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270节
“而目前我们需要的是高质量经济发展,这是新时代东方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与此同时,新矛盾、新问题、新任务的产生,意味着过去的发展战略和模式需要重新定位和调整。”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转换,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最初的主要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依靠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已经结束了历史使命。”
“接下来经济增长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而要持续这种转变,既要保障内需消费驱动力,又要抓住外需消费驱动。”
“至今为止,我们的外贸依存度,从二十年前的60%,到现在已经降低为20%,加工贸易比重大幅度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大幅度下降、出口国集中度大幅度下降。”
“这种经济的转型是极为成功的,但我们不能被成绩迷住双眼,从现在的经济数据来看,外贸依旧是仅次于内需消费的第二大动力。”
“如果失去了大部分海外市场的话,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外贸动力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原料的进口也会大受影响。”
“所以我认为当前西方构建新型贸易体系,对我们的影响虽然不足以致命,但依旧是相当严重,必须重视起来,阻止西方重组产业链的计划进行。”
经济方面的负责人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明确的观点。
西方的新型贸易体系,必须加以遏制。
因为该计划的针对性太强,目标直指东方.
第一七一二章 难题凸显,发展自身才是硬道理
对于西方的行动,东方的会议上迅速取得了共识。
他们必须做出反应,阻止新型贸易机构的成立。
即便是无法彻底阻止,也要延缓西方的动作步骤。
双方都在争分夺秒,让对手耽误的时间越久,等于自己的时间越充足.
对于这个道理,会议上的众人都非常清楚。
可问题在于,大家只是做出的表态,却没有提出具体的反制措施。
反击的态度很明确,可怎么实施的方法。
“我说两句啊,作为进出口贸易的负责人,我必须坦诚地说,西方为了构建新的贸易体系,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将大部分中端生产链让渡了出去,还有全部的低端制造业。”
“这一部分市场份额相当庞大,意味着巨大的利润空间,而且他们愿意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扶持,同时又提供了市场需求,绝对是非常具有诚意的态度。”
“这其中固然有着西方自己的因素,比如他们的通货膨胀高企不下,资金充足缺乏物资供应,在这种情况下提供投资和技术付出,也是为本国的闲散资金以及技术寻找新的出路。”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西方的计划属于双赢,各国拿到了资金和技术,也有了相应的市场,可以迅速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水平。”
“而西方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通货膨胀率会快速下滑,已经落后的技术也能找到合适的承接方,为金融和科研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在新型贸易体系中给各国留下了更大的利益空间,既解决了自身的经济顽疾,又拉拢到了足够多的盟友。”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果想要阻止各国加入,需要给出什么样的条件,或则直白一点说,我们拿出什么样的利益,才能让他们动摇?”
这一番话,切中要点。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利益的交换。
千万不要谈什么国家之间存在友谊,一切都是利益的体现。
西方已经行动了,给出了令人心动的价码。
那么东方想要做出反应的话,也要拿出足够的利益。
否则,很难阻止各国加入这个新型的贸易体系。
可问题又绕回来了,东方能给出什么条件呢?
以东方的人口而言,不要说中端制造业了,就算是低端制造业都不可能全部让出去。
十几亿刚刚步入富裕的人口,需要海量的工作岗位。
东方的胃口太好了,任何产业都能吞得下去。
如果为了拉拢其他国家,主动让出中低端产业链的话,那是饮鸩止渴,得不偿失。
拉拢盟友的代价,绝对不能是在自己身上割肉。
不然,盟友越发强大,自己却因为失血太多陷入衰退。
那等于是在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咳咳!”
此时,教育系统的负责人也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今年我们东方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突破了一千二百万,这意味着必须提供至少一千万的新增岗位,而且不是那种辛苦的劳动岗位。”
“目前来看,我们的就业压力是相当大的,在不同的经济结构中也有不同的体现,低端产业链岗位多,但应聘人员少,呈现出缺乏充足劳动力的状况。”
“但中端产业新增岗位不足,应聘人员持续增加,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合适就业渠道不足,就业压力较大,这是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矛盾。”
“所以我要再次强调的是,一千二百万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非常严峻,任何不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都是在损己利人,殊不可取。”
教育系统的负责人,站在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上发表了意见。
最近这些年来,东方的高等教育质量和数量都在持续的提升。
这也要求经济体系,必须给出充足的岗位。
而且不是普通的劳动岗位,必须是薪资较高的技术类岗位。
否则的话,让大学毕业生去工地搬砖,那教育的意义在那里呢?
“我也说几句话吧。”
在这个时候,工业负责人也开始阐述观点。
“首先我要说的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了高等教育,这是一件好事。”
“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导致了低端产业链的用工荒,大量的受教育人员是不会去流水线上做工人的,他们期待的是一份光鲜体面的工作。”
“站在工业发展的角度上来分析,低端产业链缺少工人的现状,目前正在解决当中,让工厂引进更多的自动化设备,以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所以吧,我认为用工荒不是我们放弃部分低端产业链的理由,因为我们的自动化设备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相当先进了,正在迅速沉淀到各个工厂当中。”
“另外说一句题外话,我也承认在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技术上,现在我们主要还是依赖于龙腾集团,他们在该技术领域内具有全球领先的优势。”
“现在回归整体,低端产业链没必要放弃,而中端产业链更是不可能放弃,我们拥有庞大的就业人口,需要提供充足的岗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高端岗位的数量持续增加,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目前的产业链优势,才能为新增就业人口提供相应的岗位,不至于形成人才下沉的现象。”
“所以我的意见很简单,在工业结构上,在岗位需求上,我们没有任何的退让空间,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是我们的头号目标,绝对不能因小失大。”
工业负责人的立场很鲜明,绝对不允许将部分产业让渡给其他国家。
自己的肚子还没填饱,怎么能够施舍给别人?
当然的产业升级和调整,正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不断优化。
任何外部的因素,都不能影响到这个进程。
因为这才是东方的根本利益所在,容不得任何的挑战。
发展自身才是硬道理,国际局势的纵横捭阖,需要实力作为基础.
第一七一三章 最合适的筹码,核聚变发电
会议进行到这里,气氛稍微显得有些尴尬。
问题很明确,态度也很明确,就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想要阻止西方新型贸易体系的成立,想要拉拢各国,可不是光凭几句话就行。
这里面牵扯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必须用利益说话。
在利益面前,一切都是虚的.
西方给出了价码,并且让渡了利益空间。
只要各国同意的话,十年之后他们将占据以前东方的产业生态位。
这么大的利益,足以促使他们做出阵营上的选择。
所以东方要想拉拢各国的话,必须也给出实实在在的利益。
只不过,从那个地方让渡利益成为了一个难题。
东方崛起的时间太短了,如果以经济总量超过西方来计算的话,也不过是最近一两年而已。
那种感觉,就像是刚刚升职加薪的样子。
虽然收入提高了,但家底却还没来得及攒下来。
想要让渡利益的话,根本就没有什么空间。
低端产业链不能让出去,因为东方还有一大批没有学历和技术的劳动力。
至于中高端产业,更是不可能让出去。
这关系到东方未来的经济发展,是产业优化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办法提供产业空间。
况且,西方提出的重塑供应链,是根据自身的经济问题,寻求的解决方式。
新型贸易体系解决了西方的通货膨胀问题,还为资金和技术寻找到了新的投资市场。
从经济层面来考虑的话,属于典型的双赢。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