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589节

  也就是说,西方拥有的这一切,全都是建立在掌控海权的基础上。

  没有海权,对东方而言只是限制了未来发展空间。

  但对西方来说,那意味着整个经济和文明体系的崩塌。

  海权对东西方的意义截然不同,双方的重视程度肯定也大有差别。

  所以,西方人为了海权可以不计代价,甚至不惜同归于尽。

  可东方却不会甘心付出那么多,更加不会为了海权而和西方一同毁灭。

  海权,是西方的生命,却只是东方对未来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是因为心态的不同,所以陈锋才推断东方在海权争夺方面最终会退却。

  同样强壮的两个人打架,一个只是为了赢,另一个是为了保命,结果不言而喻。

  “陈先生,既然你看清楚了这一点,那么就着重说一下第二条路吧。”

  防务负责人对陈锋的观点,理解的非常深刻。

  在国际战略方面,他比陈锋的经验更丰富,思维也更加深入本质。

  两人职业的不同,能力上也所有不同。

  对国际战略进行精准地分析,敏锐地感知走向,这是防务负责人的本职工作。

  但陈锋在战略层面上,更多的是站在一个企业家的角度去思考经济层面。

  险中求胜这条路,不符合东方的利益。

  同样,也不符合陈锋的利益。

  企业家最理想的环境,是拥有一个稳定而广阔的市场。

  东西方之间全面冲突,市场肯定会急剧动荡,各国贸易也会因此中断。

  对于陈锋这样的企业家来说,最不愿意看到这一幕发生。

  和平稳定,井然有序,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才符合他的根本利益。

  现在的国际局势,表面上对东方非常有利。

  通过不断的南征北战,扫清了地缘周边的隐患。

  但问题是,全球是一个整体。

  东方目前只是在局部取得了优势,在整个世界层面上并未彻底动摇西方的根基。

  西方控制世界有两只手,一只手是货币,一只手是海权。

  货币的全球地位,可以让西方将自身的损失通过金融运作的方式平摊到全世界。

  尽管东方一直在坚持龙币国际化,但目前来看主流货币依旧属于西方。

  比如黑洲各国之间的内部贸易,直到现在依旧使用西方货币。

  龙币更多的只是在和东方进行直接贸易的时候,才会被频繁使用。

  而不与东方进行的贸易,则全部使用西方货币。

  因为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在发行之初就已经和西方货币形成了锚定关系。

  所谓的货币锚定,就是一些国家将本国货币和西方货币实施固定汇率。

  不管西方货币是升值还是贬值,汇率是固定的。

  西方用数百年的时间,构造出来的货币体系不是那么容易被打破的。

  世界各国已经习惯了锚定西方货币,自身的经济结构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想要打破这种金融上的关联以及平衡,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目前东方货币,只是各国外汇储备中的其中之一。

  其作用,更多地是用来购买东方产品。

  而这些国家内部的交易,或则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则还是用以前的货币。

  他们的货币,属于西方货币的衍生品,固定汇率下的另一种形式。

  也就是说,各国之间除了和东方直接的贸易往来之外,还是在西方的货币体系下进行经济活动。

  以货币为基础,形成了金融这一只看不见手。

  这一只手的存在,也让西方和各国的关系保持稳定态。

  在稳定态下,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可以通过对话解决的。

  而各国看上去没有站队,但各自的经济处于西方体系之中,已经算是一种站队了。

  最近几年来,东方也一直希望通过金融来对抗金融,通过货币来对抗货币。

  只不过,效果不是那么明显.

第二一零三章 第二条路,创造一个崭新的时代

  普通人只能看到表面的事情,而一般的精英也只能了解国际局势的暂时走向。

  但像防务负责人和陈锋这种地位不凡,信息精准,且具有独特视野的顶级精英,才能参悟真正的格局走势。

  当然了,西方的顶级精英同样拥有类似的眼光。

  所以当前的形式,看上去西方在节节败退,但那些老牌财阀却并未因此而惊慌失措。

  西方这一艘大船,远远没有到沉默的地步.

  目前来说,仍旧运行最稳定,前景最为光明。

  挑战者想要改变秩序,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往往要远超于秩序创造者。

  当前的国际秩序,创造者是西方,挑战者是东方。

  想要彻底改变,并且建立一套新的秩序应用于全球,现在还差得很远。

  只能说,一步步地实现,最终的结果谁都难以预测。

  货币金融和海权的缺失,让东方在根基上存在着弱点。

  当前这个世界,依靠着陆权根本没办法建立起一个囊括全球的经济体系。

  完整的经济体系,不仅仅是包括贸易往来,还有金融服务,货币汇率等等方面。

  现在东方拿到了陆权,可按照陆权的辐射范围,能够覆盖多少国家,多少人口?

  海权可以辐射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家,除了极少数内陆国之外,大部分国家都在辐射范围内。

  可陆权就不一样了,沿途覆盖的国家并不多。

  更关键的是,这些陆权辐射范围的国家当中,大部分都还是倾向于海洋贸易体系。

  因为它们不仅在陆权辐射范围内,同样在海权的覆盖之内。

  而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也一直都是依赖于海洋贸易进行构建的。

  比如,陆权辐射的绝大部分国家当中,经济发达的地区集中在沿海地带。

  也就是说,它们最好的基础设施,最好的教育医疗资源,最好的企业,最频繁的经济活动都位于沿海。

  如果脱离海洋贸易体系,进入以陆权为基础的贸易体系,那么这些都需要转移到远离海岸线,处于陆地交通节点的其他城市。

  如此巨大的改变,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举个例子,如果现在东方将大部分资源都转移到内陆城市,放弃沿海城市的发展优势,需要付出怎样的物力财力?

  要知道,东方的沿海地带集中了超过百分之四十的人口,创造了接近70%的gdp。

  试想一下就能明白,这种改变经济格局的大动作,往往会导致元气大伤。

  教育资源,科研资源,贸易资源,金融资源,人才资源……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怎么进行转移?

  在转移的过程中,又会出现那些损耗,付出那些代价?

  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又有什么实质的好处?

  如果仅仅为了改变经济体系,恐怕没有那个国家会自愿跟随。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攘攘熙熙,皆为利往。

  实质的利益不能覆盖代价,就根本不会实现这种改变。

  指望用陆权来对抗海权,注定不会取得成功。

  依照东方现在的人口基数和土地面积,倒是足以自保。

  但竞争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关系,时间越久,陆权带来的经济劣势越明显。

  所以说,东方必须在战略方向上寻找更大的空间。

  绝对不能满足于现在的成就,而是要更进一步。

  要么夺取海权,要么就另想办法。

  “第二条路说起来复杂,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依靠科技进步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首节 上一节 1589/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