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拒绝米其林评级的三星小店

拒绝米其林评级的三星小店 第173节

这次上场的四位明星身后的助阵嘉宾还挺有意思。

四个师傅,四个菜系。

分别是帝都官府菜的代表厉家菜厉永源。

成都三分茅庐的川菜师傅包志勇。

沪市翠亭酒家的本帮菜师傅徐启帆。

说到这翠亭酒家就顺嘴多说一句。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个体工商业伴随市场经济的活跃恢复发展,沪市第一批家庭式经营的本帮菜小餐馆正是在此阶段诞生。

如今不少沪市人耳熟能详的本帮菜名店,如兰心、兰亭、茂隆等,都是这一时代的产物,早期它们被称为“社会饭店”,客人多是本地街区居民。坐落于山西南路的翠亭酒家也是其中的一员,1990年开业,至今已近三十年,稳定的品质以及讨巧的地段位置,为翠亭酒家赢得了很多回头客。

黄立群在之前还特地向陈阳介绍过翠亭酒家。

就算是他这样的特一级,每次去沪市都会去翠亭点一份腐乳汁草虾。

别看这道菜卖相不咋样,但吃在嘴里却风味独特。

剩下最后一位则是位徽菜师傅齐欢。

这位师傅是歌手李荣号助阵嘉宾。

刚刚在介绍这位师傅时,李荣浩亲自介绍,说这位师傅是他家乡一个普通小县城的小店老板,李荣号每次回老家都要尝一尝他做的菜。

这次李荣号参加节目,特意回到家乡请出了这位师傅。

这个叫齐欢的徽菜师傅相貌平平,上场后也没有像别人一般跟周围的观众挥手示意,只是一个人有些腼腆地站在灶具面前,也不说话。

第227章 长见识了(一)

这次厉永源亲自带队参加助阵,可谓是对节目非常上心了。

这里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年德运社名头太响,少班主请来老爹亲自邀请,厉永源盛情难却。

第二则是厉家菜这几年口味崩塌的厉害,厉永源也想借各种机会重振厉家菜的名声。

厉家菜其实就是宫廷菜,之前介绍过,厉家菜的创始人厉善麟的爷爷当年抄了宫廷的“菜档”回家,后来由厉善鳞试做复刻出了部分菜品,结果开了个馆子,取名叫厉家菜。

但这只是口述,据说这抄回来的菜档也遗失了,网上很对人对这段历史表示存疑。

而且网上传的克林顿到访厉家菜,并且大赞厉家菜好吃,这也被厉善鳞自己否认了。

在一次上节目时,他亲口承认说克林顿没来,只是克林顿的随从人员来过。

前些日子网上有个网友,花了几千块请朋友去厉家菜吃饭,结果端上来的菜品怎么说呢……

网友是这么评价的:“按厉家菜卖相的标准(米其林一星),我亲手做的这几盘小菜,估计价格也有好几千元了吧。天了噜,做菜这么多年,第一次感到,自己和米其林一星的差距如此之小,哈哈哈。”

总之,这些评论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厉永源这阵子可谓是把心操|得稀碎,为的就是挽回厉家菜逐渐跌下神坛的形象。

今天他选择的菜品是翡翠豆腐。

据说这道菜是慈禧最喜欢的一道菜,外形翠绿,让人看到就觉得清爽。

陈阳看了一会就知道了这道菜的做法。

其实是用刚刚生发嫩绿的毛豆和扇贝打碎,加入葱和蒜一起煸炒而成。最后点上一抹红油。鲜甜有肉味,又带着毛豆清香。

厉永源选用这道菜可谓是用了心思了。

制作完成之后,他用一个梅花形的模具,将炒好的翡翠豆腐装入模具内,然后倒扣在白瓷盘上。

洁白无瑕的磁盘上,倒扣着碧绿犹如翡翠般的豆腐,口味先不说,形象分就加分不少。

在这种场合,摄像机的镜头又捕捉不到食物的香气和吃下去的口感。

可以说形象分是很重要的。

刚上来,少班主带着厉家菜就赢得了个满堂彩。

在现场的三位美食评委一个是《华夏美食》杂志的总编。

一位是著名的美食作家柳荫,她的美食文在华国非常畅销。

最后一位是著名的美食评论家,可谓是吃遍全天下的男人……江枫。他早年曾经跟随鲁菜大师刘玉忠学徒过一段时间,后来改行在微博上专门做美食测评,现在也是微博美食类千万级的大V了。

厉永源和少班主合作完成的翡翠豆腐,三位评委在观其形、察其色、尝其味之后,满分十分,他们分别给出了9.1分,8.7分,和8.9分的成绩。

这个成绩可以说很不错。

黄立群看到这,小声在陈阳耳边说:“厉家菜其实没有网上说的那么不堪,就拿这道菜来说,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其实……”

陈阳开了个玩笑:“其实的确很简单……?”

黄立群笑着点了点陈阳:“别的不说,这道菜里加了扇贝这种海货,用毛豆跟扇贝炒制,你觉得他想要好吃,调味是不是很重要?”

陈阳想了想,于是点了点头。

“人家整道菜里不加任何味精之类的调味品,坚持用最传统的调味方式做菜,你看他们用的所有厨具,没有一样是现代化的东西,我可是去他们后厨看过的。什么微波炉、蒸箱之类的东西一概没有。”

陈阳撇了撇嘴:“遵循传统是好事,但一味泥古不化就未必是好事了,厉家菜这些年被许多年轻人吐槽,师兄,你说会不会是这方面的原因呢?”

黄立群闻言一怔,站在那摸着下巴想了半天,这才怅然若失道:“师傅找你做关门弟子传衣钵,我当时还有些想不通,现在看来,你确实有这个资格啊!”

在翡翠豆腐的烹制过程中,其它三家也在紧张地制作着自己的菜品。

那位三分茅庐的川菜师傅包志勇制作的是一道名叫《糖醋东坡墨鱼》的菜肴。

随着陈阳接触华国餐饮文化日久,他也知道川菜是种复合型口味的菜系。

现在人提起川菜,第一印象就是麻辣,但其实传统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口味复杂多变,糖醋这种调味方法想来在川菜中也是有的。

不过,陈阳只听说过东坡肉,却从未听说过东坡墨鱼。

“墨鱼?师兄,东坡乌贼怎么做?”陈阳好奇问道。

黄立群哈哈一笑:“这里的墨鱼并非是乌贼,而是川省乐山市大佛寺凌云岩下岷江深处出产的一种黑皮鱼,这种鱼,嘴小,肉多,相传苏东坡曾在凌云岩读书,常常至凌云岩下清洗砚台,久而久之,这种鱼食其墨汁,皮色浓黑如墨,所以就得了个墨鱼的称呼!”

什么苏东坡洗砚台之类的传说陈阳是不信的,这种故事就像苏浙两地,但凡一种小吃都要冠上“乾隆下江南时都说好”的名头,听起来挺唬人,但其实乾隆没事就钻王大嫂,刘二哥的小店,就为了吃口小吃?

可能吗?

总之很“嘿嘿”!

这道糖醋东坡墨鱼别的方面都还平平无奇,只是在处理鱼时能看出这位包志勇师傅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先是将鱼对剖,头相连,两边各留一半鱼尾,然后再剔去鱼的脊骨,这时候就是显现刀工的时候了,剔脊骨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将鱼的背面划断,不然整道菜就毁了。

那位包师傅下刀极快,没几下墨鱼的脊骨就从肉身上分离了出来,让现场观众看得眼花缭乱纷纷叫好。

接着他又在鱼肉上用直刀下,平刀进的方法在鱼身上剂出七刀,陈阳看了眼大屏幕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那七刀,刀刀入肉鱼身三分之二,多一分鱼肉散,少一分下油锅不好看。

陈阳本来觉得来这参加节目纯属浪费时间,现在他可一点都不敢这么想了。

就冲涨了这份见识,这趟来得太值了。

第228章 长见识了(二)

这时,陈阳的视线转到沪市翠亭酒家的本帮菜师傅徐启帆。

翠亭酒家虽然不是什么百年老店,但在现如今这种口味多变复杂的年代,屹立三十年不倒,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今天徐启帆师傅并没有制作大师兄黄立群心心念念的本帮名菜腐乳汁草虾。

说实话,假如真把腐乳汁草虾端上比赛现场,“卷面分”就要吃亏。

光秃秃的盘子里,二十多只大草虾孤零零地睡在那里,身上浇了点芡汁,看着都有点寒酸。

有的菜好吃不上镜,有的菜上镜不好吃。

但这种节目,有了评委的存在,就必须要做到色香味俱全,缺一不可。

但显然翠亭酒家的徐师傅从一个极端走进了另一个极端。

只见他先将火腿切成小末,他身边的不知道是徒弟还是员工帮忙将猪肥膘洗净切丁。

然后徐师傅将这些肥膘丁和虾仁、小葱一起剁成虾蓉,然后放在碗里加姜汁、绍酒、鸡蛋清、干淀粉搅打上劲。

接着他亲手将虾蓉用手挤出杨梅大小的圆球放在装有火腿末的大盘里滚了一滚。

这时,帮忙打下手的师傅讲花生油倒入铁锅,放在大火上烧至四成热时,徐师傅将虾球放入油锅中轻轻搅动。

只三四分钟后,虾球膨胀成熟,就捞出可以吃了。

主持人拿着话筒站在徐师傅身边笑道:“徐师傅,这道菜是……”

徐启帆得意道:“杨梅虾球。”

说话间,他倒了一点番茄酱在小瓷碟里,然后将小瓷碟放在杨梅虾球旁。

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这道菜的特写。

只见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杨梅”摆在盘中,间隙中还插着真的杨梅叶,其中一只“杨梅”被徐启帆人为破开一半,露出里面白色的肉来,煞是好看。

评委还在品尝中,黄立群转头对身边的陈阳道:“这道菜也算是沪市的传统名菜了,早些年流行过,但这道菜始终解决不了一个问题……”

陈阳接话道:“是不是蘸酱?”

首节 上一节 173/2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十年网友竟然是国民妹妹

下一篇:四合院:不想被禽兽祸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