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627节
江浣溪不着痕迹地看了佟童一眼。
许青山暗暗叹了口气。
端水这种事,永远是端不平的。
用过晚饭,许青山就到家里的客厅边大阳台改出来的办公区里工作,他的任务挺重的,特别是邮箱更是一个大工程,本来拿奖之前,他的各个工作邮箱就已经每天都有很多邮件,现在拿奖之后,邮箱里每日上千封邮件完全就是常态。
想要把这些邮件全部处理完,单单看标题就得看上几个小时。
好在许青山的大脑够强,信息处理速度很快。
三人没有再说话打乱彼此的工作学习状态,一个人一张桌子,倒是显得有些安详,颇有一种公共自习室的感觉。
勉强能算得上是书房的大阳台那盏白炽灯常亮着。
也不知道到了多深的夜,他们三才逐次地去洗澡休息。
九月并不是一个很特别的月份。
许青山的工作量大起来之后,开始进入了一种燕东园-实验室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
也是好在他现在手里的这些研究生,都是在暑期保研夏令营里就挑选好的,甚至都已经陪着工作了一阵,不然就这9月,他还得处理新入学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但现在既然已经是教授了,许青山也不可避免的需要开设课程。
《数论基础》倒是不需要许青山上。
取而代之的,是每年必开的《数论I》和《数论II》,在可选课的老师名字里,多出来了一个熟悉的新名字,就是许青山。
好在被放在了秋冬学期的《数论I》是在这学期的下半阶段,也就是11月份期中考试周结束后才开始的,许青山暂时还没有教学工作的烦恼。
可这并不代表许青山闲,恰恰相反,他面对着邮箱里还在增加的各种学术会议、论坛邀请,有些发愁。
自己现在可抽不出太多的时间去参加全部的学术会议,但这里面的会议又多又复杂,有正规的可以查询到的会议,这倒是好说,级别不够的他都可以婉拒,只需要挑上A类的走个过场倒还好。
只是最让他头疼的,是那些代表着各个学派的邀请,那种私人的学术会议邀请。
接受吧,走不完。
不接受吧,怕坏了交情,以后影响合作。
没办法,许青山只能再跑去找田刚取取经。
第409章 沉淀之秋
“这个可以去一下,这个也还行.”
“这些就可以不用去了。”
“其实就你现在的咖位的话,就算你全拒绝了,专心钻研,尽快把黎曼猜想的证明全过程公示出来,也没有人敢怪你的。”
田刚煞有其事地说道。
“这样啊。”
许青山坐着琢磨了琢磨。
“那就都不去了,我要沉淀沉淀。”
田刚眉毛一挑。
这死孩子,我说的是就算,不是真让你都不去。
田刚见许青山说得一脸认真,忍不住又开口委婉地劝了劝。
“我的意思是可以,不过其实还是去一下那几场的比较好一点,可以拓展拓展人脉资源嘛,之后有需要合作的地方就可以更好地联系了。”
“难道不是应该他们主动来找我合作吗?”
许青山反问道。
“那也是。”
“要是他们真感兴趣的话,我想我们可以在我们京大开一场学术会议,他们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就算了,也是我没想好,老师,多谢了,我要放松一点去做研究了。”
许青山念头通透,拿起电脑就往外走。
“诶!诶!你小子,用完就跑啊!不喝两口茶再走?”
其实老田之前并不是很爱喝茶的。
可是自从身边多了个许青山以后,后来他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放了便携的茶盘,也会和一些人在南方的好友开口要点珍贵的好茶。
他自己是不怎么爱品那些好茶的,好茶都是留着许青山来了再泡。
只是这茶瘾啊,染上了就没那么容易戒掉。
现在田刚都是买那种一大包几十块的塑料袋包装茶叶当口粮喝。
倒不是喝不起。
而是这玩意就和烟一样,越是便宜的劲越大,那种在舌尖似乎能够磨砂的口感,粗糙,狂放,犹如旷野奔马。
站在楼上窗口旁,看着楼下许青山那洒脱的背影,田刚晃了晃脑袋。
“你不在这泡,那我就拿过去你那泡。”
小老头脸上一乐,掏出了个包装来,把自己的便携茶盘茶具什么都带上,又打开了自己办公桌上锁的柜子,从里面掏了几泡正宗好茶叶以后,把自己办公室门一关,一锁,乐乐呵呵地往许青山的办公室跑。
许青山说要沉淀,并非无稽之谈。
他把回复邮件的工作暂时交给了王隗和薛雪情去办,至于她们两要拉上新来的哪个学弟学妹来帮忙,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毕竟他需要有更多的精力花在,拆解自己的验证路径和架构上。
这看似只是重复工作的部分,却是难点最多的部分。
想要让普通的天才理解自己的思路,并且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延顺地完成任务,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进行拆解的时候,许青山甚至产生了一种感觉。
自己仿佛是在建造什么极致的超时代武器,但是把这件武器拆解成了许许多多在这个时代看似很寻常的零件,交由不同的分组去生产,最终这件武器只有在自己手里的时候才会变成终极武器。
呵,你的枪也弹道偏左?
虽然说起来是这么荒诞,但现实要比故事荒诞得多。
许青山的九月、十月,并没有发生什么很有意思的事情,他近乎于沉浸式地穿梭在了只剩下了黎曼猜想的世界之中,就连江浣溪最近都被冷落了。
如果不是因为江浣溪每天上完课就会到实验室去看看,可能都要怀疑许青山是不是外面有人了。
在许青山如此集中精力地带队攻克下,黎曼猜想原本已经被许青山画出了轮廓的框架,也逐渐地显露出了它的真容。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光是靠着证明黎曼猜想所需要的前置工具,许青山的实验室里就已经成功地产出了四篇许青山认证的可以达到了发表在SCI一区期刊的论文,其他大大小小能到处刷业绩的论文更是不计其数。
这可真是让这帮年轻人们爽到了。
要知道,许青山实验室里现在这帮学生,可都还是要乖乖地去上课的。
但实际上,有些课都还没开始上呢,他们就已经在许青山的实验室里被磨练得用起来得心应手,没有任何意外的,许青山团队的这帮研究生,在各种测试、考试里都是横扫的存在,研究生的基础学业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回答幼稚园老师问题一样简单。
果然。
对于大多数领域来说,实战就是最好的导师。
前提是学生拥有足够高的悟性和学习能力,也就是许青山挑出来的这帮学生足够强,这要是换个稍微悟性差一点的,可能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完全跟不上节奏了。
这种现象,就连数院的院长老王都颇为惊叹。
“这就是你们之前担心的,青山不会教课?”
老王看着聚在自己办公室里,给研究生们上课的几位教授,还有桌上的那些成绩表,发出了灵魂一问。
“别提了,院长你要再说我们就跟你急了。”
有个看起来年轻一些的教授叹了口气,憋屈地吐槽道。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吗?许神的学生过来,上课的时候也不用听,就坐在位置上要么噼里啪啦地敲键盘,要么就是咯咯咯地写字,但就这样,上课突然抽查提问,他们也都一眼能看出来答案,测试和考试,也都是满分,这生源再好也没有夸张到每个人都能这样吧?”
“那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是打算让青山的学生们以后不用过来上课了?但是研究生课程里的课程成绩和奖学金挂钩哦,别说他不会答应了,我这关都过不了。”
王长平扶了扶眼镜。
斯文儒雅的他认真地说道。
他可不能因为这种事情就开个口子,更何况这对于这些上课的老师来说或许是一种打击,但是对于数院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那我们倒不是那个意思。”
另外一个稍微年长一些的教授脸上堆笑,眨了眨眼说出了今天找到王院长的来意。
“是这样的。”
他看着王长平,搓了搓手。
“我们这几个倒是一直听说过许神的名声,甚至本科课程有些本来是应该我们上课的,但是许神申请了提前毕业,我们就没有认识许神的机会了,这事还是得来请院长你帮忙出面说一下.”
王长平皱了皱眉头,放下了手里的笔,严肃地说道。
“那你们是什么意思,我说了,这种事我这关就过不去”
“不是不是,院长,我们说的不是这个事,是那个吧.”
可这帮知识分子就是容易脸皮薄,说话也别扭别扭的,不好意思说清楚,也就是王长平的性子好又缓,能够耐心地听他们的诉求。
这要是换做田刚,估计这几个教授都被送出办公室外了。
上一篇:高武:一份努力,暴击万份收获
下一篇:华娱:票房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