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247节

何况余见海种出来的瓜菜质量都是一流的,市场上认可度极高,产品供不应求,不发财才怪呢。

当然,搞农业也不是说说这么容易,其中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比如说有时候某一种农产品的供应量超出了市场的需求,造成滞销,也会让种植户亏本,有时候甚至本利无归。

另外一点就是普通的农业受到天气环境影响极大,如果遇上极端的天气,比如说台风呀,雷雨强对流天气呀,冰雹呀,突然到来的寒流呀,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特别大的影响。

从某种角度上说,搞普通的农业生产,有时候就是赌运气,运气好了这一年就有可能赚上一大笔,运气不好的时候就不赚钱,甚至亏本。

当然,这些都是常规的情况,和余见海好像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余见海种出来的瓜果蔬菜有着普通农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品质出众,所以压根就不用担心滞销。

比如说现在天气暖和了,市场上黄瓜西红柿这些的供应量都在逐渐上升,价格也在稳步下调。可是余见海的黄瓜和西红柿,始终保持着比普通瓜果贵一块钱的价格,依然很抢手。

这主要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积累,已经有很多市民习惯了余见海的瓜果口味,虽然有些时候也是想买点便宜的尝尝,可是当她们吃过以后,就会发现明显的差距,最后还是怀念余见海的瓜果,又重新回来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徐在兵才敢把余见海的瓜果大包大揽全部收购,因为他压根就不担心销路,还能稳定地赚取一点的差价。实际上徐在兵现在主要的收入就是依靠批发余见海的瓜果,其他的反而成了鸡肋,纯属配套生意了。

大舅妈和二舅妈压根对农业不了解,只是看到了余见海这里大把大把的赚钱,还真的以为有多容易呢。

易婵她们是早有准备,每人提着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黄瓜西红柿,另外还有一个网兜,装着一个西瓜。这是余见海特别交代的,别的亲友或许来了大棚只要让他们吃饱就行了,唯独对于这几个人,要特别对待一些。

季千华身子不方便,可苦了季可欣这个小妹,季可欣一手一个西瓜,手指都被勒得发紫了,只好咬牙坚持,好几次都想把西瓜扔了干脆不要算了,最终还是舍不得,可怜兮兮的被落下了好远,累累巴巴的也没人帮忙。

谁帮她呀,这几个女人都是一手篮子一手西瓜,也没有空出来的手呀。季千华还提着两个篮子呢,只是里面的东西少一些罢了。

等她们回到了余见海的新宅子,余见海他们这一桌刚刚撤下碗筷,几个人都在沙发上喝茶聊天。

葛新安:“老弟,今天我可是开了眼界,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要不是亲眼所见,就是打死我也不相信你能喝下四五斤白酒啊!”

“对呀!”桂田也是摁了摁太阳穴说道,“四五斤白酒啊,就是光酒精也得有二斤吧,你的身体怎么受得了哦!”

岳太华喝了口茶有点不解道,“说来也是奇怪,我今天也是喝得超量了,要是平时非得趴下了不可,今天怎么除了有点晕乎乎的,一点醉酒的样子都没有呢?”

这话一说出来,朱大头苟青他们也都是疑惑不解,想想可不是这样子的么。他们哪一个喝得都不少呀,要是放在平时,那是不醉得不省人事也是东倒西歪的,今天怎么一个个都还能端坐着,连手上的茶碗都稳稳当当的呢?

不正常!真的不正常啊!

他们再细细想想,何止是他们几个呀!今天来的客人那么多,很多人喝酒的时候那叫一个兴奋,一杯接着一杯往下灌,好像就没有一个喝醉酒的。有几个在桌上好像几乎要醉倒了,哪知道等到热汤上来后喝了几口又好了。

这是怎么回事呀?

谁都想不明白其中的关窍。

他们哪里知道,今天这顿酒,余见海可是下足了心思呀,早就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不要说这些客人喝酒还是有点分寸的,就是没分寸喝醉了,余见海也有办法让他们恢复过来,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客人躺着从屋里出去。

至于究竟是用了什么办法,那当然是那碗神奇的热汤啦!因为在那锅汤里,放了醒酒丹。

第259章:相生相克

第259章:相生相克

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好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应酬也变得多了。生日啦,结婚啦,开业啦,各种酒席眼花缭乱,酒席多了,喝醉酒的几率也就大了。

实际上,新闻也经常报道,说某某地方什么人在一起喝酒,谁谁饮酒过量突发身亡,连一起喝酒的人都有连带责任。

所以在很多酒桌上,人们已经不敢怎么劝酒了,都是任由客人们自己喝,喝多少就是多少。可是就是这样的情况,喝醉酒的人也不在少数。

基本上每一家办酒席,都或多或少的有人醉酒,不过都是不太严重,最多有人耍耍酒疯,要不就是回去睡一觉就好了。

余见海之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也特别留意,在热汤里加了醒酒丹,防止有人饮酒过量。在临海一带,只要是出席参加酒宴的人,不管是吃没吃好,酒有没有喝足,这碗热汤是一定要喝的。

因为如果不喝汤,就是代表着对主人家招待的不满意。所以余见海一点都不担心有人不喝,也就不用担心有人会醉得一塌糊涂。

实际上,今天很多人最后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余见海身上,想看看他到底能喝多少酒,反倒没有什么心思自己喝酒了。有个别的人酒喝得超量了,经过醒酒汤的补救,也都好了不少,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碍。

这才是这么多客人,喝了那么多的酒,居然没有一个醉酒的真正原因。有些客人把这归功于自己的酒量好,压根就没有人想到是余见海把他们身上的酒精给解了。

岳太华他们坐着闲聊了一会儿,余见海和父母在外面把一些送走,说着一些客套的话,直到邻近的客人们几乎都走了,这才回到屋里。

葛老爷子这时候已经休息了一会儿,正在喝着热茶,看到余见海进来了赶紧招了招手,示意余见海过来。

“老爷子,您有什么吩咐?”余见海笑问道。

“你小子总是跟我这么客气!”葛老爷子笑道,“我比你父亲大一些,你就不要张口闭口叫我老爷子了,叫我葛伯伯吧!”

“葛伯伯!”余见海马上就叫了一声。这小子可不傻,叫老爷子虽然尊敬,可总是有点生分的,哪有叫伯伯近乎呢。他现在和葛新安的关系这么好,其中也有葛老爷子的原因。只要老爷子开心了,葛新安这个大孝子一定会对余见海更加感激,以后也会更加的好合作。

余见海现在虽然还谈不上需要葛新安帮忙,可是多了个这么财大气粗的朋友,对于以后的发展还是很有好处的。

因为在华夏,一个人的人脉关系非常重要,有些不方便办的事情,只要有人脉能说得上话,就会容易得多。这虽然有点不太符合规矩,不过这已经是华夏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谁都没有办法否认。

多个朋友多条路,这是华夏人的共识,也是很多人人际交往的原则。余见海虽然年纪不大,可是对于这一方面的认识要远远超过一般人。

因为在余见海熟知的药理药性上,相生相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理。既然所有的药物都可以相生相克,世间的万物都可以相生相克,那么照搬到人的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志趣相投的人聚到一起,或者说有着共同追求的人聚在一起,可以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各取所需各行其道,利用合作达到一个大家都可以认可的程度,让大家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反之,如果是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利益点的人,压根就不可能聚在一起,甚至还有部分人会有严重的利益冲突,互相挖墙脚互相捅刀子的例子比比皆是。
首节 上一节 247/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