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夫提刀录 第240节
“妙啊,居然古人也能写出这样的功法,这真的是古董吗?”李俊看了之后,对这本功法极为满意。
而陈舟则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古人比我们想象的要智慧得多,他们不是不聪明,只是见识比我们现在少一些罢了。”
李俊点头:“的确如此,古法炼体,古法气井,古法血脉枢纽,这结构,谁看了不迷糊?”
“感觉就算是我们现在去用那个时候的条件来做,也不一定有多大用,没有天才的思维根本不可能做出这些东西来。”
李俊不禁感叹,果然,古人也很厉害啊。
因为知识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是不断试错后的最优解。所以才会让人觉得现代人比古代人聪明,以目前的迭代速度,再过一千年,想来那时的人,也会觉得此刻现在的人一副很不聪明的样子。
只是……李俊突然意识到,虽然功法的进步日新月异,可是,几千年来,农民们好像没什么变化。
不过也是,进化的功法和术法,好像本来也和农民没什么关系。
“功法很好,我买了,价格的话,八百金如何?”李俊小心翼翼的问道。
说话的时候,李俊感觉到,有什么东西‘福至心灵’。
第161章 外城纷争
一瞬之间,李俊感觉到自己浑身一激灵,感觉背后直冒冷汗。
八百金,价格相当公道,虽然他还想讨价还价,可是那个激灵让他觉得自己好像有点不对劲,还是先跑路比较好。
李俊很相信自己的直觉的,这直觉帮了他好多次。
“钱在这里,一共八百金,我还有急事,就先走了,陈先生,我们下次再聚。”李俊从怀里掏出一张官票。
所谓官票,是神朝户部官方发行的票据,上面根据你的存储数量,会写上不同的面额,流通的相当广。
除此之外,还有私票,也就是各地钱庄自己发行的
没错,神朝的金融活动可是相当繁盛的,而且还有汇率这种东西,尽管神朝宝钱本身是作为主流货币存在的,但不管是海外还是神朝境外,其实都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势力和国度的,只是规模比之神朝都比较小而已,但他们都还是具备在停滞的天地之中勉强自持的能力,并不是全然等死。
所以各种贸易依然存在,高见的天马‘走龙’,实际上就是西域之地那边产的,天马期货也是常见的东西,借此敛财或者破产的修行者也有许多,这种情况下,钱庄和官方票据的诞生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
不同的钱庄,根据信用不同,利息也不同,像是官票和鼎鼎有名的大钱庄,比如尽有斋什么的,他们发行的票据恪守信用,随到随取,所以并不给利息,而且还要收你的保管费,一般是每年三厘或者五厘,也就是每一千金,一年要抽你三金或者五金作为保管费。
还有一些呢,或许是因为想要吸引客户,或许是要扩大规模,亦或者别的什么理由,则会给予客户利息,约定好多少时间不能取出来,即‘定存’,一般每年能有一分或者五分,多的甚至可能达到七分,即在这里存一千金每年给你七十金的利息!
但这种的话,也会有可能遇到滥发银票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行的票据无法兑现,这种时候,一般就只能靠自己解决问题了,如何判断,全凭自身,神朝官府对私票的兑现并不负责任,但神朝的价值观里,是支持合理情况下的武装讨债的,这不算违法,也不会有人来追查你。
投资有风险,经营需谨慎啊,对双方都一样,钱庄要担心自己赖账会不会被打死,客户也要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吞掉本金。
而现在,李俊之所以突然急着要走,就是因为他察觉到了‘风险’。
风险是哪儿来的?
不知道。
但他背后发凉,说明肯定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还好事先带上了法宝……
掏出官票,结清之后,他将功法揣在身上,小心翼翼的准备离开此地。
陈舟没有拦他,既然对方有事,那就走了就是,反正钱已经到了,和周生那边也算是有了交代。
周生的书确实读的不错,很多见解都很新奇,充满了‘心平气和’四个字,据说他是从神朝境外来的,遇到了许多可怨、可怒、可辩、可诉、可喜、可愕之事,而如今其气甚平,并没有因为以往的经历而产生很多气愤或怨怼,这是多大涵养?
只有这种人,才尝得出天地间真滋味,再加上他做事认真,一毫不肯苟且,陈舟其实是很高兴自己能交到这种朋友的。
至于李俊,陈舟一眼就看出来了此人的蝇营狗苟,开局对自己的谄媚和吹捧,中途拿到功法就开始变脸,现在更是疑神疑鬼,觉得有人要害他,忙不迭的就开溜,可见此人欲念多动,猜疑填胸,利算无余,这种人,成不了大器。
陈舟如此想到,注视着对方离去。
但李俊才不管这些事情,他怀揣着功法,一溜小跑的就想要回去,把这本功法交给帮里,让兄弟们有机会修行到二境,也让他自己有机会。
转过拐角,穿过一连串的小巷子。
说是小巷子,其实是一大堆房子里的间隙,只能勉强走人,往上看都看不到天空,因为上面都被各种扭曲歪斜的建筑给挡住了。
小巷子的泥坑里,躺着一些冻死的人,应该是死了之后被人拖过来的。
因为路很窄,尸体们堆在这里,想要穿过去,就要踩着尸体过去。
本来正常情况下是丢河里的,但现在河流封冻了,就没办法了,只能暂时堆在这些看不到的地方。
反正是冬天,也不会发烂发臭,都冻的硬挺,和板子似的。
只待来年开春,河流解冻,就可以把尸体都丢进河里,顺流飘走了,到时候是什么东西吃掉,那就无所谓了。
每年都是如此,已经持续了好多年,听说河里的鱼妖和各种水妖那些都为此而成立了个节日,庆祝顺流而下的尸体。
毕竟,对人来说这是尸体,对妖来说,这可是万物灵长血肉宝药的自助餐,到时候会有很多妖物聚集在下面,偷偷摸摸,甚至是争抢顺流而下的尸体的。
李俊觉得这样很不好。
但说实话,他也习惯了,不好归不好,但也不至于不能接受。
事情就是这样的,当苦难和恐惧积累多了,人们的感觉就变得麻木了。
生活中充满了那些第一眼看上去残酷、恐怖的事情,但多看几眼,也就习惯了。
对于李俊这种常年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人来说,哪怕是踩在这种硬邦邦的尸体上,也不会再感到心惊了。
实际上,他看过,经历过更多。
虫子从奄奄一息的孩子身体里爬出来,那孩子还是活着的,身体却已经生蛆长虫了,甚至都没力气自己动弹除虫,只能瘫在地上等死。
像买卖牲畜一样地买卖活人,而且并不是买卖奴隶,而是买回去吃,之前城隍和土地神们就经常做这种交易,那时候沧州百神经营着‘人市’,里面充斥着许多自愿卖身,或者被自愿卖身的人,来自野外的妖怪们,会来拜访百神,希望从他们手里获得一些血食。
百神在沧州外城的地位很高,通过经营这座人市,他们获利颇丰,赚的盆满钵满。
当然都得交税,获益大部分都得上交给祠祭他们,好像是姓左。
但剩下的那些也足够富有了。
至于什么把人毒打而死,饿死,几个码头为了争抢一个活儿而互相厮打而留下几具尸体,婴儿出生哭嚎两天就衰弱而死……之类的事情。
这所有的一切,沧州外城的人们,包括李俊自己,早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刚刚和李俊一起吃饭的老西不也是,他生了七八个孩子,活下来的也就是三个而已,沧州外城的大部分人,活的还不如老西呢,起码他还有自己的地。
那些从外地逃荒,或者因为别的原因,比如天不下雨,饿的没办法,于是干脆把土地卖给地主,怀揣着仅剩的财产而赶过来的青壮劳力,他们来到沧州,只会更惨。
出卖自己,多正常啊。
这也是高见永远无法习惯的东西,是高见刚刚到沧州就决定,必须要终结的东西。
道德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秩序,而这些秩序一般都是经过大规模试错后,得出的对整个集体有利的东西。
一句简简单单的‘试错’,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要死几百年。
但这些东西在李俊这个本地人的眼中,都显得那么平淡无奇。
野蛮、弱肉强食、为所欲为、处事不择手段,只是在沧州外城活下去的必须手段,在这种环境下,就算是小孩子也会自然而然的露出丑陋的一面。
为了活下去而挣扎的身姿,向来都是很丑陋的。
不过……
马上这一切就都会变得更好了,李俊如此想到,一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只有仓廪足才知礼节,只有衣食足才知荣辱,这句话是周生对他说的,李俊觉得这话说的很好。
这些事情说喜欢,那也真是喜欢不起来。
能改变的话,李俊也想改变。
如今,改变的契机已经来临!功法啊,能修行到二境的功法,再加上纤夫帮,还有已经换过一遍的沧州百神!
今年一年,在他的运作下,沧州外城,少死了多少人?!
这些都是东家,还有他李俊,沧州百神,以及下面那些兄弟们努力的结果。
等再过个七八年,说不定就能供出几个二境出来,李俊自己搞不好也能突破二境,加上东家的威势,彻底掌控沧州外城!
届时一切都会变得更好的。
冬天不会再有满地的尸体,大家都会变好——
李俊这个念头闪过的刹那,他的面前,突然闪过一道红光。
巷子旁边的一面墙壁里,倏然一道亮光闪过!
霎时间,李俊眼中只看得见一线血红!
这一线血红,遮盖了他眼中的其他景色,让他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什么景色都消失在了眼前,整个视界,只余那鲜红色的一线。
而且,位置是直奔他的脖颈!
李俊经历过很多生死,也打过很多架,码头上为了抢活互殴,打死人也是常有的事,不能说他一点战斗经验都没有。
但是,他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
杀意带来的寒冷笼罩着他,毫无留手,让他浑身上下直发毛!
这不是码头斗殴,不是打架打死人。
这是杀气!是杀的人太多,被杀的次数也不少,于生死之间不断游走,用煞气和气血凝聚而成的某种气意!
单纯的杀人都无法凝聚,就像是那些斩首的刽子手,哪怕砍一千个人,其杀气也无法和那种战场下活下来的老兵相比,哪怕老兵可能就杀过十几个人。
安稳的坐着,和杀猪一样杀人,和与生死搏杀,随时随地可能丧命的杀人,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凝练出来的杀意也不一样。
上一篇:从摸鱼刷广告开始修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