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74节
汉书作“醇驷”,醇与纯同,纯一色也。或作“-”,非也。
注②集解如淳曰:“齐等无有贵贱,故谓之齐民。若今言‘平民’矣。”晋灼曰:“中国被教之民也。”苏林曰:“无物可盖藏也。”
注③索隐顾氏按:古今注云“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
注④集解汉书食货志曰:“铸榆荚钱。”索隐食货志云“铸荚钱”。按:古今注云榆荚钱重三铢,钱谱云文为“汉兴”也。
注⑤索隐按:如淳云“时以钱为货,黄金一斤直万钱”,非也。又臣瓒下注云“秦以一溢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是其义也。
注⑥集解李奇曰:“稽,贮滞也。”如淳曰:“稽,考也。考校市物价,贵贱有时。”晋灼曰:“踊,甚也。言计市物贱而豫益□之也。物贵而出卖,故使物甚腾也。汉书‘粜’字作‘跃’。”索隐李奇云“稽,贮滞”。韦昭云“稽,留待也”。稽字当如李韦二释。晋灼及马融训稽为计及考,于义为疏。如淳云“踊腾犹低昂也。低昂者,乍贱乍贵也”。今按:汉书“粜”字作“跃”者,谓物踊贵而价起,有如物之腾跃而起也。然粜者出卖之名,故食货志云“大熟则上粜三而舍一”是也。
注⑦集解瓒曰:“秦以一溢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井①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下之经费。②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③岁不过数十万石。
注①正义古人未有市,*(及井)*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
注②索隐按:经训常。言封君已下皆以汤沐邑为私奉养,故不领入天子之常税,为一年之费也。
注③索隐按:中都犹都内也,皆天子之仓府。以给中都官者,即今太仓以畜官储是也。
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①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②富埒天子,③其后卒以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吴-邓氏钱布天下,而铸钱之禁生焉。
注①集解如淳曰:“如榆荚也。”
注②索隐按:即训就。就山铸钱,故下文云“铜山”是也。一解,即山,山名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埒者,际畔。言邻接相次也。”-按:孟康曰“富与天子等而微减也。或曰埒,等也”。
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①
注①索隐按:汉书食货志云文帝用晁错言,“令人入粟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为差”。
孝景时,上郡以西旱,亦复修卖爵令,而贱其价以招民;及徒复作,得输粟县官以除罪。益造苑马以广用,①而宫室列观舆马益增修矣。
注①索隐谓增益苑囿,造厩而养马以广用,则马是军国之用也。
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闲,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①贯朽而不可校。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闲成-,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③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④居官者以为姓号。⑤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⑥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注①集解韦昭曰:“巨万,今万万。”
注②集解如淳曰:“校,数也。”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皆乘父马,有牝马闲其闲则相-啮,故斥不得出会同。”
注④集解如淳曰:“时无事,吏不数转,至于子孙长大而不转职任。”
注⑤集解如淳曰:“仓氏-庾氏是也。”索隐注“仓氏庾氏”,按出食货志。
注⑥索隐谓乡曲豪富无官位,而以威势主断曲直,故曰武断也。
自是之后,严助-朱买臣等招来东瓯,①事两越,②江淮之闲萧然烦费矣。
唐蒙-司马相如开路西南夷,凿山信道千余里,以广巴蜀,巴蜀之民罢焉。彭吴③贾灭朝鲜,④置沧海之郡,则燕齐之闲靡然发动。及王恢设谋马邑,匈奴绝和亲,侵扰北边,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蚤扰而相奉,百姓——⑤以巧法,财赂衰-而不赡。入物者补官,出货者除罪,选举陵迟,廉耻相冒,武力进用,法严令具。兴利之臣自此始也。⑥
注①正义乌侯反。今台州永宁是也。
注②正义南越及闽越。南越,今广州南海也。闽越,今建州建安也。
注③索隐人姓名。
注④索隐彭吴始开其道而灭之也。
注⑤索隐按:三苍音五官反。邹氏又五乱反。按:-者,-也,消-之名。
言百姓贫-,故行巧抵之法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桑弘羊-孔仅之属。”
其后汉将岁以数万骑出击胡,及车骑将军-青取匈奴河南地,①筑朔方。②当是时,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③散币于邛-④以集之。数岁道不通,蛮夷因以数攻,吏发兵诛之。⑤悉巴蜀租赋不足以更之,⑥乃募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于都内。⑦东至沧海之郡,人徒之费拟于南夷。又兴十万余人筑-朔方,转漕⑧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终身复,为郎增秩,及入羊为郎,始于此。
注①正义谓灵-夏三州地,取在元朔二年。
注②正义今夏州也。括地志云:“夏州,秦上郡,汉分置朔方郡,魏不改,隋置夏州也。”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钟六石四斗。”
注④索隐应劭云:“临邛属蜀,-属犍为。”
注⑤索隐吏发兴诛之。谓发军兴以诛之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更,续也。或曰更,偿也。”
注⑦集解服虔曰:“入谷于外县,受钱于内府也。”
注⑧索隐按:说文云“漕,水转谷也”。一云车运曰转,水运曰漕也。
其后四年,①而汉遣大将将六将军,军十余万,击右贤王,获首虏万五千级。
明年,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得首虏万九千级。捕斩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余万斤,虏数万人皆得厚赏,衣食仰给县官;而汉军之士马死者十余万,兵甲之财转漕之费不与焉。于是大农陈藏钱②经-,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有司言:“天子曰‘朕闻五帝之教不相复而治,禹汤之法不同道而王,所由殊路,而建德一也。北边未安,朕甚悼之。日者,大将军攻匈奴,斩首虏万九千级,留-无所食。③议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减罪’。请置赏官,命曰武功爵。④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⑤诸买武功爵官首者试补吏,先除;⑥千夫如五大夫;⑦其有罪又减二等;爵得至乐卿:⑧以显军功。”
军功多用越等,大者封侯卿大夫,小者郎吏。吏道杂而多端,则官职-废。
注①集解徐广曰:“元朔五年也。”
注②集解韦昭曰:“陈,久也。”
注③索隐留-无所食-音迭,谓贮也。韦昭音滞,谓积也。又按:古今字诂“-”今“滞”字,则-与滞同。按:谓富人贮滞积谷,则贫者无所食也。
注④集解瓒曰:“茂陵中书有武功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舆-,三级曰良士,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六级曰秉铎,七级曰千夫,八级曰乐卿,九级曰执戎,十级曰左庶长,十一级曰军。此武帝所制以垄军功。”
注⑤索隐大颜云“一金,万钱也。计十一级,级十七万,合百八十七万金”。
而此云“三十余万金”,其数必有误者。顾氏按:*[或]*解云初一级十七万,自此已上每级加二万,至十一级,合成三十七万也。
注⑥索隐官首,武功爵第五也,位稍高,故得试为吏,先除用也。
注⑦索隐千夫,武功爵第七;五大夫,二十爵第九也。言千夫爵秩比于五大夫二十爵第九,故杨仆以千夫为吏是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爵名也。”-案:汉书音义曰“十爵左庶长以至十八爵为大庶长也,名乐卿。乐卿者,朝位从九卿,加‘乐’者,别正卿。又十九爵为乐公,食公卿禄而无职也”。索隐按:此言武功置爵惟得至于乐卿也。臣瓒所引茂陵书,盖后人记其爵失次耳。今注称十爵至十八庶长为乐卿,十九至二十为乐公,乃以旧二十爵释武功爵,盖亦臆说,非也。大颜亦以为然。
自公孙弘以春秋之义绳臣下取汉相,张汤用唆文决理为廷尉,于是见知之法生,①而废格沮诽②穷治之狱用矣。其明年,淮南-衡山-江都王谋反-见,而公卿寻端治之,竟其党与,而坐死者数万人,长吏益惨急而法令明察。
注①集解张晏曰:“吏见知不举劾为故纵。”
注②集解如淳曰:“废格天子文法,使不行也。诽谓非上所行,若颜异反唇之比也。”索隐格音阁,亦如字。沮音才绪反。诽音非。按:谓废格天子之命而不行,及沮败诽谤之者,皆被穷治,故云废格沮诽之狱用矣。
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公孙弘以汉相,布被,食不重味,为天下先。然无益于俗,稍骛于功利矣。
其明年,骠骑仍再出击胡,获首四万。其秋,浑邪王率数万之-来降,于是汉发车二万乘迎之。既至,受赏,赐及有功之士。是岁费凡百余巨万。
初,先是往十余岁河决观,①梁楚之地固已数困,而缘河之郡堤塞河,辄决坏,费不可胜计。其后番系欲省底柱之漕,穿汾-河渠以为溉田,作者数万人;
郑当时为渭漕渠回远,凿直渠自长安至华陰,作者数万人;朔方亦穿渠,作者数万人:各历二三-,功未就,费亦各巨万十数。
注①集解徐广曰:“观,县名也。属东郡,光武改曰-,公国。”
天子为伐胡,盛养马,马之来食长安者数万匹,卒牵掌者关中不足,乃调旁近郡。而胡降者皆衣食县官,县官不给,天子乃损膳,解乘舆驷,出御府禁藏以赡之。
其明年,山东被水-,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①以振贫民。
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②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护之,冠盖相望。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于是县官大空。
注①集解徐广曰:“音脍。”
注②集解服虔曰:“地名,在北方千里。”如淳曰:“长安已北,朔方已南。”
瓒曰:“秦逐匈奴以收河南地,徙民以实之,谓之新秦。今以地空,故复徙民以实之。”
而富商大贾或-财役贫,①转毂百数,②废居③居邑,④封君皆低首仰给。⑤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滢并兼之徒。是时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银锡。
自孝文更造四铢钱,至是岁四十余年,从建元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民亦闲盗铸钱,不可胜数。钱益多而轻,⑥物益少而贵。⑦有司言曰:“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⑧今半两钱法重四铢,⑨而坚或盗摩钱里取-,[一0]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一一]为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停也。一曰贮也。”索隐萧该按:字林云“贮,尘也,音伫”。此谓居积停滞尘久也。或作“贮”,子贡发贮鬻财是也。
注②集解李奇曰:“车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废居者,贮畜之名也。有所废,有所畜,言其乘时射利也。”
索隐刘氏云:“废,出卖;居,停蓄也。”是出卖于居者为废,故徐氏云“有所废,有所畜”是也。
注④集解-按:服虔曰“居谷于邑也”。如淳曰“居贱物于邑中,以待贵也”。
索隐服虔云“居谷于邑中”是也。
注⑤集解晋灼曰:“低音抵距。”服虔曰:“仰给于商贾。”索隐按:服虔云“仰给于商贾”,是也。而刘伯庄以为“封君及大商皆低首营私以自给,不佐天子”,非也。
注⑥集解如淳曰:“磨钱取-故也。”瓒曰:“铸钱者多,故钱轻。轻亦贱也。”
注⑦集解如淳曰:“但铸作钱,不作余物。”
注⑧集解汉书音义曰:“白金,银也。赤金,丹阳铜也。”索隐说文云:“铜,赤金也。”注云“丹阳铜”者,神异经云西方金山有丹阳铜也。
注⑨集解韦昭曰:“文为半两,实重四铢。”
注⑩集解徐广曰:“音容。”吕静曰:“冶器法谓之。”
注⑾集解徐广曰:“藻,一作‘紫’也。”
又造银锡为白金。①以为天用莫如龙,②地用莫如马,③人用莫如龟,④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⑤名曰“白选”,⑥直三千;
⑦二曰以重差小,方之,⑧其文马,⑨直五百;三曰复小,-之,⑩其文龟,⑾直三百。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盗铸诸金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盗铸白金者不可胜数。
注①集解如淳曰:“杂铸银锡为白金也。”
注②索隐易云行天莫如龙也。
注③索隐易云行地莫如马也。
注②集解如淳曰:“齐等无有贵贱,故谓之齐民。若今言‘平民’矣。”晋灼曰:“中国被教之民也。”苏林曰:“无物可盖藏也。”
注③索隐顾氏按:古今注云“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
注④集解汉书食货志曰:“铸榆荚钱。”索隐食货志云“铸荚钱”。按:古今注云榆荚钱重三铢,钱谱云文为“汉兴”也。
注⑤索隐按:如淳云“时以钱为货,黄金一斤直万钱”,非也。又臣瓒下注云“秦以一溢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是其义也。
注⑥集解李奇曰:“稽,贮滞也。”如淳曰:“稽,考也。考校市物价,贵贱有时。”晋灼曰:“踊,甚也。言计市物贱而豫益□之也。物贵而出卖,故使物甚腾也。汉书‘粜’字作‘跃’。”索隐李奇云“稽,贮滞”。韦昭云“稽,留待也”。稽字当如李韦二释。晋灼及马融训稽为计及考,于义为疏。如淳云“踊腾犹低昂也。低昂者,乍贱乍贵也”。今按:汉书“粜”字作“跃”者,谓物踊贵而价起,有如物之腾跃而起也。然粜者出卖之名,故食货志云“大熟则上粜三而舍一”是也。
注⑦集解瓒曰:“秦以一溢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井①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下之经费。②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③岁不过数十万石。
注①正义古人未有市,*(及井)*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
注②索隐按:经训常。言封君已下皆以汤沐邑为私奉养,故不领入天子之常税,为一年之费也。
注③索隐按:中都犹都内也,皆天子之仓府。以给中都官者,即今太仓以畜官储是也。
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①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②富埒天子,③其后卒以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吴-邓氏钱布天下,而铸钱之禁生焉。
注①集解如淳曰:“如榆荚也。”
注②索隐按:即训就。就山铸钱,故下文云“铜山”是也。一解,即山,山名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埒者,际畔。言邻接相次也。”-按:孟康曰“富与天子等而微减也。或曰埒,等也”。
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①
注①索隐按:汉书食货志云文帝用晁错言,“令人入粟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为差”。
孝景时,上郡以西旱,亦复修卖爵令,而贱其价以招民;及徒复作,得输粟县官以除罪。益造苑马以广用,①而宫室列观舆马益增修矣。
注①索隐谓增益苑囿,造厩而养马以广用,则马是军国之用也。
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闲,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①贯朽而不可校。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闲成-,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③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④居官者以为姓号。⑤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⑥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注①集解韦昭曰:“巨万,今万万。”
注②集解如淳曰:“校,数也。”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皆乘父马,有牝马闲其闲则相-啮,故斥不得出会同。”
注④集解如淳曰:“时无事,吏不数转,至于子孙长大而不转职任。”
注⑤集解如淳曰:“仓氏-庾氏是也。”索隐注“仓氏庾氏”,按出食货志。
注⑥索隐谓乡曲豪富无官位,而以威势主断曲直,故曰武断也。
自是之后,严助-朱买臣等招来东瓯,①事两越,②江淮之闲萧然烦费矣。
唐蒙-司马相如开路西南夷,凿山信道千余里,以广巴蜀,巴蜀之民罢焉。彭吴③贾灭朝鲜,④置沧海之郡,则燕齐之闲靡然发动。及王恢设谋马邑,匈奴绝和亲,侵扰北边,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蚤扰而相奉,百姓——⑤以巧法,财赂衰-而不赡。入物者补官,出货者除罪,选举陵迟,廉耻相冒,武力进用,法严令具。兴利之臣自此始也。⑥
注①正义乌侯反。今台州永宁是也。
注②正义南越及闽越。南越,今广州南海也。闽越,今建州建安也。
注③索隐人姓名。
注④索隐彭吴始开其道而灭之也。
注⑤索隐按:三苍音五官反。邹氏又五乱反。按:-者,-也,消-之名。
言百姓贫-,故行巧抵之法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桑弘羊-孔仅之属。”
其后汉将岁以数万骑出击胡,及车骑将军-青取匈奴河南地,①筑朔方。②当是时,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③散币于邛-④以集之。数岁道不通,蛮夷因以数攻,吏发兵诛之。⑤悉巴蜀租赋不足以更之,⑥乃募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于都内。⑦东至沧海之郡,人徒之费拟于南夷。又兴十万余人筑-朔方,转漕⑧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终身复,为郎增秩,及入羊为郎,始于此。
注①正义谓灵-夏三州地,取在元朔二年。
注②正义今夏州也。括地志云:“夏州,秦上郡,汉分置朔方郡,魏不改,隋置夏州也。”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钟六石四斗。”
注④索隐应劭云:“临邛属蜀,-属犍为。”
注⑤索隐吏发兴诛之。谓发军兴以诛之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更,续也。或曰更,偿也。”
注⑦集解服虔曰:“入谷于外县,受钱于内府也。”
注⑧索隐按:说文云“漕,水转谷也”。一云车运曰转,水运曰漕也。
其后四年,①而汉遣大将将六将军,军十余万,击右贤王,获首虏万五千级。
明年,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得首虏万九千级。捕斩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余万斤,虏数万人皆得厚赏,衣食仰给县官;而汉军之士马死者十余万,兵甲之财转漕之费不与焉。于是大农陈藏钱②经-,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有司言:“天子曰‘朕闻五帝之教不相复而治,禹汤之法不同道而王,所由殊路,而建德一也。北边未安,朕甚悼之。日者,大将军攻匈奴,斩首虏万九千级,留-无所食。③议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减罪’。请置赏官,命曰武功爵。④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⑤诸买武功爵官首者试补吏,先除;⑥千夫如五大夫;⑦其有罪又减二等;爵得至乐卿:⑧以显军功。”
军功多用越等,大者封侯卿大夫,小者郎吏。吏道杂而多端,则官职-废。
注①集解徐广曰:“元朔五年也。”
注②集解韦昭曰:“陈,久也。”
注③索隐留-无所食-音迭,谓贮也。韦昭音滞,谓积也。又按:古今字诂“-”今“滞”字,则-与滞同。按:谓富人贮滞积谷,则贫者无所食也。
注④集解瓒曰:“茂陵中书有武功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舆-,三级曰良士,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六级曰秉铎,七级曰千夫,八级曰乐卿,九级曰执戎,十级曰左庶长,十一级曰军。此武帝所制以垄军功。”
注⑤索隐大颜云“一金,万钱也。计十一级,级十七万,合百八十七万金”。
而此云“三十余万金”,其数必有误者。顾氏按:*[或]*解云初一级十七万,自此已上每级加二万,至十一级,合成三十七万也。
注⑥索隐官首,武功爵第五也,位稍高,故得试为吏,先除用也。
注⑦索隐千夫,武功爵第七;五大夫,二十爵第九也。言千夫爵秩比于五大夫二十爵第九,故杨仆以千夫为吏是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爵名也。”-案:汉书音义曰“十爵左庶长以至十八爵为大庶长也,名乐卿。乐卿者,朝位从九卿,加‘乐’者,别正卿。又十九爵为乐公,食公卿禄而无职也”。索隐按:此言武功置爵惟得至于乐卿也。臣瓒所引茂陵书,盖后人记其爵失次耳。今注称十爵至十八庶长为乐卿,十九至二十为乐公,乃以旧二十爵释武功爵,盖亦臆说,非也。大颜亦以为然。
自公孙弘以春秋之义绳臣下取汉相,张汤用唆文决理为廷尉,于是见知之法生,①而废格沮诽②穷治之狱用矣。其明年,淮南-衡山-江都王谋反-见,而公卿寻端治之,竟其党与,而坐死者数万人,长吏益惨急而法令明察。
注①集解张晏曰:“吏见知不举劾为故纵。”
注②集解如淳曰:“废格天子文法,使不行也。诽谓非上所行,若颜异反唇之比也。”索隐格音阁,亦如字。沮音才绪反。诽音非。按:谓废格天子之命而不行,及沮败诽谤之者,皆被穷治,故云废格沮诽之狱用矣。
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公孙弘以汉相,布被,食不重味,为天下先。然无益于俗,稍骛于功利矣。
其明年,骠骑仍再出击胡,获首四万。其秋,浑邪王率数万之-来降,于是汉发车二万乘迎之。既至,受赏,赐及有功之士。是岁费凡百余巨万。
初,先是往十余岁河决观,①梁楚之地固已数困,而缘河之郡堤塞河,辄决坏,费不可胜计。其后番系欲省底柱之漕,穿汾-河渠以为溉田,作者数万人;
郑当时为渭漕渠回远,凿直渠自长安至华陰,作者数万人;朔方亦穿渠,作者数万人:各历二三-,功未就,费亦各巨万十数。
注①集解徐广曰:“观,县名也。属东郡,光武改曰-,公国。”
天子为伐胡,盛养马,马之来食长安者数万匹,卒牵掌者关中不足,乃调旁近郡。而胡降者皆衣食县官,县官不给,天子乃损膳,解乘舆驷,出御府禁藏以赡之。
其明年,山东被水-,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者虚郡国仓-①以振贫民。
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②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护之,冠盖相望。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于是县官大空。
注①集解徐广曰:“音脍。”
注②集解服虔曰:“地名,在北方千里。”如淳曰:“长安已北,朔方已南。”
瓒曰:“秦逐匈奴以收河南地,徙民以实之,谓之新秦。今以地空,故复徙民以实之。”
而富商大贾或-财役贫,①转毂百数,②废居③居邑,④封君皆低首仰给。⑤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滢并兼之徒。是时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银锡。
自孝文更造四铢钱,至是岁四十余年,从建元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民亦闲盗铸钱,不可胜数。钱益多而轻,⑥物益少而贵。⑦有司言曰:“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⑧今半两钱法重四铢,⑨而坚或盗摩钱里取-,[一0]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一一]为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停也。一曰贮也。”索隐萧该按:字林云“贮,尘也,音伫”。此谓居积停滞尘久也。或作“贮”,子贡发贮鬻财是也。
注②集解李奇曰:“车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废居者,贮畜之名也。有所废,有所畜,言其乘时射利也。”
索隐刘氏云:“废,出卖;居,停蓄也。”是出卖于居者为废,故徐氏云“有所废,有所畜”是也。
注④集解-按:服虔曰“居谷于邑也”。如淳曰“居贱物于邑中,以待贵也”。
索隐服虔云“居谷于邑中”是也。
注⑤集解晋灼曰:“低音抵距。”服虔曰:“仰给于商贾。”索隐按:服虔云“仰给于商贾”,是也。而刘伯庄以为“封君及大商皆低首营私以自给,不佐天子”,非也。
注⑥集解如淳曰:“磨钱取-故也。”瓒曰:“铸钱者多,故钱轻。轻亦贱也。”
注⑦集解如淳曰:“但铸作钱,不作余物。”
注⑧集解汉书音义曰:“白金,银也。赤金,丹阳铜也。”索隐说文云:“铜,赤金也。”注云“丹阳铜”者,神异经云西方金山有丹阳铜也。
注⑨集解韦昭曰:“文为半两,实重四铢。”
注⑩集解徐广曰:“音容。”吕静曰:“冶器法谓之。”
注⑾集解徐广曰:“藻,一作‘紫’也。”
又造银锡为白金。①以为天用莫如龙,②地用莫如马,③人用莫如龟,④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⑤名曰“白选”,⑥直三千;
⑦二曰以重差小,方之,⑧其文马,⑨直五百;三曰复小,-之,⑩其文龟,⑾直三百。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盗铸诸金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盗铸白金者不可胜数。
注①集解如淳曰:“杂铸银锡为白金也。”
注②索隐易云行天莫如龙也。
注③索隐易云行地莫如马也。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