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494节

  但这次前线要部署上百万的兵力,后勤保障需要运输的物资非常庞大。

  指望空投的话,不是太现实。

  可指望海运的话,港口又被陈锋占据。

  在上次的边境冲突中,外北地区已经回归了东方。

  北寒带附近适合停靠的港口,都在这个地区。

  这也给毛熊的后勤保障,制造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怎么将海量的物资,投送给前线?

  众所周知,战争的胜败关键就在于后勤。

  如果后勤保障不到位,就意味着输掉战争。

  西方的后勤投放能力,曾经一度冠绝全球。

  在上个世纪的世界大战中,西方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物资运送到前线。

  甚至有些西方士兵在那个年代可以吃到冰淇淋,可乐和牛排,由此可见西方的后勤运输能力多么惊人。

  “这一点完全不必担心,西方既然已经做出了承诺,就肯定可以做到,他们同样研发出了承载力非常高的飞行器,可以保障我们的物资投放。”

  “为了配合我们的行动,西方准备投入所有的重型运输类飞行器,包括但不限于重型运输机,他们会首先用这些工具将一百万天竺人运送到前线。”

  “这一次西方人的援助是不打折扣的,也不包含任何的条件,他们愿意用尽一切办法帮助我们,所有的武器库和物资储备库,全部对我们敞开大门。”

  听到这话,毛熊的高层面面相觑。

  在他们的脸上,并没有任何的喜悦之色,反而充满了忧虑。

  西方人可不是慈善家,他们算计的比谁都清楚。

  这么多的援助,可不容易拿到手,毛熊肯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西方给毛熊的建议是,调集尽可能多的兵力部署在前线,一定要在兵力上压制对手。

  可问题是,这么做了就等于是大决战。

  一旦输了,毛熊将不仅仅是元气大伤。

  对于一个人口出生率偏低的国家来说,损失数百万的青壮年,是一个无法承受的后果。

  想要恢复健康的人口结构,需要上百年才行。

  西方人主动给了那么多的援助,就是要督促毛熊用出全力对抗东方。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昂贵的.

第一九八五章 异想天开,秦瑶的新方案

  陈锋在坐镇外北地区的同时,并没有彻底放下其他的事情。

  在整个战争的过程中,他其实起不到什么关键的作用。

  所以每天都有大把的时间,进行思考。

  比如说,战后如何加强对新占领地的开发和控制。

  还有就是,朱雀集团的大农业开发计划的新方案需要他亲自批准。

  这套方案是秦瑶传输过来的,也是对东方下一步战略的一种补充协助。

  东方的沙漠面积非常大,足足有七十万平方公里,而且集中在西北地带.

  该地区属于温带气候,炎热干燥,降水量较低。

  更麻烦的是,蒸发量远超降水量。

  除了雪山融水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水源补充方式。

  当地的环境,多为干旱或半干旱,不适合发展农业。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充足的水源,一切农业开发都是一场空。

  所以如何治理西北的沙漠问题,一直都是东方的一大难题。

  曾经有人设想,是否可以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炸开一个缺口,让来自天竺的暖湿空气长驱直入,给西北带来充沛的降水。

  水汽隔高山,高山不可平。

  只要把高山炸平,水汽好像就能够进来。

  但这个想法,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行的。

  即使只是将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宽50公里的口子,按照喜马拉雅山的平均宽度计算,也要炸开200多公里纵深的山脉才能抵达。

  这需要将不止一座相对高度达数千米的高山夷为平地,工程量难以计算。

  其中需要使用多少炸药,炸出来的土石往哪放?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妥善的解决。

  另外,天路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

  即使没有喜马拉雅山的阻挡,来自天竺洋的暖湿气流也无法抬高到4000米进入到西北腹地。

  就算是炸开了一道口子,也只会对炸开的峡谷产生局部气候影响。

  峡谷产生的局部气候环境,最终影响不了整个天路高原。

  更无法跨越高原,直接影响整个西北。

  最关键的是,撼山易,撼大气环流难。

  大气环流受整体天路高原影响,开口子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环流,除非把高原彻底挖掉推平。

  这根本不是人力所能为,属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实,仅仅是开口子的话,涉及到工程量的问题,但是在基建狂魔面前,工程量的大小并不是最核心的困难,起码不是难以解决的困难。

  真正的问题在于开了口子能否达到所期望的目标,能否把水汽输送到西北地区,使得西北降水增多?

  这种事情可不能靠想象,需要严谨的科学依据。

  大气循环中的水含量分布受自然规律的影响,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为温度。

  简单来说,就是温度越高,气体中就能容纳越多的水分。

  温度越低,大气对水分的容纳量就越低。

  但在垂直方向上,对流层里高度越高温度越低,每升高1公里温度降低6℃。

  因此大气中溶水量随高度增加迅速减少,水汽主要存在于近地面3000米以下的空间带。

  如果到了4000米以上的话,大气中的容水量降低至地面附近的三分之一以下,再考虑高层空气密度也低于低层,所以海拔4000米以上相同体积空气内的水汽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五分之一以下。

  暖空气在遇到高山进行爬升的时候,会存在不断的“脱水”过程。

  空气抬升遇冷,成云致雨,到了山顶的时候,空气中水汽含量大量减少。

  下山时温度增加,形成干热的气流,称作“焚风”。

  所以在山脉的迎风坡往往会形成大规模降水中心,背风一面形成干热河谷。

  而来自天竺洋的暖湿气流想要抵达西北,需要越过天路高原。

  这里的平均海拔,至少在4000米以上。

  即便是炸开了缺口,暖湿气流在翻越重重山脉中也会被彻底“脱水”变干。

  因此,根据气象学家制作的模型来看,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

  但朱雀集团却在近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设想,那就是通过源源不断的淡水输入,改变当地的大气循环。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使用海水淡化技术,利用核聚变发电制造出大量的淡水资源。

  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这些淡水运送到西北地区。

  这样做不仅可以直接缓解西北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能改善当地的植被环境。

  如果植被逐渐恢复的话,西北的蒸发量也会随之减少。

  历史上,西北地区曾经水草丰茂,绿茵遍地。

  这说明在大的地理环境上,有重新恢复的可能。

  因为当地处于群山包围之中,很容易形成封闭的气流循环。

  当沙漠变成绿洲,植被完全恢复,那么降水量也会增加,蒸发量会减少。

  只要达到一种降水和蒸发之间的平衡,就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湿润环境。

  如果搁在以前,就算这份方案是秦瑶亲自传输过来的,陈锋也不会多看一眼。

  开什么玩笑,用淡水去改造沙漠?

  且不说这么多淡水如何提取,仅仅是运输的问题就难以解决。

  更不用说,这里面还牵扯到一个成本的问题。

  但现在不同以往,秦瑶的这份改造计划有了新的积极作用。

首节 上一节 1494/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