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788节

送过来,以防万一。

余见海也给易娟打了电话,易娟听了这边的情况也很吃惊,立刻在村里召集人手,用小卡车送了过来。  一个小时后,在八道垛子农场余见海的麦田里,出现了很怪异的一幕,好几十个人站成一排,从麦田的一头走过去,在地里寻找钢筋。这一幕很像过去劳改犯人在地

里干活的场景,连顾军都看得哑然失笑。  果然不出所料,地里又被大家找到了十几根钢筋。从上面的锈斑来看,估计已经在地里一月有余了。这是有人故意搞破坏的无疑了,此人应该是预谋已久,在麦子孕

穗前后就把钢筋插在余见海的麦地里了。  余见海看了被找出来的钢筋十分无语,怎么也想不通会有人做这种缺德事,这是故意针对他来的。不用他拜托,顾军已经给八道垛子派出所打了电话,不一会儿就有

一辆警车呼啸着过来了。  看着锈迹斑斑的钢筋,警察也认可这是有人在故意搞破坏,不过却表示想要查找元凶可能会很困难。因为时间过去太久,很难找到有用的线索,最后可能是不了了之



余见海表示赞同警察的观点,说先试着找找看吧,实在找不到也没办法。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将地里的钢筋全部找出来,不能耽误了麦收。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又在田里找到了几根钢筋。收割机在被踩得东倒西歪的麦地路轰鸣,继续收割麦子。农机手也不敢掉以轻心,眼睛紧紧地盯着割台,明知道也

看不清会不会碰上钢筋,也不敢大意。

余见海对着农机手大喊道:“你们放开了割,该用几档就用几档,剪刀坏了只管换,这个钱算我的。”  比起这片麦地的收成,换几张剪刀的钱简直不值一提,余见海也是豁出去了。好在在大家排查过的麦地里,只有一两根漏网之鱼,在破坏了剪刀之后暴露了踪迹。农

机手直接换上新剪刀继续作业,效率有了大幅的提升。

让人庆幸的是,在其他地块没有发现钢筋,似乎那个搞破坏的只在这一块地里动了手脚。估计是他也怕被人发现,只在这一块地里插了钢筋。

确定这个情况后余见海松了口气,苦笑着对一直在现场的顾军道:“看来这哪位朋友还给点面子,要是这一大片地里都插上了钢筋,那我的头就大了。”

“估计这家伙也就是想出出气。”顾军笑道,“老弟你想想得罪了什么人,看看谁最有可能是元凶,让派出所的人也有个思路。”

余见海轻轻摇了摇头:“算了!我得罪的人可多了,哪里能记得起来?好在我的损失也不大,这事就这么算了吧。”  余见海嘴里说的损失不大,实际上也有七八千块。主要是那些来找钢筋的工钱,余见海给了他们五十块的工钱,黑压压的一片工钱就有好几千,余湾村里来的那些人

说不要钱,余见海硬是塞给了他们。剩下的就是剪刀的钱,农场农机组的人又从县里的配件门市发了二十张剪刀过来,这个钱余见海也全都认了。

这一番小插曲落幕,一天已经快要过去了。好在农机手都是技术精湛的老手,夜里作业也不含糊,一直干到了露水加重麦秆回绵,才结束一天的劳动。  根据已经割完的地亩计算,余见海判断他这一片麦子亩产量应该在一千二百斤以上,超出了他之前的预期。要知道他的麦子种的多迟呀,能够有这么高的产量确实让人惊喜。那些早早播种的麦子产量又怎么样啊,也就是在一千一到一千三之间,余见海这个已经在一千二以上,相比之下算是非常优秀的了。

第935章 突破

对于不种地的人来说,三夏大忙这个概念并没有那么深刻。而对于千千万万靠土地刨食的老百姓来说,这几天实在是太重要了。  首先要抢收小麦,这个季节雷雨多发,成熟的麦子一旦淋了雨又遭受阴天,就会很快发芽,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导致售价大幅度下降。在云水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好几次麦子发芽的年头,给许多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那些年品质极差的麦子压根就没人肯要,磨出来的面粉一点筋道都没有,贴在锅上直往下淌,只能用手捧着放在

锅里蒸馒头,口感也极差。  正是有了过去深刻的教训,现在每逢麦收的时候,人们简直如临大敌,恨不得一天就能把麦子全部收割上场,晒干入库。俗话说长在地里再好也没有用,只有进仓了才是自己的收成。好在现在大型机械已经逐步普及,大大缩短了麦收的过程。以往从开镰到晒干扬净颗粒归仓,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半个月之久,连麦草都要堆得好好的留着烧火,把人们忙得精疲力尽。现在呢大家只要站在田间地头,等着收割机过来,轮到自家田头的时候指清楚地界就行。收割下来的麦子连装口袋都不用,有专门跟着收

割机拉粮食的三轮车,只要根据路程远近给十块二十块的车费,直接就送到场上,简直是太方便了。

连普通农户家都如此,那些种地大户更不要说了。尤其是像余见海这样的种地大户,真的跟老板一样,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可以了。

本来他还和顾军讲好的,借用农场的麦场晒小麦,现在也用不上了。收割下来的小麦直接被送到了仓库,用烘干机烘干入库,节省了时间和费用。  余见海和专门从齐鲁农学院赶来的岳男细心地统计着产量,将各种数据汇总,报告给了留守在齐鲁的耿帅老教授。本来老教授是打算亲自过来的,他对余见海的这块“编外试验田”充满了期望。只是因为地理区域原因,齐鲁农学院本身的试验田所在地收割时间和云水这边几乎是同时进行,他只能留守本部,指派岳男过来帮助余见海进行

数据统计。  岳男这样的农学专家自然也不会事事都自己亲自动手,特地带来了一个学生帮手,这个人余见海也认识,就是在农学院见过的钱勇。这个小老乡给余见海留下了深刻

印象,统计数据的时候都要反复核对三遍,态度一丝不苟。

“见海,这片麦子的产量比我和老师预估的要高出不少。”岳男看着统计数据微笑道,“说真的我要不是亲自在这里一直看着,肯定会怀疑这份数据的真实性。”

钱勇小声嘀咕道:“岳老师,余师兄这块地的很多数据,比我们学校试验田的一点都不差。如果从播种时间这一点上分析,其实很多地方是超过学校试验田的。”  “不错。”岳男开心地笑了起来,“小钱,你说的一点都不错。论起你余师兄这块麦子的播种时间,单株的有效分蘖是不应该有这么高的,只有通过加大播种量来争取提

高产量。但是事实上这片麦子的田间密度非常好,符合这个品种的所有潜在特性,似乎没有收到播种延迟的不利影响。”  “可是余师兄播种的时候确实气温已经很低了呀!”钱勇有点不解道,“按照以往的数据分析,没有可能产生这么多的有效分蘖。而且这些有效分蘖的麦穗整齐度也非常

高,和我在学校里看到的很多资料上叙述的情况都有很大差异。”说道这儿钱勇看向余见海,“余师兄,你究竟是使用了什么魔法呀,我真的很迷茫。”

岳男只是笑笑不说话,他心中对于余见海在小麦上使用独门药水了然于胸,可是这个秘密钱勇并不知道呀。  余见海看着钱勇求知若渴的眼睛,也只好敷衍道:“可能是我们这里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这个品种的生长吧,也可能是偶然因素导致的,具体的还要经过长期验证才能

得出结论。”  “哦……”钱勇想了一下觉得有道理,便不再追问了。余见海说的也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在漫长的农业历史上,很多农作物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品种都积累了一定的特性,具有很明显的地域特征。就拿小麦来说,通过地方审定的品种非常多,在这个地方具有不错的商品特性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但是放在全国范围内就不一定适宜。因为

华夏的地理范围太广袤了,地理条件又极为复杂,山地丘陵平原各种地形犬牙交错,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能适宜这些全部地形生长的。  而且华夏南北纬度跨越很大,低纬度的地区积温和高纬度地区的积温差距很大,在南方积温高的地方可以进行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的种植,而在北方积温低的地方

,只能在无霜期进行一年一熟种植。相对而言北方的品种在南方可以适应,而南方品种在北方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这也是华夏农业的一个显著特色,国家审定的品种具有广泛的稳定性,适宜在不止一个区域内推广种植,但是在产量上可能不如一些地方品种优异。 而地方审定品种在某个区域内可能取得非常优异的产量,但是在其他地方就不一定适宜。所以华夏的主要农作物地方审定品种和国家审定品种各有优势,互相补充,各地农业部门可以根

据本地需要选择推广。  正是有这种已经形成共识的理论基础,余见海的解释听起来才显得那么的可信,连岳男这个专家都暗暗感叹。但是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个小麦品种的父本和母本都不是淮海一带取用的,而是用的适合华北一带的品种,这也是齐鲁农学院三麦研究所的一贯研究方向,所以说特别适合在云水这一带种植就是无稽之谈。这也是当初耿帅不

太情愿让余见海将这批小麦运过来当种子的原因之一,一个资深的老专家不得不从多方面考虑呀。  但是现在这个品种被余见海拿来种了,还取得了如此高的产量,是不是代表着这个品种在适应地域上可以有新的突破?说不定还真的可以推广到更低一点的纬度地区

种植呢。当然这也是需要长期验证的,起码说要在没有余见海药水的干预下还能取得稳定的产量,才可以有这方面的考虑。  无论如何起码目前这个品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产量是不容置疑的,岳男将这个好消息在第一时间报告给了耿帅老教授。

第936章 论文

耿帅老教授自然是高兴呀,他在退休前再推出一个优良小麦品种的愿望又更进了一步,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高兴呢。  他当即就给岳男打电话,指示他转告余见海,一定要将这个品种在云水地区的详细资料整理好,最好能写一篇论文,他可以推荐发表在国内知名的农业刊物上。老教

授觉得,这是他作为导师应该做的,要在农业研究的道路上给后辈多做指引,鼓励他们多为这方面的发展贡献力量。  “见海,老师说了,让你把全部的资料在复盘一遍,尽快拿出一片论文来。”岳男笑眯眯地对余见海道,“老师说了,他给你推荐在国内著名的专业刊物上发表,这可是

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哟。”  一旁的钱勇听得眼睛都放光了,看着余见海的眼神满是羡慕和崇拜。我的天啦,能够在国内著名的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这可都是那些教授级别的人物才能享有的荣

耀啊。余见海在农学院仅仅是个低年级学生,居然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怎么能不叫人羡慕呢!  可是余见海的回答却让他大跌眼镜,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了:“岳老师,我现在事情太多,哪有时间写论文啊!再说这个新品种能够取得这么优异的产量,完全是你们

之前的功劳,我只是碰巧沾了点光而已。”

看着岳男笑而不语,余见海又道:“岳老师,您看这样好不好,我把所有的资料全部交给您,这片论文就由您来写怎么样?”

“我?”这下子轮到岳男惊讶了,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喜不自胜道,“见海,你是说有关于这个小麦新品种在淮海地区的试验论文由我来主笔?”

“对呀!由您来主笔。”余见海诚恳道,“您有什么需要我一定全力配合,绝不推诿。”

“见海,那……”岳男往四周瞧了一下才小声道,“那这个论文的署名……”
首节 上一节 788/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