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名著 > 五月乡战

五月乡战 第34节

  易远方耐心解释说:“我追赶来是要向乡亲们说明情况,同时讲明政策。从前地主老财压迫我们,欠我们的债,这笔债一定要清算。但是,我们一定要按政策办事,不能胡来。李裕川是地主分子,李朵是子女,不是斗争对象,所以把她抓走是不允许的!”

  “不允许?俺们贫雇农办事谁敢不允许?胆子不小!”又是有亮疤的汉子说。

  “咱们走,管他队长不队长!”

  “这队长不地道,没准是个解放兵。”

  “咱爷们儿走!”

  趁众人杂乱议论间易远方向李朵投去一瞥,她的脸白得使人感到她身上已没有血液在流动。她默默地看着听着面前的一切,神情中透出置身度外的超然。易远方忽然意识到自己追来的一念,竟又是系着一条性命,他感到后怕又感到庆幸。这时候殿后村的人已开始向前走动,他知道这些人只要从他身旁越过,他就再也无法阻挡了。他紧紧抓住马缰,把马横在路口,大喊一声:“等一等,再听我一句话!”殿后村的人被这声大喊止住步,又一齐向他们的首领杜主席望去。易远方也把目光盯着杜主席,严厉地说:“你们村没有地主富农,所以没派工作队去,但你们都是李裕川的佃户,作为李家庄工作队队长,我有权利过问你们的事情。如果你们不听劝告,一定要把人带走,那么以后就是找到了李裕川的浮财,我也不会同意给你们半点儿。李裕川不会把钱财埋在你们村前的峦子里,这你们会很清楚!”

  杜主席和众人翻眼望着他,这番话显然起了作用。确实,李裕川的浮财只能是埋藏在李家庄,没有李家庄的认可,势单力薄的殿后村人是取不走一个铜板的。

  “那你说咋办吧?”杜主席态度软了下来。

  “把人放了。”

  “放了再咋办?”

  “以后挖出浮财,我派人来通知你们。”

  “这么地你得留下字据来。”杜主席想想说。

  “字据?什么字据?”易远方不解。

  “写明以后挖了浮财有俺殿后村的份儿,李家庄不能吃独的。不留字据,空口无凭,俺们心里不实落。”

  易远方明白他的意思了,不由觉得可笑。但他知道,杜主席的要求反映了一般农民的习惯心理,有了白纸黑字心里才踏实。问题是由他——一个土改工作队队长——来出具这样的字据,而且明显带有取保性质的字据,却是不适当的。

  “如果不留字据,俺们是万万不放人的!”杜主席重申立场,“俺手里有人作抵押,到时候总会有人拿钱来赎的。”

  “还乡团可不会拿钱来赎的。”易远方心想,没说出口。

  “好吧。”易远方同意照此办理。他从袋里掏出笔记本,撕下一张,又掏出钢笔在纸上写了一行字,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递给了杜主席。

  “手印,你还没按手印!”杜主席不肯接。

  “我签了名字。”

  “那不行,得按手印才行。”

  “我可没印泥呀!”

  “我有,我带着。”杜主席说着从腰间解下一个十分鲜艳的绣荷包,从里面倒出一颗圆图章和一盒印泥。

  易远方按了手印。

  “行了行了,”杜主席接过字据仔细叠好,揣进怀里,“把人交给你了。”

  易远方点点头,把马往堤边拉拉,让出路径。这时他又想到《苏三起解》中的崇公道。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他觉得这个“杜公道”还算是有些公道吧,否则事情会不堪设想。

  “前面不远是庄子,易队长不进庄喝点儿水?咱夼里的水甜哪。”杜主席说。

  “谢谢,我不渴。”他把马又往堤下拉拉,他心里希望他们快走,怕再生出变故。

  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从他和马的旁边走过去,耳边有亮疤的汉子又回头看看,一副甚不情愿的神情。

  堤上只剩下孤零零的李朵。

  易远方又把马拉上堤顶。这时太阳已靠近山顶,山的巨大阴影如同一排黑潮向原野奔涌而去,似乎能听到它淹没明亮大地时的咆哮声,给人一种恐怖感。

  “咱们走吧。”他对李朵说。

  李朵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她慢慢走到一棵树下,把身体倚在树干上,眼怔怔地望着河中的水流。胭脂河上游并不宽阔,水流被山影覆盖住,显得很黑,很阴冷。

  “你累了,骑到马上来吧。”他说,把马向树下拉过去。

  “我不会骑马。”

  “你骑上,我牵着。”

  “不,你走吧,易队长,我谢谢你,从心里谢谢你。”李朵声音有些发抖。她看了易远方一眼,又转向河面去。

  易远方着急地望望已靠近山顶的夕阳,又说:“山里黑天早,咱们还是走吧,早些回家。”

  “回家?”

  “是啊,回李家庄。”

  “那里只有妈妈的坟墓。”李朵自语地说。

  易远方打个寒战。

  沉默,听得见河床里的水声。

  “你应该离开村子,李朵。”易远方直直盯着李朵,声音坚决,“你走吧,早点儿离开吧!”

  “我是得走了,易队长。”李朵说,忽然她的神色变得异样起来,转目紧紧地盯着易远方。
首节 上一节 34/96下一节 尾节 返回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射雕时代

下一篇:在这复杂世界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