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493节

  这些机器人都曾经参与过天竺战争,其中一部分还经过了后期维修和回收组装。

  简单一点来说,损失的战争机器人属于濒临淘汰的边缘产品。

  新型号的机器人,早就在各方面做了针对改善。

  毕竟在上次的天竺战争中,西方也曾经开发出了多款武器,曾经给机器人造成了大面积的损伤。

  之后,龙腾集团的研发部门迅速做出了反应,开发出了加强版的新型号。

  但旧型号的机器人并没有被彻底淘汰,毕竟每一台都造价不菲。

  在外北冲突中,这批旧型号的机器人要完成最后的历史使命。

  他们会承担最艰巨的攻坚任务,并且被定位成掩护新款机器人进攻的高级炮灰,负责吸引敌人的火力。

  毛熊人适应新型战争的速度很快,但龙腾集团改进机器人功能的速度更快。

  庞大的研发团队,可以及时地做出反应。

  通过层层科技分包,将每一个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处理。

  这是陈锋的优势所在,也是打赢这场战争的底气。

  庞大的制造业产能,让机器人的生产速度可以超过损失速度。

  也就是说,越到后期毛熊就会越绝望。

  他们会惊讶地发现,无论消灭多少机器人,总会有更多的机器人投入到战争当中。

  要知道,一个人的生长周期是固定的。

  从诞生到成年需要十八年,成为一名士兵后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

  毛熊可以征召百万兵力,甚至是一千万兵力。

  但打光了这些年轻人之后,再想征召更多的人,那就需要时间了。

  必须等到下一代的孩子成长起来之后,才能有更多的人力资源。

  但战争机器人完全无视了这个周期规律,只要产能足够就可以稳定地输出。

  前线损失了一千万台机器人,只要有资金就可以生产出两千万台战争机器人做储备。

  目前龙腾集团开足马力,将所有的机器人生产线都用于生产战争机器人的话,每年的产能在三万台以上,不到四万台。

  如果扩充产能的话,半年之内可以达到日产量十万台左右。

  假如将部分零部件进行外包,调动东方制造业的潜能,那么日产量将会达到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面对这样的对手,毛熊压根没有胜利的希望。

  他们就算是拼光了一代年轻人,也只能延缓失败的速度而已。

  因为龙腾集团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更多的机器人,派遣到前线的战场上。

  比如下一轮的战争中,陈锋就准备调集百万台战争机器人,直接横扫过去。

  不仅要击败毛熊的军事力量,还要攻城略地,不断地扩张地盘。

  整个外北地区也不过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继续向外扩的话,还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等着去收复。

  想要扫清这么大的一片区域,如果依靠人力的话,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

  要知道,外北地区的气候就已经算是寒冷了。

  但外北之外的那些地方,更是令人望而却步的严寒。

  想要在冬季展开大规模行动,对于人类而言绝对是一个难以完成的挑战。

  因天气原因造成的减员,是不可承受之重。

  但这种挑战放在战争机器人的身上,就没有那么不可完成了。

  当然,对于机器人而言过于极端的气候也是一种挑战。

  尤其是电子设备,在严寒中经常会出现失灵的情况。

  其次是机械零部件,在低温的环境下很容易发生各种故障。

  比如说,大部分金属在低温环境下变硬、变脆,易造成动作失灵或经敲击出现裂纹。

  较低的温度经常导致金属的机械拉伸强度增加,并且在断裂时延展率较低。

  所以,为了保持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工作效率,战争机器人从材料到功能方面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比如为保持高机械强度并获得脆性更低的材料,通常首选镍和氮含量高的奥氏体不锈钢。

  事实上,毛熊之所以有峙无恐,就是感觉低温环境是一道无法跨越的屏障。

  在历史上,低温环境一直都是毛熊人天然的盟友,帮助他们击败了一个又一个敌人。

  即便是现在面对战争机器人,他们依旧有着同样的信心。

  电子零部件和机械零部件在超低温环境下的表现,一直都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问题。

  只要进入冬季,毛熊认为战争机器人就必须停止活动。

  否则的话,来自北极的寒流会让这些机器变成一堆堆垃圾废品。

  只有等到春暖花开,才能恢复正常的活动范围。

  而北寒带地区的夏季,同样存在着诸多的挑战。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冻土层的融化会让大地变成沼泽。

  这种复杂的环境,对于任何机器都是一种莫大的挑战。

  在这个地方,每年真正适合展开军事活动的时间很短。

  况且当地还存在着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有些地方甚至都无法进行卫星定位,更没有通讯信号。

  战争机器人一旦进入这些地带,将很有可能面临死机的后果。

  所以毛熊人有信心将这场冲突变成持久战,拖到陈锋承受不住,选择放弃开发外北.

第一九八四章 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

  “西方新一批的武器援助已经到位了,其中包括了十万台西方制造的战争机器人,我们要求的新式武器几乎全部得到了满足,甚至包括了整个后勤保障系统。”

  毛熊的防务负责人正在汇报目前的筹备状况,为下一轮的战争做充分的准备。

  他们的心里很清楚,这次的冲突只是前奏而已。

  接下来,战争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直到其中的一方支撑不下去,才有可能进行和谈。

  再考虑到陈锋的强势性格,在没有彻底失败之前,肯定会咬着牙坚持下去.

  这个家伙一贯的风格就是如此,从不肯低头认输。

  想要让他退缩,就必须拖到外北开发彻底失败。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陈锋投入的机器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事实上,毛熊也很清楚这一点。

  “根据西方收集到的情报来看,陈锋在外北地区已经调集了五十万台战争机器人,而且这个数量还在持续的上升当中,运输用的飞碟一直在运送武器装备。”

  “从前线兵力到后勤保障,陈锋都做好了一切战争准备,不得不承认的是龙腾集团研发的飞碟运载能力十分惊人,而且兼顾了高效和便捷。”

  “如果我们想要在下一轮的冲突中获得胜利,西方情报机构给出的建议是至少增兵一百万,必须要在兵力数量上压倒对手,占据最大的优势。”

  “目前来看,我们短暂地具备了一些优势,在紧急动员的前提下,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征召超过三百万的兵力,人力储备还算不错。”

  “西方还给出了一个承诺,会派遣一部分精锐以雇佣的形式参战,另外天竺也给出了一定的支援,他们愿意在西方的协助将运送一百万人到前线。”

  “不过西方人和天竺人对外北边境附近的气候有着很大的顾虑,当地的气温太低了,如果进入冬季的话,非战斗减员将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但在低温的环境下,战争机器人的启动也会是一个麻烦,所以我认为只要下一轮战争坚持一个月左右,北寒带进入冬季,战争就会因天气问题而停顿下来。”

  “在严寒气候下作战,不仅我们难以忍受,对方更加不可承受,毕竟机器人只是机械和电子的结合体,对于低温的忍耐力弱于正常人类。”

  毛熊的防务人员,将目前敌我双方的情况做了详细的阐述。

  当地的低温气候,在毛熊人看来是对自己有利的方面。

  只要进入九月份,当地就会结冰下雪,来自北方的寒流也将长驱直入。

  除了毛熊人之外,恐怕没有人能适应这样的作战环境。

  至于说机器人,不过是机械和电子的结合体。

  而众所周知的是,机械和电子零部件在低温环境下都会面临失效的问题。

  “我们的后勤保障系统可以直接交给西方吗?西方人能不能保证我们的小伙子拿到充足的补给,别忘了,下次可不是几十万人的规模,可能会达到百万,两百万,甚至三百万的规模。”

  “前线部署的兵力越多,对后勤保障的压力就越大,而且直通外北的铁路已经被东方人给炸毁掉了,西方想要运送补给的话,会变的非常困难。”

  “交战地带可不是天竺,没有那么多的不冻港接受物资,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力资源进行运输,况且外北占据了那里最好的港口,陈锋肯定不允许西方的运输工具靠近。”

  毛熊的高层提出了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最复杂的难题。

  几百年来,他们对北寒带的掌控之所以薄弱,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地气候太冷,不适合人类居住,另一部分原因就是运输物资非常困难。

  以前他们是通过一条铁路进行物资补给,可现在的话铁路被炸毁,只能通过海运或则空投的方式进行。

首节 上一节 1493/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