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史记

史记 第135节

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注①集解如淳曰:“本但与巴蜀,故请汉中地。”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谷在梁州-城县北五十里南中山。昔秦欲伐蜀,路无由入,
乃刻石为牛五头,置金于后,伪言此牛能屎金,以遗蜀。蜀侯贪,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堑山堙谷,致之成都。秦遂寻道伐之,因号曰石牛道。蜀赋以石门在汉中之西,-
中之北是。”又云:“斜水源出-城县西北衙岭山,与-水同源而流派。汉书沟洫志示-
水通沔,斜水通渭,皆以行船。”
良至韩,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项王不遣成之国,从与俱东。良说项王曰:“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闲行归汉王,汉王亦已还定三秦矣。复以良为成信侯,从东击楚。至彭城,汉败而还。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汉王乃遣随何说九江王布,而使人连彭越。及魏王豹反,使韩信将兵击之,因举燕-代-齐-赵。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时时从汉王。
汉三年,项羽急围汉王荥阳,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食其曰:“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
其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
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①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闾,②释箕子之拘,③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
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毕,偃革为轩,④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陰,⑤以示不复输积。
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⑥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⑦令趣销印。
注①集解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或曰前世汤武箸明之事,以筹度今时之不若也。”
注②索隐按:崔浩云“表者,标榜其里门也”。商容,纣时贤人也。韩诗外传曰“商容执羽钥冯于马徒,欲以化纣而不能,遂去,伏于太行山。武王欲以为三公,固辞不受”。余解在商纪。
注③集解徐广曰:“释,一作‘式’。拘,一作‘囚’。”
注④集解如淳曰:“革者,革车也;轩者,赤黻乘轩也。偃武备而治礼乐也。”
索隐苏林云:“革者,兵车也;轩者,朱轩皮轩也。谓废兵车而用乘车也。”说文云:“轩,曲周屏车。”
注⑤索隐按:晋灼云“在弘农-乡南谷中”。应劭。十三州记“弘农有桃丘聚,古桃林也”。山海经云“夸父之山,北有桃林,广三百里”也。
注⑥集解汉书音义曰:“唯当使楚无强,强则六国弱从之。”索隐按:荀悦汉纪说此事云“独可使楚无强,若强,则六国屈桡而从之”。又韦昭云“今无强楚者,言六国立必复屈桡从楚”。是二说意同也。
注⑦索隐高祖骂郦生为竖儒,谓此儒生竖子耳。几音祈。几者,殆近也。而公,高祖自谓也。汉书作“乃公”,乃亦汝也。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陰事中。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语在项籍事中。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六年)*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①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②过失及诛,故□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③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臣,-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④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
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注①集解如淳曰:“复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韦昭曰:“阁道。”
注②集解徐广曰:“多作‘生平’。”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未起时有故怨。”
注④索隐地理志县名,属广汉。什音十。正义括地志云:“雍齿城在益州什邡县南四十步。汉什邡县,汉初封雍齿为侯国。”
刘敬说高帝曰:“都关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雒阳:“雒阳东有成皋,西有-黾,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
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函,①右陇蜀,②
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③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④刘敬说是也。”于是高帝□日驾,西都关中。⑤
注①正义-,二-山也,在洛州永宁县西北二十八里。函谷关在陕州桃林县西南十
二里。
注②正义陇山南连蜀之岷山,故云右陇蜀也。
注③索隐崔浩云:“苑马牧外接胡地,马生于胡,故云胡苑之利。”正义博物志云“北有胡苑之塞”。按:上郡、北地之北与胡接,可以牧养禽兽,又多致胡马,故谓胡苑之利也。
注④索隐按:此言“谓”者,皆是依凭古语。言秦有四塞之国,如金城也。
故淮南子云“虽有金城,非粟不守”。又苏秦说秦惠王云“秦地势形便,所谓天府”。是所凭也。
注⑤索隐按:周礼“二曰询国迁”,乃为大事。高祖□日西迁者,盖谓其日□定计耳,非□日遂行也。
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道引不食谷,①杜门不出岁余。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服辟谷之药,而静居行气。”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闲,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①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注①索隐四人,四-也,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按:陈留志云“园公姓庾,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曰夏黄公。角里先生,河内轵人,太伯之后,姓周名术,字符道,京师号曰霸上先生,一曰角里先生”。又孔安国秘记作“禄里”。
此皆王劭据崔氏、周氏系谱及陶元亮四八目而为此说。
汉十一年,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将,往击之。四人相谓曰:“凡来者,将以存太子。太子将兵,事危矣。”乃说建成侯曰:“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
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皆不肯为尽力,其无功必矣。臣闻‘母爱者子抱’,①今戚夫人日夜待御,赵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君何不急请吕后承闲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②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③上虽病,强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强。’”于是吕泽立夜见吕后,吕后承闲为上泣涕而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于是上自将兵而东,-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强起,至曲邮,④见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是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行少傅事。
注①索隐此语出韩子。
注②集解徐广曰:“夷犹侪也。”索隐如淳云:“等夷,言等辈。”
注③集解晋灼曰:“鼓行而西,言无所畏也。”
注④集解司马彪曰:“长安县东有曲邮聚。”索隐邮音尤。按:司马彪汉书郡国志长安有曲邮聚。今在新丰西,俗谓之邮头。汉书旧仪云“五里一邮,邮人居闲,相去二里半”。按:邮乃今之候也。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犹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①
注①集解如淳曰:“调护犹营护也。”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缴,①尚安所施!”歌数阕,②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注①集解韦昭曰:“缴,弋射也。其矢曰。”索隐马融注周礼云:“-者,缴系短矢谓之。”一说云-,一弦,可以仰高射,故云-也。
注②索隐音曲袕反,谓曲终也。说文曰:“阕,事[已闭门]也。”
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①及立萧何相国,②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着。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
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③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人闲事,欲从赤松子④游耳。”乃学辟⑤谷,道引轻身。⑥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闲,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云‘出奇计下马邑’。”
注②集解汉书音义曰:“何时未为相国,良劝高祖立之。”
注③索隐春秋纬云:“舌在口,长三寸,象斗玉衡。”
注④索隐列仙传:“神农时雨师也,能入火自烧,昆仑山上随风雨上下也。”
注⑤索隐宾亦反。
注⑥集解徐广曰:“一云‘乃学道引,欲轻举’也。”
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文成侯立十六年卒,子不疑代立。十年,坐与门大夫吉谋杀故楚内史,当死,赎为城旦,国除。”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①留侯死,并葬黄石*(-)*。②每上-伏腊,祠黄石。
注①集解徐广曰:“珍宝字皆作‘葆’。”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城相近也。”
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
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①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②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③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④留侯亦云。
注①索隐按:物谓津怪及药物也。
注②索隐按:诗纬云“风后,黄帝师,又化为老子,以书授张良”。亦异说。
注③集解应劭曰:“魁梧,丘虚壮大之意。”索隐苏林云“梧音忤”。萧该云“今读为吾,非也”。小颜云“言其可惊悟”。
注④索隐子羽,澹台灭明字也。仲尼弟子传云“状貌甚恶”。又韩子云“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称其貌”,与文相反。
【索隐述赞】留侯倜傥,志怀愤惋。五代相韩,一朝归汉。进履宜假,运筹神算。横阳既立,申徒作。灞上扶危,固陵静乱。人称三杰,辩推八难。赤松愿游,白驹难绊。嗟彼雄略,曾非魁岸。
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 第二十六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①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嗳核耳。②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阳武属魏地。户牖,今为东昏县,属陈留。”索隐徐广云“阳武属魏”,而地理志属河南郡,盖后阳武分属梁国耳。徐又云“户牖,今为东昏县,属陈留”,与汉书地理志同。按:是秦时户牖乡属阳武,至汉以户牖为东昏县,隶陈留郡也。正义陈留风俗传云:“东昏县,-地,故阳武之户牖乡也。”
括地志云:“东昏故城在汴州陈留县东北九十里。”
注②集解徐广曰:“核音核。”-案:孟康曰“麦嗳中不破者也”。晋灼曰“核音纥,京师谓□屑为纥头”。
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①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②穷巷,以-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③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
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柰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与女。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负诫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④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
注①索隐按:负是妇人老宿之称,犹“武负”之类也。然此张负既称富人,或恐是丈夫尔。
注②索隐高诱注战国策云“负背郭居也”。
首节 上一节 135/24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下载地址

上一篇: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下一篇:金瓶梅(崇祯原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