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760节

做代表来了。”

“看来你们几个在大伙儿眼里威望很高呀!”余见海笑道,“那我问你们,你们打算和我合作,我让你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吗?”  “只要能让我们挣钱,让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三人异口同声道,“只不过我们手上可没钱啊,要不然也不会来麻烦你了。这事儿还得请你给我们说句话,银行的人说

了,只要你点头同意,就给我们贷款。”

“你们理解错了!”余见海赶紧解释道,“银行又不是我家开的,怎么我说句话就给你们发放贷款呢。”

“可是银行就是这么说的呀!”带头的那个不解道,“ 说什么只要你签了字,我们就能拿到贷款。”  “那是合作协议。”余见海笑道,“这其实是县里领导的意思,也是银行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他们的意思是,如果有人和我们余湾农业谈妥了合作协议,那就等于是有

了稳妥的盈利方式。我们余湾的效益怎么样他们一清二楚,知道我们确确实实是赚了钱了。能够和我们合作,那不就等于是稳赚不赔了嘛,银行也没有风险了呀!”  “原来是这么回事!”几人恍然大悟,又急切道,“那个……余村长,那你一定要答应和我们合作呀。我们三个今天在这里给你打保票,只要你答应带我们一起发家致富

,你叫我们往东我们绝不会往西,指哪往哪,一点都不含糊。”  “没那么夸张。”余见海大笑,“我又不是那种喜欢耍官腔的人,也不喜欢指手画脚的。但是有一点你们必须保证,就是到时候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按照我们的标准来管

理,要不然的话种出来的东西质量没保证,我们也不会按照合同帮你们销售的。”  “那必须的啊!”来人拍着胸脯道,“我们老百姓别的不敢说,就是说话算数。再说我们都不怕你坑我们,你还有什么好怕的?到时候我们不按照规矩种出来的菜你不收

,我们自己也卖不出高价呀。哪个不知道现在市场上都认你们的牌子,我们自己拿去卖也没人信哪!”  余见海噗嗤笑了,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憨厚的老农,看问题居然这么透彻。他站起来道:“就冲你这句话,我答应和你们合作。只不过我们现在不和农户单独签协议,你

们三个最好回去和大伙儿商议一下,你们先签订一个内部协议,派一个代表来,到时候有什么事我只找一个人,也方便我们管理。”  “这个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三人齐声道,“我们来之前就让他们都按了手印,大家伙都推选老林做代表的呢。”他们说着就拿出了一张写满了歪歪斜斜名字的纸,上面

密密麻麻的按满了手印。  余见海接过来一看点了点头,说“有了这个就好办了,等会老林……是老林吧,我们易总就可以和你们签合作协议。这个协议相当于是我们余湾农业给你们担保了,银

行会优先给你们贷款的。”  余湾农业公司的合作协议都是拟好的,条件基本都一样,无非就是格式化的规定了甲方乙方的权利和义务,双方在合作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及违约责任,出现了纠纷的

解决方案,还有就是免责条款。

老林细细地看着,非常郑重地在上面签了字,又按上了鲜红的手印,还不忘自嘲地笑了一下:“我怎么觉得自己成了杨白劳呢!”

“你可不是杨白劳。”易娟微笑道,“杨白劳那是被逼按的手印,签了喜儿的卖身契。你这是心甘情愿和我们合作的,等于是拿到了一张稳妥的饭票。”

“对对对。”老林连连点头,“是我刚才说的不对,你们是我们的财神爷,我怎么能把你们比作黄世仁呢。再说《白毛女》上的黄世仁多可恶,余村长看着都不像啊!”  几人一起大笑起来,余见海给三人递了烟,又嘱咐了几句,老林他们三个兴高采烈地出来了,说现在去银行还赶得上,早点把贷款弄下来,等着来年天气暖和就盖大

棚。

“你好像选人也很随意呀!”易娟揶揄道,“我怎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区别,你就能分出三六九等呢?”  “感觉。”余见海想了一下道,“我能感觉到他们身上对于土地的那种感情,他们是真心想种好土地的,不像那些投机取巧的不接地气。这年头想钻空子的人太多,不得

不防。我们余湾农业的品牌好不容易树立起来,不能让那些想赚快钱的人毁了。宁缺毋滥。”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老林他们那么好的运气,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县里的优惠政策扶持。余见海已经明确表示,余湾农业的步伐不宜跨得太大,云水的农业升级也不宜运动式地一窝蜂地全部涌上。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可以搞设施栽培的就搞设施栽培,不适合搞设施栽培的还是要种粮食,毕竟现在种水稻的收益也不错,渔湾大米

的销量日益旺盛,现在已经不得不有意识地控制出货量了,免得又像去年早早断了货。  这固然有余见海稳扎稳打的考虑,也有他力不从心的担忧。毕竟余湾农业的所有产品高品质的基础,都是运用了他提供的药水。现在他的炼制水平几乎快到了极限,

哪怕就是整天不吃不喝把全部时间都拿来熬药,也供应不了全县的需求啊!

再说铺大摊子也得有相应的农技人员做保障,这方面的人手他是严重短缺啊!  哎,也不知道颜云瑶说的那个范建什么时候能来报道,要是能早点过来就好了……

第891章 让贤

余见海突然发现,余湾农业的架构搭起来了,顶层设计虽然已经基本完成,最底下的员工也都尽心尽力,可是这中间专业的管理人员,实在是太缺乏了。  余见刚、施志年和三婶各自带着一个小组,维持余湾农业本部的日常劳作不成问题,可是现在余湾农业在外面的大小合作伙伴有十几个,没有专人盯着还是不太行。像一些技术上的指导什么的,他都很难亲力亲为,难免会有遗漏的地方,结果外面的这些合作伙伴的产品质量要比余湾村子出产的要差一点点,也有人私底下抱怨,说余

见海偏心,还是向着自己村子里,一碗水没有端平。  对此余见海感到很委屈,可是又没有办法。事实上他是希望这些带动的人们都能种出优质的农产品的,尽管他们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永远也不可能超过余湾,但是

绝对可以在现有的水平上有所提升。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那些合作的伙伴干活确实是行家里手,但是都没有独当一面的实力,还是需要有人盯着才行。可是他偏偏没有合适的人手派出去,这也是

他面临的很大的一个短板。

招聘吧,要是能招几个帮手就好了,他把这个意思和易娟说了一下,易娟同意了。  招人的消息传了出去,余见海又马不停蹄地拜访了县农商银行。主管业务的副行长亲自接见了他,双方在会客室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会谈,最后余见海出来时脸

上是带着满意的微笑的。  一条爆炸性的消息通过农商银行的官方公众号对外宣布:鉴于对余湾农业发展前景的评估,也为了支持实力经济的发展,为云水经济发展助力,县农商银行决定,对

余湾农业提高授信额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到五千万元。  五千万!这是什么概念?按照云水农商银行现有的政策,一般农户的授信额度是一万元,信用良好的农户授信额度一般是五万元。数额再高的就需要有抵押或者是担

保了,就连医生老师和政府工作人员的额度,也就是十万元而已。

余湾农业一个成立刚几年的集体企业,居然一下子就可以拿到相当于五千户普通农民的授信,这是多么惊人的呀!

再换一个说法,云水农商银行去年全年的存款额也就是刚突破拾亿元大关,余湾农业一次性就拿走了二十分之一,怎么能不让人吃惊。  这其中虽然有县政府政策上偏向的因素考量,也决不能否认县农商银行对于余湾农业以及整个县域内农业升级的预期。当然这个消息爆出以后,很多老百姓是一片骂

声。  “我草你奶奶的,这狗日的银行真是搞笑啊!我特么的想去办五万块的贷款都不给办,他一个村办企业凭什么就给了五千万?这里面肯定有问题,还不知道银行的人吃

了多少回扣呢!”

“唉,没办法!有关系就是好啊!人家余湾在县里都出名了,县长都指名道姓的让全县学习余湾,能弄到五千万的贷款也说得过去吧!”  “这特么的就是瞎胡闹!他一个种地的能赚多少钱,再赚钱能有房地产赚钱吗,我跟你说银行最喜欢的贷款是什么,是房贷,稳赚不赔。像这种搞农业的风险太大,搞

不好就赔个吊蛋精光,说没有领导的意思就给了这么多的贷款,谁信呢!”  也有人说人家余湾这两年确实赚到钱了,一亩地大棚蔬菜的收入都是两三万。那些农民有股份还拿着工资,比城里上班的人赚的还多。这样的企业就该扶持一下,干

得越好老百姓的日子才有希望。

这边人们的议论还在发酵,又有新的消息传来。

县农业银行宣布:将余湾农业的授信额度增加到三千万元。

县工商银行宣布:对余湾农业给予两千万的授信额度。

县建设银行也宣布支持余湾村的新农村建设,给予一千万元的优惠贷款……

社会上目瞪口呆。

是银行集体都疯了吗?怎么一个个都给余湾农业这么多贷款啊?  这特么的就是一个村办集体小企业啊,怎么几天的时间就拿到了一个亿出头的资金啊!就是把余湾所有的资产加起来恐怕也没有一个亿吧,银行就不怕余见海把钱卷

跑了?
首节 上一节 760/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