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82节

注⑤集解贾逵曰:“齐大夫。”
注⑥正义-,胡卦反。止也。有所碍也。
注⑦正义左传云“及华泉,骖-于木而止。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苑-为右,载齐侯获免”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一作‘陉’。”-案:贾逵曰“马陉,齐地也”。
注⑨集解左传曰:“赂以纪——玉磬也。”
注⑩集解杜预曰:“桐叔,萧君之字,齐侯外祖父。子,女也。难斥言其母,故远言之。”贾逵曰:“萧,附庸,子姓。”
注⑾集解服虔曰:“欲令齐陇亩东行。”索隐垄亩东行,则晋车马东向齐行易也。
注⑿正义左传云晋师及齐国,使齐人归我汶阳之田也。
十一年,晋初置六卿,赏赜之功。齐顷公朝晋,欲尊王晋景公,①晋景公不敢受,乃归。归而顷公弛苑囿,薄赋敛,振孤问疾,虚积聚以救民,民亦大说。
厚礼诸侯。竟顷公卒,百姓附,诸侯不犯。
注①索隐王劭按:张衡曰“礼,诸侯朝天子执玉,既授而反之。若诸侯自相朝,则不授玉”。齐顷公战败朝晋而授玉,是欲尊晋侯为王,太史公探其旨而言。
今按:此文不云“授玉”,王氏之说复何所依,聊记异耳。
十七年,顷公卒,①子灵公环立。
注①集解皇览曰:“顷公-近吕尚。”
灵公九年,晋栾书-其君厉公。十年,晋悼公伐齐,齐令公子光质晋。十九年,立子光为太子,高厚傅之,令会诸侯盟于钟离。①二十七年,晋使中行献子伐齐。②齐师败,灵公走入临。晏婴止灵公,灵公弗从。曰:“君亦无勇矣!”
晋兵遂围临-,临-城守不敢出,晋焚郭中而去。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钟离故城在沂州承县界。”
注②索隐荀偃祖林父代为中行,后改姓为中行氏。献子名偃。
二十八年,初,灵公取鲁女,生子光,以为太子。仲姬,戎姬。戎姬嬖,仲姬生子牙,属之戎姬。戎姬请以为太子,公许之。仲姬曰:“不可。光之立,列于诸侯矣,①今无故废之,君必悔之。”公曰:“在我耳。”遂东太子光,②使高厚傅牙为太子。灵公疾,崔杼迎故太子光而立之,是为庄公。庄公杀戎姬。五月壬辰,灵公卒,庄公即位,执太子牙于句窦之丘,杀之。八月,崔杼杀高厚。晋闻齐乱,伐齐,至高唐。③
注①集解服虔曰:“数从诸侯征伐盟会。”
注②集解贾逵曰:“徙之东垂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高唐在祝阿县西北。”
庄公三年,晋大夫栾盈①奔齐,庄公厚客待之。晏婴-田文子谏,公弗听。
四年,齐庄公使栾盈闲入晋曲沃②为内应,以兵随之,上太行,入孟门。③栾盈败,齐兵还,取朝歌。④
注①集解徐广曰:“多作‘逞’。”
注②集解贾逵曰:“栾盈之邑。”
注③集解贾逵曰:“孟门-太行皆晋山隘也。”索隐孟门山在朝歌东北。太行山在河内温县西。
注④集解贾逵曰:“晋邑。”
六年,初,棠公妻好,①棠公死,崔杼取之。庄公通之,数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赐人。待者曰:“不可。”崔杼怒,因其伐晋,欲与晋合谋袭齐而不得闲。
庄公尝笞宦者贾举,贾举复侍,为崔杼闲公②以报怨。五月,莒子朝齐,齐以甲戌飨之。崔杼称病不视事。乙亥,公问崔杼病,遂从崔杼妻。崔杼妻入室,与崔杼自闭户不出,公拥柱而歌。③宦者贾举遮公从官而入,闭门,崔杼之徒持兵从中起。公登台而请解,不许;
请盟,不许;请自杀于庙,不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④近于公宫。⑤陪臣争趣有滢者,⑥不知二命。”⑦公-墙,射中公股,公反坠,遂-之。晏婴立崔杼门外,⑧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⑨若为己死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⑩门开而入,枕公尸而哭,三踊而出。人谓崔杼:“必杀之。”崔杼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⑾
注①集解贾逵曰:“棠公,齐棠邑大夫。”
注②集解服虔曰:“伺公闲隙。”正义闲音闲,又如字。
注③集解服虔曰:“公以为姜氏不知己在外,故歌以命之也。一曰公自知见欺,恐不得出,故歌以自悔。”
注④集解服虔曰:“言不能亲听公命。”
注⑤集解服虔曰:“崔杼之宫近公宫,滢者或诈称公。”
注⑥集解徐广曰:“争,一作‘-’。”索隐左传作“-趣”。此为“争趣”者,是太史公变左氏之文。言陪臣但争趣投有滢者耳,更不知他命也。
注⑦集解杜预曰:“言得滢人,受崔子命讨之,不知他命也。”
注⑧集解贾逵曰:“闻难而来。”
注⑨集解服虔曰:“谓以公义为社稷死亡也。如是者,臣亦随之死亡。”
注⑩集解服虔曰:“言君自以己之私欲取死亡之祸,则私近之臣所当任也。”
杜预曰:“私昵,所亲爱也。非所亲爱,无为当其祸也。”
注⑾集解服虔曰:“置之,所以得人心。”
丁丑,崔杼立庄公异母弟杵臼,①是为景公。景公母,鲁叔孙宣伯女也。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二相恐乱起,乃与国人盟曰:“不与崔庆者死!”晏子仰天曰:“婴所不*(获)*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从!”不肯盟。庆封欲杀晏子,崔杼曰:“忠臣也,舍之。”齐太史书曰“崔杼-庄公”,崔杼杀之。
其弟复书,崔杼复杀之。少弟复书,崔杼乃舍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多作‘箸臼’。”
景公元年,初,崔杼生子成及强,其母死,取东郭女,生明。东郭女使其前夫子无咎与其弟偃①相崔氏。成有罪,②二相急治之,立明为太子。成请老于崔*(杼)*,崔杼许之,二相弗听,曰:“崔,宗邑,不可。”③成、强怒,告庆封。④庆封与崔杼有郄,欲其败也。成、强杀无咎、偃于崔杼家,家皆奔亡。崔杼怒,无人,使一宦者御,见庆封。庆封曰:“请为子诛之。”使崔杼仇卢蒲-⑤攻崔氏,杀成、强,尽灭崔氏,崔杼妇自杀。崔杼毋归,⑥亦自杀。庆封为相国,专权。
注①正义杜预云:“东郭偃,东郭姜之弟也。”
注②正义左传云成有疾而废之。杜预云有恶疾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也。”
注④正义左传云成强告庆封曰:“夫子身亦子所知也,唯无咎与偃是从,父兄莫能进矣。恐害夫子,敢以告。”庆封曰:“苟利夫子,必去之,难吾助汝。”
乃杀东郭偃、棠无咎于崔氏朝也。其妻及崔杼皆缢死,崔明奔鲁。
注⑤集解贾逵曰:“-,齐大夫庆封之属。”
注⑥索隐毋音无也。
三年十月,庆封出猎。初,庆封已杀崔杼,益骄,嗜酒好猎,不听政令。庆舍用政,①已有内郄。田文子谓桓子曰:“乱将作。”田、鲍、高、栾氏相与谋庆氏。庆舍发甲围庆封宫,四家徒共击破之。庆封还,不得入,奔鲁。齐人让鲁,封奔吴。吴与之朱方,聚其族而居之,富于在齐。其秋,齐人徙葬庄公,-崔杼尸于市以说。
注①集解服虔曰:“舍,庆封之子也。生传其职政与子。”
九年,景公使晏婴之晋,与叔向私语曰:“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十二年,景公如晋,见平公,欲与伐燕。十八年,公复如晋,见昭公。二十六年,猎鲁郊,因入鲁,与晏婴俱问鲁礼。三十一年,鲁昭公辟季氏难,奔齐。齐欲以千社封之,①子家止昭公,昭公乃请齐伐鲁,取郓②以居昭公。
注①集解贾逵曰:“二十五家为一社。千社,二万五千家也。”
注②正义郓,郓城也。
三十二年,彗星见。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①-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臣谀甚。”景公曰:“彗星出东北,当齐分野,寡人以为忧。”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星②将出,彗星③何惧乎?”公曰:“可禳否?”晏子曰:“使神可祝而来,④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胜-口乎?”是时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故晏子以此谏之。
注①集解服虔曰:“景公自恐德薄不能久享齐国,故曰‘谁有此’也。”
注②正义-音佩。谓客星侵近边侧欲相害。
注③正义彗,息岁反。若帚形,见,其境有乱也。
注④正义祝音章受反。
四十二年,吴王阖闾伐楚,入郢。
四十七年,鲁阳虎攻其君,不胜,奔齐,请齐伐鲁。鲍子谏景公,乃囚阳虎。
阳虎得亡,奔晋。
四十八年,与鲁定公好会夹谷。①——②曰:“孔丘知礼而怯,请令莱人为乐,③因执鲁君,可得志。”景公害孔丘相鲁,惧其霸,故从——之计。方会,进莱乐,孔子历阶上,使有司执莱人斩之,以礼让景公。景公-,乃归鲁侵地以谢,而罢去。是岁,晏婴卒。
注①集解服虔曰:“东海祝其县是也。”
注②索隐且,即余反。即-弥也。
注③集解杜预曰:“莱人,齐所灭莱夷。”
五十五年,范、中行反其君于晋,晋攻之急,来请粟。田乞欲为乱,树党于逆臣,说景公曰:“范、中行数有德于齐,不可不救。”及使乞救而输之粟。
五十八年夏,景公夫人燕姬适子死。景公宠妾芮姬生子荼,①荼少,其母贱,无行,诸大夫恐其为嗣,乃言愿择诸子长贤者为太子。景公老,恶言嗣事,又爱荼母,欲立之,惮发之口,乃谓诸大夫曰:“为乐耳,国何患无君乎?”秋,景公病,命国惠子、高昭子②立少子荼为太子,逐-公子,迁之莱。③景公卒,④太子荼立,是为晏孺子。冬,未葬,而-公子畏诛,皆出亡。荼诸异母兄公子寿、⑤驹、黔⑥奔-,⑦公子驵、⑧阳生奔鲁。⑨莱人歌之曰:“景公死乎弗与埋,三军事乎弗与谋,⑩师乎师乎,胡党之乎?”

注①索隐左传曰“鬻姒之子荼嬖”,则荼母姓姒。此作“芮姬”,不同也。谯周依左氏作“鬻姒”,邹诞生本作“芮-”-音五句反。
注②集解杜预曰:“惠子,国夏也。昭子,高张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莱,齐东鄙邑。”
注④集解皇览曰:“景公-与桓公-同处。”
注⑤索隐一作“嘉”。
注⑥正义三公子。
注⑦集解徐广曰:“一云‘寿、黔奔-’。”索隐三人奔。
注⑧索隐左传作“-”。
注⑨索隐二人奔鲁,凡五公子也。
注⑩集解服虔曰:“莱人见五公子远迁鄙邑,不得与景公葬埋之事及国三军之谋,故愍而歌。”杜预曰:“称谥,盖葬后而为此歌,哀-公子失所也。”
注⑾集解服虔曰:“师,-也。党,所也。言公子徒-何所适也。”
晏孺子元年春,田乞伪事高、国者,每朝,乞骖乘,言曰:“子得君,大夫皆自危,欲谋作乱。”又谓诸大夫曰:“高昭子可畏,及未发,先之。”大夫从之。
六月,田乞、鲍牧乃与大夫以兵入公宫,攻高昭子。昭子闻之,与国惠子救公。
公师败,田乞之徒追之,国惠子奔莒,遂反杀高昭子。晏圉奔鲁。①八月,齐秉意兹。②田乞败二相,乃使人之鲁召公子阳生。阳生至齐,私匿田乞家。十月戊子,田乞请诸大夫曰:“常之母有鱼菽之祭,③幸来会饮。”会饮,田乞盛阳生橐中,置坐中央,发橐出阳生,曰:“此乃齐君矣!”大夫皆伏谒。将与大夫盟而立之,鲍牧醉,乞诬大夫曰:“吾与鲍牧谋共立阳生。”鲍牧怒曰:“子忘景公之命乎?”诸大夫相视欲悔,阳生前,顿首曰:“可则立之,否则已。”鲍牧恐祸起,乃复曰:“皆景公子也,何为不可!”乃与盟,立阳生,是为悼公。悼公入宫,使人迁晏孺子于骀,④杀之幕下,而逐孺子母芮子。芮子故贱而孺子少,故无权,国人轻之。
注①集解贾逵曰:“圉,晏婴之子。”
首节 上一节 82/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