轻松击败这个对手。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实力迅速拉近。

  昂扬向上的东方,不断地收复传统势力范围,并且成功拿到了陆权。

  而西方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以空间来换取足够的时间。

  当前的局面下,双方还没有到短兵交接的时候。

  东西方最核心的利益,没有被直接触犯。

  可如果东方继续进击,并且试图夺取海权的话,西方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反击。

  所以陈锋才会下结论,夺取海权的道路会非常凶险。

  西方没有退让的空间,宁肯同归于尽,也不会轻易放手。

  而东方并未做好接收海权的准备,就像当初西方无法接收陆权一样。

  不同的地缘环境,诞生了不同的文明体系,也塑造了不同的族群性格。

  因此,海权对东西方的意义并不相同。

  根据以上种种情况,陈锋判断东方大概率不会在海权争夺上和西方进行殊死较量.

第二一零二章 控制世界的两只手,货币与海权

  陈锋所说的第一条道路,本质上就四个字:险中求胜。

  夺取海权的话,东西方都必须将一切都押注上。

  输家,将一无所有。

  但赢家,也可能会一无所有.

  毕竟东西方都有着相互摧毁的能力,所以最后的结局可能是同归于尽。

  如果是二十年前,东方面对一个险中求胜的机会,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抓住。

  因为当时的东方尚未崛起,完全不具备和西方阵营抗衡的实力。

  险中求胜,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可现在就不一样,东方已然彻底崛起,足以和整个西方阵营并驾齐驱。

  以前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只有玩命才能震慑敌人。

  如今成为了世界霸主之一,肯定不需要再这么拼命了。

  稳扎稳打,才是目前东方最大的战略规划。

  贸然地和西方进行全面冲突,并不理智。

  家里的瓶瓶罐罐多了,自然就不舍得豁出去了。

  这种心态的转变,也是很正常的。

  搁在个体上表现的更加鲜明,只有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才会动不动就拼命,才会险中求胜。

  而那些西装革履,身价不菲的成功人士,往往做事更加稳妥,不会那么激进。

  这个道理放在群体上,同样有效。

  如今的东方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准。

  之前又收复了北寒带,领土面积扩大了一倍多。

  资源可以自给自足,粮食更是能够保障盟友,制造业极度发达,科研和教育也飞速提升。

  这种生活条件,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幸福。

  泱泱东方,上下五千年就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

  当然了,这里面主要是因为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

  可对于富裕的东方来说,用倾其所有的方式险中求胜,毕其功于一役,肯定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就像那些富豪一样,肯定不会动不动就押上身家性命,冒险一搏。

  如此激进的做法,只适合在弱势阶段。

  但这并不意味着东方没有染指海权的决心,只是决心不够大,不足以竭尽全力,不计代价。

  相比于西方而言,海权并不是东方的核心利益,更谈不上什么根基。

  因为东方在崛起的过程中,在历史上一直都没有掌控过海权。

  用直白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东方拥有现在的实力,发展到如今的水准,并不是建立在掌控海权的基础上。

  今天的一切,都是东方依靠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文明塑造的坚韧勤劳性格创造出来的。

  反观西方,他们能够摆脱中世纪的黑暗泥潭,从偏居一隅到称霸全球,靠的就是大航海。

首节 上一节 1588/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