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269节

  对于双方而言,属于损人不利己。

  可偏偏东方跳出了通货紧缩的陷阱,通过内循环的模式,刺激了经济增长。

  东方的问题本质是,工业产能充足,失去了西方市场后,消费订单减少。

  说白了,就是货品越来越多,消费资金越来越少。

  这么一来,货品价格下降,陷入通货紧缩。

  不过东方内部的消费能力一直在增长,填补了西方市场的缺位问题。

  所以,经济保持正增长,走出了困境。

  但西方可没有那么走运,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替代东方的供应位置。

  全球工业品当中,接近一半是东方制造。

  尤其是天竺陷入战争之后,这个比例更是提升了不少。

  无法获取充足的商品,西方的通货膨胀也越来越严重。

  这也导致了他们的经济,陷入衰退的趋势当中。

  为了走出困境,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塑世界供应链。

  指望西方人放下体面的白领工作,去车间里当一个苦哈哈的蓝领工人,暂时不太可能。

  重建产业链的基础,一个是技术,另一个就是人才。

  缺少足够的制造业人口,是西方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短时间之内,就可以改善的。

  所以西方提出了重塑产业链,准备拉拢一些国家进来,建立一套完整的世界供应链条。

  由西方提供技术扶持,解决市场问题,帮助各国发展制造业。

  这样做,等于是帮助各国从东方的手里抢走利益。

  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各国压根就不会犹豫。

  毕竟有人提供技术,还提供市场以及资金,发展的是自己的经济,何乐而不为?

  但问题在于,西方要求加入的国家必须中断和东方的贸易。

  也就是说,这个新成立的贸易机构具有很强的排他性。

  这个要求对于各国来说,那就非常为难了。

  西方固然是全球主要的消费市场,同样,现在的东方也是主要消费市场。

  丢掉那一个市场,对各国而言都是重大的损失。

  况且,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第一贸易伙伴都是东方。

  他们不仅向东方出口海量的产品,同时每年也要进口大量的东方工业品。

  一切加入西方的新型贸易组织,他们丢掉的不仅仅是一个市场,还失去了一个主要的供货商。

  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目前的工业产能也无法补充东方的作用。

  制造业的扩大,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各国的态度比较纠结,也比较模糊。

  他们没有表达出明确的倾向,既是出于对自身经济的考虑,同样也是一种讨价还价的小聪明。

  只要不表态,那么不管东方还是西方都要拉拢他们,给予更多的利益。

  在东西方的极限拉扯中,各国可以不动声色地利益最大化。

  待价而沽,说的就是这种心态。

  如今的世界各国,都表现出左右摇摆的样子。

  他们需要东方和西方来进行竞价,以便于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第一七一一章 合纵连横,必须做出反应

  针对当前国际局势的会议,还在进行当中。

  西方已经率先出招,从经济层面进行合纵连横。

  军事领域的对抗,已经告一段落.

  天竺战争的失败,让西方上上下下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

  以前那种依靠军武力量横扫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想要用军事手段解决掉东方这个对手,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西方不再是军事第一集团,不再是以前那个称霸天下,无敌于世的军工复合体。

  他们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对手,各方面都不输自己的敌人。

  如果单纯地比较军事力量的话,或许东方才是强者。

  西方的主动示弱,与其说是一种阴谋,倒不如说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妥协。

  他们必须用这种方式,让所有人放下以前的幻想,放弃自大的骄狂。

  总以为西方无敌的观念,让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都缺少进退的空间。

  比如,很多西方人都不能接受任何的退缩。

  在战略上,这会导致非常被动的局面。

  现在通过一场战争,西方人逐渐认清楚了现实。

  他们已经不是那个领先所有人的霸主,也不是能够横扫一切对手的无敌强者。

  想要赢得这场东西方的对抗,必须寻求盟友的帮助。

  换做从前,西方为了对抗东方而向其他国家让渡利益的话,会被大家讨伐。

  因为西方人骨子里认为,可以凭借自身实力压制任何对手。

  他们有一句外交口头禅:以实力的地位出发同对手进行谈话。

  只不过,这些都已经不再适用了。

  现在西方没有资格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俯视东方这个强大的对手。

  他们必须放低身段,寻求更多的盟友一起合作,才有可能赢得这场持久且激烈的对抗。

  西方人的心态转变,体现在他们的外务动作上。

  与以前那种拉拢军事盟友的动作不同,这次他们更多地聚焦在经济层面。

  拉拢一批国家,组建新的贸易机构。

  如果成功的话,东方将被排除在外,逐渐丧失贸易上的主动优势。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时间充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则阵营是不可替代的。

  东方在贸易领域的关键作用,也只是体现在目前的不可或缺。

  假如给西方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肯定能够重新打造出一套新的世界贸易产业链。

  当然东方愿意的话,同样可以做到这一点。

  以前的西方,占据了高端产业的生态位,是全球的唯一。

  但东方在科研技术上的持续进步,打破了西方的垄断,给世界多了一个选择。

  让西方人尴尬的是,东方全产业链的工业优势,到现在为止他们也没有实现替代。

  因此,当前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西方人很清楚,他们不可能通过军事手段,在短时间内打败东方。

  在这种前提下,必须着力于经济发展。

  就像当初的西方和毛熊争霸,最后也是依靠强劲的经济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

  只不过,东方不是毛熊。

  除了在军事力量上不输西方之外,在经济领域更是占据了一定的上风。

  所以西方人一致认为,东方是他们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强对手。

  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只能徐徐图之。

  双方都需要时间,都在和时间进行赛跑。

  西方要重新构建供应链条,而东方也要完成工业的彻底转型,将核聚变发电技术的作用彻底激发出来。

  “我说两句啊,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结构调整,实现了产业升级,经济推动作用主要以内循环为主,但这并不代表海外贸易不再重要。”

  “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单纯的内循环结构,而是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相互协助的新发展格局。”

  “这绝不是自力更生为主的内循环发展模式,不是一个封闭的发展链条,在很多领域上,我们同样需要依靠外循环的海外市场。”

  “当前这种情况下,西方的用心极其的险恶,他们希望将我们彻底排除在世界贸易圈之外,形成一种事实上的封闭循环,以此来压制我们的发展潜力。”

  “从国际局势来看,伴随着我们的经济实力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提升,在科技、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已经对西方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首节 上一节 1269/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