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日 第55节
那个壬生坊。八方小吃。黑漆金匾额上刻着真楷大字道家名言“治国如烹小鲜”。
戏园子。老屋下的灰暗和蓝布列宁装的时兴。他哪儿都不想去了,他只想一步迈进
苏可的房里,他要澄清一切流言,也需要一个决绝的了断。是或否。他去推门。他
心跳得厉害。他以为里边没有人。因为他在门口已经站了好大一会儿,没听见里边
有一点声音。屋里并没有别人,只有苏可。
苏可在睡午觉。他以为这样的五年,她会干瘦。但她却丰润。白皙。酣睡中的
惊醒,也没稍许减少她慵倦的富态。甚至可以说,她比从前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像一
个女人。她还穿着一身白地碎花宽袖宽裤口小圆领的细布睡衣。依然是那张深色的
铁梨木老床。铜钩撩起半边蝉翼般细薄的帐纱。她支撑起上半身,在惊骇中本能地
合起松沓的领口。一时间,她认不出撞进屋来的这个瘦高个儿军人到底是谁,她本
能地一眼先被他斜挎在腿胯上的盒子枪震慑。但马上意会到这可能是谁。她没细想,
也不可能细想,便立即向床头一张摇篮扑去。
他也看到了这孩子,不满周岁……她的丰盈,她全部的奶汁,还在哺养这个不
满周岁的孩子。她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女人,也是因为有了这个还……不满
……周岁的……孩子……
那么所有的流言并非捏造。他觉得自己全身的血都朝头顶上涌来。掏枪。她扑
了过来,栽倒在地板上,匍匐着爬过来,抱住他双腿,哭着哀求道:“你杀了我…
…别碰那孩子……”她像个重罪犯似的伏在他脚下,久久地战栗着,哭泣。是的,
那久已不见了的腰背,想象不到的肥厚。柔软,直到那宽大了陌生了的臀部,都是
自己在朝鲜的坑道里曾焦虑地思念过的。有时,她在他的记忆里总是以不确定的形
象出现。他无法认清她真切的模样。只想得起来她那过于于脆和快当的声音。他为
此焦躁。甚至不敢让战地医院的女军医和女护士触碰自己的伤口。
看啊,白得跟牙粉一样的胸脯从敞开的领口里暴露。膨胀的奶水濡湿了胸前大
部分衣襟。她不再剪短自己的头发,她早已把头发按那神甫所要的那样留长了。那
神甫对她说过,把头发留起来,这是主在创世的那七天里,专门赐给女人的一个优
惠。在州府城里做商校生的时候,宋振和就常看到十二位穿着黑袍的男教友和十二
位穿着黑袍的女教友,从教堂祭台旁边那个神秘的小门里出出进进。女教友们果然
留的都是神甫喜欢的长发。教堂建在海边的长堤上。沙滩是湿的,天总是干的。沙
滩总是黄的,天常常又净蓝。而那教堂的高耸和灰白,便使人们觉得,它就是人世
与天堂之间应有的一架梯子。一个台阶。一声无与伦比的吟唱,一把终于冷凝了的
火炬。
谁去重新点燃?
冷静。他知道此时此刻留给自己的只应是冷静。他从驳壳枪盒上撤回了自己失
血的手。一脚踢开了依然抱着他腿的苏可,回到了军管会招待所。
第二天,苏可的大哥带着苏可的小妹苏丛,带着她的二哥二妹,三弟三妹,来
见振和。宋振和说:“这件事跟你们无关。假如有兴趣,我倒想听你们谈谈五源城
工商界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情况。”
他们没做声。
宋振和要去洗衣服了。警卫员替他买来了肥皂。军管会招待所里还没接自来水
管。潮湿的院子里有一棵上百年的白果树。树下有一口前清举人捐赠的老井。井台
光滑坚硬。
宋振和说:“我会心平气和地跟苏可协商解决好这件事的。别影响你们的工作。
请回吧。”
小妹苏丛说:“振和哥,你真的再不理我们了?”
宋振和勉强地笑道:“什么理不理的,我不还是你‘振和哥’吗?”听他这么
说,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但他没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再去找苏可“协商解决”。
当天夜里,带着警卫员,就离开了五源城,回部队去了。
第15章 姐妹
苏丛喜欢县委大院后身这条幽静的林荫道。喜欢在薄明时分,夹着一部蒲宁的
小说集《败草》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夜》,踩着满地像火焰一般的落叶,走向
大院残缺的后墙,看远方。稀疏的小林子正对北高坡紫色的冈峦。冈峦上除了军分
区设下的一个电台,有它一幢白色的小楼和那些密如蛛网的巨形天线,再没别的建
筑物了。还有榛莽的开阔起伏和并不常见的散淡。县委大院里有个警卫班。早晚都
在巡逻的小战士,都愿意回答她提出来的种种问题。她对什么都感到新奇。战士们
很拘谨地从她手里拿糖果吃。一颗或两颗。她总是很精心地再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
玻璃糖纸折成一个个微型的穿着曳地长裙的细腰贵妇人,送给他们。他们总是很高
兴,很惊奇,微微红起粗黑的脸庞。他们也给她送吃的东西。煮熟的玉米棒。或者
咸鸡蛋。她大声地笑着收下他们赤诚的礼物。他们并不知道她就是本县新来的县委
副书记的妻子。应该说,连她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是书记夫人了。泅洋只对她说,又
要调动工作了,跟我去索伯县吧。那儿的土豆比咱们这儿的更大更面。新单位给的
房子可能还会宽敞些。她就来了。连他调来干啥,自己跟着来又干啥,都不问一问。
他也没细说。她相信他。他太值得相信了。跟泅洋结婚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他已调
动了三次工作。每次都这样。她习惯了。虽然并不一定每次都能住上更宽敞的房子。
比如到索伯县来以前,他在黄土岗公社当副社长,他们住的就是很破旧的两间土房。
说是两间,实际上是把很窄很长的一大间,用一道火墙分隔开来而已。他在外头那
半间接待没完没了的来访者,她就躲在后面那半间悄悄织毛衣。很轻很轻地开着一
个巴掌大的袖珍半导体收音机,把它放在离耳朵很近很近的一个墙洞里。后来泅洋
送给她一副豆粒儿大的耳机。她高兴得不知叫他什么才好。她非常兴奋的时候,非
常冲动的时候,兴奋冲动到难以自抑的时候,喜欢叫他一声“哥”。有时喘息着,
紧紧地搂着他,一连串地叫出许多声“哥”。那天,她踮起脚,搂住他脖子,就羞
怯地感激地叫了他一声“哥”。之所以有些羞怯,是因为还是白大哩。
泅洋原先是木西沟子女学校物理教员。中学部副主任。
那天早饭仍在机关食堂吃的。因为还没有分到住房,所以自己还没起伙仓。吃
罢饭,泅洋说,走,带你去看房去。她一惊,甚至都有些不相信。到索伯县才两天,
能那么快就给房了?在从前,他一定会捏捏她鼻子,挖苦她几句。现在他不了。对
她这老也改不了的一惊一乍,只报以适度的微笑,稍带些嗅意瞄她一眼。他太喜欢
她那双富于神情变化的大眼睛了,也太喜欢她那个常常要跟他赌气的小嘴巴了。从
政以后,每次宣布散会,涌到他眼前的第一个念头,往往是,哟,她在干啥呢?快
走……
县委大院最早是军分区的大院。他们的新房在原先军分区做弹药库的那个小院
里。老库房自然早被拆除。东西两厢盖起了两套两明两暗、各带一个小厨房、专供
县级领导使用的住房。因为两套住房合用一个公厕,加上有一套住房朝向不好,坐
东向西,冬冷夏热,所以,这院里总只住一家。只使用坐西向东的那一套住房。而
对面空出的那一趟厢房,就让总务科占去,做了库房。
前些天,总务科叫城关镇房修队派人来把西厢那一趟重新装修了一下。院子里
还堆着些砖瓦木料。有几个小工正在打扫“战场”,对环境做最后的清理。
他们走进院子时,苏丛听见有人叫了一声“泅书记”。她没在意。以为叫别人。
后来有人很殷勤地送钥匙来开房门。郑重其事地冲着泅洋,很恭敬地叫了声“泅书
戏园子。老屋下的灰暗和蓝布列宁装的时兴。他哪儿都不想去了,他只想一步迈进
苏可的房里,他要澄清一切流言,也需要一个决绝的了断。是或否。他去推门。他
心跳得厉害。他以为里边没有人。因为他在门口已经站了好大一会儿,没听见里边
有一点声音。屋里并没有别人,只有苏可。
苏可在睡午觉。他以为这样的五年,她会干瘦。但她却丰润。白皙。酣睡中的
惊醒,也没稍许减少她慵倦的富态。甚至可以说,她比从前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像一
个女人。她还穿着一身白地碎花宽袖宽裤口小圆领的细布睡衣。依然是那张深色的
铁梨木老床。铜钩撩起半边蝉翼般细薄的帐纱。她支撑起上半身,在惊骇中本能地
合起松沓的领口。一时间,她认不出撞进屋来的这个瘦高个儿军人到底是谁,她本
能地一眼先被他斜挎在腿胯上的盒子枪震慑。但马上意会到这可能是谁。她没细想,
也不可能细想,便立即向床头一张摇篮扑去。
他也看到了这孩子,不满周岁……她的丰盈,她全部的奶汁,还在哺养这个不
满周岁的孩子。她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女人,也是因为有了这个还……不满
……周岁的……孩子……
那么所有的流言并非捏造。他觉得自己全身的血都朝头顶上涌来。掏枪。她扑
了过来,栽倒在地板上,匍匐着爬过来,抱住他双腿,哭着哀求道:“你杀了我…
…别碰那孩子……”她像个重罪犯似的伏在他脚下,久久地战栗着,哭泣。是的,
那久已不见了的腰背,想象不到的肥厚。柔软,直到那宽大了陌生了的臀部,都是
自己在朝鲜的坑道里曾焦虑地思念过的。有时,她在他的记忆里总是以不确定的形
象出现。他无法认清她真切的模样。只想得起来她那过于于脆和快当的声音。他为
此焦躁。甚至不敢让战地医院的女军医和女护士触碰自己的伤口。
看啊,白得跟牙粉一样的胸脯从敞开的领口里暴露。膨胀的奶水濡湿了胸前大
部分衣襟。她不再剪短自己的头发,她早已把头发按那神甫所要的那样留长了。那
神甫对她说过,把头发留起来,这是主在创世的那七天里,专门赐给女人的一个优
惠。在州府城里做商校生的时候,宋振和就常看到十二位穿着黑袍的男教友和十二
位穿着黑袍的女教友,从教堂祭台旁边那个神秘的小门里出出进进。女教友们果然
留的都是神甫喜欢的长发。教堂建在海边的长堤上。沙滩是湿的,天总是干的。沙
滩总是黄的,天常常又净蓝。而那教堂的高耸和灰白,便使人们觉得,它就是人世
与天堂之间应有的一架梯子。一个台阶。一声无与伦比的吟唱,一把终于冷凝了的
火炬。
谁去重新点燃?
冷静。他知道此时此刻留给自己的只应是冷静。他从驳壳枪盒上撤回了自己失
血的手。一脚踢开了依然抱着他腿的苏可,回到了军管会招待所。
第二天,苏可的大哥带着苏可的小妹苏丛,带着她的二哥二妹,三弟三妹,来
见振和。宋振和说:“这件事跟你们无关。假如有兴趣,我倒想听你们谈谈五源城
工商界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情况。”
他们没做声。
宋振和要去洗衣服了。警卫员替他买来了肥皂。军管会招待所里还没接自来水
管。潮湿的院子里有一棵上百年的白果树。树下有一口前清举人捐赠的老井。井台
光滑坚硬。
宋振和说:“我会心平气和地跟苏可协商解决好这件事的。别影响你们的工作。
请回吧。”
小妹苏丛说:“振和哥,你真的再不理我们了?”
宋振和勉强地笑道:“什么理不理的,我不还是你‘振和哥’吗?”听他这么
说,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但他没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再去找苏可“协商解决”。
当天夜里,带着警卫员,就离开了五源城,回部队去了。
第15章 姐妹
苏丛喜欢县委大院后身这条幽静的林荫道。喜欢在薄明时分,夹着一部蒲宁的
小说集《败草》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夜》,踩着满地像火焰一般的落叶,走向
大院残缺的后墙,看远方。稀疏的小林子正对北高坡紫色的冈峦。冈峦上除了军分
区设下的一个电台,有它一幢白色的小楼和那些密如蛛网的巨形天线,再没别的建
筑物了。还有榛莽的开阔起伏和并不常见的散淡。县委大院里有个警卫班。早晚都
在巡逻的小战士,都愿意回答她提出来的种种问题。她对什么都感到新奇。战士们
很拘谨地从她手里拿糖果吃。一颗或两颗。她总是很精心地再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
玻璃糖纸折成一个个微型的穿着曳地长裙的细腰贵妇人,送给他们。他们总是很高
兴,很惊奇,微微红起粗黑的脸庞。他们也给她送吃的东西。煮熟的玉米棒。或者
咸鸡蛋。她大声地笑着收下他们赤诚的礼物。他们并不知道她就是本县新来的县委
副书记的妻子。应该说,连她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是书记夫人了。泅洋只对她说,又
要调动工作了,跟我去索伯县吧。那儿的土豆比咱们这儿的更大更面。新单位给的
房子可能还会宽敞些。她就来了。连他调来干啥,自己跟着来又干啥,都不问一问。
他也没细说。她相信他。他太值得相信了。跟泅洋结婚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他已调
动了三次工作。每次都这样。她习惯了。虽然并不一定每次都能住上更宽敞的房子。
比如到索伯县来以前,他在黄土岗公社当副社长,他们住的就是很破旧的两间土房。
说是两间,实际上是把很窄很长的一大间,用一道火墙分隔开来而已。他在外头那
半间接待没完没了的来访者,她就躲在后面那半间悄悄织毛衣。很轻很轻地开着一
个巴掌大的袖珍半导体收音机,把它放在离耳朵很近很近的一个墙洞里。后来泅洋
送给她一副豆粒儿大的耳机。她高兴得不知叫他什么才好。她非常兴奋的时候,非
常冲动的时候,兴奋冲动到难以自抑的时候,喜欢叫他一声“哥”。有时喘息着,
紧紧地搂着他,一连串地叫出许多声“哥”。那天,她踮起脚,搂住他脖子,就羞
怯地感激地叫了他一声“哥”。之所以有些羞怯,是因为还是白大哩。
泅洋原先是木西沟子女学校物理教员。中学部副主任。
那天早饭仍在机关食堂吃的。因为还没有分到住房,所以自己还没起伙仓。吃
罢饭,泅洋说,走,带你去看房去。她一惊,甚至都有些不相信。到索伯县才两天,
能那么快就给房了?在从前,他一定会捏捏她鼻子,挖苦她几句。现在他不了。对
她这老也改不了的一惊一乍,只报以适度的微笑,稍带些嗅意瞄她一眼。他太喜欢
她那双富于神情变化的大眼睛了,也太喜欢她那个常常要跟他赌气的小嘴巴了。从
政以后,每次宣布散会,涌到他眼前的第一个念头,往往是,哟,她在干啥呢?快
走……
县委大院最早是军分区的大院。他们的新房在原先军分区做弹药库的那个小院
里。老库房自然早被拆除。东西两厢盖起了两套两明两暗、各带一个小厨房、专供
县级领导使用的住房。因为两套住房合用一个公厕,加上有一套住房朝向不好,坐
东向西,冬冷夏热,所以,这院里总只住一家。只使用坐西向东的那一套住房。而
对面空出的那一趟厢房,就让总务科占去,做了库房。
前些天,总务科叫城关镇房修队派人来把西厢那一趟重新装修了一下。院子里
还堆着些砖瓦木料。有几个小工正在打扫“战场”,对环境做最后的清理。
他们走进院子时,苏丛听见有人叫了一声“泅书记”。她没在意。以为叫别人。
后来有人很殷勤地送钥匙来开房门。郑重其事地冲着泅洋,很恭敬地叫了声“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