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629节

  许青山答应了下来。

  不管是黎曼猜想也好还是《数学全本》也罢,这两个东西都需要由自己来把握最主要的框架和核心的思路。

  基础的编纂和验证,他可以交给实验室跟了自己时间比较久的人,他们能理解,但主干的部分还是只有许青山一个人懂。

  许青山也发现了自己如今的成就越高、荣誉越盛,自己就越是分身乏术。

  但这些事情所代表的意义确实大有不同,自己又不得不去做。

  他都想好了,等自己忙完以后,七老八十接受采访的时候,他也要好好跟记者们聊一聊自己这伟大的性格,啧。

  “青山,那这件事就辛苦你了,你编好的随时可以发给我,我去找我们学校的出版社,校对好进行出版,收益你放心,打到你工资卡里。”

  王长平拍了拍许青山的简单,千叮咛万嘱咐,又补充道。

  “关于评选杰青的事情你放心,我们金大书院今年全力推你一个人上岸。”

  “走了,杰青的评选流程,我回去让田院士带你办。”

  “诶,好嘞。”

  许青山把王院长送走,回到了办公室里,看着桌上的《数学全本》,啧啧称奇。

  自己当时其实真的就是图个方便,没想到在教育方面的价值这么高,能够惊动王院长跑到自己的办公室来,想必是自己实验室里的这一帮学生仔们在学院的考试和日常表现得太好了吧?

  有一说一。

  许青山还是觉得王长平他们可能稍微有一些误会了。

  或许《数学全本》的价值确实被许青山低估了,但是许青山实验室里的这帮研究生们学习成绩能那么好,几乎门门满分,很大概率是因为许青山当初在选拔的时候挑出来的学生资质就足够好。

  不过院长乐意,许青山自然也就顺人家的意思。

  怎么说都是自家领导嘛。

  虽然他和周其凤说话的态度也就那样而已。

  王长平临走的时候跟许青山提到了评选杰青的事情,其实就是京城大学要推荐许青山参与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评选当中。

  有田刚这么一位大泰斗坐镇,许青山评选结亲的事情自然是板上钉钉。

  “来,你把资料看一看,情况你基本都符合。”

  田刚约了许青山,但是没约在自己的办公室,他揣了一兜的茶叶跑到许青山的办公室里来泡茶喝,还把许青山的老板椅给霸占了。

  随手把手里的评选资料丢给许青山,他就开始悠哉悠哉地品茗。

  许青山先去把今日的工作安排好了,才回办公室里看资料。

  “这基本申请条件看起来也不是挺难嘛。”

  许青山随口说道。

  杰青的基本申请条件,基本上就是五个限制。

  第一点,是年龄限制,申请人需要在申请当年的1月1日未满45周岁,这一点许青山完全都不用考虑,他都还没满20周岁呢。

  第二点,是学术资质,申请人需要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博士学位,并且硬性要求为华夏国籍。许青山在八月回来的时候就已经特批博士毕业了,职称也被京大狠狠地走后门直接到正高级,这一点他也不用担心。

  第三点,是科研成果,杰青需要在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例如顶尖论文或者国家级专利,一般需要是学校里的学科带头人。

  至于第四第五点许青山更不用考虑。

  四是要求工作关系纯粹,和境外单位没有正式聘用的合约,并且需保证在资助期间每年在国内依托单位工作9个月以上。五则是限制重复申请,例如那些已经拿到了杰青、优青资助的学者,并且杰青和优青不能同年申请。

  这也是为什么京大直接略过了优青,安排许青山直冲杰青。

  “不是很难?”

  田刚听乐了。

  “你小子要不要听一听你在说什么?”

  “我就先不说,这要在45周岁之前拿到高级职称了,不知道多少教授混到退休也才一个副教授,虽然副高也是高,可真到评选的时候,正高就是最基础的要求。”

  “你就看最后一条,想要像你一样略过那些各种计划和优青直接申请杰青的,就必须要硬实力很强,拥有领域突破性成果才有可能,45岁才是刚刚开始奋斗的年龄,也就是一些路子走得顺的,三十几岁就被聘用成名校教授的海归学者,或者拜入国内顶级门阀的,并且需要出大成果的,才有资格来排队”

  老田自己当年回国评院士的时候也不太容易,这时候听到许青山那不痛不痒的话,当即就开始对许青山指指点点地说教了起来。

  “行了,资料要是没问题的话,你就在你的个人履历表、科研成果表、研究计划书上签个字,内容都是我们给你填好的。你签完名,学校就给你送去NSFC进行终评了。”

  许青山把名字签上。

  “不用初审的吗?”

  许青山这问题出来,田刚就看了许青山一眼。

  那眼神仿佛在问“师傅,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初审就是单位来负责的,你的材料都是我们写的,还审个鸡毛啊?你小子.”

  田刚一边品着茶,一边嘴咧咧。

  “你的申请大概率是没有人敢卡你,不过今年申报的人数不少,你可能需要去做一次现场答辩,对你来说没什么难度,申请下来以后,经费包干制的资助金,你的比较特殊,上面答应特批400万给你,正常来说这是5年期的总额,钱不多,但是头衔是重点。”

  田刚小声地跟许青山说道。

  “不过有些事得提前跟你说一下。”

  “学校这边呢,是希望你能够在一年的时间内尽快把黎曼猜想证明完成,因为我们给你申请的杰青资助项目就是关于黎曼猜想的证明。”

  “你提前把项目目标完成了,那我们就可以提交项目结清申请,这样你既能保留杰青,同时也能在明年继续申请长江学者计划。”

  “这是目前我们研究出来最快的院士速通计划。”

  田刚神秘兮兮地说道。

  这事确实不适合大声张扬,毕竟走的全是特批通道。

  “这也能速通的啊?”

  许青山嘀咕道。

  “听到了没有?认真点,黎曼猜想你有几分把握一年内完成?”

  田刚关心地问道。

  “百分百,放心吧,这事我不会留到过年的。”

  许青山给老师打包票。

  他知道这帮老登为了给他折腾这个荣誉那个荣誉的,肯定是费了老劲,他们六七十的年纪了,正是闯的时候,自己也不能拖后腿嘛。

  毕竟

  这好说歹说都是为了自己。

  “那就行。”

  田刚松了口气。

  只要许青山能一直支楞,他们这帮京大的老东西保准能够给许青山缔造一个大大的华夏学术神话。

  虽然这种是又费人脉又费劲的,可如果真的弄出来,那作为土生土长的京大人的许青山,也将会为京城大学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

  华清?

  哼哼,小小华清,可笑可笑。

  真正的造神一旦成功,华夏就必然只会有京城大学一所TOP0!

请假一日

  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下雷阵雨了,特别大,有一些风湿痛风的老伤老病复发了,身子难受得很,休息一天,明天再更新,抱歉。

第411章 院士班与闽江学者评审委员

  原本就不算轻松的节奏,因为两边的催促,许青山的实验室一下子又忙碌了起来。

  不管是黎曼猜想的证明,还是《数学全本》的编写,都颇为重要。

  这就让许青山的办公室成了京大的一大打卡点,当然,打卡的都是大领导。

  要么就是田刚带着几位回了京城以后有空的老院士过来许青山办公室里过问黎曼猜想的证明进度,要么就是王长平带着一帮眼巴巴的教授们过来许青山这边虚心求教。

  如果不是许青山在做的事情实在是他们不太能插手,他们都想亲自上手给许青山打下手了。

  近期各种网络小说大火,许青山在想着等自己有空了,就写一本网络小说《我在实验室当大佬,院士们给我当小弟》,保准有意思。

  只不过。

  这帮老院士们似乎感觉许青山的实验室很有意思,特别是实验室里的这帮年轻人们,不管是刚刚入学的研究生,还是在研究员办公室里干活的这些青年俊彦。

  他们一个个都是教过几十年书的老教授自然知道什么样的学生是资质极佳的学生,很明显许青山的实验室里个个都是拔尖的个儿。

  这要是放在修仙世界里,那可都是可以直接收作真传弟子,最差也不过是核心弟子的主儿。

  对于教育界的老人家来说,遇到优秀的后辈并且能够指点一二,那就是他们很高兴的一件事。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经济不是问题,地位也不是问题,他们几乎已经达到了行业能够达到的顶端,但教育别人所得到的成就感是永远不会封顶的。

  所以许青山的实验室也就变成了这帮老院士们团建的地点,他们时不时就三三两两地凑过来在许青山办公室里逛一逛,跑到数学实验室里对学生们的工作指指点点,偶尔给他们开场小会。

  这就让许青山办公室里这一群资质本来就好、基础本来就被许青山快速打扎实的学生拥有了更快提升的路径。

首节 上一节 629/6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武:一份努力,暴击万份收获

下一篇:华娱:票房为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