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野夫提刀录

野夫提刀录 第461节

  高见不置可否,只是淡然的离开。

  收获确实很大,高见心中正在盘算。

  他以“钦差”身份而来,本就有监察之权。如今,金家核心战力覆灭,家主金大福已亡,整个金家在凉州的势力土崩瓦解,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高见将以“稳定局势、追查叛逆、整肃边防”的名义,顺理成章地接管。

  边关的实际控制权落入其手。杨凌及其残余的守军体系,为求存续,必须依附于他。边关的防务、物资调配、人员任命,尽在其掌握。

  麒麟申战死,麒麟部高端战力损失殆尽,残余的战士如同无根浮萍,如果不想回利刃原,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依附于掌控边关,并能提供庇护的高见。这批悍不畏死、战力卓绝的战士,将成为高见手中最锋利的刀。

  通过麒麟部的依附,高见也间接影响甚至掌控了随麒麟部一同入驻边关寻求庇护的其他“异兽诸部”,整合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异族力量,成为他在凉州独特的军事资本。

  更重要的是,高见先前展露出背后那位“两关大宗师”级别的恐怖威慑力,成为了悬在所有人心头的一把利剑。

  这种超越常理的力量,让任何觊觎凉州或对他不满的势力,都必须三思而后行。

  金家倒台,异兽诸部依附,边关在手,再加上覃隆和自身的“威慑”,高见在凉州已无实质性的对手。

  无论是凉州本土残余的世家,还是神朝中枢可能派来的力量,都无法绕过他。凉州未来的政治格局、资源分配、与草原的关系,都将由他主导。

  高见的目光扫过下方如同炼狱般的战场废墟,扫过忙碌收敛尸骸的士兵,扫过远处如同巨兽伤口般的爆炸深坑,最后落在天边最后一丝消失的光线上。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胜利的狂喜,只有一种平静,以及掌控棋局后的淡然。

  凉州,这片烽火狼烟、势力交错的边陲之地,从此刻起,真正落入了他的掌中。他以一己之谋,借势导力,驱虎吞狼,最终三边通吃,成为了这片染血土地上,新的主宰。

  不过,对高见来说,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凉州只是神朝的边陲之地而已,九境在凉州算是很厉害,在神都真就是……不说到处都是,但紫微垣里绝对不少见。

  不过,九境还是很厉害的,比如说覃隆,这位九境巅峰的剑修,与杨凌明显是同盟关系。他是杨凌在个人武力层面的重要依仗和威慑。

  现在嘛,高见就准备和覃隆好好谈一谈。

  风沙依旧呜咽,卷过覃隆如同冻土般冷硬沉默的侧影。

  此刻的覃隆,比任何时候都更像一尊冰冷的石像,唯有腰间那柄乌沉短剑,还残留着一丝活物的气息。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踏着砂砾,沉稳地走了过来。是高见。他并未刻意收敛气息,所以覃隆很清楚的看见他过来了。

  高见停在覃隆几步之外,目光锐利如鹰隼,穿透了覃隆刻意维持的冰冷外壳,直刺其内里翻涌的惊涛与虚无。

  “覃隆。”高见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不容忽视。“我们今天应该是第二次见面。”

  覃隆没有回头,甚至连眼珠都没有转动一下,依旧望着那片混沌的风沙线。但他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回应。

  高见并不在意,他负手而立,姿态从容,仿佛这片肃杀的边关只是他的庭院。“杨凌心系苍生,悲天悯人,这份情怀,高某佩服。”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如同边关的冻土般冷硬,“但情怀,救不了这世间。”

  他向前踱了一步,目光灼灼地锁定覃隆的侧脸:“胡人和神朝老农不是一个天地的人,但这并非因为胡人如何,而是因为这天地本身,就是为‘修行者’而运转的!”

  “这一套话,我已经听杨凌说过了。”覃隆终于开口,声音干涩沙哑,像砂纸摩擦。

  “正是!”高见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斩钉截铁,“天地元气,灵脉矿藏,洞天福地,神兵利器,乃至延寿续命的灵丹妙药……这世间真正有价值的‘资源’,哪一样不是围绕着修行而存在的?世家为何高高在上?因为他们垄断了修行之路!他们用血脉、用门阀、用数千年积累的底蕴,将修行这道通天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凡人?不过是依附于修行者体系下的蝼蚁,是供养这体系的柴薪。”

  “那你要让所有人都可以修行吗?”覃隆又问道。

  从高见给出来的答案来看,似乎这个选择是理所当然的,让所有人都能修行,就可以消除这种差异了,这是一个让“所有人同一个天地”成为可能的答案。

  不过,出乎覃隆预料的是,高见毫不犹豫的说道:“做不到。”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一下下砸在覃隆心上,也砸在远处沉默的杨凌心上。

  是啊,做不到。

  高见的神情没有丝毫动摇,眼神深邃如同古井,映不出半点情绪涟漪。“修行资粮,天地所限,并非无穷无尽。一条灵脉,供养得起几个世家?又能供养多少凡人?修行天赋,更是天定,庸碌者十之八九,纵有通天之路摆在眼前,亦如盲者视日。强行推之,不过是让有限的资源在更庞大的、注定无法成功的群体中更快地耗散殆尽,最终引发更惨烈的争夺与崩溃。此乃天道,非人力可违逆。”他的话语冷静得近乎残酷,每一个字都像是冰冷的秤砣,衡量着现实的无情。

  高见说得如此绝对,如此清晰,将“人人如龙”的幻梦彻底戳破。杨凌的身影在远处似乎晃动了一下,那“做不到”三字,无疑也重重砸在了他刚刚动摇的信念废墟上。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绝望氛围中,高见话锋却如毒蛇般轻轻一转,语气依旧平静,却陡然渗入了一种令人骨髓发寒的意味:

  “但是,”他微微侧头,目光仿佛穿透了风沙,落在那些看不见的、盘踞在神朝各处的世家门阀上,“让现有的修行者们……对脚下的凡人好些,少些盘剥,多些怜悯,给蝼蚁留一线喘息之机,这……并非做不到。”

  他顿了顿,声音依旧平稳,却如同寒潭深处悄然翻涌的暗流:

  “既然现在的这批修行者,习惯了高高在上,习惯了视凡尘如草芥,习惯了用凡人的血泪浇灌自己的长生美梦……那便说明,他们已经朽烂了,不配再占据这通天之路。”

  高见的目光缓缓移回覃隆脸上,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此刻没有愤怒,没有狂热,只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纯粹到极致的“清理”意味,如同匠人审视一件需要剔除腐肉的器物。

  “朽木不可雕,顽疾需剜除。”他的声音轻描淡写,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既然教化无用,规劝无效……那就杀了。”

  “换一批。”

  “换一批懂得‘敬畏’、懂得‘怜悯’、懂得与凡人‘共存’而非‘吸血’的新修行者上去。旧的血脉断了,新的规矩自然就立起来了。这世间的资粮,供养一批懂得收敛、懂得分寸的修行者,总好过供养一群欲壑难填、视苍生如无物的饕餮。”

  “杀光旧的,再立新的?”覃隆的声音有些不可置信,握着剑柄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他并非不认同高见对世家本质的剖析,但这“换一批”背后所蕴含的血海尸山,那轻描淡写间流露出的、视万千修行者性命如草芥的绝对冷酷,让他感到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寒意。

  高见微微颔首,脸上甚至浮现出一丝极淡的、近乎没有的笑意,但这笑意比任何狰狞都更让人心胆俱寒:“有何不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道运转,本就需要清理冗余。旧的,既然已经成了阻碍天地清明、阻碍凡人存续的毒瘤,那便……割了它。”

  他的话语在风沙中回荡,平静,淡然,却带着一股足以让山河变色的滔天杀性。

  “你做得到吗?”覃隆沉声问道。

  他刚被杨凌动摇了对反抗世家的信念,高见却用更极端的方式重新点燃了他对世家的恨意。但点燃的方式不同。

  “你做得到吗?”覃隆再问,声音沉得像压了千斤,每一个字都从齿缝里挤出来。他盯着高见那张在风沙中显得过于平静的脸,试图从中找出一丝狂妄或虚张声势。

  这计划太大,太血腥,太……疯狂。屠灭整个神朝旧有的修行阶层?谈何容易!世家千年底蕴,仙门盘根错节,更有神朝中枢深不可测的力量。这绝非一人之力,甚至非一州之力可及。

  高见没有立刻回答。他迎着覃隆审视的目光,嘴角反而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那弧度里没有自傲,只有一种洞悉后的了然。他抬起手,没有指向那些看不见的强敌,反而轻轻点了点自己的胸口。

  “你看看,”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风沙,“凉州之地,如今已为我所据。金家、黄家、陇西陈氏……这些盘踞凉州数百年的毒瘤,根系已被斩断,枝叶正在枯萎。就在今日之前,覃兄,你觉得……一个六境的‘小人物’,能做到这一步吗?”

  六境。

  这两个字被他平淡地说出来,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分量。在神朝,六境修士绝非弱者,但也绝不足以撼动一州世家的根基!可事实就摆在眼前。

  凉州的天,确实在短短时间内,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六境”搅得天翻地覆。他靠的不是盖世修为,是人心算计,是借势而为,是精准地撬动了世家门阀之间、世家与凡尘之间那早已腐朽不堪的裂缝!这份翻云覆雨的手段,这份在不可能中开辟道路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种超越了境界的恐怖力量。

  覃隆的呼吸微微一滞。他想反驳,想质疑凉州之外更庞大的阻力,但高见此刻展现出的这份基于事实的、近乎妖异的掌控力,让他所有质疑都卡在了喉咙里。是啊,在此之前,谁能想到凉州会是今天这个局面?谁又能想到,主导这一切的,会是一个“区区”六境?

  高见的目光从覃隆脸上移开,仿佛只是陈述了一个既定的事实,然后,他的视线投向凉州城的方向,那里是金家祖宅所在。他的声音依旧平稳,没有丝毫波澜,却带着一种宣告最终判决般的绝对冷酷:“金家,要灭族。”

  覃隆抬头。

  这句话,没有“可能”,没有“尝试”,只有“要”。仿佛这已是板上钉钉、即将执行的铁律。这平淡话语中蕴含的滔天杀意和不容置疑的决心,比任何咆哮都更令人心胆俱裂。

  杨凌的迷茫与绝望,胡凡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世家那令人窒息的压迫……这一切,像沉重的锁链缠绕着他。而高见,这个突然出现的、手段狠辣却又洞察世情的六境修士,向他展示了一条路。一条充满了尸山血海、黑暗无光,却似乎……有可能凿穿这绝望铁幕的路。

  覃隆的内心翻涌着惊涛骇浪。理智在尖叫着危险,本能却在绝望的深渊中抓住了一根似乎能攀爬的绳索。他想起师父临死前眼中的无奈,想起自己在地洞中苟活的卑微,想起在世家眼中连狗都不如的屈辱。

  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低下头。目光落在自己腰间那柄乌沉沉的短剑上。冰冷的触感透过剑鞘传来,那是陪伴他走过最黑暗岁月的老伙计。这柄剑,曾饮过无数鲜血,只为换取他卑微的生存。如今,或许……它能饮下更“有价值”的血?

  于是,覃隆抬起了头。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没有激动,没有狂热,只有一种近乎死寂的平静。

  他没有看高见,目光依旧低垂,仿佛在对着自己腰间的短剑说话。

  然后,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他点了一下头。

第327章 杀!

  高见看见了那个微不可察的点头,如同接收到了一个无声的契约。

  他没有再多言,甚至没有再看覃隆一眼,只是转身,身影很快便融入了边关呼啸的风沙之中,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

  过了好一会,覃隆站在原地,任由风沙拍打在脸上,带来细微的刺痛。

  他没有目送高见离去,那轻微的点头,仿佛耗尽了他此刻所有的心力。

  一种沉甸甸的、带着铁锈味的宿命感压在他的肩头,那是将自己彻底交付给未知洪流的重量。他需要一点时间,让开裂的心湖重新凝结,封住刚刚裂开的缝隙。

  但时间不多。他深吸了一口带着砂砾的空气,肺部传来灼烧感,这感觉让他清醒。他猛地转身,步履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朝着边关重建的核心区域走去。他要去寻杨凌。

  远远地,便能看到杨凌的身影。他正站在一段刚刚垒起、尚显粗糙的土墙旁,手中拿着一张发黄的舆图,对着几个负责督工的军士和小吏指点着什么。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覃隆耳中,条理分明,从土石的调度、民夫的轮换,到防御节点的布置、物资的分配,无一不涉,无一不精。那些军士和小吏听得连连点头,眼神里是信服,甚至是依赖。

  “杨头儿说得对!”

  “就照您吩咐的办!”

  “有您在,这关墙定能早日筑成!”

  覃隆的脚步缓了下来。他默默地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着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杨凌还是那个杨凌,拥有着令人心折的统筹之能,仿佛天生的将帅之才。

  若非这份能力,若非这份在绝境中总能找到一线生机、将散沙聚成堡垒的奇才,又怎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追随他,将性命托付?

  可现在,驱动这具躯壳的灵魂,已经裂开了。

  覃隆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穿透了杨凌表面的沉稳与干练。他清晰地捕捉到了杨凌眼中那片挥之不去的、深不见底的迷茫。那迷茫像一层灰蒙蒙的雾气,笼罩在他曾经燃烧着火焰的双眸深处。

  他指点舆图的手指依旧稳定,话语依旧逻辑清晰,但眼神却是散的,空洞的,仿佛只是在机械地复述着脑海中的知识,灵魂却已飘向了某个无人知晓的、充满混沌与疑问的深渊。

  他看向图纸,看向土墙,看向那些等待他指令的人,眼神里却失去了那份曾经照亮黑暗的、名为“信念”的光。只有一种深深的、不知前路在何方的疲惫与困惑。

  覃隆的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了一下。

  他太理解这种迷茫了。那不是在荒野中迷失方向的茫然,而是整个精神世界的支柱轰然倒塌后,站在一片认知废墟上的无所适从。就像当年在那个肮脏的酒馆,当世家护卫轻描淡写地说出“拆了喂狗”,当他所有的“杀手尊严”、“豪侠幻想”在世家眼中连一条狗命都不如的事实面前碎成齑粉时——那种从云端跌落尘埃、对自身存在价值产生根本性怀疑的巨大迷茫与虚无。

  自己第一次信仰崩塌,是因为发现自己连狗都不如。

  而杨凌的崩塌,则是因为发现自己毕生奋斗的道路,可能从一开始,就通向了一个错误的、甚至更黑暗的深渊。

  对于杨凌,覃隆心中始终存着一份复杂的情感。是引路的微光?是并肩的战友?或许都是。但此刻,在杨凌深陷自我怀疑的泥沼时,覃隆清晰地意识到,杨凌是他覃隆在这冰冷世间,唯一能称得上“密友”的人。他们共同经历过最深的黑暗,也曾在同一面旗帜下挥刀向前。这份情谊,无关对错,只关乎理解——理解彼此灵魂深处的伤痕与挣扎。

  风沙吹过,卷起地上的尘土。覃隆深吸一口气,将高见带来的那份沉甸甸的契约暂时压入心底最深处。他挺直了脊背,脸上依旧是那副冻土般的冷硬表情,但眼底深处,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与决然。

  他迈开脚步,不再躲在角落,径直朝着那个站在土墙边、眼神空洞地指点着江山的男人走去。靴子踩在砂砾上,发出清晰而稳定的声响,一步步,踏碎风沙的呜咽,走向那片笼罩在挚友身上的、无声的迷茫之雾。

首节 上一节 461/4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摸鱼刷广告开始修仙

下一篇:西游:从金兜山开始修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