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628节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清楚田刚的性格,才没有去找田刚帮忙,而是来找了和许青山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熟悉的王长平。

  因为王长平是数院院长,在立场上,或许会帮他们。

  “我们和许神的那些学生聊了聊,问了一下他们到底是怎么掌握的,他们都说,是许神那边在书旗的时候就给他们进行了一个学术基础教育,我们那个时候也稍微有听说过一点,只不过没想到那个什么《数学全本》的作用那么大,我们现在也没机会看到,去许神的实验室吧,又怕太冒昧,所以就来请您帮忙说说,看看许神能不能.教教我们也行,毕竟我们整个数院研究生的水平都提升的话,最后利好的也还是我们京大嘛。”

  几个教授眼巴巴地看着王长平,等着他答应下来。

  他们真没开玩笑,他们是真的很眼馋许青山他们实验室弄出来的那个《数学全本》,这一点单单从和那些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了。

  那种训练学生的思维框架非常好用,在教育层面的作用,要超出目前他们在用的几十年前的老教材好很多,更加有创造性。

  当然了,作为在教育劳碌多年的老牛马。

  他们也都很清楚,许青山他们弄出来的那个《数学全本》的价值有多高,哪怕目前很有可能还没有编纂结束,可就目前已经展现出来的部分,特别是数论部分,其价值就足以引起高度重视。

  只是这并不适合普通资质的学生学习,就算是他们高手云集的京城大学,也起码有半数学生不适合用这本书来作为学术启蒙,因为阅读理解的门槛太高了。

  不过。

  在学生迈入了学术门槛以后,把这本书的部分作为一个精炼提高,能让他们这些老教授更加简便地讲透一些经典的知识点,反倒变得更有用了。

  这么说吧,但凡是搞数学高等教育的,就没有人会不对许青山他们弄出来的《数学全本》心动的。

  许神也是过分。

  这么好的东西,不声不响地就用上了,一点往外推广的意思都没有。

  可他们这帮教授,虽然在外人面前身份挺好看的,京城大学的教授、副教授,可现在摆在许青山面前,还真就没有那么够看。

  “这样啊,那我去找青山问问看。”

  王长平又推了推眼镜,松了口气。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他倒是能去找许青山问一问,能够让这么多个教授这么在意、看重的教材,他也想看看,如果内容确实可以的话,那他也会用上数院的资源,全力推动这本数学专著在国内的出版和发行的。

  “院长,等你好消息啊!”

  “院长,加油啊!一定要拿到!”

  这帮教授跟小孩一样,听到王长平答应了下来,就开始燃起来了,虽然也不知道他们在燃什么。

  京大科技园。

  许青山刚结束了手里的部分工作,过来新的场地这边看一下装修情况,结果就听到数院院长老王过来找自己的消息。

  他和老王交集不多,可印象倒是挺好的。

  毕竟自己现在的组织关系其实还是挂靠在数院的,很多资源的调拨,那都是老王不声不响的在后面支持的后果。

  许青山没有让老王久等,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师哥刘若川在许青山没回来之前也没冷落院长,陪着王院长慢慢聊了一阵,等到许青山回来才告了一声忙,和许青山交接了一下。

  “院长,您找我?”

  许青山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结果就听到了王长平提起了《数学全本》的事情。

  “就这事啊?”

  许青山笑了笑,他还以为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这事您打个电话跟我说一声就行了,还辛苦您亲自跑一趟。”

  “没关系,我也是好奇,过来看看这本书是不是真像他们说的那样,那么神奇。”

  王长平抿嘴笑了笑,那股斯文儒雅的气质,是别人模仿都模仿不来的。

  “神奇倒是没有,就是我突发奇想的一点小思路,之前是看法国的《数学原本》,觉得我们也能做一本更适合我们华夏人的全著来。”

  许青山让金姐去把编写了不算特别多的《数学全本》母版拿来给王院长看看。

  “就是今年确实实验室里的事情太多了,现在大家也都在忙黎曼猜想的事情,大概就写了总纲恶魂一二册,后面的都还没有写,主要也是数论这个版块。”

  许青山谦虚地说道。

  王长平这时候已经拿起了书开始翻阅了起来。

  “这么短的时间里已经出了总纲和两册分册,已经很出色了,我看看。”

  王长平嘴上夸奖着,眼睛也一点都没闲着。

  不看还好,这越看心中是越惊叹。

  许青山的智慧远不止是在学术研究上。

  就连教育方面,许青山都展现出来了一种天马行空又极其契合宇宙规律的超前思维来。

  “你这.”

  王长平也就抽查式地看了几十页,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分钟,想要夸奖一下许青山,却发现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似乎支撑不起来准确的夸赞方式。

  许青山好奇地看着王长平。

  这么儒雅随和的院长大人,夸人的时候一定也很文雅吧?

  王长平憋了一会,看到了许青山那双真诚的眼睛,忍了半晌,整个人像是泄气了一样,夸出了脑袋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话。

  “牛逼!”

第410章 特批杰青

  “嚯?”

  许青山也是次见到一直以来都以儒雅面人的王院长爆粗口。

  尽管这个粗口是用来夸赞自己的。

  “我们就图个方便弄的这个东西,还挺有用的?”

  许青山见王长平这个表情,就知道眼前这部《数学全本》对于王长平来说就如同稀世珍宝一样。

  说个对比,就算是王长平第一时间知道许青山拿到菲尔兹奖的时候,都没有他现在手里捧着这部书的表情那么夸张。

  因为许青山拿到菲尔兹奖这件事是有迹可循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毕竟能够突破孪生素数猜想这样的世纪难题,并且还能在短时间之内提供大量的数论领域产出。不给他颁发菲尔兹奖,那才是国际数委会瞎了眼。

  可教育这个领域,许青山也能做得这么出色,才是王长平感到特别意外的。

  毕竟正常来说,每个老师教授都是需要长时间的教育实战训练,才能够足够了解学生心中所想,了解学生学习的路径和思维,并且用一种模式来套用入大部分学生的可理解范畴。

  这一点就连许青山他们实验室这几个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数学全本》的重要性,在王长平看来可要比《数学原本》,也就是许青山原本参考的法国专著要重要的多。

  因为后者具有很高的阅读门槛,并且是以外语的语言逻辑来搭建框架的。

  尽管数学是一门充满逻辑和理性的学科可,这并不代表数学不关乎语言表达。

  像概率与统计,像逻辑也都是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会大程度的影响到学者对于学术问题的研究路径和解题思维。

  许青山他们现在能够掏出这本数学全著。

  就相当于在无数教育界前辈的基础上给出了一条通往高水平学者的通天大道。

  这样的事情为华夏所带来的贡献不仅仅只是个人荣誉,更多的是奠定华夏数学的土壤。

  在此之前,能够在做到个人荣誉突破的同时,还能兼顾奠定华夏数学土壤的人,是华罗庚先生。

  尽管华罗庚先生在国际荣誉上或许并没有达到顶端中的顶端,可他对于华夏数学的重要性要超过其他人很多。

  就连时不时就跑回国指手画脚的丘先生,想要达到的目标其实也是华罗庚先生。

  可以说,华罗庚先生几乎一手构造了中国现代数学教育体系,他作为华夏解析数论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领域的开拓者,用个人充满启发性的教学与研究,推动了华夏数学从传统向现代的成功转型,奠定了系统化的数学学科框架。

  包括今日各大高校会重视数研所,实施数学研究与教学并重的教育模式,也都是来自于华罗庚先生的启发。

  他不仅培养出了许多顶尖的人才,其中包括像陈景润先生被他从鹭岛大学直接调入华科院数学研究所,并且扶摇而上突破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领军人物。

  就连之前指点过许青山的王元院士,当年也是与华罗庚先生合作,提出了“华-王方法”,成功推动了华夏数论研究跻身世界前列,最后靠着这一巨大成果,被华罗庚先生推荐成为了华科院院士。

  包括他从1960年代开始在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推广统筹法与优选法,将数学理论成功的转化成了生产应用工具,为国家创造了超越百亿的经济效益,这在当时可是极为夸张的数字。

  甚至他多年之前写下来的各种教材,至今仍被各大高校广泛使用。

  如果说此前国家也好,还是京城大学也罢,对于许青山的期许是他能够成长成为一个华夏标杆性的数学家。

  他们都希望许青山在国际视野中能够带领华夏数学突破华夏数学的上线,证明华夏人在数学上的成就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拥有更多的潜能。

  那现在王长平所幻想的就是许青山能够像华罗庚先生一样。

  成为新一代华夏现代数学的奠基人更能以教育家的身份来重构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把稍微有些落后的华夏数学教育体制往上提一提。

  塑造出属于21世纪的华夏数学黄金时代。

  “青山啊,你还是太年轻了,不太理解这件事对于我们国内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王长平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这么说吧,你要是能把这一部《数学全本》编得好,编的全,并且一直保持这样的质量,那你把这部书最后完全弄出来的时候,对于我们华夏的意义甚至要给你解开10个黎曼猜想都高。”

  “因为你解开黎曼猜想代表着我们华夏拥有了一个能够解开超级世界难题的顶级数学家。可你把这本书编好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我们华夏有可能会拥有更多个顶级数学家。”

  王长平一脸严肃的和许青山说道,他显得格外的认真。

  这让许青山意识到王院长并不是在跟自己开玩笑,而是自己确实低估了眼前这部全著的价值。

  “好,那我把这件事的次序往前提一提。”

首节 上一节 628/6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武:一份努力,暴击万份收获

下一篇:华娱:票房为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