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211节
元鼎五年秋,-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①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故归义越侯二人②为戈船-下厉将军,③出零陵,或下离水,④或柢苍梧;使驰义侯⑤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⑥下-陆:⑦咸会番禺?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湟’。”-案-地理志曰桂阳有汇水,通四会。或作“淮”字。索隐刘氏云“汇当作‘湟’”。汉书云“下湟水”。或本作“-”。
注②集解张晏曰:“故越人,降为侯。”
注③集解徐广曰:“厉,一作‘濑’。”-案:张晏曰“越人于水中负人船,又有蛟龙之害,故置戈于船下,因以为名也”。应劭曰“濑,水流涉上也”。瓒曰“伍子胥书有戈船,以载干戈,因谓之‘戈船’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在零陵,通广信。”正义地理志云零陵县有离水,东至广信入郁林,九百八十里。
注⑤集解徐广曰:“越人也,名遗。”
注⑥正义曲州-协州以南是夜郎国。
注⑦正义江出南徼外,东通四会,至番禺入海也。
元鼎六年冬,楼船将军将津卒先陷寻陕,①破石门,②得越船粟,因推而前,挫越锋,以数万人待伏波。伏波将军将罪人,道远,会期后,与楼船会乃有千余人,遂俱进。楼船居前,至番禺。建德-嘉皆城守。楼船自择便处,居东南面;伏波居西北面。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越素闻伏波名,日暮,不知其兵多少。伏波乃为营,遣使者招降者,赐印,复纵令相招。楼船力攻烧敌,反驱而入伏波营中-旦,③城中皆降伏波。吕嘉-建德已夜与其属数百人亡入海,以船西去。伏波又因问所得降者贵人,以知吕嘉所之,遣人追之。以其故校尉司马苏弘得建德,封为海常侯;④越郎⑤都稽⑥得嘉,封为临蔡侯。
⑦
注①索隐姚氏云:“寻陕在始兴西三百里,近连口也。”
注②索隐按:广州记“在番禺县北三十里。昔吕嘉拒汉,积石镇江,名曰石门。又俗云石门水名曰‘贪泉’,饮之则令人变。故吴隐之至石门,酌水饮,乃为之歌云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吕静云-,结也,音力奚反。结,犹连及-逮至也。”汉书“-旦”为“迟旦”,谓待明也。索隐邹氏云“-,一作‘比’,比音必至反”。
然-□比义。又解-,黑也,天未明尚黑时也。汉书亦作“迟明”。迟音稚。迟,待也,亦-之义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在东莱。”
注⑤集解徐广曰:“南越之郎官。”
注⑥集解徐广曰:“表曰孙都。”
注⑦索隐案:表属河内。
苍梧王赵光者,越王同姓,闻汉兵至,及越揭阳令定①自定属汉;越桂林监居翁②谕瓯骆属汉:③皆得为侯。④戈船-下厉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遂为九郡。⑤伏波将军益封。楼船将军兵以陷坚为将梁侯。
注①集解韦昭曰:“揭音其逝反。”索隐地理志揭阳县属南海。揭音桀。韦昭音其逝反,刘氏音求例反。定者,令之名也。案:汉功臣表云“定揭阳令”,意又别也。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桂林郡中监,姓居名翁也。”
注③索隐案汉书,瓯骆三十余万口降汉。
注④索隐案:汉书云“光闻汉兵至,降,封为随桃侯。揭阳令史定为安道侯,越将毕取为-侯,桂林监居翁为湘城侯”。韦昭云“湘城属堵阳。随桃-安道——三县皆属南阳-音辽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儋耳,珠崖,南海,苍梧,九真,郁林,日南,合浦,交址。”索隐徐广皆据汉书为说。
自尉佗初王后,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
太史公曰:尉佗之王,本由任嚣。遭汉初定,列为诸侯。隆虑离湿疫,佗得以益骄。瓯骆相攻,南越动摇。汉兵临境,婴齐入朝。其后亡国,征自-女;吕嘉小忠,令佗无
后。楼船从欲,怠傲失惑;伏波困穷,智虑愈殖,因祸为福。成败之转,譬若纠墨。
【索隐述赞】中原鹿走,-雄莫制。汉事西驱,越权南裔。陆贾骋说,尉他去帝-
后内朝,吕嘉狼戾。君臣不协,卒从剿□。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 第五十四
闽越①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驺氏。②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③及诸侯畔秦,无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④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⑤都东瓯,⑥世俗号为东瓯王。
注①集解韦昭曰:“闽音武巾反。东越之别名。”索隐案:说文云“闽,东越蛇种也”,故字从“虫”。闽音。
注②集解徐广曰:“驺,一作‘骆’。”索隐徐广云一作“骆”,是上云“欧骆”,不姓驺。
注③集解徐广曰:“今建安侯官是。”索隐徐广云“本建安侯官是”。案:为闽州。案:下文“都东冶”,韦昭以为在侯官。正义今闽州又改为福也。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主号令诸侯,不王无诸-摇等。”
注⑤集解应劭曰:“在吴郡东南滨海云。”
注⑥集解徐广曰:“今之永宁也。”索隐韦昭曰:“今永宁。”姚氏云:“瓯,水名。”永嘉记:“水出永宁山,行三十余里,去郡城五里入江。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
后数世,至孝景三年,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独东瓯从吴。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皆得不诛,归国。
吴王子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至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食尽,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太尉田-,-对曰:
“越人相攻击,固其常,又数反复,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弗属。”
于是中大夫庄助诘-曰:“特患力弗能救,德弗能覆;诚能,何故□之?且秦举咸阳而□之,何乃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
又何以子万国乎?”上曰:“太尉未足与计。吾初□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
乃遣庄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而去。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来,处江淮之闲。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东瓯王广武侯望,率其-四万余人来降,家庐江郡。”
索隐徐广据年表而为说。
至建元六年,闽越击南越。南越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击而以闻。上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农韩安国出会稽,皆为将军。兵未-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其弟余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强,今□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一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亡入海。”皆曰“善”。即-①杀王,使使奉其头致大行。大行曰:“所为来者诛王。今王头至,谢罪,不战而耘,②利莫大焉。”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农军,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诏罢两将兵,曰:“郢等首恶,独无诸孙繇君丑③不与谋焉。”乃使郎中将立丑为越繇王,奉闽越先祭祀。
注①索隐刘氏又音窗-,撞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汉书作‘殒’。耘义当取‘耘除’。或言耘音于粉反,此楚人声重耳。陨耘当同音,但字有假借,声有轻重。”索隐耘音云。耘,除也。
汉书作“陨”,音于粉反。
注③索隐繇音摇,邑号也。丑,名。
余善已杀郢,威行于国,国民多属,窃自立为王。繇王不能矫其-持正。天子闻之,为余善不足复兴师,曰:“余善数与郢谋乱,而后首诛郢,师得不劳。”
因立余善为东越王,与繇王并处。
至元鼎五年,南越反,东越王余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将军击吕嘉等。
兵至揭扬,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两端,陰使南越。及汉破番禺,不至。是时楼船将军杨仆使使上书,愿便引兵击东越。上曰士卒劳倦,不许,罢兵,令诸校屯豫章梅领待命。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会稽界。”索隐案:徐广云“在会稽”,非也。今案:
豫章三十里有梅岭,在洪崖山足,当古驿道。此文云“豫章梅岭”,知非会稽也。
正义括地志云:“梅岭在虔化县东北百二十八里。”虔州汉亦属豫章郡,二所未详。
元鼎六年秋,余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且往,乃遂反,发兵距汉道。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入白沙、武林、①梅岭,杀汉三校尉。是时汉使大农张成、故
山州侯齿②将屯,弗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豫章界”。索隐徐广云在豫章界。案:今豫章北二百里,接鄱阳界,地名白沙,有小水入湖,名曰白沙坑。东南八十里有武阳亭,亭东南三十里地名武林。此白沙、武林,今当闽越入京道。
注②集解徐广曰:“成阳共王子。”
余善刻“武帝”玺自立,诈其民,为妄言。天子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①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②白沙。③元封元年冬,咸入东越。东越素发兵距险,使徇北将军守武林,败楼船军数校尉,杀长吏。楼船将军率钱唐辕终古④斩徇北将军,为御儿侯。⑤自兵未往。
注①索隐郑氏音勾,会稽县也。正义句章故城在越州-县西一百里,汉县。
注②索隐案:姚氏云“地名,今阙”。
注③正义越州有若耶山、若耶溪。“若”“如”一。预州有白沙山。盖从如此邪。白沙东故闽州。
注④正义钱唐,杭州县。辕,姓;终古,名。
注⑤集解汉书音义曰:“今吴南亭是也。”正义“御”字今作“语”。语儿乡在苏州嘉兴县南七十里,临官道也。
故越衍侯吴阳前在汉,汉使归谕余善,余善弗听。及横海将军先至,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于汉阳。从建成侯敖,①与其率,从繇王居股谋曰:“余善首恶,劫守吾属。今汉兵至,-强,计杀余善,自归诸将,傥幸得脱。”
乃遂俱杀余善,以其-降横海将军,故封繇王居股为东成侯,②万户;封建成侯敖为开陵侯;③封越衍侯吴阳为北石侯;封横海将军说为案道侯;封横海校尉福为缭-侯。④福者,成阳共王子,故为海常侯,坐法失侯。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诸将皆无成功,莫封。东越将多军,⑤汉兵至,□其军降,封为无锡侯。
注①集解徐广曰:“亦东越臣。”
注②索隐韦昭曰:“在九江。”
注③索隐徐广云:“敖,东越臣。”韦昭云:“开陵属临淮。”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音辽萦。”索隐服虔云:“-音荣,县名。”刘伯庄云:“缭音辽,下音纡营反。成阳王子也。”
注⑤集解汉书音义曰:“多军,名也。”索隐李奇云:“多军,名。”韦昭云:
“多,姓;军,名也。”
于是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闲。东越地遂虚。
太史公曰:越虽蛮夷,其先岂尝有大功德于民哉,何其久也!历数代常为君王,句践一称伯。然余善至大逆,灭国迁-,其先苗裔繇王居股等犹尚封为万户侯,由此知越世世为公侯矣。盖禹之余烈也。
【索隐述赞】句践之裔,是曰无诸。既席汉宠,实因秦余。驺、骆为姓,闽中是居。王摇之立,爰处东隅。后嗣不道,自相诛锄。
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 第五十五
集解张晏曰:“朝鲜有湿水、洌水、汕水,三水合为洌水,疑乐浪、朝鲜取名于此也。”索隐案:朝音潮,直骄反。鲜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一音讪。
朝鲜①王满者,故燕人也。②自始全燕时③尝略属真番、④朝鲜,⑤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水为界,⑥属燕。
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⑦聚党千余人,-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水,居秦
故空地上下鄣,⑧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⑨
注①正义潮仙二音。括地志云:“高骊都平壤城,本汉乐浪郡王险城,又古云朝鲜地也。”
注②索隐案汉书,满,燕人,姓-,击破朝鲜而自王之。
注③索隐始全燕时,谓六国燕方全盛之时。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莫’。辽东有番汗县。番音普寒反。”索隐徐氏据地理志而知也。番音潘,又音盘。汗音寒。
注⑤索隐如淳云:“燕尝略二国以属己也。”应劭云:“玄菟本真番国。”
注⑥集解汉书音义曰:“-音傍沛反。”索隐-音旁沛反。正义地理志云-水出辽
东塞外,西南至乐浪县西入海-普大反。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湟’。”-案-地理志曰桂阳有汇水,通四会。或作“淮”字。索隐刘氏云“汇当作‘湟’”。汉书云“下湟水”。或本作“-”。
注②集解张晏曰:“故越人,降为侯。”
注③集解徐广曰:“厉,一作‘濑’。”-案:张晏曰“越人于水中负人船,又有蛟龙之害,故置戈于船下,因以为名也”。应劭曰“濑,水流涉上也”。瓒曰“伍子胥书有戈船,以载干戈,因谓之‘戈船’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在零陵,通广信。”正义地理志云零陵县有离水,东至广信入郁林,九百八十里。
注⑤集解徐广曰:“越人也,名遗。”
注⑥正义曲州-协州以南是夜郎国。
注⑦正义江出南徼外,东通四会,至番禺入海也。
元鼎六年冬,楼船将军将津卒先陷寻陕,①破石门,②得越船粟,因推而前,挫越锋,以数万人待伏波。伏波将军将罪人,道远,会期后,与楼船会乃有千余人,遂俱进。楼船居前,至番禺。建德-嘉皆城守。楼船自择便处,居东南面;伏波居西北面。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越素闻伏波名,日暮,不知其兵多少。伏波乃为营,遣使者招降者,赐印,复纵令相招。楼船力攻烧敌,反驱而入伏波营中-旦,③城中皆降伏波。吕嘉-建德已夜与其属数百人亡入海,以船西去。伏波又因问所得降者贵人,以知吕嘉所之,遣人追之。以其故校尉司马苏弘得建德,封为海常侯;④越郎⑤都稽⑥得嘉,封为临蔡侯。
⑦
注①索隐姚氏云:“寻陕在始兴西三百里,近连口也。”
注②索隐按:广州记“在番禺县北三十里。昔吕嘉拒汉,积石镇江,名曰石门。又俗云石门水名曰‘贪泉’,饮之则令人变。故吴隐之至石门,酌水饮,乃为之歌云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吕静云-,结也,音力奚反。结,犹连及-逮至也。”汉书“-旦”为“迟旦”,谓待明也。索隐邹氏云“-,一作‘比’,比音必至反”。
然-□比义。又解-,黑也,天未明尚黑时也。汉书亦作“迟明”。迟音稚。迟,待也,亦-之义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在东莱。”
注⑤集解徐广曰:“南越之郎官。”
注⑥集解徐广曰:“表曰孙都。”
注⑦索隐案:表属河内。
苍梧王赵光者,越王同姓,闻汉兵至,及越揭阳令定①自定属汉;越桂林监居翁②谕瓯骆属汉:③皆得为侯。④戈船-下厉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遂为九郡。⑤伏波将军益封。楼船将军兵以陷坚为将梁侯。
注①集解韦昭曰:“揭音其逝反。”索隐地理志揭阳县属南海。揭音桀。韦昭音其逝反,刘氏音求例反。定者,令之名也。案:汉功臣表云“定揭阳令”,意又别也。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桂林郡中监,姓居名翁也。”
注③索隐案汉书,瓯骆三十余万口降汉。
注④索隐案:汉书云“光闻汉兵至,降,封为随桃侯。揭阳令史定为安道侯,越将毕取为-侯,桂林监居翁为湘城侯”。韦昭云“湘城属堵阳。随桃-安道——三县皆属南阳-音辽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儋耳,珠崖,南海,苍梧,九真,郁林,日南,合浦,交址。”索隐徐广皆据汉书为说。
自尉佗初王后,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
太史公曰:尉佗之王,本由任嚣。遭汉初定,列为诸侯。隆虑离湿疫,佗得以益骄。瓯骆相攻,南越动摇。汉兵临境,婴齐入朝。其后亡国,征自-女;吕嘉小忠,令佗无
后。楼船从欲,怠傲失惑;伏波困穷,智虑愈殖,因祸为福。成败之转,譬若纠墨。
【索隐述赞】中原鹿走,-雄莫制。汉事西驱,越权南裔。陆贾骋说,尉他去帝-
后内朝,吕嘉狼戾。君臣不协,卒从剿□。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 第五十四
闽越①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驺氏。②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③及诸侯畔秦,无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④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⑤都东瓯,⑥世俗号为东瓯王。
注①集解韦昭曰:“闽音武巾反。东越之别名。”索隐案:说文云“闽,东越蛇种也”,故字从“虫”。闽音。
注②集解徐广曰:“驺,一作‘骆’。”索隐徐广云一作“骆”,是上云“欧骆”,不姓驺。
注③集解徐广曰:“今建安侯官是。”索隐徐广云“本建安侯官是”。案:为闽州。案:下文“都东冶”,韦昭以为在侯官。正义今闽州又改为福也。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主号令诸侯,不王无诸-摇等。”
注⑤集解应劭曰:“在吴郡东南滨海云。”
注⑥集解徐广曰:“今之永宁也。”索隐韦昭曰:“今永宁。”姚氏云:“瓯,水名。”永嘉记:“水出永宁山,行三十余里,去郡城五里入江。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
后数世,至孝景三年,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独东瓯从吴。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皆得不诛,归国。
吴王子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至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食尽,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太尉田-,-对曰:
“越人相攻击,固其常,又数反复,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弗属。”
于是中大夫庄助诘-曰:“特患力弗能救,德弗能覆;诚能,何故□之?且秦举咸阳而□之,何乃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
又何以子万国乎?”上曰:“太尉未足与计。吾初□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
乃遣庄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而去。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来,处江淮之闲。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东瓯王广武侯望,率其-四万余人来降,家庐江郡。”
索隐徐广据年表而为说。
至建元六年,闽越击南越。南越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击而以闻。上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农韩安国出会稽,皆为将军。兵未-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其弟余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强,今□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一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亡入海。”皆曰“善”。即-①杀王,使使奉其头致大行。大行曰:“所为来者诛王。今王头至,谢罪,不战而耘,②利莫大焉。”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农军,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诏罢两将兵,曰:“郢等首恶,独无诸孙繇君丑③不与谋焉。”乃使郎中将立丑为越繇王,奉闽越先祭祀。
注①索隐刘氏又音窗-,撞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汉书作‘殒’。耘义当取‘耘除’。或言耘音于粉反,此楚人声重耳。陨耘当同音,但字有假借,声有轻重。”索隐耘音云。耘,除也。
汉书作“陨”,音于粉反。
注③索隐繇音摇,邑号也。丑,名。
余善已杀郢,威行于国,国民多属,窃自立为王。繇王不能矫其-持正。天子闻之,为余善不足复兴师,曰:“余善数与郢谋乱,而后首诛郢,师得不劳。”
因立余善为东越王,与繇王并处。
至元鼎五年,南越反,东越王余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将军击吕嘉等。
兵至揭扬,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两端,陰使南越。及汉破番禺,不至。是时楼船将军杨仆使使上书,愿便引兵击东越。上曰士卒劳倦,不许,罢兵,令诸校屯豫章梅领待命。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会稽界。”索隐案:徐广云“在会稽”,非也。今案:
豫章三十里有梅岭,在洪崖山足,当古驿道。此文云“豫章梅岭”,知非会稽也。
正义括地志云:“梅岭在虔化县东北百二十八里。”虔州汉亦属豫章郡,二所未详。
元鼎六年秋,余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且往,乃遂反,发兵距汉道。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入白沙、武林、①梅岭,杀汉三校尉。是时汉使大农张成、故
山州侯齿②将屯,弗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豫章界”。索隐徐广云在豫章界。案:今豫章北二百里,接鄱阳界,地名白沙,有小水入湖,名曰白沙坑。东南八十里有武阳亭,亭东南三十里地名武林。此白沙、武林,今当闽越入京道。
注②集解徐广曰:“成阳共王子。”
余善刻“武帝”玺自立,诈其民,为妄言。天子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①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②白沙。③元封元年冬,咸入东越。东越素发兵距险,使徇北将军守武林,败楼船军数校尉,杀长吏。楼船将军率钱唐辕终古④斩徇北将军,为御儿侯。⑤自兵未往。
注①索隐郑氏音勾,会稽县也。正义句章故城在越州-县西一百里,汉县。
注②索隐案:姚氏云“地名,今阙”。
注③正义越州有若耶山、若耶溪。“若”“如”一。预州有白沙山。盖从如此邪。白沙东故闽州。
注④正义钱唐,杭州县。辕,姓;终古,名。
注⑤集解汉书音义曰:“今吴南亭是也。”正义“御”字今作“语”。语儿乡在苏州嘉兴县南七十里,临官道也。
故越衍侯吴阳前在汉,汉使归谕余善,余善弗听。及横海将军先至,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于汉阳。从建成侯敖,①与其率,从繇王居股谋曰:“余善首恶,劫守吾属。今汉兵至,-强,计杀余善,自归诸将,傥幸得脱。”
乃遂俱杀余善,以其-降横海将军,故封繇王居股为东成侯,②万户;封建成侯敖为开陵侯;③封越衍侯吴阳为北石侯;封横海将军说为案道侯;封横海校尉福为缭-侯。④福者,成阳共王子,故为海常侯,坐法失侯。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诸将皆无成功,莫封。东越将多军,⑤汉兵至,□其军降,封为无锡侯。
注①集解徐广曰:“亦东越臣。”
注②索隐韦昭曰:“在九江。”
注③索隐徐广云:“敖,东越臣。”韦昭云:“开陵属临淮。”
注④集解汉书音义曰:“音辽萦。”索隐服虔云:“-音荣,县名。”刘伯庄云:“缭音辽,下音纡营反。成阳王子也。”
注⑤集解汉书音义曰:“多军,名也。”索隐李奇云:“多军,名。”韦昭云:
“多,姓;军,名也。”
于是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闲。东越地遂虚。
太史公曰:越虽蛮夷,其先岂尝有大功德于民哉,何其久也!历数代常为君王,句践一称伯。然余善至大逆,灭国迁-,其先苗裔繇王居股等犹尚封为万户侯,由此知越世世为公侯矣。盖禹之余烈也。
【索隐述赞】句践之裔,是曰无诸。既席汉宠,实因秦余。驺、骆为姓,闽中是居。王摇之立,爰处东隅。后嗣不道,自相诛锄。
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 第五十五
集解张晏曰:“朝鲜有湿水、洌水、汕水,三水合为洌水,疑乐浪、朝鲜取名于此也。”索隐案:朝音潮,直骄反。鲜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一音讪。
朝鲜①王满者,故燕人也。②自始全燕时③尝略属真番、④朝鲜,⑤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水为界,⑥属燕。
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⑦聚党千余人,-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水,居秦
故空地上下鄣,⑧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⑨
注①正义潮仙二音。括地志云:“高骊都平壤城,本汉乐浪郡王险城,又古云朝鲜地也。”
注②索隐案汉书,满,燕人,姓-,击破朝鲜而自王之。
注③索隐始全燕时,谓六国燕方全盛之时。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莫’。辽东有番汗县。番音普寒反。”索隐徐氏据地理志而知也。番音潘,又音盘。汗音寒。
注⑤索隐如淳云:“燕尝略二国以属己也。”应劭云:“玄菟本真番国。”
注⑥集解汉书音义曰:“-音傍沛反。”索隐-音旁沛反。正义地理志云-水出辽
东塞外,西南至乐浪县西入海-普大反。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