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我在大夏窃神权

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443节

  虽然下面的人理解有问题,但成效没有问题,诛神司的财政盈余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因为查抄商人和商税改革可以说是肥得流油。

  只不过这笔钱被周铁衣截在诛神司内,没有流到户部之中。

  而现在不一样,股票只能够在交易所内交易,所有账目都有迹可查,所以收取商税,至少比股票上的商税容易得多。

  杨广镇计算了一下,今天天京交易所,六环机关城交易所,两大交易所的日成交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两百五十万两!

  而且明天,后天说不定还要翻上几番!

  即使只是收取百分之一的商税,一天也是几万两,乃至十万两银子的进账,一年就是上千万两银子,这还是属于户部的直接收入。

  无论是周铁衣的中央银行,还是诛神司,都没有名义抢这部分的收入!

  杨广镇说完,在场的官员们已经有所意动了,包括石昌盛在内,这银子总要收到户部手中,今年的账才能够做平。

  他想了想,对旁边的文官吩咐道,“替我送一张请帖到周侯府上,请他今夜来赏雪。”

  石昌盛的话刚落下,就见外面司民府的文官急匆匆走进来,“尚书大人,司民请您去府上赏雪。”

  石昌盛见对方紧张的模样,顿时知道出了大事,连忙对还没有走的文官说道,“请帖先不急着送,等我回来再说。”

  上了司律府准备的马车,车上,石昌盛对前来请自己的官员问道,“出了什么要紧事?”

  这位文官作为司民的笔吏,想了想小声说道,“是墨石案有变化。”

  “墨石案有变化?不是已经结案了吗?”

  石昌盛皱着眉头说道,按照他的理解,周铁衣已经达成了他的目的,圣上也准备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现在正是上下一心,准备共度年关的时候,怎么突然又生了变化。

  他灵光一闪,“是周铁衣引起的。”

  笔吏微微点头。

  石昌盛吐了一口浊气。

  马车到了司民府,此时外面的院落中已经停了不少的马车,该来的人都已经来了。

  石昌盛和几位一同到的人穿过回廊,来到董行书的书房,将身上的大氅解下,递给仆人们拿走,屋子内暖洋洋的,但董行书的表情却格外的凝重。

  等关好了门,董行书才开口道,“刑部关于墨石案的处理已经得出了结论,司律已经落笔,现在就等我落笔,明天就可以送到圣上面前御覧了。”

  象部侍郎王吉贞已经预感到事情再生波澜,联系到半个月前象部送到御前的卦象,得了圣上和天后另外两个卦象的批语。

  他轻叹道,“果然是一卦接着一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唐安世问道,“你可是卜了一卦?”

  王吉贞摇了摇头,思考了片刻才开口道,“今年象部送到陛下面前的年关卦象是坎上离下,水火相济。”

  在场众人微微点头,这年关卦象一般都是出于讨喜的说法下的卦,所以即使有坏事,象部也会尽量向着好的地方说。

  今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多,太大,朝野之上风云变化,没有人能够肯定这是好是坏,所以给出水火相济,也是君臣相济,同舟共济的意思。

  无论君臣之间再多隔阂,始终是大夏的君臣,应该先共同应付外敌,这种和稀泥的卦象象部可算得太多了。

  所以当周铁衣奉旨,和冯子宽出了正午门,确实将跪了半年的梅清臣给拉起来之后,象部就及时将卦送到大夏圣上面前,想要讨一个彩头。

  但可惜的是,明明大夏圣上行动上已经缓和了下来,却还顺带给出了第二个卦象。

  离上坎下,明年水火未济!

  幸好天后及时救场,给了第三卦乾上乾下,如日中天,不然按照以往的案例,这宣法殿卦象风波可能形成如今风暴将至的大夏朝新的波澜。

  王吉贞苦笑道,“圣上说如今年关终末,今年是水火相济,那么明年卦象顺移,于是给了第二卦,水火未济。”

  众人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这件事之前象部不敢乱言,于是只有象部尚书,侍郎和那个小吏知道宣法殿的事情。

  王吉贞秉着得过且过,不愿意平生事端,反正天后将这话已经圆了回去,也就没有将这件事告诉儒家众人。

  但是今天晚上,周铁衣墨石案再生波澜,董行书意图不明,确实应了大夏圣上那句明年水火未济的批语。

  董行书也是今天才听到了这个卦象的时候,他表情不变,继续问道,“那后来呢?”

  若就是以水火未济的卦结束,这绝对是一件大事,象部不可能不告诉自己一声。

  王吉贞连忙说道,“天后给了第三卦,乾上乾下,如日中天,所以当时这件事本来就以为过去了,没想到啊……”

  王吉贞感叹了一句,“圣人作卦,占卜天时,但有时候天意弄人,即使天机已经彰显,我等俗人还是如同佛家所言,得了知见障一般,即使见了也装作不见。”

  董行书沉吟不语,过了一会儿,才对众人说道,“伱们过来看看,我是不是应该在上面落笔。”

  众人上前,围着金丝楠木长桌,案宗众多,董行书只留下了最后一册,也就是周铁衣写批语的那一册。

  当看到‘但尚有一罪不敢直言’的话,众人微微一愣,表情古怪,转头看向一直进来之后,就不发一言的董行书之徒,如今中央银行从事的梅清臣!

  这是欲效法梅清臣故事啊!

  所有人都有罪,你圣上就没罪了吗?

  而且周铁衣比梅清臣更狠,大家现在都知道大夏圣上是以‘天圣民三才感应’为自己道统契机,如今周铁衣就拿着‘天圣民三才感应’说事,这又让他们儒家难以置身事外,坐观虎斗。

  在场不少人心里面暗骂一句周铁衣多事,在这件事上他们根本不想要掺和进去,明明那么多问题已经开始解决,这个时候弄这么一出,不就是想要逼着圣上再让一步吗?

  董行书看到众人表情,轻叹道,“当初他看我,今日我看他。”

  在场众人,还是梅清臣先反应过来,“当初我说他不懂,如今看来我也不懂他。”

  王吉贞轻声说道,“圣上已经三品了。”

  他这一点拨,在场人瞬间就清醒过来了。

  之前儒家担心大夏圣上修道,从而只能够从大夏皇帝的圣位上跌落,影响到天下社稷,所以梅清臣去阻止,说了臣,父,子之罪,唯独不说君之罪,就是想要让大夏圣上知难而返。

  但当时尚不是大夏圣上实力最弱的时候,所以通过周铁衣和天后,他不仅胜了儒家,同时也胜了神孽,彻底损道修行。

  而现在,看着大夏圣上入了三品,又即将解决今年各方难题,但却反而是大夏圣上最弱的时候。

  在实力上,因为道途的冲突,此时大夏圣上发挥的实力极低,在形式上,军费,灾民,亏空诸事悬而未决,需要依仗周铁衣和各方势力的才智。

  所以周铁衣趁势而起,再将墨石案化作一柄利剑,刺向皇权。

  此时如果大夏圣上发怒,拿下,甚至贬斥周铁衣,在场人可以预见,好不容易兴起的天京交易所,机关城交易所不仅不会成为大夏今年的救命良药,反而会成为最后一剂毒药。

  才开始被百姓认同的中央银票不仅会被挤兑,连带各家钱庄已经开始换算的银票同样会被挤兑,配合巨大的亏空,一场风暴已经近在眼前了。

第460章 君臣猜忌

  在场儒家诸多官员本能就不想要掺和进去,因为董行书在上面落笔,那就是为周铁衣火中取栗。

  但他们又绕不开这个话题。

  首先是《天圣民三才感应策》的上奉之人是柯黯然,儒家之徒,因为董行书将柯黯然召回天京,在大多数中下层甚至一部分上层儒家学士眼中,这就是董行书这位儒家魁首和儒家青年俊杰的和解,同时《天圣民三才感应策》被圣上接纳,也预示着儒家提出了一个新儒学的概念,与周铁衣的‘人欲学说’对抗。

  这一点就像是周铁衣贬斥梅俊苍一样,即使董行书和柯黯然不对付,但此时在绝大多数儒家学子的影响下,两人也是唇亡齿寒,假戏真做,董行书不可能对外人宣布,他只是想要利用柯黯然顶住周铁衣压力,暗中培养王明义等人。

  同时柯黯然又需要大量的人来继承他的学说道统,趁着周铁衣离京,他已经在太学院宣讲过几次,收拢了一批儒家的名儒学者,这一点董行书也无法阻止。

  所以现在的‘新儒’反而不是王明义与张三弄出的以《新学》报为基础古文运动,这项运动在儒家老一辈的学究看来,只是基于‘技’,尚未上升到‘道’的程度。

  反而掌握着报纸司,有着三品实力,如今又是大夏圣上心腹的柯黯然不仅实力,手段更强,这《天圣民三才感应策》也已经可以算是道,儒家不一定需要和皇权对抗,反而可以和皇权结合,其中的要点就是天圣民三才!

  但成也天圣民三才,败也天圣民三才。

  既然三才可以帮助大夏圣上成道,自然也能够形成新的桎梏。

  在场皱眉的众人眼前一亮,他们总算是明白了董行书为什么犹豫不决了,这虽然是为了周铁衣火中取栗,但如果成功了,那么柯黯然的天圣民三才也就有了限制大夏圣上的手段了!

  圣上不仁,天降灾祸以警示!

  学部尚书唐安世是对董行书想法最了解的一批人,他轻声说道,“真是峰回路转,殊途同归啊,没想到这《天圣民三才感应策》最后的完善竟然落到了周铁衣身上。”

  旁边的人附和道,“或许柯黯然已经推算出来了,不过他毕竟不是周铁衣,只能够等着周铁衣走这一步,怪不得他之前没有对周铁衣穷追猛打,不然这法门别人说出来,当真是死路一条,唯有周铁衣说出来,还有几线生机。”

  在场儒家众人虽然因为儒家利益算计众多,但都是心存理想,不然当初也不会支持梅清臣跪午门了。

  当时他们不怕圣上天怒,如今自然也没有理由怕。

  见众人想清楚了,董行书环顾四周,“名字我自然是要落上去的,不然岂不是让那小子和法家小瞧了我们儒家,只不过过程该如何做,我尚且不明。”

  董行书的目光先是看向了象部王吉贞,对方今天说了圣上已经预料到年末君臣不济,那么是否已经另外做好了准备?

  王吉贞轻轻摇头,示意自己不知道圣上的想法。

  董行书却笑道,“刚刚吉贞有言,圣人做卦,彰显天机,既然水火未济之卦已经成为定局,我等何须再恼。”

  他其实刚刚听到王吉贞三卦的事情就已经猜出了结局,只不过其中关窍已经不便与他人言语,免得破坏了圣上和天后的局,反倒是叫他们儒家里外不是人。

  董行书提笔,将自己的名字落了下去。

  在场不少人暂时没有听懂董行书最后一句话的意思,面露难色,犹豫一番,“这件事需要先告诉柯黯然吗?”

  若是提前告诉柯黯然,至少让柯黯然心里面有一个准备。

  董行书转头看了一会儿烛火,“他既然走这条路,就应该有个准备,连这关也过不了,就说明他这条路走不通!”

  是夜,风雪大作。

  正在屋内神入冥冥的柯黯然忽然睁开了眼睛,他双眼毫光绽放,屋内阴影照亮,露出两道身影。

  正是董行书之子董修德和一位盗家门人。

  柯黯然开口笑道,“你以前可没有夜闯他人门户的习惯啊,这非君子所为。”

  董修德见到好友拿自己开涮,有些恼怒道,“都大祸临头了,你还笑得出来!”

  柯黯然见董修德夜闯自己家就明白他有要事要给自己说,毕竟自己回京这么久,这位好友依旧碍于董行书的威严,与自己疏远,而今天竟然连夜闯进来,肯定是有事关自己性命的要事,同时董行书又不愿意告诉自己。

首节 上一节 443/5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为下一世攒灵根

下一篇:魔道降临美利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