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186节

注⑥索隐案:韦昭曰“高帝自言不伤婴,婴证之,是狱辞翻覆也”。
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①上降沛一日,②高祖为沛公,赐婴爵七大夫,以为太仆。从攻胡陵,婴与萧何降泗水监平,③平以胡陵降,赐婴爵五大夫。从击秦军砀东,攻济阳,下户牖,破李由军雍丘下,以兵车趣攻战疾,赐爵执帛。常以太仆奉车从击章邯军东阿-濮阳下,以兵车趣攻战疾,破之,赐爵执。复常奉车从击赵贲军开封,杨熊军曲遇。婴从捕虏六十八人,降卒八百五十人,得印一匮。④因复常奉车从击秦军雒阳东,以兵车趣攻战疾,赐爵封转为滕公。⑤因复奉车从攻南阳,战于蓝田-芷阳,⑥以兵车趣攻战疾,至霸上。项羽至,灭秦,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婴爵列侯,号昭平侯,复为太仆,从入蜀-汉。
注①正义为,于伪反。使,所吏反。
注②正义谓父老开城门迎高祖。
注③集解张晏曰:“胡陵,平所止县,何尝给之,故与降也。”
注④索隐案:说文云“匮,匣也”。谓得其时自相部署之印。
注⑤集解徐广曰:“令也。”-案:邓展曰“今沛郡公丘”。汉书曰婴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正义滕即公丘故城是,在徐州滕县西南十五里。
注⑥索隐芷音止,地名,今霸陵也,在京兆。
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①欲□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②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
注①索隐蹶音厥,又音巨月反,一音居-反。汉书作“-”,音拨。
注②集解服虔曰:“高祖欲斩之,故婴围树走也。面,向树也。”应劭曰:“古者皆立乘,婴恐小儿坠,各置一面雍持之。树,立也。”苏林曰:“南*(阳)[方]*人谓抱小儿为‘雍树’。面者,大人以面首向临之,小儿抱大人颈似悬树也。”
索隐苏林与晋灼皆言南方及京师谓抱儿为“拥树”,今则无其言,或当时有此说。
其应-服之说,盖-也。
汉王既至荥阳,收散兵,复振,赐婴食祈阳。①复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至鲁,益食兹氏。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祈,一作‘沂’。”索隐盖乡名也。汉书作“沂”,楚无其县。
注②索隐县名也。地理志属太原。
汉王立为帝。其秋,燕王臧荼反,婴以太仆从击荼。明年,从至陈,取楚王信。
更食汝陰,剖符世世勿绝。以太仆从击代,至武泉-云中,①益食千户。因从击韩信军胡骑晋阳旁,大破之。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益食婴细阳②千户。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以太仆击胡骑平城南,三陷陈,功为多,赐所夺邑五百户。③以太仆击陈——黥布军,陷陈却敌,益食千户,定食汝陰六千九百户,除前所食。
注①索隐地理志武泉属云中。正义二县,在朔州善阳县界。
注②索隐地理志属汝南。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时有罪过夺邑者,以赐之。”
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竟高祖崩。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于下邑之闲也,①乃赐婴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为孝文皇帝,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②子夷侯-立,七年卒。子共侯赐立,三十一年卒。子侯颇尚平阳公主。立十九岁,元鼎二年,坐与父御婢坚罪,
自杀,国除。
注①正义宋州砀山县。
注②索隐案:姚氏云“三辅故事曰‘滕文公墓在饮马桥东大道南,俗谓之马-’。博物志曰‘公卿送婴葬,至东都门外,马不行,踣地悲鸣,得石-,有铭曰“佳城郁郁,
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乃葬之’”。
颍陰侯①灌婴者,睢阳贩缯者也。②高祖之为沛公,略地至雍丘下,章邯败杀项梁,而沛公还军于砀,婴初以中涓从击破东郡尉于成武及秦军于扛里,疾□,赐爵七大夫。从攻秦军亳南-开封-曲遇,战疾力,③赐爵执帛,号宣陵君。从攻阳武以西至雒阳,破秦军尸北,北绝河津,南破南阳守-阳城东,遂定南阳郡。西入武关,战于蓝田,疾力,至霸上,赐爵执-,号昌文君。④
注①正义今陈州南颍县西北十三里颍陰故城是。
注②正义睢阳,宋州宋城县。
注③集解服虔曰:“疾攻之。”
注④索隐亦称宣陵君,皆非爵土,加美号耳。
沛公立为汉王,拜婴为郎中,从入汉中,十月,拜为中谒者。从还定三秦,下栎阳,降塞王。还围章邯于废丘,未拔。从东出临晋关,击降殷王,定其地。
击项羽将龙且-魏相项他军定陶南,疾战,破之。赐婴爵列侯,号昌文侯,食杜平乡。①
注①索隐谓食杜县之平乡。
复以中谒者从降下砀,以至彭城。项羽击,大破汉王。汉王遁而西,婴从还,军于雍丘。王武-魏公申徒反,①从击破之。攻下黄,②西收兵,军于荥阳。楚骑来-,汉王乃择军中可为*(车)*骑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人③李必-骆甲④习骑兵,今为校尉,可为骑将。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臣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⑤灌婴虽少,然数力战,乃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郎中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受诏别击楚军后,绝其饷道,起阳武至襄邑。击项羽之将项冠于鲁下,破之,所将卒斩右司马-骑将各一人。⑥击破柘公王武,⑦军于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⑧连尹一人。⑨击王武别将桓婴白马下,破之,所将卒斩都尉一人。以骑渡河南,送汉王到雒阳,使北迎相国韩信军于邯郸。还至敖仓,婴迁为御史大夫。
注①集解张晏曰:“秦将,降为公,今反。”
注②正义故城在曹州考城县东二十四里。
注③集解徐广曰:“重泉属冯翊。”正义故城在同州蒲城县东南四十五里。
注④索隐必,甲,二人名也。姚氏案:汉纪桓帝延熹三年,追录高祖功臣李必后黄门丞李遂为晋阳关内侯也。
注⑤集解如淳曰:“傅音附。犹言随从者。”
注⑥集解张晏曰:“王右方之马,左亦如之。”
注⑦集解徐广曰:“柘属陈。”索隐案:武,柘县令也。柘县属陈。正义柘属淮阳国。案:滑州胙城,本南燕国也。
注⑧集解李奇曰:“楼烦,县名。其人善骑射,故以名射士为“楼烦”,取其美称,未必楼烦人也。”张晏曰:“楼烦,胡国名也。”
注⑨集解张晏曰:“大夫,楚官。”索隐苏林曰:“楚官也。”案:左传“莫敖-连尹-宫厩尹”是。
三年,以列侯食邑杜平乡。以御史大夫受诏将郎中骑兵东属相国韩信,击破齐军于历下,所将卒虏车骑将军华毋伤及将吏四十六人。降下临-,得齐守相田光。追齐相田横至嬴-博,破其骑,所将卒斩骑将一人,生得骑将四人。攻下嬴-博,破齐将军田吸于千乘,所将卒斩吸。东从韩信攻龙且-留公旋于高密,①卒斩龙且,②生得右司马-连尹各一人,楼烦将十人,身生得亚将周兰。
注①索隐留,县。令称公,旋其名也。高密,县名,在北海。汉书作“假密”。
假密,地名,不知所在,未知孰是。正义留县在沛郡。公,其令。
注②集解文颖曰:“所将卒。”
齐地已定,韩信自立为齐王,使婴别将击楚将公杲于鲁北,破之。转南,破薛郡长,身虏骑将一人。攻*(博)[傅]*阳,前至下相以东南僮-取虑-徐。①度淮,尽降其城邑,至广陵。②项羽使项声-薛公-郯公复定淮北。婴度淮北,击破项声-郯公下邳,③斩薛公,下下邳,击破楚骑于平阳,④遂降彭城,虏柱国项佗,降留-薛-沛——萧-相。攻苦-谯,⑤复得亚将周兰。与汉王会颐乡。⑥从击项籍军于陈下,破之,所将卒斩楼烦将二人,虏骑将八人。赐益食邑二千五百户。
注①索隐取音秋。虑音闾。取又音趣。僮-徐是二县,取虑是一县名。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住广陵以御敌。”正义谓从下相以东南,尽降城邑,乃至广陵,皆平定也。
注③正义郯音谈,东海县。
注④索隐小颜云“此平阳在东郡”。地理志太山有东平阳县。正义南平阳县城,今兖州邹县也,在兖州东南六十二里。案:邹县去徐州滕县界四十余里也。
注⑤正义户焦二音。
注⑥集解徐广曰:“苦县有颐乡。”索隐徐广云:“苦县有颐乡。”音以之反。
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①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降左右司马各一人,卒万二千人,尽得其军将吏。下东城-历阳。②渡江,破吴郡长吴下,③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还定淮北,凡五十二
县。
注①正义县在濠州定远县东南五十五里。
注②正义和州历阳县,即今州城是也。
注③集解如淳曰:“‘雄长’之‘长’也。”索隐下有郡守,此长即令也。如淳以为雄长,非也。正义今苏州也。案:如说非也。吴郡长即吴郡守也。一破吴郡长兵于吴城下而得吴郡守身也。
汉王立为皇帝,赐益婴邑三千户。其秋,以车骑将军从击破燕王臧荼。明年,从至陈,取楚王信。还,剖符,世世勿绝,食颍陰二千五百户,号曰颍陰侯。
以车骑将军从击反韩王信于代,至马邑,受诏别降楼烦以北六县,斩代左相,破胡骑于武泉北。①复从击韩信胡骑晋阳下,所将卒斩胡白题将一人。②受诏并将燕-赵-齐-梁-楚车骑,击破胡骑于-石。③至平城,为胡所围,从还军东垣。
注①正义县名,在朔州北二百二十里。
注②集解服虔曰:“胡名也。”
注③集解服虔曰:“-音沙。”索隐服虔音沙,刘氏音千卧反。
从击陈-,受诏别攻-丞相侯敞军曲逆下,破之,卒斩敞及特将五人。①降曲逆、卢奴、上曲阳、安国、安平。②攻下东垣。
注①集解文颖曰:“‘特一’之‘特’也。”
注②正义卢奴,定州安喜县是。曲阳,定州曲阳县是。安平,定州安平县。
黥布反,以车骑将军先出,攻布别将于相,破之,斩亚将楼烦将三人。又进击破布上柱国军及大司马军。又进破布别将肥诛。①婴身生得左司马一人,所将卒斩其小将十人,追北至淮上。益食二千五百户。布已破,高帝归,定令婴食颖陰五千户,除前所食邑。凡从得二千石二人,别破军十六,降城四十六,定国一,郡二,县五十二,得将军二人,柱国、相国各一人,二千石十人。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铢’。”索隐案;汉书作“肥铢”。
婴自破布归,高帝崩,婴以列侯事孝惠帝及吕太后。太后崩,吕禄等以赵王自置为将军,军长安,为乱。齐哀王闻之,举兵西,且入诛不当为王者。上将军吕禄等闻之,乃遣婴为大将,将军往击之。婴行至荥阳,乃与绛侯等谋,因屯兵荥阳,风齐王以诛吕氏事,①齐兵止不前。绛侯等既诛诸吕,齐王罢兵归,婴亦罢兵自荥阳归,与绛侯、陈平共立代王为孝文皇帝。孝文皇帝于是益封婴三千户,赐黄金千斤,拜为太尉。
注①正义风,方凤反。
三岁,绛侯勃免相就国,婴为丞相,罢太尉官。是岁,匈奴大入北地、上郡,令丞相婴将骑八万五千往击匈奴。匈奴去,济北王反,诏乃罢婴之兵。后岁余,婴以丞相卒,谥曰懿侯。子平侯阿代侯。二十八年卒,子强代侯。十三年,强有罪,绝二岁。元光三年,天子封灌婴孙贤为临汝侯,续灌氏后,八岁,坐行赇有罪,国除。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余与他广通,为言高祖功臣之兴时若此云。①
注①索隐案;他广,樊哙之孙,后失封。盖尝讶太史公序萧、曹、樊、滕之功悉具,则从他广而得其事,故备也。
【索隐述赞】圣贤影响,云蒸龙变。屠狗贩缯,攻城野战。扶义西上,受封南面。郦况卖交,舞阳内援。滕灌更王,奕叶繁衍。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 第三十六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①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②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③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斩。遂从西入武关,至咸阳。沛公立为汉王,入汉中,还定三秦。陈余击走常山王张耳,耳归汉,汉乃以张苍为常山守。从淮陰侯击赵,苍得陈余。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相赵王耳。耳卒,相赵王敖。复徙相代王。燕王臧荼反,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以六年中封为北平侯,食邑千二百户。
注①索隐案:县名,属陈留。正义郑州阳武县也。
注②集解如淳曰:“方,版也,谓书事在版上者也。秦以上置柱下史,苍为御史,主其事。或曰四方文书。”索隐周秦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恒在殿柱之下,故老子为周柱下史。今苍在秦代亦居斯职。方书者,如淳以为方板,谓小事书之于方也,或曰主四方文书也。姚氏以为下云“明习天下图书计籍,主郡上计”,则方为四方文书是也。
注③索隐小颜云:“质,椹也。”
迁为计相,①一月,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②是时萧何为相国,而张苍乃自秦时为柱下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苍又善用算律历,故令苍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者。黥布反亡,汉立皇子长为淮南王,而张苍相之。十四年,迁为御史大夫。
注①集解文颖曰:“能计,故号曰计相。”
注②集解张晏曰:“以列侯典校郡国簿书。”如淳曰:“以其所主,因以为官号,与计相同。时所卒立,非久施也。”索隐谓改计相之名,更名主计也。此盖权时立号也。
周昌者,沛人也。其从兄曰周苛,秦时皆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周苛自卒史从沛公,沛公以周昌为职志,①周苛为客。②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苛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中尉。
注①集解徐广曰:“主旗帜之属。”索隐官名也。职,主也。志,旗帜也,谓掌旗帜之官也。音昌志反。
注②集解张晏曰:“为帐下宾客,不掌官。”
汉王四年,楚围汉王荥阳急,汉王遁出去,而使周苛守荥阳城。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苛骂曰:“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怒,亨周苛。①于是乃拜周昌为御史大夫。常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与萧、曹等俱封:封周昌为汾陰侯;周苛子周成以父死事,封为高景侯。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四年三月也。”
首节 上一节 186/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