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调教诸天

调教诸天 第135节

  章星九问起原因,他说打算到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上学,只是等到了英国,考察完当地的工人运动后,飞飞发现英国的学费、生活费比法兰西贵的多,便又重新返回了法国,然后又去了德国。

  波尔多斯号从沪上到马赛要36天时间,等抵达的时候,距离诺贝尔颁奖礼已经很近了,章星九也只能遗憾地暂时和飞飞等人分开,乘坐快速列车从南到北穿越欧洲大陆,再从德国的港口上船前往斯德哥尔摩。

  然后章星九重复了1901年时的场景,和伍连德一起参加了盛大的典礼,两次登台先后领取了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伍连德也领取了生理或医学奖。

  两笔奖金加起来有二十多万瑞典克朗,然而遗憾的是,由于这些年汇率变化,两笔奖金加起来的实际价值还比不上最早那一笔。

  在今后几十年,诺贝尔奖奖金的实际价值一直在降低,到1945年的时候到达最低点,以不变价计算只有1901年的三分之一,然后开始慢慢攀升,到1991年的时候才恢复到最初的水平;2012年到2016年再次下降,2020年又重新恢复。

  这次章星九就不需要参加商业推广活动了,领完奖他就和伍连德暂时分别,伍连德收到了剑桥的邀请,准备回母校去做演讲,章星九则准备返回巴黎,俩人约定在巴黎汇合,再一起返回沪上。

  几天后,章星九便从巴黎火车站下车,郎之万、居里夫人等老熟人,还有许多得知消息的留法青年纷纷来到火车站迎接他。

  稍事休息,章星九就在索邦大学进行了演讲,讲述自己此次获奖的学术成就,和1901年获奖后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明显可以看到,在聆听的人群中多了不少华人面孔。

  而他的孩子章国强也在其中,他模样黑了些,也瘦了些,但精神却非常之好,这次法兰西之行,让他颇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忙活两天,和法国学术界人士交流结束,章星九才回到自己当年的住处,和那些留法青年们济济一堂,听他们讲述自己在法兰西的生活。

  章国强也挤在人群中,讲述了自己来巴黎后的经历,他在李石曾的豆腐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攒了一笔学费,申请到了一所大学,如今正在边工边读。

  因为改了名字的缘故,倒是没人察觉他和章星九之间的关系。

  其他留法青年们也积极发言,章星九认真地聆听着这些巴黎的华人青年们的讲述,他们虽然同在巴黎,生活却大不相同。

第344章 不同的生活

  首先,李石曾等人在组织青年留法的过程中,暴露了清末以来许多进步人士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做事有激情却缺乏规划和细节。

  李石曾等人早年留法接受了无政府主义,凡事皆企图依靠社会、家庭乃至学生个人的力量,排斥政府的必要支持,缺乏计划性与预见性,遇到重大困难便难以收场。

  青年们来了法兰西,该如何找工作?如何依靠勤工俭学的钱进入法兰西的学校读书?这些都缺乏统一的规划,光靠李石曾的豆腐公司可容纳不下这么多人,法兰西的学校也并非都欢迎华人青年入学。

  其次,这几批学生也来得不是时候,早些年还好点,法兰西的青壮都去战壕里当天线宝宝去了,到处都缺乏劳动力,只要能来,总能找到干活的机会。

  现在就不一样了,战争结束不久,欧洲多个国家都迎来了经济危机,法兰西也不例外,严重的经济危机使法国社会一片萧条,工厂裁员,物价飞涨,连法国人都很难找到工作,何况语言关还没过的中国学生?就是中国人内部竞争,学生的体力和吃苦精神也不能跟华工相比。

  根据今天屋里这些青年透露的信息,章星九大概估算出了如今留法学生的现状,估计只有三分之一的青年找到机会在各种学校读书,还有六分之一的青年在工厂里工作,剩下近半青年就成了无工无学的“漂流者”。

  参加勤工俭学的青年,家境大多都很一般,家里给他们提供不了多少支持,自己又找不到挣钱的机会,甚至连回国的船票都买不起,现在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找到工作的学生日子也没多好过,他们算是真正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资本主义血汗工厂,有的每天早晨五点起床,晚上九点半之后睡觉,每天在炼钢厂工作八小时,挤出两小时看书。

  有的在雷诺汽车厂一天工作十三个小时,搬运沉重的铁块制造铁模具。

  有的每次到市场去割肉买菜,看着自己的血汗钱不住往外掏,心内只觉得痛。

  希贤同志在法国五年零两个月,只在西部诺曼底的巴耶中学短暂补习过法语,约四年时间都在做工;几十年后,他跟法国友人开玩笑说,我为什么个子小?就是因为我在16岁正发育的时候,在法国的工厂里拉红铁,而且只能吃硬面包、喝凉水。

  这番话解开了章星九心中一个久远的疑惑,他原本很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留法青年走上红色道路,现在终于明白了,他们在法兰西被资本压榨地如此惨痛,又怎么会不对红色产生好感呢?

  在法国艰辛劳动的经历,使这些原本思想多元的年轻人对资本主义制度绝望,他们亲历了法国工人多次罢工,利用相对便利的文化环境,读到大量宣传相关的著作,受到很大触动,归国后便成了旧政权的掘墓人。

  当然,也并非所有留法学生的日子都过得跟他们一样辛苦,有些青年的日子还是很逍遥的,那就是广大文艺青年,法国的自由浪漫和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吸引了他们,于是便来了巴黎。

  他们或是原本就家境不错,依靠家中提供的资金完全能够承担在法兰西的生活开支,不需要去工厂里打工,也有一定人脉关系可以进入法兰西的学校读书。

  或是有一技之长,可以通过绘画、雕塑、演奏等较为体面的方式挣到钱,要是不懂音乐、美术也没关系,还可以写小说,或者直接把在法国的游历写成文章寄给国内的报刊杂志赚取稿费,用于在法国的开销。

  法兰西的艺术院校,尤其是美术院校,教育方式非常具有特色,学校管理松散,学生不必严格出勤上课,跟老师见面的机会很少。

  比较知名的美术院校在学生交了学费之后都发给到各大博物馆的出入证,学生可以整天泡在卢浮宫、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等世界顶级艺术殿堂,也可以到印象派博物馆、现代艺术馆和私人画室接触最新锐的流派,想在学校里按部就班,还是浪迹塞纳河畔,全凭个人性格爱好。

  这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散漫的性格,这些文艺青年经常在咖啡馆一坐几个钟头,高谈阔论,或是徜徉于博物馆和画展。

  客观来说,这些文艺青年并非毫无贡献,他们之中有人将欧洲现代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结合起立,走出了一条新路;有人学到了欧洲艺术教育的精髓,开启华夏艺术教育新篇章。

  只是如今华夏最需要的并不是这些,他们的贡献也远不能和飞飞他们相比。

  听完这些学生的诉说,章星九不太好直接批判李石曾、蔡鹤卿等人的做法,便从实际出发替他们解决问题,他花了几天时间找来相关人等,给一批学生争取到了入学读书的机会。

  又发挥自己在资本领域的影响力,投资了一些企业,现在固然是经济危机时期,可危机迟早都会过去,眼下的投资将来也会收获利润,同时还可以让这些企业招募华人青年,给他们提供一个挣学费的机会。

  再花钱租了几个地方,招募老师开办夜校,供这些留法青年使用。

  最后,谁要是对留学失去信心,章星九也会资助他们一张船票,让他们可以返回华夏。

  各种手段轮番使出,李石曾等人贸然掀起留法潮惹出的烂摊子总算被章星九收拾了大半,许多有志青年得到了新的机会。

  期间还抽空和章国强聊了聊,他现在已经和飞飞、501等人成了朋友,隔上几日就会见上一面,然后聊聊彼此最近的见闻,谈谈最新的学习成果,看他的架势,估计毕业回国以后就要和飞飞他们走上同一条路了。

  章星九给他留了一笔钱,让他拿去帮助该帮助的人,然后又在巴黎做了几次演讲和学术交流活动,便和伍连德一起返回了华夏。

第345章 居里夫人访华

  和章星九、伍连德一起乘坐客轮的还有一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居里夫人,她准备前往中国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并举办几次公开演讲。

  原历史中,蔡鹤卿曾经也在这时候来到巴黎进行考察,并在友人的介绍下拜会了居里夫人,双方交流过后,蔡鹤卿便向居里夫人发出邀请,请她来中国访问。

  居里夫人也有些意动,对中国对新科技的热情和邀请外国学者去访问交流的做法深表赞许,还询问蔡鹤卿,“中国与欧洲不同,没有战争,一定可以把多数的财力用在教育和学术研究之上吧?”

  居里夫人可能对中国局势不太了解,不知道中国也正在军阀混战、内战不断,对此蔡鹤卿无言以对,只好点点头。

  只是她已经安排好了今年的计划,要先去美国交流访问,等从美国回来又要进行实验,实在是腾不出时间去中国,最终未能成行。

  章星九的面子可比蔡鹤卿大得多,俩人有着二十多年的深厚友谊,他一发出邀请,居里夫人就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暂时把工作放到一边,和章星九一起登上了客船。

  和她一起的还有郎之万的学生德布罗意等法国著名学者,章星九其实还想邀请更多,可惜李普曼教授、贝克勒尔、庞加莱等人早已去世。

  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最想去中国的郎之万又不好和居里夫人一起乘坐客轮进行越洋旅行,就只能暂时作罢,不过双方已经约好,等下次索尔维会议结束,郎之万就会和章星九一起前往中国交流,到时候或许还能邀请到更多知名学者。

  优先请居里夫人去中国,而不是郎之万,章星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来居里夫人是女性,而华夏因为多年的传统,女性入学还存在比较大的障碍,如今能请一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去中国,进行几次公开演讲,一定能为华夏女性树立起榜样,激励更多女性踏上求学之路。

  二来居里夫人出身于饱受侵略困扰的波兰,波兰这个国家为啥屡屡挨打暂且不提,居里夫人对侵略肯定是深恶痛绝的,这样的人来了华夏,知晓更多华夏的情况后,将来小鬼子进来,居里夫人也会为华夏发声,多少能在国际舆论界起到一定作用。

  三来,她在一战期间,为了救护伤员直接将X射线设备安装到汽车上,奔走于战场各处进行轮回医疗,挽救了大批受伤士兵的生命,这些经验也可以帮到华夏,到时候去医学院进行几次专题演讲,等将来或许就能挽救很多人的性命。

  最后,以她本身的学术能力,能来中国举办几次演讲,对华夏物理界、化学界也是天大的好事,这样的大学者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见到的。

  章星九还准备给她推荐一些学生,放射性研究能派上什么用场章星九很清楚,等这些学生学成归国,或许能派上巨大的用处。

  原历史中,居里夫人也有几位中国学生,比如郑大章,他曾经在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勤工俭学过,毕业后,进入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研究室,跟随居里夫人从事放射化学的研究;学成归国一直从事放射化学的研究工作,是国内放射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还有施士元,他也曾在法国巴黎大学镭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过,并在这里拿到了博士学位,是我国最早从事核物理研究者之一,长期进行教学研究工作,培养了大量人才。

  还有一位再传弟子杨承宗,他进入镭研究所的时候居里夫人已经故去,便跟随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进行学习研究,归国时携带了大量放射性研究资料还有十克镭,为两弹一星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现在章星九提前选拔合适的人才,把他们送到居里夫人门下做研究,肯定会取得比原历史中更大的成果。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客轮停泊在沪上码头,章星九、伍连德、居里夫人下船时受到了热烈欢迎,这三位科学家一共拿到过六个诺贝尔奖,这样的阵容足以震动整个华夏学术界。

  休息两天,居里夫人身体一恢复,就在震旦大学举办了第一次演讲,最初马相伯打算把演讲放到震旦大学最大的礼堂,结果还是不够用,只能临时改在学校操场,进行露天演讲。

  演讲开始时,操场也挤得满满当当,居里夫人走上演讲台,看到这一幕呆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然后开始了自己的演讲,章星九在一旁担任同声翻译,把她的话翻译成中文,再通过大喇叭传递给在场所有听众。

  听众们看到一名女子竟然能做出世界顶级的成就,都非常震惊,而在场的女教师和同学都非常振奋,台上的居里夫人,就好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她们前行的路,许多人都立志和她一样,做出一番事业来。

  阿张此时正好在沪上,他也受邀前来聆听演讲,听着听着他便文思如泉涌,回去后马上撰写了一篇关于女性崛起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

  文章一经刊出,诸多报刊杂志便争相转载,居里夫人这个名字,也随着他的文章传遍大江南北,昔日三味书屋中一起背书的两个孩子,通过这次合作,唤醒了无数女性。

  在沪上待了半个月,章星九又陪同居里夫人北上京城,继续进行演讲交流,然后是天津、青岛、厦门、广州.章星九陪着她一路从北到南,最终在香江把她送上了返回巴黎的客船。

  许多来送行的学者都对这次学术交流意犹未尽,纷纷感慨,“要是居里夫人能再多留些时间就好了。”

  “人家也要做研究,能抽出这么多时间已经很不容易了!大家也不要着急,下次我会邀请更多学者过来交流访问。”章星九回应道,等下次的话,应该就是郎之万他们了。

  送走居里夫人,章星九并未马上返回沪上,而是受邀来到广州,见到了自己的老朋友。

第346章 各方邀请

  “原本我以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后,革命就能迎来光明的未来,没想到如今十年时间过去,革命依旧没有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刚刚回到广州的逸仙叹道。

  这十年时间,他屡次努力,屡次失败,周周转转最终又回到了广州,重新见到章星九也是感慨不已,絮絮叨叨说了半天,他终于说出了此次请章星九过来的目的。

  “革命多年,成果屡屡被贪婪之辈所撺掇,我方才明白,人才才是立国之本,若是没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才,幻想革命成功不过是水中泡影罢了!”

  “而若想培养人才,就离不开教育,所以我想在广东创办两所学校,一文一武,一所用于培养文科、理科、工科、医科等方面的人才,为国家建设储备人才。”

  “另一所则为专门的军事院校,吸纳意志坚定的革命青年,教授他们各种军事知识,然后用这些学生做骨干,组建起真正属于革命党人的军队!如此才能摆脱旧军阀的约束,让我们这个饱受磨难的国家早日走向共和,建设一个全新的华夏!”

  “州平贤弟你不仅是世界闻名的大学者,同时也是全国有数的教育大家,震旦大学在你和马公的管理下,如今已经成为全国第一、亚洲一流的高等院校,北大也在你的帮助下,理科实力迅速提升,所以这所综合院校的校长舍贤弟其谁?贤弟若是不嫌弃,这所大学的规划就全部由你决定!”

  “同时,我在欧美等国考察的时候也发现,他们的军事院校对数学、物理、工程等科目也非常重视,而贤弟是世界闻名的物理、数学大家,若是肯屈尊降贵,给这所军事院校的学生上几次课,那就再好不过了。”

  说着逸仙满脸期待地看着章星九,“如今震旦大学已经走上正轨,又有马公主管,州平你抽出几年时间来广东,帮我把这两所学校搭建起来可好?就像你当初帮助北京大学那样?”

  这两所学校一个是未来的中山大学,另一个就更有名了,可以说黄埔军校影响了中国今后数十年的未来,如今有这样的机会,着实让章星九感到心动。

  “办学这是好事,我肯定愿意支持。”他想想还是答应下来,“只是校长一职就算了,还是和北京大学一样,我主要负责理工科的搭建吧!到时候会按照之前的方式,给这所新学校提供帮助,若是办学缺乏资金,我也可以捐赠一部分,正好此次诺贝尔奖的奖金还剩下一半儿,我正准备用这笔钱来帮助国家发展教育事业。”

  章星九拿到了两项诺贝尔奖,也就收获了两笔奖金,虽然不能和第一届时相比,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捐给未来的中山大学,也能帮他们建几栋教学楼、采购一些教学实验设备。

  逸仙听到这话是既感动又有些惭愧,“自从当初在檀香山结识州平,这些年来州平为革命事业付出甚多,可惜所托非人,我拿了这么多钱,革命依旧没有胜利,如今又要问州平拿钱,实在是惭愧啊!”

  “先生无需如此,华夏的旧制度已经延续了上千年,要想彻底颠覆又谈何容易?虽然眼下的情况很糟糕,比起当年满清在位时,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这就是您和诸多同志的成就啊!更何况把钱用在教育上,那简直再合适不过了,这笔钱我原本就打算用来兴办学校,先生要是愿意主持,我倒是省了许多麻烦。”

  章星九很清楚,逸仙确实有种种问题,然而在这个时代,他依旧代表着进步,起码比北边轮流坐庄的那些军阀强得多,如今飞飞他们还没有成熟,现在要提供帮助的话,不帮他还能帮谁呢?

  “州平这么说,我就更情何以堪了!”听到这话,逸仙心里颇感欣慰,转而给章星九说起自己的规划来,如今广东已经有一些新式学校,他打算挑选几所进行合并,然后在这些学校的基础上进行扩建,这样可以节省一些资金,比从零开始兴建容易的多。

  章星九也支持这个方案,他根据自己的了解,对要合并的学校进行了一些建议,然后表示,等学校正式开始筹备的时候,他就会派遣震旦大学内部擅长高校管理的专家过来,帮他制定方案,等方案敲定,他就会安排大量震旦大学的老师南下任职,争取尽快让这所大学走上正轨。

首节 上一节 135/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话卡牌供应商:开局哪吒三太子

下一篇:让你耕田,你要当大地之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