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246节

“余见海出来了,他没醉啊!”

“嗯,走路还没打晃,是没醉呢!”

人们纷纷小声议论,易娟她们也松了口气,却是对余见海更加好奇了。这家伙的酒量到底有多大啊,喝了这么多的酒还没醉!

余见海走到了主桌,葛新安他们还在,在等着余见海回来。

“葛总,来,我们继续!”余见海拉过凳子做了下来,抓过了酒瓶。

“余老弟,”葛新安按住了他的手,“今天你喝了不少酒了,我们也已经表示过了,到此为止吧!”

“孩子,今天是你乔迁新居的大喜日子,喝多了不好!”葛老爷子也小声劝道,“咱们来日方长,喝酒的机会多着呢!”

只有杨凯只是笑,心里说这小子装着呢,他有醒酒丹,估计喝再多的酒也不会醉的。可是他又不能说,只好暗中发笑。

“葛总,我没事的。”余见海把杯子倒满,先夹了片西瓜放进嘴里,“今天说什么,也要让老爷子喝好,也要让你们都喝好。”

“你真没事?”葛新安疑惑地看了看余见海,确信他没有醉酒的痕迹之后,这才微笑道,“老弟,你既然这么说了,那咱们就喝?”

“喝呀!”余见海豪气冲天道,“咱们几个都别闲着,喝!”

桂田是知道余见海酒量的,今天又一次让他颠覆了对于余见海的认知。我的个乖乖,这小子究竟能喝多少酒啊,现在就已经有三四斤了,还像没事人一样呢!

桂田和大多数人一样,都对余见海的酒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知道他究竟能喝多少。他看了看余见海,又看了看葛新安,笑道,“余老弟,你可是喝了不少,我们还留着量呢,你就不怕我们把你灌醉?”

“老桂,你尽管放马过来,看看咱们谁先躺下!”余见海哈哈大笑道。

桂田狡黠地笑了,“余老弟,我一个人可能不是把你的对手,可是我们人多呀,你就这么有把握能把我们几个都喝倒?”

“没有信心!”余见海也是笑了,“不过你可以试试呀!”

我勒个去!桂田目瞪口呆,他本来是想和余见海开个玩笑的,哪知道余见海居然迎战了,还顺便将了他一军。

到了这时候,桂田也就不顾了,直接对葛新安说道,“葛总,老爷子,要不然我们就试试?”

老爷子有点不好意思,总觉得这么多人和余见海一个人拼酒,总是那么不厚道。何况余见海已经喝了那么多的酒,比他们几个人加起来的还要多,这时候再比,真不是欺侮人么。

于是老爷子就笑道,“我老了,就不参合了,你们年轻人爱玩就玩吧,我看看就好!只是适而可止,千万不要喝醉了呀!醉酒了伤身的!”

“老爷子您就放心吧!”余见海微笑道,“您老就坐在这儿看热闹,我还要敬您老再喝一杯呢!“

这时候余汉生和顾城已经离开座位了,余见海又把郭志山和武阳请了过来,再叫上岳太华和朱大头苟青杜玉华,又凑了一桌。

“现在除了老爷子,别的都是同辈,大家都不要客气啊!敞开了喝,喝足喝好!”余见海脱掉了外套,豪气冲天地说道。

“海哥,你以为我们都是你呀,酒量通大海,大的没边了。”朱大头讪笑道,“我们只是来凑个数,主要还是看你发挥!”

“少来!”余见海笑骂道,“都敞开了喝,葛总和老桂都是好酒量,你们可要帮我陪足了!”

说话间,各人的杯子里都倒满了酒,大厨老黄又加了两个菜,一桌人又喝了起来。

这倒不是余见海要存心显摆酒量,主要还是因为当地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家里办事,要是主人能够陪客人喝到最后都不醉,寓意着主人家要长久兴旺。

余见海自小就知道这个风俗,现在自己盖了新房子,也不能免俗,想要陪客人们喝好。

到底各人都已经喝了不少酒,现在也懒得在互相之间喝酒了,基本上是余见海在轮着陪着喝,到谁了就是一杯,一圈下来也是可观的了。如此几圈下来,已经有人吃不消了,还有的人压根据不怎么喝酒,像楚天舒就是陪坐的,葛老爷子也只是看热闹,要不然余见海喝的要更多。

朱大头微醺了,苟青和杜玉华因为长期沉迷于酒色,现在虚得很,已经醉眼迷离了。只有葛新安和桂田还算清醒,桂田已经有了八成的酒,葛新安稍好一些,估计有六成。

有些亲友已经开始告辞,那些特别感兴趣的人则没有离开,都饶有兴趣的看着这边喝酒。他们现在已经不怎么关心余见海会不会喝醉了,而是在好奇,余见海这小子究竟能喝多少酒啊!

他现在总共喝了差不多了差不多有四五斤酒了,好像还能喝不少的样子。

卧槽!难道这小子的肚子真的通大海?他喝的那些酒哪里去了啊?

终于葛新安也喝得差不多了,余见海还是没有醉,他端起酒杯对葛新安示意道,“葛总,再来!”

葛新安彻底服气了,我的个乖乖!还喝啊!

第258章:关窍

第258章:关窍

这顿酒一直喝到了将近三点,很多客人已经告辞回家了,也有的客人们去了大棚参观,顺便品尝一下这里特有的优质瓜果。

像顾双倩儿她们,和易婵易娟姐妹一起,陪着季千华把几个大棚都转了一圈,一个个吃得肚子鼓鼓的,还有点意犹未尽。

大舅妈和二舅妈也一起来了,两人被大棚里的黄瓜西红柿草莓西瓜看得眼花缭乱,也是敞开了吃,到了最后实在咽不下去了,才念念不舍的又摘了一些,留着带回家去吃。

在另一边,三婶带着一批工人飞快地采收着各种瓜果草莓,按照类别装箱封好,徐在兵他们早已在等候,就地过秤装车,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的,一点都不乱。

大舅妈她们知道了这些瓜果卖的价钱之后,心里终于明白了,余见海家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原来在土地上真的可以产生这么大的财富呀!

这些平时人们日常消费的瓜果,原来也可以这么好吃,原来也可以这么值钱。找余见海这样的日常收入,完全比得上一些小型的工厂啊。

应该说那些小型的工厂也比不上,现在经济形势比较微妙,小型工厂的生存并不容易。尤其是在银行收紧银根的情况下,这些小企业融资条件十分困难,加上整个产品从生产到上市需要一个过程,有时候出货后还不一定能够拿到全部货款,所以其中的艰辛,只有这些小企业主自己知道。

而余见海种大棚则不需要考虑这么多,最主要是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短,盈利速度快,加上出货的时候全部是现款结算,所以资金这一块是不容易出现问题的。
首节 上一节 246/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