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496节
第一九八七章 企业的担当,格局要放大
看完了朱雀集团申请的新项目方案,陈锋立刻给秦瑶打去了VR通话。
对于这份计划,他的态度肯定是反对的。
既没有明确的商业利益,又伴随着巨大的失败风险。
甚至可以说,失败的概率在90%以上。
如果仅仅靠着气象学家做出来的数学模型,就能证明可以通过输入淡水恢复西北的生态环境,那未免有些过于儿戏了。
就像上个世纪的一位著名企业家,提出炸开喜马拉雅山口的设想一样,充满了异想天开的幻觉。
即便是这个气候模型是可靠的,但这项工程也不应该由朱雀集团来做。
龙腾集团开发外北地区,那是因为这块地盘本就是陈锋拿下来的,而且取得了管理上的权限。
也就是说,开发出来的外北是属于陈锋的.
相比之下,朱雀集团对西北进行气候改造,能获得什么利益呢?
况且,开发外北的难点在于人口不足和安全保障。
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以龙腾集团的投入可以迅速让外北成为最发达的地方之一。
但对西北的气候改造,问题可就复杂多了。
其中牵扯到方方面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前期淡水输入的成本过大。
这两个项目,从本质上来说完全是两码事,根本没有任何的相似性。
对西北进行开发的难度,远远超过了外北。
因为外北地区收回之后,陈锋使用战争机器人做了一遍清理工作。
他对当地的开发,等于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
至于说秦瑶的这个计划,那是对一副完整的画进行二次创作,形成一个新的作品。
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
以秦瑶的商业素养来说,不应该提出如此不理智的方案。
投资这个项目和把钱扔到大海里,两者没有区别。
朱雀集团的盈利虽然非常乐观,但也不能这样胡乱投资。
所以,陈锋必须找秦瑶问问清楚。
到底出于什么原因,才会想出这么一个石破天惊的方案。
VR电话接通后,秦瑶的身影就出现在陈锋的面前。
随着科技的进步,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完善成熟。
乍一看,还真的很难分辨站在眼前的是真人还是光影。
“这份西北气候改造方案,是你的真实想法吗?”
陈锋扬了扬手里的方案资料,用不确定地语气问道。
他不相信秦瑶会做出这种方案,根本不像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所为。
“当然。”
秦瑶点了点头,没有丝毫的犹豫。
从她脸上的表情,看不到任何的为难。
似乎,这本就是她的想法。
“为什么?我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从你的这份项目计划书中,我看不到任何盈利的点,投资和盈利之间似乎不存在什么联系。”
“如果这不是一份商业企划书的话,我差点以为是一份慈善捐助方案,所以我很费解你为什么要提出这种方案,难道一点都不考虑投资回报比吗?”
陈锋继续追问着,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
他虽然很有钱,但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况且,外北开发的停顿让他的损失很大。
每停工一天,都是一笔天文数字的支出。
前期所做的那些铺垫工作,也耗费了海量的资源和金钱。
更为关键的是,战争是吞金兽。
而这次的外北战争,规模之大更是要消耗数不清的财富和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陈锋对于什么改在西北生态环境的方案,压根没有一丁点的兴趣。
别说这个方案没有任何盈利点,就算是盈利较高,他也不会点头同意。
“我的解释很简单,朱雀集团发展到现在,需要承担一些商业之外的责任,这是一种趋势,也是我们需要主动做出的选择。”
“自从外北冲突发生之后,我一直都在关注边境局势的变化,如果下一轮冲突持续升级的话,东方和你的目标都是彻底收复以前的故土,将毛熊赶回欧罗巴。”
“可这么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对新收复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果在当地恢复稳定的秩序,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我们就无法消化这么大的一片地盘。”
“如果不能消化北寒带,那么这场战争对于东方的整体意义就不大,只有进一步控制了当地的秩序,才能壮大东方的综合实力。”
“而想要控制北寒带,就必须解决西北的生态问题,只有生态环境改善,才能吸引大量的人口,让东方的人口分布更加平均,更加分散。”
“有句话说得好,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人永远是主要的元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是如此,就像你开发外北,即便是把所有钱都投入进去,建造一座座高楼,如果没有人的话,也不能称之为城市。”
“想要更好地开发北寒带,我们必须要从西北和外北两个方向入手,将充足的人口迁移到这两个地方,然后一步步开发北寒带的资源和土地。”
秦瑶的这一番话,让陈锋非常惊讶。
如果闭上眼睛的话,还以为说话的是防务负责人。
作为朱雀集团的总经理,不应该考虑这些复杂的因素。
“我知道,我不应该想这么多,北寒带的开发,西北的生态环境,这些和我们朱雀集团没有太大的关联,根本不属于商业范畴的问题。”
“但我们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有些时候需要做一些没有明显盈利的事情,而且我们主动提出来的话,作用要更好一点。”
“这个计划经过了很多权威气象学家的验证,存在着成功的概率,我觉得应该放手试一试,不管成败,总归是我们的一种态度。”
此时的陈锋,什么都没说。
他眉头紧皱,思索着秦瑶的观点。
西方电影里有句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这句话放在企业身上,同样适用。
龙腾集团和朱雀集团的盈利太惊人了,规模也太大了。
而且朱雀集团已经控制了能源产业,还在农业领域进行业务扩展。
如果只注重商业利润,而不考虑其他影响的话,这不是大企业的生存之道.
第一九八八章 超级工程,令人乍舌的投入
陈锋思索着整个方案的可行度,以及需要投入的资源和财富。
想要用淡水补充西北,最大难题就是成本太高。
海水淡化的成本,因地区不同,技术不同而略有差异。
但总体而言,全球海水淡化的成本基本处于1到10元之间。
目前来看,东方已经建成了接近一百个海水淡化项目,日产淡化水总规模达到了100万吨以上。
其中规模最大的海水淡化工程,每天可以生产出20万吨的淡化水。
但与此同时,一吨淡化水的成本也在5元左右。
这些淡化水,广泛应用于沿海电力、石化、钢铁等高耗水行业。
可如果用这种水去补充西北的用水缺口,甚至建立一个稳定的生态循环,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不过有一个好消息是,自从海水淡化工程使用了核聚变发电之后,成本已经降低了70%以上.
但即便如此,因为需求量太大,投入同样是一个天文数字。
西北地处板块的中心,距离海洋非常遥远,四周都是山脉。
封闭的地理环境,将水汽资源都挡在了外面。
同时,这种环境也有利于形成水资源的内循环。
根据数据显示,西北水资源量约占东方的3%,共有大小河流570条,地表水年径流量884亿立方米。
另外,地下水资源总量508亿立方米。
还有冰川1.86万余条,总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占东方冰川面积的42%,冰储量2.58万亿立方米,是天然的“固体水库”。
既然西北缺水,那么究竟缺多少水呢?
这个只能做大致的估算,而没办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
如果把那些干旱的地方全部变为良田,按8亿亩算,每亩按节水农业用水250立方左右,至少需要2000亿立方水。
再经过水汽内循环,这2000亿立方外来水,蒸发后至少会形成400亿立方的新增降水。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