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495节

  首先,东西方对抗的大环境下,谁都不清楚战争什么时候会突然爆发。

  如今东方的制造业大都集中在沿海地带,内陆的发展并不顺利。

  这种产业集中度,在和平时期可以压缩成本,但在战争时期却很容易成为敌人打击的首要目标。

  所以近两年来,东方一直在试图将制造业内迁。

  尤其是中低端制造,更是需要向内迁移。

  这样既可以提升内陆的经济发展,又能够进一步保障防务安全。

  但问题是,距离沿海越远的地方,自然环境就越差,降水量就越低。

  而制造业需要大量的用水,这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如果这次针对毛熊的作战取得圆满的结果,那么东方将一举收复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土地收复之后,应该如何控制,如何管理,又是一个新的问题。

  如果可以改善西北的自然环境,吸引大量人口进入,那么就能以此延伸东方的控制力。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想要控制一个地方,首先必须有人.

第一九八六章 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食物

  看完了这份西北开发的新方案,陈锋不由得苦笑了两声。

  整个方案当中,他没有看到任何有关利润方面的描述。

  使用海水淡化技术,收集到大量的淡水,然后转运到西北,帮助当地实现大气水分的内循环。

  这是一个鬼斧神工的大工程,只存在于气象学家的设想当中。

  虽说在一千多年前,西北曾经水草丰茂,是一处风景宜人的好地方。

  可随着沧海桑田的时光变迁,这里早就成为了戈壁沙漠的代名词。

  除了高达七十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之外,还有大量的半干旱荒原。

  放眼望去,尽是一片黄沙茫茫,看不到半点绿色.

  想要将这么一片区域的气候环境进行改造,这里面的难度可想而知。

  就算是按照计划投入进去,谁又能保障西北地区能恢复数千年前的生态环境?

  即便是通过输入淡水改善了生态环境,未来会不会持续恶化呢?

  这些风险叠加在一起,让整个策划方案显得异想天开。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开发成功了,对于朱雀集团来说也没什么实质上的利好。

  充其量,也不过是多了一些租用的耕地而已。

  可耕地每年的产出是有限的,况且朱雀集团已经开发了十几亿亩的盐碱地。

  再加上外北地区新开发出来的黑土地,让企业储备的耕地面积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如果单纯按照现在的耕地面积来计算,朱雀集团旗下开发的耕地占据了东方耕地总量的百分之五十。

  当然,这只是面积占比。

  由于朱雀集团开发的耕地绝大部分都是盐碱地,所以在产量上没办法和正常耕地相比。

  况且,盐碱地的开发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

  一开始必须进行土壤改良,降低盐碱含量。

  这相当于是一个土壤治疗的过程,只有等各项标准都符合要求后,才会进行正式的种植。

  所以今年朱雀集团的耕地总收入并不客观,产出和投入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不过,农业投资本来就有着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等特点。

  可优点在于,这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行业。

  只要有了利润,就能稳定地维持下来。

  其实对于朱雀集团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开发农业产生的利润根本不值一提。

  一座核电站的建设费用和服务费用,就高达数千亿。

  相比而言,一亩盐碱地能有多少产出?

  但秦瑶当初坚持开发农业,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商业利润。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西方有一位战略家曾经说过,谁控制了能源,谁就控制了世界经济,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秦瑶就是准备一手能源战略,一手粮食农业,夯实朱雀集团的影响力。

  只有这样,她才能高枕无忧。

  否则的话,以后不知会出现多少挑战者,试图收购或则入股朱雀集团。

  另外一点就是,大农业计划也是对东方整体战略的关键补充。

  如果东方想要彻底取代西方的国际地位,最基础的一点就是为全球提供稳定的粮食保障。

  西方人虽然注重商业利益,亲手制造过多次的世界粮食危机。

  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很多地方的粮食安全都需要依靠西方的四大粮商。

  而每年在全球粮食贸易领域内,西方都是主要的供应商。

  甚至在此之前,东方还是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如果不能改变粮食安全的格局,那么东方就很难拉拢到更多的盟友。

  对于人类来说,经济不发展带来的痛苦可以忍受,但吃不饱饭却是绝对不可能忍受的。

  吃饭的问题,永远是人类最本质,最基础的要求。

  活下去和繁衍后代,是所有生物了两大基本需求。

  因此,东方在粮食安全领域的挑战非常严峻。

  他们不仅仅需要满足自身的需求,还要在西方断供的前提下,保障盟友的粮食安全。

  盟友越多,对东方来说粮食需求的缺口就越大。

  要知道,西方阵营内的大部分国家都是地广人稀,人均粮食产出较高。

  因为几百年前,他们的祖先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殖民史。

  就像枫叶国,面积比以前的东方还要大,但人口却只有区区的三千五百万人。

  还有袋鼠国,面积七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两千五百万。

  这样的人口规模,甚至比不上东方最大的几座城市。

  可他们占据的土地,却堪比整个东方。

  至于人均耕地面积,更是遥遥领先全球。

  因为耕地过多,所以很多西方国家都实行轮耕。

  这种耕作方式,对于东方人而言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东方人在种地的时候,恨不能让土地一年四季都有产出,怎么可能让耕地歇着。

  需求不同,耕种的方式也就所有不同。

  况且,西方还有大量的未开发耕地。

  这么一对比的话,东方几乎想尽办法,挖掘了每一分的耕地潜力。

  在外北地区没有收复之前,东方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无法耕种的盐碱地上。

  人多地少的局面,一直都是困扰东方的顽疾。

  以前东方每年要进口接近三亿吨的粮食,此外还有上千万吨的肉类,海产品,油脂等等。

  随着东西方开启对抗,西方立刻用粮食作为武器对东方发起了攻击,并一手炮制出规模最大的粮食危机。

  幸亏东方一直都有储备粮食的习惯,早就建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粮储系统,储备了超过五亿吨的粮食,这才得以度过难关。

  但西方断供粮食之后,双方一直都没能恢复粮食贸易。

  每年东方的粮食缺口有三亿吨,而储备只有五亿吨。

  在不降低饮食标准的前提下,只能坚持两年的完全自足。

  所以西方人曾经一度乐观地认为,东方最多坚持三年就会主动服软,做出一定的让步。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一场边境冲突让东方收复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外北地区。

  而外北则有着广袤的黑土平原,可以开发出数亿亩的耕地。

  另外朱雀集团开启了农业开发项目,主动接手了十几亿亩的盐碱地。

  这么一来,东方的粮食产量完成了自给自足的目标。

  在不降低饮食标准的前提下,粮食安全有了充足的保障.

首节 上一节 1495/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