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第191节
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①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②高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叔孙通曰:
“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柰何以天下为戏!”高帝曰:“吾听公言。”
及上置酒,见留侯所招客从太子入见,上乃遂无易太子志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攻犹今人言击也。啖,一作‘淡’。”-案:如淳曰“食无菜茹为啖”。索隐案:孔文祥云“与帝共攻冒苦,难俱食淡也”。案:说文云“淡,薄味也”。音唐敢反。
注②索隐楚汉春秋:“叔孙何云‘臣三谏不从,请以身当之’。抚剑将自杀。
上离席云‘吾听子计,不易太子’。”
高帝崩,孝惠即位,乃谓叔孙生曰:“先帝园陵寝庙,-臣莫*(能)*习。”徙为太常,定宗庙仪法。及稍定汉诸仪法,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箸也。
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宫,①及闲往,数跸②烦人,乃作复道,方筑武库南。③叔孙生奏事,因请闲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寝,衣冠月出游高庙?高庙,汉太祖,柰何令后世子孙乘宗庙道上行哉?”④孝惠帝大惧,曰:“急坏之。”叔孙生曰:“人主无过举。⑤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坏此,则示有过举。愿陛下原庙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多宗庙,大孝之本也。”上乃诏有司立原庙。原庙起,以复道故。
注①集解关中记曰:“长乐宫本秦之兴乐宫也,汉太后常居之。”
注②索隐韦昭云:“跸,止人行也。”按:长乐-未央宫东西相去稍远。闲往谓非时也。中闲往来,清道烦人也。
注③集解韦昭曰:“阁道也。”如淳曰:“作复道,方始筑武库南。”
注④集解应劭曰:“月出高帝衣冠,备法驾,名曰游衣冠。”如淳曰:“三辅黄图高寝在高庙西,高祖衣冠藏在高寝。”月出游于高庙,其道值所作复道下,故言乘宗庙道上行。
注⑤索隐案:谓举动有过也。左传云“君举必书”。
孝惠帝曾春出游离宫,叔孙生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孰,可献,①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上乃许之。诸果献由此兴。
注①索隐案:吕氏春秋“仲春羞以寒桃先荐寝庙”。高诱云“进寒桃也-鸟所寒,故曰寒桃”。今之朱樱即是也。
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
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①道固委蛇”,②盖谓是乎?
注①索隐音屈。
注②索隐音移。
【索隐述赞】厦藉-干,裘非一狐。委辂献说,挠-陈书。皇帝始贵,车驾西都。既安太子,又和匈奴。奉春-稷嗣,其功可图。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 第四十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②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
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③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
朱家乃乘轺车④之洛阳,见汝陰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汝陰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注①集解孟康曰:“信交道曰任。”如淳曰:“相与信为任,同是非为侠。所谓‘权行州里,力折公侯’者也。”或曰任,气力也;侠,俜也。索隐任,而禁反。侠音协。如淳曰“相与为任,同是非为侠,权行州里,力折公侯者”,其说为近。俜音普丁反,其义难喻。
注②集解如淳曰:“窘,困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东郡谓广辙车为‘柳’。”邓展曰:“皆棺饰也。载以丧车,欲人不知也。”李奇曰:“大牛车也。车上覆为柳。”瓒曰:“茂陵书中有广柳车,每县数百乘,是今运转大车是也。”索隐案:服虔-臣瓒所据,云东郡谓广辙车为广柳车,及茂陵书称每县广柳车数百乘,则凡大车任载运者,通名广柳车,然则柳为车通名。邓展所说“柳皆棺饰,载以丧车,欲人不知也”,事义相协,最为通允。故礼曰“设柳-,为使人勿恶也”。郑玄注周礼云“柳,聚也,诸饰所聚也”。则是丧车称柳,后人通谓车为柳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马车也。”索隐案:谓轻车,一马车也。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困于平城,今哙柰何以十万-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①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②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③上默然-,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布辞之官。
注①索隐使音如字。近音其靳反。因酒纵性谓之使酒,即酗酒也。
注②索隐季布言己无功能,窃承恩宠,得待罪河东。其词典省而文也。
注③集解韦昭曰:“窥见陛下深浅也。”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①事贵人赵同等,②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③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注①集解孟康曰:“招,求也。以金钱事权贵,而求得其形势以自炫耀也。”
文颖曰:“事权贵也。与通势,以其所有辜较,请托金钱以自顾。”索隐义如孟康、文颖所说。辜较音姑角。正义言曹丘生依倚贵人,用权势属请,数求他人。
顾钱,赏金钱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汉书作‘赵谈’,司马迁以其父名谈,故改之。”
注③集解张晏曰:“欲使窦长君为介于布,请见。”
季布弟季心,①气盖关中,遇人恭谨,为任侠,方数千里,士皆争为之死。
尝杀人,亡之吴,从袁丝②匿。长事袁丝,弟畜灌夫、籍福之属。尝为中司马,③中尉郅都不敢不加礼。少年多时时窃籍其名④以行。当是时,季心以勇,布以诺,着闻关中。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子’。”
注②索隐盎字丝。
注③集解如淳曰:“中尉之司马。”索隐汉书作“中尉司马”。
注④索隐籍音子亦反。
季布母弟丁公,①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注①集解晋灼曰:“楚汉春秋云薛人,名固。”索隐案:谓布之舅也。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①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②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注①索隐谓居家之人,无官职也。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酒家作保佣也。可保信,故谓之保。”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雒阳下,诏曰:
“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
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①之。”方提趣②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
“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闲,项王所以*(遂)*不能*[遂]*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
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
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③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亨。”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注①索隐上音促,下音普盲反。谓疾令赴镬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走’。”索隐上音啼,下音趋。徐广云一作“走”,走亦趣向之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小,一作‘峭’。”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军)[楚]*反时,以军功封俞侯,①复为燕相。燕齐之闲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注①集解徐广曰:“击齐有功也。”
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太史公曰: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屦*(典)*军①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然至被刑戮,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负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贤者诚重其死。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②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③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④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注①集解徐广曰:“屦,一作‘屡’,一曰‘覆’。”-案:孟康曰“屦,履蹈之也”。瓒曰“屡,数也”。索隐身履军。按:徐氏云一作“覆”,按下云“搴旗”,则“覆军”为是,胜于“屡”之与“履”。
注②集解徐广曰:“或作‘概’字,音义同。”
注③集解徐广曰:“复,一作‘冀’。”
注④集解如淳曰:“非死者难,处死者难。”
【索隐述赞】季布、季心,有声梁、楚。百金然诺,十万致距。出守河东,股肱是与。栾布哭越,犯禁见虏。赴鼎非-,诚知所处。
卷一百一 袁盎□错列传 第四十一
袁盎①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②
注①索隐音如周礼“盎齐”,乌浪反。
注②集解如淳曰:“盎为兄所保任,故得为中郎。”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①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②主亡与亡。③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④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⑤“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注①集解徐广曰:“自,一作‘目’。”
注②集解如淳曰:“人主在时,与共治在时之事。”索隐按:如淳云“人主在时,与共理在时之事”也。
注③集解如淳曰:“不以主亡而不行其政令。”索隐如淳云“不以人主亡而不行其政令”。按:如说为得。
注④索隐庄,严也。
注⑤正义望,怨也。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①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注①集解汉书作“请室”。应劭曰:“请室,请罪之室,若今钟下也。”如淳曰:“请室,狱也,若古刑于甸师氏也。”
淮南厉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袁盎谏曰:“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
上弗用。淮南王益横。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征,上因迁之蜀,-车传送。袁盎时为中郎将,乃谏曰:“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柰何?”上弗听,遂行之。
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盎入,顿首请罪。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
盎曰:“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
上曰:“吾高世行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孝远矣。夫诸吕用事,大臣专制,然陛下从代乘六传驰不测之渊,①虽贲育之勇②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夫许由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不谨,故病死。”于是上乃解,曰:“将柰何?”
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于是文帝立其三子皆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柰何以天下为戏!”高帝曰:“吾听公言。”
及上置酒,见留侯所招客从太子入见,上乃遂无易太子志矣。
注①集解徐广曰:“攻犹今人言击也。啖,一作‘淡’。”-案:如淳曰“食无菜茹为啖”。索隐案:孔文祥云“与帝共攻冒苦,难俱食淡也”。案:说文云“淡,薄味也”。音唐敢反。
注②索隐楚汉春秋:“叔孙何云‘臣三谏不从,请以身当之’。抚剑将自杀。
上离席云‘吾听子计,不易太子’。”
高帝崩,孝惠即位,乃谓叔孙生曰:“先帝园陵寝庙,-臣莫*(能)*习。”徙为太常,定宗庙仪法。及稍定汉诸仪法,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箸也。
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宫,①及闲往,数跸②烦人,乃作复道,方筑武库南。③叔孙生奏事,因请闲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寝,衣冠月出游高庙?高庙,汉太祖,柰何令后世子孙乘宗庙道上行哉?”④孝惠帝大惧,曰:“急坏之。”叔孙生曰:“人主无过举。⑤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坏此,则示有过举。愿陛下原庙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多宗庙,大孝之本也。”上乃诏有司立原庙。原庙起,以复道故。
注①集解关中记曰:“长乐宫本秦之兴乐宫也,汉太后常居之。”
注②索隐韦昭云:“跸,止人行也。”按:长乐-未央宫东西相去稍远。闲往谓非时也。中闲往来,清道烦人也。
注③集解韦昭曰:“阁道也。”如淳曰:“作复道,方始筑武库南。”
注④集解应劭曰:“月出高帝衣冠,备法驾,名曰游衣冠。”如淳曰:“三辅黄图高寝在高庙西,高祖衣冠藏在高寝。”月出游于高庙,其道值所作复道下,故言乘宗庙道上行。
注⑤索隐案:谓举动有过也。左传云“君举必书”。
孝惠帝曾春出游离宫,叔孙生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孰,可献,①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上乃许之。诸果献由此兴。
注①索隐案:吕氏春秋“仲春羞以寒桃先荐寝庙”。高诱云“进寒桃也-鸟所寒,故曰寒桃”。今之朱樱即是也。
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
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①道固委蛇”,②盖谓是乎?
注①索隐音屈。
注②索隐音移。
【索隐述赞】厦藉-干,裘非一狐。委辂献说,挠-陈书。皇帝始贵,车驾西都。既安太子,又和匈奴。奉春-稷嗣,其功可图。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 第四十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②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
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③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
朱家乃乘轺车④之洛阳,见汝陰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
汝陰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
注①集解孟康曰:“信交道曰任。”如淳曰:“相与信为任,同是非为侠。所谓‘权行州里,力折公侯’者也。”或曰任,气力也;侠,俜也。索隐任,而禁反。侠音协。如淳曰“相与为任,同是非为侠,权行州里,力折公侯者”,其说为近。俜音普丁反,其义难喻。
注②集解如淳曰:“窘,困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东郡谓广辙车为‘柳’。”邓展曰:“皆棺饰也。载以丧车,欲人不知也。”李奇曰:“大牛车也。车上覆为柳。”瓒曰:“茂陵书中有广柳车,每县数百乘,是今运转大车是也。”索隐案:服虔-臣瓒所据,云东郡谓广辙车为广柳车,及茂陵书称每县广柳车数百乘,则凡大车任载运者,通名广柳车,然则柳为车通名。邓展所说“柳皆棺饰,载以丧车,欲人不知也”,事义相协,最为通允。故礼曰“设柳-,为使人勿恶也”。郑玄注周礼云“柳,聚也,诸饰所聚也”。则是丧车称柳,后人通谓车为柳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马车也。”索隐案:谓轻车,一马车也。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困于平城,今哙柰何以十万-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①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②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③上默然-,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布辞之官。
注①索隐使音如字。近音其靳反。因酒纵性谓之使酒,即酗酒也。
注②索隐季布言己无功能,窃承恩宠,得待罪河东。其词典省而文也。
注③集解韦昭曰:“窥见陛下深浅也。”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①事贵人赵同等,②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③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注①集解孟康曰:“招,求也。以金钱事权贵,而求得其形势以自炫耀也。”
文颖曰:“事权贵也。与通势,以其所有辜较,请托金钱以自顾。”索隐义如孟康、文颖所说。辜较音姑角。正义言曹丘生依倚贵人,用权势属请,数求他人。
顾钱,赏金钱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汉书作‘赵谈’,司马迁以其父名谈,故改之。”
注③集解张晏曰:“欲使窦长君为介于布,请见。”
季布弟季心,①气盖关中,遇人恭谨,为任侠,方数千里,士皆争为之死。
尝杀人,亡之吴,从袁丝②匿。长事袁丝,弟畜灌夫、籍福之属。尝为中司马,③中尉郅都不敢不加礼。少年多时时窃籍其名④以行。当是时,季心以勇,布以诺,着闻关中。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子’。”
注②索隐盎字丝。
注③集解如淳曰:“中尉之司马。”索隐汉书作“中尉司马”。
注④索隐籍音子亦反。
季布母弟丁公,①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注①集解晋灼曰:“楚汉春秋云薛人,名固。”索隐案:谓布之舅也。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①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②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注①索隐谓居家之人,无官职也。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酒家作保佣也。可保信,故谓之保。”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雒阳下,诏曰:
“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
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亨①之。”方提趣②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
“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闲,项王所以*(遂)*不能*[遂]*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
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
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③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亨。”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注①索隐上音促,下音普盲反。谓疾令赴镬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走’。”索隐上音啼,下音趋。徐广云一作“走”,走亦趣向之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小,一作‘峭’。”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军)[楚]*反时,以军功封俞侯,①复为燕相。燕齐之闲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注①集解徐广曰:“击齐有功也。”
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太史公曰: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屦*(典)*军①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然至被刑戮,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负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贤者诚重其死。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②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③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④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注①集解徐广曰:“屦,一作‘屡’,一曰‘覆’。”-案:孟康曰“屦,履蹈之也”。瓒曰“屡,数也”。索隐身履军。按:徐氏云一作“覆”,按下云“搴旗”,则“覆军”为是,胜于“屡”之与“履”。
注②集解徐广曰:“或作‘概’字,音义同。”
注③集解徐广曰:“复,一作‘冀’。”
注④集解如淳曰:“非死者难,处死者难。”
【索隐述赞】季布、季心,有声梁、楚。百金然诺,十万致距。出守河东,股肱是与。栾布哭越,犯禁见虏。赴鼎非-,诚知所处。
卷一百一 袁盎□错列传 第四十一
袁盎①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②
注①索隐音如周礼“盎齐”,乌浪反。
注②集解如淳曰:“盎为兄所保任,故得为中郎。”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①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②主亡与亡。③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④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⑤“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注①集解徐广曰:“自,一作‘目’。”
注②集解如淳曰:“人主在时,与共治在时之事。”索隐按:如淳云“人主在时,与共理在时之事”也。
注③集解如淳曰:“不以主亡而不行其政令。”索隐如淳云“不以人主亡而不行其政令”。按:如说为得。
注④索隐庄,严也。
注⑤正义望,怨也。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①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注①集解汉书作“请室”。应劭曰:“请室,请罪之室,若今钟下也。”如淳曰:“请室,狱也,若古刑于甸师氏也。”
淮南厉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袁盎谏曰:“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
上弗用。淮南王益横。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征,上因迁之蜀,-车传送。袁盎时为中郎将,乃谏曰:“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柰何?”上弗听,遂行之。
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盎入,顿首请罪。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
盎曰:“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
上曰:“吾高世行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孝远矣。夫诸吕用事,大臣专制,然陛下从代乘六传驰不测之渊,①虽贲育之勇②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夫许由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不谨,故病死。”于是上乃解,曰:“将柰何?”
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于是文帝立其三子皆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