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787节

论证,不能朝令夕改,劳民伤财……”

唐永飞的讲话被以讲话稿的方式刊载在最新一期的《云水报》上,也在云水政府的公众号上同时发布。

南城镇某村民:“我们这里以前是最穷的,现在终于成了全县学习的榜样了。得亏有余湾人带动我们种大棚,真是遇上了好时候。”  林庄某村干部:“嘿嘿,县里的部署真的很好呀。过去我们村里什么收入都没有,还欠着一屁股外债,老百姓看着村干部爱理不理的,弄得很没面子。现在相应县里号

召跟着南城那边搞设施栽培,老百姓收入增加了,我们村干部自己的收入也增加了,说话也有分量了。”  牛头乡某个干部:“不知道这次会议以后乡里会采取什么行动呢。我都跟牛乡长提过几次建议了,他就是不听,看来这次他是不好再应付县里的部署了,要不然他的乡

长位置可不一定保得住了……”  就在这次会议结束后不久,云水县政府发布了《云水县农业兴县五年目标》的红头文件。文件要求,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农作物的设施栽培,规模化栽培,无公害栽培,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引进推广优质品种,扶持有一定能力的创业者发展蔬菜粮食的加工业,运输业,将传统的农业生产向加工销

售延伸。县里协调银行向创业农民提供信贷支持,信誉好有能力的农户可以获得最高五十万的放款额度。

县政府提出了“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在单品上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村级单品示范基地,提高地方品牌的影响力。  文件还指出,稳步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鼓励部分农民搞农家乐搞采摘基地,将城里人吸引到乡下,促进城乡交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达到

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  最后文件指出,要严格防范部分干部在三农范围内的违法违纪问题,杜绝由此带来的腐败。各乡镇加大监督审查力度,一经发现,问题干部即刻停止工作,该问责的

问责该移交司法机关的移交司法机关,如有包庇行为的依照规定一并查办,绝不姑息……  这份红头文件无疑给县里的干部们的屁股上狠狠抽了一鞭,也给他们戴上了紧箍咒。那些不作为工作敷衍的干部们顿时紧张起来,有问题的干部们惶惶不可终日,最

后主动向纪检部门说明问题的就有二三十人,被警告记过的也有数十人之多。还有几个特别恶劣的村霸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农村大环境焕然一新。  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余湾也展开了一系列的大动作。先是渔湾农业高调宣布,和西部岗岭地区的几个乡十余个村展开合作,为他们提供鲜食玉米的种植技术,

还签订了销售合同。

接着渔湾牧业也宣布,已经在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朱槽乡和农民展开了技术合作,指导他们进行肉牛的饲养。  由余见海担任大股东的改制后的绿野种业也和不少乡镇签订了种子供应合同,将在接下来的几年期间为农户提供优质的水稻、小麦和玉米种子。水稻种子自然不用说,绿野种业自己就有,小麦种子和玉米种子按照余见海的关系,想要采购到优质的种子简直是小菜一碟……

第933章 出了问题

《云水县农业兴县五年目标》无疑将云水的农业发展拉上了快车道,从县里四套班子到各乡镇每一个农民,都把振兴农业促进发展当成了头等大事,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

波创业大潮中。  县国土部门和农业部门做了仔细的调研,发布了《云水县永久性农田保护范围》文件,明确在全县范围内将一批土质优良灌溉方便历年以来产量稳定的耕地纳入保护范围,在这些耕地上只能种植最基本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实际上也只能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因为在云水已经难得见到有农民种植曾经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棉花

了。  这些耕地上将不允许建造蔬菜大棚等设施,实际上也避免了全县一窝蜂上马蔬菜大棚带来的产业结构风险,也保证了县域范围内的粮食供应稳定。何况以余见海目前

示范田的收益而言,这些农田的产出也在原有基础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这些大片的优质农田将被流转整合,建设成一批有代表性的良种推广示范田、全机械化耕作示范田等规模农业,将一大批还处在小农耕作模式上的农民解放出来,投

身到其他行业中。  根据五年目标,全县除了永久性保护农田这条红线不可逾越之外,其他的耕地和集体土地可以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或建设蔬菜大棚,或搞特色农业,争取在三至五

年的时间内,打造出一批特色乡镇。县农业部门还提出了“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的设想,得到了县里主要领导的赞同。  有了政策上全方位支持和引导,原本对于县里政策还心有疑虑的人们彻底放下了包袱,有能力的积极响应号召,或和亲友组成合作社一起创业,或以家庭为单位用心经营,不再畏手畏脚。那些家里的青壮年已经在城里安家或者是主要劳动力确实在城里收入不错不打算回乡务农的人家,也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种地大户或者是合作社,

也有一些村里推选能人成立农业公司,鼓励这些缺少劳动力又不想丢掉土地的人们用土地入股,每年按时领取分红。  这两种模式都得到了绝大多数农民的认可,毕竟粗放式的土地种植模式确实效益不高,就算是技术再精干人再勤快的种田好手,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的每亩地的纯收入也就是一千多块钱,现在承包出去给种田大户承包费就差不多有一千块,比原来少不了多少,却少了很多风险。而且可以将自己从土地的束缚上解放出来,利用力气在给

这些种田大户打工,或者专心忙活自留地,总体收入还是增加了。  各乡镇在稳步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同时,也对相关的种田大户进行了政策上的宣传和技术上的培训,聘请县农业局的植保专家讲授技术,这些培训班还特别邀请

余见海做嘉宾,现身说法宣传余湾的成功经验,给大家鼓劲。  余见海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将余湾的种植养殖等方面的资料做成了视频,在每一个培训班上播放,用详实的数据和带有煽动性的讲述将这些农民的兴致充分调动

起来。当然他也不忘顺便宣传一下自己的农业公司和种子,在会后签订了一份又一份的合作协议,可谓是满载而归名利双收。  这些天来,各乡镇的干部们可算忙坏了,走乡串户同村干部门一起给乡亲们做动员,讲述政策,对于一些个别有抵触情绪的群众耐心做思想工作,解决他们的困扰,

稳步保证各个项目的落地。  因为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农时太重要了,有些种地大户在夏收后就要接管土地,必须保证他们的接管顺利进行。另外一些则是要等到秋粮收获后才能办理流转,因为

很多农民早已将夏种的种子肥料都备下了,也不愿意这时候就将土地拱手让给别人。对于这些村民的意愿,干部们给予了充分尊重,只能按照农民的意愿办事。  就在全县都集中精力投入到这波大潮中的时候,一年一度的三夏大忙终于来了。和过去的镰刀割小推车拉再脱粒扬场没日没夜的忙不同,如今收割机已经在云水普及,全县的麦收机械作业面积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只有那些实在是没法用收割机作业的边角地块,人们才不得不用镰刀收割,拉到路上晾晒,顺便让过路的行人车辆将麦粒打下来。这种行为无形中给过往行人增加了不便和危险,可是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不好意思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何况大多数人都是这么做的,谁又愿意出头当恶人呢。只有村干部们提心吊胆地守在路上,就跟专人看着不让焚烧秸秆一样,不敢掉以轻心。好在这种在路上打粮的行为一共也就持续两三天的功夫,随着路上的秸秆被

清理干净,村干部们也终于可以松了口气,不用再担心有人摔倒而担责了。  与其他村子的一派忙碌不同,余湾显得特别的平静。村里一共就那么点地种了麦子,虽然现在一片金黄到了收割的时候,却依然按兵不动。人们依然按部就班地上大

棚干活,该干嘛就干嘛,完全没有农忙的样子。只有老羊倌每天早上拄着拐杖到田头看看,和同样来看麦子的余汉生说上几句闲话,又慢慢地走回去。  余见海也不在村里,他每天早上天刚亮就开车出去了。现在是麦收的关键时节,他需要在八道垛子农场那边盯着。和普通农户需要等收割机不同,八道垛子农场拥有

几十台性能先进的大型收割机,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余见海和八道垛子农场副场长顾军打了招呼,调派了十台收割机供他使用,抢收小麦。  收割好的小麦直接拉往烘干机那边,然后入库。不用像过去那样摊晒,省去了不少时间和人力。余见海此刻站在田头眯着眼睛看着收割机轰鸣作业,和前来观看的人

们有说有笑,眉宇间掩饰不住的兴奋。他突然眉头皱了起来,大步流星地像田里走去。  远远地,已经有两台收割机停在那里不动了,看来是出了什么问题。

第934章 小插曲

“怎么回事?”余见海皱着眉头快步走到收割机前,看到农机手正站在割台前搓着手苦笑。

“你看!”农机手指着割台无奈道,“不知道怎么回事地里突然多了一根钢筋,把剪刀的刀片弄坏了好几张。”

余见海定睛一看,果然有好几张刀片齐刷刷的断了,地上还插着一根已经严重变形的螺纹钢筋。  “好好的地里怎么会有钢筋呢?”余见海自言自语道,顺手把钢筋拔了起来,仔细端详着,“按说这地里耕种的时候拖拉机也翻过了,不就是有也被翻下去了呀。”他突

然想到了什么,眉头皱得更紧了。

“余总,这是有人在故意找破坏。”农机手苦笑道,“这地都种了多少年了,不是有人故意插在地里,哪里来的钢筋呢!”

余见海微微点了点头,又走到另一台收割机那里,果然也是割台碰到了钢筋弄坏了剪刀。

“这是哪个缺德鬼干的!”余见海心里暗骂,表面上却没有发作出来,把脸转向农机手道,“有备用剪刀吗?麻烦换一下吧!”

“备用剪刀有,换上去也就是二十分钟的事。”农机手道,“可是余总,哪个知道这地里还有没有钢筋呢,要是不找出来的话,换上新剪刀也没用,碰上还得坏。”

“是啊余总,要是再弄坏了几张剪刀,估计把备用的都用光了也没用,还是赶紧想办法把地里的钢筋找出来吧。”

“你们先换。”余见海点了点头道,“我来想办法。”他说完就向大路走去,正好和前来看热闹的顾军碰上了面。

“怎么回事?”顾军问道,“怎么两台收割机都不动了?”

余见海把地里有钢筋弄坏了剪刀的事说了一遍,顾军也皱起了眉头。“如果是真的有人搞破坏的话,那还真的就麻烦了。谁知道这地里还有多少钢筋在里面啊!”

“是啊!”余见海皱眉道,“你能不能帮我喊点人,先在地里排查一下?越多越好,我再让家里来点人。”

“这个可能要给钱的。”顾军轻声道,“现在不比过去了,不给钱估计没人肯来。”

“钱我肯定给。”余见海道,“你让他们放心,我余见海从来不让人白干活,必须给钱。”  “那我让他们找点人过来。”顾军拿出手机道,不知道给谁打了个电话,说明了这边的情况,让那边赶紧找点人过来,一边又让农场的农机组那边赶紧把备用的剪刀都
首节 上一节 787/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