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乡战 第32节
“嗯,一定得问出来。”李茂生说,“还有,你记住,从现在起不准离村外出,直到交出全部浮财为止,听见了?”
“可是,我还得去河里捞花瓣……”
“不行!”李茂生断然拒绝。
“这……这是不能中断的……”李朵着急地说,她忽然把目光转向易远方,闪闪地看着他。这是今晚她头一次直接把目光对向他,这是求助的目光。易远方对她目光的含意是明确无疑的,他心里不由一阵慌乱,可他又很清楚自己无法帮助她。
他低头避开了李朵的目光。
李朵给带下去了。
下一个是富农孙永安。
5
早晨村子笼罩在雾气里,炊烟升不到空中去,掺合在雾气里使人窒息。这不由使易远方想到多雾的青岛,那里的雾气要比这里的清新,饱含着大海的气息。每当浓雾弥漫在城市与海滨,便听到从茫茫大海的遥远处传来一声声低沉悠长的牛哞,迷途的船只循着声音便能穿过雾幔安全归返。本地人传说海里有一只神牛,是这只善良的神牛忠贞不渝地为航海人造福。他记得曾多次与周诺君辩论过这只神牛存在的可信性。他从唯物论的观点对此表示怀疑,周诺君却坚信不移。她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于是他就嘲笑她是天主的女儿。她承认自己有着浓厚的宗教思想,但这并没影响她倾向革命。昨晚睡下后他又想到了周诺君。
易远方去一个叫李锁子的贫农家吃饭,为广泛联系群众掌握情况,工作队员都是单独到各户吃派饭。易远方走进祠堂大门向西拐去,走到树中那株白果树下,碰见了赵祖辉的儿媳、名叫小婉的疯女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个掀起一场大波尔后又失去神志的女人。此时她正专心致志地摇一根绳子,她把绳子的一头拴在树上,扯着另一头把绳子抡圆,就像有人在跟她玩跳绳游戏那样。她摇着,按绳子旋转的节奏哼唱着:从官道上过来一个俏小伙,他是俺来喜哥你为啥不理我……她反复哼着这两句,神情很平静。易远方发现她不像常见的疯女人那般蓬头垢面,倒像一个注意修饰打扮的正常女子。她长得很好看,不然也难被娶进财主家。易远方没料到她竟如此年轻,比李朵大也大不了几岁。看见这疯女人他不由想到他的前任卜队长,就是为这个女人,卜队长不光彩地回他的家乡长丰了。
易远方颇有些恐惧地轻轻从小婉身后绕过去,聚精会神的小婉也没看见他。
进村几天来他面临着许多考验,吃派饭便是其一,或者说是真正的考验。昨天他在一个叫李忠保的贫农家吃饭,他住在村头的一幢破草房里,屋里像个垃圾堆,墙壁被柴烟熏成了黑色,地上到处是麦根、破瓦片和碎布,一条狭窄的土炕占去屋子的一半空间。他的大闺女正在炕上睡着,躺在一床满是灰尘的被子下面,消瘦的胳膊从破窟窿里露出。她得了结核病,不住地咳嗽、吐血,走进屋便闻到一股令人窒息的恶臭。李忠保的老婆几乎是用手把饭装进一只碗里,就叫他坐在炕沿上守着那个快死的女孩把饭吃下去。他知道,在这些碗筷上面,在呼吸的空气里,都已经沾染了结核病细菌,可是必须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吃。当时他的心情是沉重的,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是贫苦农民生活的一个缩影。如果说他的学生时期的革命热情是来自书本,来自空洞的理念,那么在这户贫病交加的农家里,他才真切地认识到革命之对于中国,尤其对于广大农村中苦难的农民是何等地紧迫不怠。
他走进李锁子家。李锁子是一个叫人说不出年龄的农民。他高高的个子,体格强壮,相貌粗犷,单看那一脸皱纹好像已五十开外。可他的行动矫健、肌肉发达,又像只有三十多岁的模样。庄稼人先从脸上老,他的老婆也同样是满脸皱纹。从屋里的陈设看,这户人家不比李忠保富有,但收拾得还较干净。他们给他吃的是面条、麦面、豆面和地瓜面混合在一起的面条。
“昨天黑下你们工作队和村干部溜墙根来着?”陪他吃饭的李锁子冷不丁问了这么一句。
易远方一怔,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李锁子说:“我看见了,没想到你们公家人也溜墙根,看人家两口子在炕上干事儿。”
易远方的脸“刷”地红了。他不再吱声,埋头闷闷地吃饭。他知道无法对李锁子解释什么。昨晚放走了李金鞭等人,紧接着便开始了对他们进行秘密监视,以便找到藏匿浮财的蛛丝马迹。不管怎样看待这一行动的本身的道德性质,但却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事实上也确实收到了效果。从偷听李金鞭黑下和他老婆的谈话就证明了他手里仍然掌握着不少浮财,这就对下一步斗争李金鞭心中有数。自然,监视中也无意间看到了一些不应该也不必要看到的事情,譬如普通农民讳莫如深的夫妻生活,但这又实在是无法回避的。在监视前对人员进行分工时,李恩宽提出他去监视吕福良,当时大家心里都觉得不妥,可又没理由反对,李茂生便提出让他和李恩宽一起去,他就去了。吕福良住在村子后面一座孤零零的草房里,这草房的原主人已住进他的青砖大瓦房里。黑下月亮很亮,照得草房像落了一层厚霜。李恩宽把他带到房子后面,进入月光的阴影里。李恩宽蹑手蹑脚靠上一只亮着灯光的窗子,用舌尖在窗纸上舔出一个洞,向里看去。他忽然发现李恩宽的身子像打摆子似地抖起来,抖得十分厉害,也听得见他愈来愈粗的喘气声。他赶紧向他靠过去,小声问:“怎么啦李恩宽?”李恩宽没回话。他碰碰他的背又问了一遍,李恩宽才回过头,暗中两眼像火样亮,说:“快看!”他就学着李恩宽的动作把窗纸舔破,把一只眼对过去,这瞬间,只见一团白光闪闪,他差点儿叫出声来,连连倒退几步,身体也不自禁地颤栗起来。眼前依然亮着那团白光,这团白光直到他回到祠堂也未熄灭。他只听得李恩宽对众人大骂吕福良:“那王八蛋一边哭一边和老婆干,告诉他老婆交不出浮财就割鸡巴,两人就一边干事一边哭,好像有了今日没明日,这个王八狗杂种……”他听李恩宽大骂时心里也膨胀着对吕福良的憎恨,也包括对自己的不可名状的憎恨。他的情绪从来没有这么浮躁过。去李朵家“溜墙根”的王留花回来也愤愤不平。这不仅因为她没探听到有价值的线索,还因为她看见了李朵临睡前的卫生习惯,她恨恨骂道:“她娘的那小妖精上炕前还得洗洗臊胯子,就像叫十八个男人操了……”积怨甚深,贫苦农民不放过一切宣泄仇恨的机会,这本是可以理解的,即使过分些也是可以理解的。千百年来贫苦农民承受的欺压屈辱确实太深重了,就像地层深处的岩浆,火山一旦爆发,也就不会恪守这样那般的规范。而现在,他却没想到李锁子对他们“溜墙根”的行为提出了异议,李锁子同样是贫苦农民。他感到困惑。
易远方草草吃了饭,离开李锁子家。这时天已清朗,雾气消散,太阳把热力倾泻在狭窄肮脏的村街上,暖洋洋的。避风向阳处聚集着一些老头子,一样的肥大破烂的黑棉袄,一样的下面扎着带子的黑棉裤,一样的干枯的布满皱纹的脸,一样的肮脏的八字胡。他们坐在小板凳上聊天、晒太阳,又脱下棉袄捉虱子,用指甲挤、用残缺不全的牙齿咬。这样的“战斗”他们锲而不舍地进行了一生。当易远方从他们面前走过时,他们才稍稍停下,用惊异的目光看着这个“公家人”。
白果树下,疯女人小婉仍在,但不再摇绳圈了,许是摇累了,或是独自玩腻了。此刻她一动不动地倚在树上,向东望着灿烂的天际,阳光在她脸上照出清晰美丽的轮廓。她已经不是那个勾引革命者的小婉了,而是疯女人小婉,易远方想。她的罪过已同她的灵魂一道消失了。她只是一具躯壳,一具美丽的躯壳。李朵千方百计要把她唤醒、复苏。想到这,他的面前倏然出现一双闪闪的眼睛,眼睛里射出祈求的目光。这目光叫他面对小婉不由生出一种畏怯的心理,他想避开小婉,从她的身后绕过去。然而,这时小婉竟看见了他,脸上立刻现出兴奋的表情,她直愣愣盯着他,迈大步向他走过去,他不知所措地停下脚。小婉冲他笑了,笑得放浪而妩媚,笑过向他发出响亮的询问:“干不干?不干堵死啦!”他的头皮突然一阵发凉,下意识把手按在腰间,朝她吼道:“老实点儿,不老实开会斗争你!”小婉没被吓退,又嘻嘻笑了:“斗争俺,凭啥斗争俺?俺是革属!”他不知该怎么摆脱这疯女人,正在这时从小学校里传来一阵钟声,是召集开会的钟声,这钟声叫小婉一怔。他趁机逃离了小婉,没走多远又听到小婉向他的呼叫:“凭啥斗争俺,俺是革属,俺是革属,谁敢斗俺……”
他没再回头,大步向小学校奔去。
6
上午的斗争会成果丰硕,挖出一千块银元,打死了李金鞭。
小学校院里热闹得像唱戏,全村男女老幼情绪高涨,密密麻麻的人群显示出一片近乎黑色的深蓝。这种颜色的洋布便宜,妇女都用它给男人和孩子做衣裳。在这一片黑暗当中,点缀着白色和土灰色,这是穷得连染料和洋布都买不起的人穿的家织的土布衣。在这暗淡的黑色与灰色中间,还掺杂着零星的鲜艳色彩,不是这个姑娘穿的红褂子,就是那个年轻媳妇穿的绿裤子,再不就是哪个怀抱婴儿头上戴的五色小“龙帽”。男人们坐在会场的最前面,一边镇定地抽烟,一边谈话,议论着今天要开的斗争会,时而骂几声狗地主。他们小心地从挂在腰间的小皮荷包里弄出一小撮烟叶,把它装进黄铜烟锅里,然后用火镰在火石上敲出火星,把点燃了的火绒按在烟锅上。这袋烟点着后就传来传去,使得它在烧完之前至少有四五个人都能吸上一口,稍停,另一人又装上一锅。男人们抽烟聊天,女人们就做起从家里带来的针线活儿:有的捻麻绳,有的用已经捻好的麻绳纳鞋底,一边做活儿一边拉着家长里短,无非是谁家的媳妇嘴馋谁家的婆婆心狠。小孩子们在大人面前嬉闹玩耍,兴高采烈地欢呼着:“斗大肚子喽!”乡间缺少娱乐,小孩子平常可以看到的热闹场面只有娶亲和出殡,如今又增加一项就是开斗争大会。平时他们总盼望着开会,得到消息便奔走相告,早早抱着凳子、蒲团去会场占好位置。有时他们也效仿大人开他们自己的斗争会,找出一个孩子扮成“大肚子”,叫他弯腰和游街,直到把这个“大肚子”斗争得哭叫起来才尽兴散去。
在人们焦躁不安的期待下,民兵们终于把今天要斗的人押进了会场,会场顿时鸦雀无声,几百双眼睛一齐停止转动,像盯着被捕获的野兽般盯着这些人。其实,多少年住在一个村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并不陌生,可是在知道了这伙人是他们的敌人后就突然感到陌生,并且充满了仇恨。他们开始懂得该怎样算剥削账,他们把自己的几十年还有先宗列祖的数百年间所交纳的租粮加在一起,忽然目瞪口呆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数字。这个数字足以购置上百亩土地以及盖一幢像样的青砖大瓦房,可是狗日的地主没有叫他们实现,剥削得他们辈辈一贫如洗。现在看到这伙仇人像狗似地被押进会场,心里就实实在在地痛快。
走在最前面的是易远方已经见过的李金鞭、吕福良、孙永安,走在后面的是女人:李金鞭的老婆邢金枝、吕福良的老婆何桔枝、李裕川的老婆李朵的母亲王晓存,还有赵祖辉的老婆小婉的婆婆赵杨氏。这伙剥削者后面跟着携棒的民兵队长李恩宽。他一改平时装束,穿一身暗红色旧衣,村里人都知道他有这样的习惯:每次开斗争会前都要换上这身旧衣。因为打死赵祖辉时,血把他刚分的新衣染红了,使他大为懊丧,因没人给他洗衣。后来他就准备了这身“工作服”,用时穿在身上,不怕血污;不用时挂在民兵连连部的墙上,像一面火红的旗帜。
先斗李金鞭,这是事先商定的,因对他心中有数。李恩宽把他往前推推,还是村长李茂生问话。易远方、申富贵、王留花坐在台上。开始并不顺利,李金鞭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还一口咬定不再有一文铜钱了,打死也没有了。话已说绝。群众愤怒地呼起口号,下面就轮到李恩宽了。他又把李金鞭往前推推,没说什么,就开始给李金鞭解棉袄扣子,李金鞭怔着。李恩宽不动声色地缓缓解着,一点儿也不粗暴,甚至有些温情,就像一个心地善良的弟弟在细心照料一个患呆痴病的哥哥。转瞬间棉袄扣子全解开了,这时李金鞭突然清醒过来,他挣扎着哀求着不让李恩宽把棉袄脱下,他明白只要卸下这副“甲胄”就性命难保了。他的反抗激起李恩宽的愤怒,照准他敞开的前胸打了一拳。这时李金鞭的老婆“哇”地大哭起来,朝李恩宽跪下了,叫着:“恩宽兄弟行行好,饶了俺吧,饶了俺吧……”王留花离开座位向她走去,伸手撕她的嘴,血淌了出来,不住地往地上滴。她憋住了哭,但依然跪着。这边李恩宽已把棉袄脱下。会场有点儿乱了,有人喊叫:“把狗日的裤子也扒下来!”“扒下来!”“扒下来!”李金鞭呆痴了,直直地瞪着眼。这时李恩宽抡起棒子朝他打去。头一棒打在肩膀上,只听“咔嚓”一声,会场上所有人都听见骨头断裂声。李金鞭应声倒地,杀猪似地嚎叫着,满地打滚。李恩宽仍一棒一棒打下去。易远方心头不由一阵颤栗,他有生头一次见这般不顾死活地打人场面。他在大学时曾听一位同学讲过名贵补药阿胶的制作过程:用棒子将驴子活活打死,让驴血最大限度地积淀进驴皮中。李恩宽此刻就像在打一条准备制作阿胶的驴。易远方不知李恩宽此时心里怎样想,可他知道自己在想着小黄庄东河里那片人腿的“碑林”,他努力去想那座“碑林”,想那一双双脚的模样。他听到李金鞭的老婆重新发出的哭声,她边哭边道:“他爹交出吧,交出来吧……”李茂生让李恩宽停手,朝李金鞭问:“李金鞭你老婆说叫你交了,你交是不交?”这时李金鞭已完全瘫倒在地,鲜血淋漓。他的嘴唇动了动,接着挣扎着爬起,一瘸一瘸地向村外走去。民兵、村干部、群众跟在后面。太阳照得村外明朗,空气里飘着植物的苦香。李金鞭走到河堤上的一株歪脖柳树下,用手朝树下面指指。立刻就有人开始挖掘,很快挖出一只坛子,里面装满了银元,数了数整整五百块。五百块大洋。人们喜笑颜开,全村每户可分到两块半。喜悦之后紧接着又是愤怒:这个狗地主口口声声没有了,结果还保留这么多,没准还不止这些呢。“叫他全部交出来!”“两块半够买个屌!还得叫他交!”“不全部交出来就揍死他!”人们狂喊着。土改斗争是这样与农民的直接利益相关连,不仅每一亩土地,每一头牲口,甚至每一块银元铜板。由此而激发的革命原动力便可想而知了,易远方首次想到这一问题。趁热打铁,渴望得到更多收获的群众迫不及待地在河边围成一个新会场。李恩宽又继续拷打李金鞭,群众喊口号助威。李金鞭终于顶不住了,同意再交。他已经爬不起来了,就让人抬着顺河堤向下走去,又来到一株古怪的歪脖树下时,李金鞭伸手指了指。挖地三尺,这次挖出的是一只相同的坛子和数量相同的银元。干部群众的情绪激动,人们涨红着脸,不知该喜还是该怒,一齐臭骂着李金鞭。李茂生走上前问道:“李金鞭,你还想把其余的保留吗?”李金鞭吃力地吐着字音:“没有了,真没有了。”李茂生说:“没有了?没人相信你的话,群众的情绪你看见了,若再不识时务,可就死到临头了!”“给我香。”李金鞭说,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脸白得像纸。李茂生问:“要香干什么?”“我……我要起誓。”“起什么誓?”“我起誓,没有了,真的没有了,再有叫我断子绝孙……”李茂生忽然抬头看看易远方,这是征询的目光。易远方迟疑了一下,没表示什么。这时又响起口号声:“别相信狗地主的鬼话,揍狗日的!”“李恩宽揍狗日的!”“让我起誓,让我起誓……”李金鞭呻吟着。直觉告诉易远方,李金鞭确实不会再有了。农民迷信,一般是不敢违心起誓的,怕遭到上苍的报应。对李金鞭的斗争应该结束了。他刚要把这想法告诉李茂生,可忽然又犹豫起来:相信一个地主的指天发誓而停止斗争,是不是要犯右倾的错误?却见李恩宽从人堆里揪出一个青年,他是李金鞭的侄子,叫李吉年。“我累了,你揍他!”李恩宽向他发出命令,同时把棒子交给他。李吉年没接棒子,李恩宽给了他个嘴巴子,说:“你他妈不愿和地主本家划清界限,是不是你给他窝藏了一坛子银元?嗯?!”李吉年立刻吓得两眼发直,“没有,没有,你千万别冤枉好人哪……”在挖浮财斗争中,群众对窝主是十分憎恨的,一旦发现了窝主就与财主同等治罪,打死窝主的事在邻村屡见不鲜。于是李恩宽一定要证实他是窝主:“你是好人?你是好人为啥不打坏人?你不打坏人就是同伙,你是同伙就证明你是窝主,你是窝主我就得揍死你!”他挥去一棒子。李吉年毕竟年轻,躲过去了,但却屈服了。表示愿意以实际行动与他的反动本家划清界限,证明自己没有充当窝主的角色。他两手哆嗦着接过棒子,抡起朝李金鞭打去,他不敢用力,又不敢不用力,边打边流泪,嘴里嘟噜着:“我叫你不交,我打死你。我叫你不交,我打死你。呜呜——”奄奄一息的李金鞭已不经打了,很快咽了气。接着被填进歪脖树下刚挖开的洞穴里埋掉了。
人们抬着银元返回了小学校会场,接着斗争王晓存。刚挖出的一千块银元吊起人们更大的胃口,燃起熊熊的希望之火。李裕川是村里的首富,在任村长期间又不乏敲诈勒索,聚敛的财富肯定不在李金鞭之下。他跑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王晓存是一个面容憔悴而不失风韵的女人,易远方曾听李茂生介绍过她的情况:她出身于一个大户人家,父亲是青岛恤养院院长,颇有些文墨,善写会画。她幼时曾跟她父亲读书作画,学识不在李裕川之下,人品更居李裕川之上。她为人平和、通达,待长工、丫鬟不薄,在村里人缘也不错。
李茂生认为,如果她能痛痛快快交出浮财,群众不会把她怎样。问题是她家的浮财究竟落于何处,还叫人难以猜测。昨晚王留花去她家偷听,李朵回家后便向她询问浮财埋在何处,并劝说她全部交出,她告诉李朵浮财全部叫李裕川带走了。任李朵再三追问,她仍是这种说法。当时李茂生和易远方认为,王晓存的说法并非完全不可信。李裕川为人奸猾毒辣,他既然处心积虑要把吕福良的浮财骗走(是否成功另当别论),更不会把自己的留下。当然这种分析并不影响对王晓存的斗争。
李茂生开始向她追问,她的回答果然同昨晚听到的一般。群众又高呼口号,又到了李恩宽出场的时刻,但这次李恩宽却不肯下手了,他以“好男不同女斗”为理由把打人的特权转让给王留花。王留花欣然应允,大概她也觉得对付地主女人自己责无旁贷,站起向王晓存走去。
王留花是个十分命苦的女人,易远方听到她的苦难经历后十分同情。她是外乡人,从小卖到这村给人当童养媳,受尽虐待。她盼着长大与男人合房成婚,心想那时就有人疼了,谁料没等到那一天,男人在秋天去南山砍草滚了坡。从此她就开始守寡,长年雇给财主家推磨,一推就是二十多年,推得身体都变了形,右半边身子向前倾斜。转惯了磨道,走直路倒头晕,黑下上炕一闭眼就听见磨响。她的死鬼男人叫吕喜子,村里平辈人都叫她喜嫂子,其实她从没沾过男人身子。要是说苦难与斗争性成正比的话,王留花就是。身为妇女主任,在斗争中对财主家女人她从不心软。
此刻,易远方眼盯着她,王晓存也盯着她,整个会场的人都盯着她。她没从李恩宽手里接过棒子,李恩宽那根粗圆的棒子她奈何不得,只见她从发髻上拔出一根针来,以异常敏捷的动作向王晓存身上刺去。王晓存发出一声惨叫,险些跌倒。王留花举手再扎,这时李朵不知从哪儿奔了过去,快步置身于母亲和王留花之间,用身体护住母亲。王留花的这一针扎在她的肩膀上,只见她全身一下子绷紧,双脚原地一跳,却没叫出声来。她瞪着王留花,一字一字地往外吐:“你扎吧,扎吧,扎我吧……”王留花说:“就扎你,老娘知道你的小×痒痒了,要不干嘛天天黑下洗?老娘给你扎几下,叫你舒服舒服,过过瘾!”说着伸手往上撩起李朵的旗袍下摆,这时李朵抬手打了她个耳光,清脆的响声就像赶车人炸了一记脆鞭。王留花呆了,身体保持着刚才瞬间的姿势,纹丝不动,如同打飞了魂魄。此间会场上所有人都怔了,不知所然了。长时间地沉默着,好像在集体回忆着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整个小学的院子静无声息,似乎还回荡着那声耳光的余音。这时李朵的母亲“轰”地倒地了。易远方是最早清醒过来的人,他大呼一声:“散会!”又立即让人把昏死过去的王晓存抬回家去。
中午时分,从村头那座草房里传来哭声,是李朵的哭声。当易远方和李茂生等人闻声赶来,李朵的母亲身体已经僵硬了,无法挽救了。李朵紧紧抱住母亲的躯体不放,谁也无法把她们分开。据说,王晓存回家苏醒过来后,便借故支走了李朵,李朵从出门到归来不过片刻时光,那女人便抓紧这点宝贵时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王晓存是这天死去的第二个人,紧追她脚步的是美人何桔枝。她是替吕福良而死,那是当天下午。斗争吕福良的情景使易远方感到沉重。这个软弱的人用一遍一遍的誓言,用一把一把的泪水乞求人们相信他的话,卑恭屈膝,可怜巴巴。但这一切都未能奏效。易远方清楚,并不是大家完全不相信他的话,而是根本不想饶恕他,因他的行为确实让人痛恨:他宁肯把钱财交给恶霸地主却不肯交给贫雇农,凭这一条他说什么都无用。“我担保,”他一遍一遍这么说,“以后从李裕川手里要回来一定如数上交,如若食言,天打五雷轰。”李恩宽把他按在地上跪着,问他:“你这遭对老子说明白,到底是留尾巴还是留鸡巴?嗯?!”他眼睛不眨地盯着吕福良。易远方突然知道他要来真的了,他从他的眼光里看得出,李恩宽将说到做到。可他不明白为什么他对吕福良身体的这部分如此难容,耿耿于怀。会场立刻由喧闹转而肃静。吕福良也似乎明白在劫难逃,魂飞魄散,瘫倒于地。李恩宽又转向在身后站立的何桔枝,问道:“何桔枝,交不交出浮财来?不交,就一刀断了你的‘粮草’!”他说完这话后的目光很异样。何桔枝始终深埋着头,从上午到下午一直是这样。听了李恩宽的问话她仍然低头不语。一撮垂下的头发被风抚弄。易远方承认,她的面目、体型都是十分俏丽的。不要说在这穷乡僻壤之处,即使在青岛,在阔小姐云集的大学校园里,像她这般天质无饰的美丽也不多见。“断了你的‘粮草’!”这话使易远方好像看见了什么,朦朦胧胧,迷迷离离,他只觉得自己的心不停地沉下去。他不由抬头看看何桔枝,何桔枝仍无声地垂立,没丝毫表情。也许她比吕福良清醒,明白说什么都是徒劳。险恶关头女人常常比男人冷静。李恩宽见等不到回答,就提拉着吕福良进到与主席台毗邻的一间教室里,随之便听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哭声——李恩宽下手割鸡巴了。这哭叫声愈来愈惨烈。易远方血往头上冲去,冲得他头晕目眩。他不赞同李恩宽如此施刑于人,想奔进教室里去制止,去告诉李恩宽可以用对付李金鞭的手段来对付吕福良,但不要这样。可他没有离开座位,像被一根绳索捆绑住,动弹不得。吕福良又发出死前的嚎叫,这时何桔枝抬头看着村长李茂生,说:“村长,放了他吧,我交,我交出浮财,我知道藏在哪儿……”李茂生听了稍怔,接着飞一样冲进教室里。易远方也相跟于后。进到屋中,他看见吕福良已赤身条条被李恩宽按在一张课桌上,鲜血淋淋,像一头刚剥去皮的猪。他是趴卧在桌子上的,显然是企图用这种姿势保护住那个李恩宽决心要铲除的部位。李恩宽竭力要把他的身体翻动,他双臂紧紧地搂抱住桌子,不使李恩宽成功。他的还未丧失的求生本能确为自己赢得了时间。李恩宽恼怒地盯着进来的人。“住手吧,”李茂生对他说,“何桔枝要交浮财了。”仇恨未消的李恩宽用刀向吕福良的臀部扎下去。临时作出决定:会场不动,由民兵看守住吕福良和其他被斗的人,让何桔枝带工作队和村干部去挖出浮财。决定宣布后会场立刻骚动起来,群众要求一起去挖浮财,并呼着口号,队伍就浩浩荡荡出了村。在村口何桔枝站住不走了,她提出要求:带着她的女儿小灯一起去。她的要求不能说是合理的,但在这紧要关头,只能满足她。于是立即派人去她家领来小灯。她和吕福良生了两个孩子,大的男孩子在土改初期便送去她的中农成分的娘家了。易远方看着这个小灯,她五六岁的样子,长得酷似她的母亲,穿一身红衣,确像一盏点亮了的小灯。她瞪着吃惊的眼睛望望母亲,又望望围着母亲的一大圈人。何桔枝没说什么就牵着她的手向村外走去了。这时太阳开始西斜,这个时分的光线是一天中最明媚、最辉煌的。易远方看到田野比几天前又绿得浓重些,那是地里开始返青的麦苗和田埂路边上疯长的青草,星星点点的小花在绿丛中显得十分鲜艳醒目。小灯向她的母亲要这些野花,何桔枝就弯腰从路旁采下几朵交给小灯,小灯又给自己插在发辫上。后来何桔枝又把小灯抱起来往前走,人们跟在后面,只能看见她把小灯抱得很紧,时而把小灯的脸贴在自己脸上,好像对女儿说着什么。又走了一段路她停住了,放下小灯,挥手让她回村去,小灯听话地蹒跚着向村子走去了。易远方满腹狐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向身旁的李茂生问道:“再往前是什么地方呢?”李茂生想想,答:“前面有她家的一块地,没准东西埋在那儿吧?”李茂生只记得那儿有她家一块地,却忘了地里还有一口井。这口井就留下了何桔枝的命。就在这天深夜,吕福良带着他的女儿小灯逃出了村子。
7
春的脚步加快向前移动,渐渐逼近夏的边沿。绿色的原野已不再绿得那么单调了,耀目的天空下,大地宛如一块彩毡从天边铺接到天边。
斗争暂时停止下来。不是因为死了几个人,死人是不可避免的,就像犁地难免要切断几条蚯蚓,踏死几只虫豸的道理一样。暂停是因为上级发出突击春种的紧急通知。挖浮财几乎使人们忘记了农时,忘记了土地还需要犁耕,需要施肥及播种,因为谁都不难发现从地里挖掘银元比在地里劳作得益要多。就在李金鞭死去的当夜,沿河数里河堤上所有躯干歪邪的柳树下都被人挖掘过。当早晨的太阳升起,人们看到的河堤已经千疮百孔。
然而,季节确实不容迟缓了。
几天来,易远方和工作队的所有成员一起投入到繁重的劳动中。席立江出身农民,其他队员也大多来自农村,种地是行家里手。易远方则很生疏。量材而用,他就帮没牲口的农户拉犁耕地,小贾和他一起。从事牲口的工作自然无需技术,却要付出更多的力气,绳套深深地嵌进肩窝,身子弯曲得几乎贴着地面,喘息不止,汗流如注。脚踏湿润肥沃的大地,他的思绪却在天际驰骋,一幅幅画面周而复始地在眼前闪现,而最终画面总要凝固于李朵打王留花耳光的那一瞬。那是怎样的一掌,至今仍使全村人感到羞怒难当,也感到震惊而迷惘。斗争对象在斗争会上打村干部的耳光,这样的事情在整个解放区也属空前,这是一个严重的事件,理应坚决打击,挽回影响。在当天下午斗争吕福良之前,王留花以最强硬的态度要求先斗争李朵,但他和李茂生没有答应,他们担心报仇心切的王留花会要了她的命。他单独找王留花谈了话,先称赞了她的阶级斗争性强,应继续发扬,同时又含蓄地指出她在斗争李朵母女时有些不妥之处。王留花却不承认有什么不妥。她问他:你是说应该用棒子打不该用针扎?他摇摇头,不知该怎么对她讲。后来他问她:为什么你扎她第一下时她没反抗,而你再扎时她就打了你?王留花说:因为第二下把她扎痛了。他说:不对,你还没扎下时她就打了你。王留花说:那是她嚣张,是她的阶级本性。他沉默不语了,他想也许她真不明白李朵冒死打她耳光的起因吧,要这样再说什么也是无用的。但他最后告诉王留花,立刻斗争李朵是不合适的。当时王留花恨恨地看着他说:你们工作队和俺们贫雇农不一条心,卜队长搞地主女人,你包庇地主女人,俺去区土改工作团告你!他没再说什么,可他知道这几句话的分量是很重的。王留花没再紧追这件事是因为后来村子里出现了鬼魂,首先是有人黑下撞见李金鞭的鬼魂,光着膀子,在村街上游荡,嘴里一声连一声地念咕着:给我香,我起誓,给我香,我起誓……后来几乎全村人黑下躺在炕上都听见他这要焚香起誓的声音。再后来又有人说看见了王晓存和何桔枝的鬼魂,王晓存脖子上拖着根草绳,何桔枝满身滴水,两人结伴而行,时哭时笑。易远方不相信会有这种事,深夜时他与贾金余持枪在村街巡逻,并没撞见传说中的鬼魂。奇怪的是回去睡下后他听到了李金鞭对他的呼唤,声音很小却很清晰:易队长,你知书达理,给我香,给我香!……他翻身坐起,开亮手电,却没照到什么异物。再躺下耳畔又响起先前的声音,弄得他满腹狐疑,彻夜难眠,捱至头一声鸡叫,李金鞭喋喋不休的呓语才戛然而止。一连几天,村子都陷入一片迷乱恐怖的气氛中,人人自危,黑下不敢出门。直到后来家家烧了纸钱,挂了桃枝,村子的夜晚才安静下来,鬼魂消去。易远方在日光下看着满街飘飞的纸灰和家家门楣上鲜艳的桃枝,茫然若失。紧接又出怪异,有人早晨开门发现悬挂的桃枝一夜间变得光秃,枝上繁密的花朵不知下落。之后每晚都有几家再现这种状况,人们刚刚平复的心境又生疑惧。易远方却突然彻悟:一定是李朵为小婉摘去了桃花。她仍然在为小婉治疗。她的母亲死后他曾经见过她一次,那是一个西天开始抹霞的傍晚,村南的田野看去有些紫红。李朵在一块空闲地里剜野菜,他见她还是原先的装束,只是头上多了一条白布带。她低头剜菜,他看不见她的脸,只看见刘海儿下面苍白泛亮的额头。他向她走过去,她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头继续剜菜。他默默地看着她,后来他就不看她了,眺望着南面沉郁的昆洛山。他心里堵得很,不知该对她说些什么。对李金鞭的死他并不感到惋惜,他是罪有应得,而且他是那么紧密地把他与小黄庄惨案联结在一起。但他对李朵的母亲王晓存的死却感到一种隐隐的歉疚。古语道:官不催病人。那天斗争会前他看见两名妇女把面色惨白、身体虚弱的王晓存架往会场时,他心中倏然闪出一念:不必叫王晓存参加斗争大会,可以组织几个人到她家里追问浮财下落,这样既坚持了斗争又顾及了病人。但他终于没讲出口。一个工作队队长提出这样的斗争方式会使人感到不可思议。他没有提出,于是便有了后面的事态及李朵那异乎寻常的一掌;于是又有了王晓存欲以解脱女儿的死亡。一个人的命运竟如此微妙地系于另一人的一念之中。还有何桔枝。当他发觉她的行为异常时曾企图阻止她再往前走,甚至包括李金鞭,李金鞭要求焚香发誓时他的直觉告诉他不会再有银元了。阻止还是不阻止,说话还是不说话,这些都决定于一念之间,而一念之差便决定了人的生死存亡。这不由使他感到沉重。他仍然默默地望着南面巍峨的昆洛山,轻轻对李朵说:“回你姨家去吧。”他停了停又说,“早点儿离开村子吧。”李朵停止剜菜,没抬起眼睛,却摇了摇头。“为什么呢?”他问。李朵没有吱声,又继续剜起野菜。他后来就从地里走开。再后来也就是当晚,他让小贾避开众目给她送去一点儿粮食一点儿盐和一盒火柴。现在他不由想到:李朵不肯离村,莫非就是为了不停止对小婉的治疗?这实在又是没有道理。
这天掌灯时分,有一陌生人趁夜色潜入李家祠堂,神色慌张,左顾右盼。这时祠堂只有易远方一人。席立江和其他队员去户下吃饭还未回来。易远方发现这个不速之客,立刻把他喝住。这人急忙上前搭话,说道:“你是易队长吧?我姓卜。”“姓卜?”易远方张大眼睛,盯着他,“你,你是卜队长?”那人点头应是,向他伸过手来。易远方伸出自己的手,却继续审视着这个自称卜队长的人。他三十出头模样,体格健壮,眉目清朗,只是在灯光下面显倦容,恍惚不定的眼神透出内心的畏葸不宁。他难以相信这便是卜队长——他那声名狼藉的前任卜正举。当他在区上接受李家庄工作队长职务时,这位被解职的人已回他的家乡了。他不曾想到还会见到他,更不曾想到他竟然有勇气再次出现在李家庄。这个意志不坚定者给工作队留下难以洗涤的耻辱,当村子上空回荡着疯女人小婉的叫喊时,人们便条件反射地记起这个品行不端的人,同时发出几句咒骂。他是没有理由再出现在这块地面上的,然而他却像幽灵一样驾着黑夜降落在他的面前,这叫他心中生出不可名状的憎恶。卜正举提出要单独和他谈谈,不想见到工作队其他的人。出于一个后任者的礼貌,他尽管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把他从工作队办公室带到自己住的厢房内。
对方刚刚坐下便说明来意,他要求易远方今晚带他找到小婉见一面。因为他不便于自己单独去找。
“她疯了,难道你不知道么?”易远方努力压抑住内心的愤怒对他质问道。
“我知道,所以我更要见到她,”他可怜巴巴地看着他,“无论如何请你帮忙,让我见一见小婉……”
“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了!没这个必要了!”易远方硬邦邦地拒绝了,他不看他,而看着桌上油灯摇曳不定的火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无论是你,还是我们工作队,都只能为此而羞辱!”他眼里射出冷峻的光。
沉默。
“可是,我还得去河里捞花瓣……”
“不行!”李茂生断然拒绝。
“这……这是不能中断的……”李朵着急地说,她忽然把目光转向易远方,闪闪地看着他。这是今晚她头一次直接把目光对向他,这是求助的目光。易远方对她目光的含意是明确无疑的,他心里不由一阵慌乱,可他又很清楚自己无法帮助她。
他低头避开了李朵的目光。
李朵给带下去了。
下一个是富农孙永安。
5
早晨村子笼罩在雾气里,炊烟升不到空中去,掺合在雾气里使人窒息。这不由使易远方想到多雾的青岛,那里的雾气要比这里的清新,饱含着大海的气息。每当浓雾弥漫在城市与海滨,便听到从茫茫大海的遥远处传来一声声低沉悠长的牛哞,迷途的船只循着声音便能穿过雾幔安全归返。本地人传说海里有一只神牛,是这只善良的神牛忠贞不渝地为航海人造福。他记得曾多次与周诺君辩论过这只神牛存在的可信性。他从唯物论的观点对此表示怀疑,周诺君却坚信不移。她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于是他就嘲笑她是天主的女儿。她承认自己有着浓厚的宗教思想,但这并没影响她倾向革命。昨晚睡下后他又想到了周诺君。
易远方去一个叫李锁子的贫农家吃饭,为广泛联系群众掌握情况,工作队员都是单独到各户吃派饭。易远方走进祠堂大门向西拐去,走到树中那株白果树下,碰见了赵祖辉的儿媳、名叫小婉的疯女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个掀起一场大波尔后又失去神志的女人。此时她正专心致志地摇一根绳子,她把绳子的一头拴在树上,扯着另一头把绳子抡圆,就像有人在跟她玩跳绳游戏那样。她摇着,按绳子旋转的节奏哼唱着:从官道上过来一个俏小伙,他是俺来喜哥你为啥不理我……她反复哼着这两句,神情很平静。易远方发现她不像常见的疯女人那般蓬头垢面,倒像一个注意修饰打扮的正常女子。她长得很好看,不然也难被娶进财主家。易远方没料到她竟如此年轻,比李朵大也大不了几岁。看见这疯女人他不由想到他的前任卜队长,就是为这个女人,卜队长不光彩地回他的家乡长丰了。
易远方颇有些恐惧地轻轻从小婉身后绕过去,聚精会神的小婉也没看见他。
进村几天来他面临着许多考验,吃派饭便是其一,或者说是真正的考验。昨天他在一个叫李忠保的贫农家吃饭,他住在村头的一幢破草房里,屋里像个垃圾堆,墙壁被柴烟熏成了黑色,地上到处是麦根、破瓦片和碎布,一条狭窄的土炕占去屋子的一半空间。他的大闺女正在炕上睡着,躺在一床满是灰尘的被子下面,消瘦的胳膊从破窟窿里露出。她得了结核病,不住地咳嗽、吐血,走进屋便闻到一股令人窒息的恶臭。李忠保的老婆几乎是用手把饭装进一只碗里,就叫他坐在炕沿上守着那个快死的女孩把饭吃下去。他知道,在这些碗筷上面,在呼吸的空气里,都已经沾染了结核病细菌,可是必须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吃。当时他的心情是沉重的,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是贫苦农民生活的一个缩影。如果说他的学生时期的革命热情是来自书本,来自空洞的理念,那么在这户贫病交加的农家里,他才真切地认识到革命之对于中国,尤其对于广大农村中苦难的农民是何等地紧迫不怠。
他走进李锁子家。李锁子是一个叫人说不出年龄的农民。他高高的个子,体格强壮,相貌粗犷,单看那一脸皱纹好像已五十开外。可他的行动矫健、肌肉发达,又像只有三十多岁的模样。庄稼人先从脸上老,他的老婆也同样是满脸皱纹。从屋里的陈设看,这户人家不比李忠保富有,但收拾得还较干净。他们给他吃的是面条、麦面、豆面和地瓜面混合在一起的面条。
“昨天黑下你们工作队和村干部溜墙根来着?”陪他吃饭的李锁子冷不丁问了这么一句。
易远方一怔,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李锁子说:“我看见了,没想到你们公家人也溜墙根,看人家两口子在炕上干事儿。”
易远方的脸“刷”地红了。他不再吱声,埋头闷闷地吃饭。他知道无法对李锁子解释什么。昨晚放走了李金鞭等人,紧接着便开始了对他们进行秘密监视,以便找到藏匿浮财的蛛丝马迹。不管怎样看待这一行动的本身的道德性质,但却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事实上也确实收到了效果。从偷听李金鞭黑下和他老婆的谈话就证明了他手里仍然掌握着不少浮财,这就对下一步斗争李金鞭心中有数。自然,监视中也无意间看到了一些不应该也不必要看到的事情,譬如普通农民讳莫如深的夫妻生活,但这又实在是无法回避的。在监视前对人员进行分工时,李恩宽提出他去监视吕福良,当时大家心里都觉得不妥,可又没理由反对,李茂生便提出让他和李恩宽一起去,他就去了。吕福良住在村子后面一座孤零零的草房里,这草房的原主人已住进他的青砖大瓦房里。黑下月亮很亮,照得草房像落了一层厚霜。李恩宽把他带到房子后面,进入月光的阴影里。李恩宽蹑手蹑脚靠上一只亮着灯光的窗子,用舌尖在窗纸上舔出一个洞,向里看去。他忽然发现李恩宽的身子像打摆子似地抖起来,抖得十分厉害,也听得见他愈来愈粗的喘气声。他赶紧向他靠过去,小声问:“怎么啦李恩宽?”李恩宽没回话。他碰碰他的背又问了一遍,李恩宽才回过头,暗中两眼像火样亮,说:“快看!”他就学着李恩宽的动作把窗纸舔破,把一只眼对过去,这瞬间,只见一团白光闪闪,他差点儿叫出声来,连连倒退几步,身体也不自禁地颤栗起来。眼前依然亮着那团白光,这团白光直到他回到祠堂也未熄灭。他只听得李恩宽对众人大骂吕福良:“那王八蛋一边哭一边和老婆干,告诉他老婆交不出浮财就割鸡巴,两人就一边干事一边哭,好像有了今日没明日,这个王八狗杂种……”他听李恩宽大骂时心里也膨胀着对吕福良的憎恨,也包括对自己的不可名状的憎恨。他的情绪从来没有这么浮躁过。去李朵家“溜墙根”的王留花回来也愤愤不平。这不仅因为她没探听到有价值的线索,还因为她看见了李朵临睡前的卫生习惯,她恨恨骂道:“她娘的那小妖精上炕前还得洗洗臊胯子,就像叫十八个男人操了……”积怨甚深,贫苦农民不放过一切宣泄仇恨的机会,这本是可以理解的,即使过分些也是可以理解的。千百年来贫苦农民承受的欺压屈辱确实太深重了,就像地层深处的岩浆,火山一旦爆发,也就不会恪守这样那般的规范。而现在,他却没想到李锁子对他们“溜墙根”的行为提出了异议,李锁子同样是贫苦农民。他感到困惑。
易远方草草吃了饭,离开李锁子家。这时天已清朗,雾气消散,太阳把热力倾泻在狭窄肮脏的村街上,暖洋洋的。避风向阳处聚集着一些老头子,一样的肥大破烂的黑棉袄,一样的下面扎着带子的黑棉裤,一样的干枯的布满皱纹的脸,一样的肮脏的八字胡。他们坐在小板凳上聊天、晒太阳,又脱下棉袄捉虱子,用指甲挤、用残缺不全的牙齿咬。这样的“战斗”他们锲而不舍地进行了一生。当易远方从他们面前走过时,他们才稍稍停下,用惊异的目光看着这个“公家人”。
白果树下,疯女人小婉仍在,但不再摇绳圈了,许是摇累了,或是独自玩腻了。此刻她一动不动地倚在树上,向东望着灿烂的天际,阳光在她脸上照出清晰美丽的轮廓。她已经不是那个勾引革命者的小婉了,而是疯女人小婉,易远方想。她的罪过已同她的灵魂一道消失了。她只是一具躯壳,一具美丽的躯壳。李朵千方百计要把她唤醒、复苏。想到这,他的面前倏然出现一双闪闪的眼睛,眼睛里射出祈求的目光。这目光叫他面对小婉不由生出一种畏怯的心理,他想避开小婉,从她的身后绕过去。然而,这时小婉竟看见了他,脸上立刻现出兴奋的表情,她直愣愣盯着他,迈大步向他走过去,他不知所措地停下脚。小婉冲他笑了,笑得放浪而妩媚,笑过向他发出响亮的询问:“干不干?不干堵死啦!”他的头皮突然一阵发凉,下意识把手按在腰间,朝她吼道:“老实点儿,不老实开会斗争你!”小婉没被吓退,又嘻嘻笑了:“斗争俺,凭啥斗争俺?俺是革属!”他不知该怎么摆脱这疯女人,正在这时从小学校里传来一阵钟声,是召集开会的钟声,这钟声叫小婉一怔。他趁机逃离了小婉,没走多远又听到小婉向他的呼叫:“凭啥斗争俺,俺是革属,俺是革属,谁敢斗俺……”
他没再回头,大步向小学校奔去。
6
上午的斗争会成果丰硕,挖出一千块银元,打死了李金鞭。
小学校院里热闹得像唱戏,全村男女老幼情绪高涨,密密麻麻的人群显示出一片近乎黑色的深蓝。这种颜色的洋布便宜,妇女都用它给男人和孩子做衣裳。在这一片黑暗当中,点缀着白色和土灰色,这是穷得连染料和洋布都买不起的人穿的家织的土布衣。在这暗淡的黑色与灰色中间,还掺杂着零星的鲜艳色彩,不是这个姑娘穿的红褂子,就是那个年轻媳妇穿的绿裤子,再不就是哪个怀抱婴儿头上戴的五色小“龙帽”。男人们坐在会场的最前面,一边镇定地抽烟,一边谈话,议论着今天要开的斗争会,时而骂几声狗地主。他们小心地从挂在腰间的小皮荷包里弄出一小撮烟叶,把它装进黄铜烟锅里,然后用火镰在火石上敲出火星,把点燃了的火绒按在烟锅上。这袋烟点着后就传来传去,使得它在烧完之前至少有四五个人都能吸上一口,稍停,另一人又装上一锅。男人们抽烟聊天,女人们就做起从家里带来的针线活儿:有的捻麻绳,有的用已经捻好的麻绳纳鞋底,一边做活儿一边拉着家长里短,无非是谁家的媳妇嘴馋谁家的婆婆心狠。小孩子们在大人面前嬉闹玩耍,兴高采烈地欢呼着:“斗大肚子喽!”乡间缺少娱乐,小孩子平常可以看到的热闹场面只有娶亲和出殡,如今又增加一项就是开斗争大会。平时他们总盼望着开会,得到消息便奔走相告,早早抱着凳子、蒲团去会场占好位置。有时他们也效仿大人开他们自己的斗争会,找出一个孩子扮成“大肚子”,叫他弯腰和游街,直到把这个“大肚子”斗争得哭叫起来才尽兴散去。
在人们焦躁不安的期待下,民兵们终于把今天要斗的人押进了会场,会场顿时鸦雀无声,几百双眼睛一齐停止转动,像盯着被捕获的野兽般盯着这些人。其实,多少年住在一个村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并不陌生,可是在知道了这伙人是他们的敌人后就突然感到陌生,并且充满了仇恨。他们开始懂得该怎样算剥削账,他们把自己的几十年还有先宗列祖的数百年间所交纳的租粮加在一起,忽然目瞪口呆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数字。这个数字足以购置上百亩土地以及盖一幢像样的青砖大瓦房,可是狗日的地主没有叫他们实现,剥削得他们辈辈一贫如洗。现在看到这伙仇人像狗似地被押进会场,心里就实实在在地痛快。
走在最前面的是易远方已经见过的李金鞭、吕福良、孙永安,走在后面的是女人:李金鞭的老婆邢金枝、吕福良的老婆何桔枝、李裕川的老婆李朵的母亲王晓存,还有赵祖辉的老婆小婉的婆婆赵杨氏。这伙剥削者后面跟着携棒的民兵队长李恩宽。他一改平时装束,穿一身暗红色旧衣,村里人都知道他有这样的习惯:每次开斗争会前都要换上这身旧衣。因为打死赵祖辉时,血把他刚分的新衣染红了,使他大为懊丧,因没人给他洗衣。后来他就准备了这身“工作服”,用时穿在身上,不怕血污;不用时挂在民兵连连部的墙上,像一面火红的旗帜。
先斗李金鞭,这是事先商定的,因对他心中有数。李恩宽把他往前推推,还是村长李茂生问话。易远方、申富贵、王留花坐在台上。开始并不顺利,李金鞭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还一口咬定不再有一文铜钱了,打死也没有了。话已说绝。群众愤怒地呼起口号,下面就轮到李恩宽了。他又把李金鞭往前推推,没说什么,就开始给李金鞭解棉袄扣子,李金鞭怔着。李恩宽不动声色地缓缓解着,一点儿也不粗暴,甚至有些温情,就像一个心地善良的弟弟在细心照料一个患呆痴病的哥哥。转瞬间棉袄扣子全解开了,这时李金鞭突然清醒过来,他挣扎着哀求着不让李恩宽把棉袄脱下,他明白只要卸下这副“甲胄”就性命难保了。他的反抗激起李恩宽的愤怒,照准他敞开的前胸打了一拳。这时李金鞭的老婆“哇”地大哭起来,朝李恩宽跪下了,叫着:“恩宽兄弟行行好,饶了俺吧,饶了俺吧……”王留花离开座位向她走去,伸手撕她的嘴,血淌了出来,不住地往地上滴。她憋住了哭,但依然跪着。这边李恩宽已把棉袄脱下。会场有点儿乱了,有人喊叫:“把狗日的裤子也扒下来!”“扒下来!”“扒下来!”李金鞭呆痴了,直直地瞪着眼。这时李恩宽抡起棒子朝他打去。头一棒打在肩膀上,只听“咔嚓”一声,会场上所有人都听见骨头断裂声。李金鞭应声倒地,杀猪似地嚎叫着,满地打滚。李恩宽仍一棒一棒打下去。易远方心头不由一阵颤栗,他有生头一次见这般不顾死活地打人场面。他在大学时曾听一位同学讲过名贵补药阿胶的制作过程:用棒子将驴子活活打死,让驴血最大限度地积淀进驴皮中。李恩宽此刻就像在打一条准备制作阿胶的驴。易远方不知李恩宽此时心里怎样想,可他知道自己在想着小黄庄东河里那片人腿的“碑林”,他努力去想那座“碑林”,想那一双双脚的模样。他听到李金鞭的老婆重新发出的哭声,她边哭边道:“他爹交出吧,交出来吧……”李茂生让李恩宽停手,朝李金鞭问:“李金鞭你老婆说叫你交了,你交是不交?”这时李金鞭已完全瘫倒在地,鲜血淋漓。他的嘴唇动了动,接着挣扎着爬起,一瘸一瘸地向村外走去。民兵、村干部、群众跟在后面。太阳照得村外明朗,空气里飘着植物的苦香。李金鞭走到河堤上的一株歪脖柳树下,用手朝树下面指指。立刻就有人开始挖掘,很快挖出一只坛子,里面装满了银元,数了数整整五百块。五百块大洋。人们喜笑颜开,全村每户可分到两块半。喜悦之后紧接着又是愤怒:这个狗地主口口声声没有了,结果还保留这么多,没准还不止这些呢。“叫他全部交出来!”“两块半够买个屌!还得叫他交!”“不全部交出来就揍死他!”人们狂喊着。土改斗争是这样与农民的直接利益相关连,不仅每一亩土地,每一头牲口,甚至每一块银元铜板。由此而激发的革命原动力便可想而知了,易远方首次想到这一问题。趁热打铁,渴望得到更多收获的群众迫不及待地在河边围成一个新会场。李恩宽又继续拷打李金鞭,群众喊口号助威。李金鞭终于顶不住了,同意再交。他已经爬不起来了,就让人抬着顺河堤向下走去,又来到一株古怪的歪脖树下时,李金鞭伸手指了指。挖地三尺,这次挖出的是一只相同的坛子和数量相同的银元。干部群众的情绪激动,人们涨红着脸,不知该喜还是该怒,一齐臭骂着李金鞭。李茂生走上前问道:“李金鞭,你还想把其余的保留吗?”李金鞭吃力地吐着字音:“没有了,真没有了。”李茂生说:“没有了?没人相信你的话,群众的情绪你看见了,若再不识时务,可就死到临头了!”“给我香。”李金鞭说,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脸白得像纸。李茂生问:“要香干什么?”“我……我要起誓。”“起什么誓?”“我起誓,没有了,真的没有了,再有叫我断子绝孙……”李茂生忽然抬头看看易远方,这是征询的目光。易远方迟疑了一下,没表示什么。这时又响起口号声:“别相信狗地主的鬼话,揍狗日的!”“李恩宽揍狗日的!”“让我起誓,让我起誓……”李金鞭呻吟着。直觉告诉易远方,李金鞭确实不会再有了。农民迷信,一般是不敢违心起誓的,怕遭到上苍的报应。对李金鞭的斗争应该结束了。他刚要把这想法告诉李茂生,可忽然又犹豫起来:相信一个地主的指天发誓而停止斗争,是不是要犯右倾的错误?却见李恩宽从人堆里揪出一个青年,他是李金鞭的侄子,叫李吉年。“我累了,你揍他!”李恩宽向他发出命令,同时把棒子交给他。李吉年没接棒子,李恩宽给了他个嘴巴子,说:“你他妈不愿和地主本家划清界限,是不是你给他窝藏了一坛子银元?嗯?!”李吉年立刻吓得两眼发直,“没有,没有,你千万别冤枉好人哪……”在挖浮财斗争中,群众对窝主是十分憎恨的,一旦发现了窝主就与财主同等治罪,打死窝主的事在邻村屡见不鲜。于是李恩宽一定要证实他是窝主:“你是好人?你是好人为啥不打坏人?你不打坏人就是同伙,你是同伙就证明你是窝主,你是窝主我就得揍死你!”他挥去一棒子。李吉年毕竟年轻,躲过去了,但却屈服了。表示愿意以实际行动与他的反动本家划清界限,证明自己没有充当窝主的角色。他两手哆嗦着接过棒子,抡起朝李金鞭打去,他不敢用力,又不敢不用力,边打边流泪,嘴里嘟噜着:“我叫你不交,我打死你。我叫你不交,我打死你。呜呜——”奄奄一息的李金鞭已不经打了,很快咽了气。接着被填进歪脖树下刚挖开的洞穴里埋掉了。
人们抬着银元返回了小学校会场,接着斗争王晓存。刚挖出的一千块银元吊起人们更大的胃口,燃起熊熊的希望之火。李裕川是村里的首富,在任村长期间又不乏敲诈勒索,聚敛的财富肯定不在李金鞭之下。他跑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王晓存是一个面容憔悴而不失风韵的女人,易远方曾听李茂生介绍过她的情况:她出身于一个大户人家,父亲是青岛恤养院院长,颇有些文墨,善写会画。她幼时曾跟她父亲读书作画,学识不在李裕川之下,人品更居李裕川之上。她为人平和、通达,待长工、丫鬟不薄,在村里人缘也不错。
李茂生认为,如果她能痛痛快快交出浮财,群众不会把她怎样。问题是她家的浮财究竟落于何处,还叫人难以猜测。昨晚王留花去她家偷听,李朵回家后便向她询问浮财埋在何处,并劝说她全部交出,她告诉李朵浮财全部叫李裕川带走了。任李朵再三追问,她仍是这种说法。当时李茂生和易远方认为,王晓存的说法并非完全不可信。李裕川为人奸猾毒辣,他既然处心积虑要把吕福良的浮财骗走(是否成功另当别论),更不会把自己的留下。当然这种分析并不影响对王晓存的斗争。
李茂生开始向她追问,她的回答果然同昨晚听到的一般。群众又高呼口号,又到了李恩宽出场的时刻,但这次李恩宽却不肯下手了,他以“好男不同女斗”为理由把打人的特权转让给王留花。王留花欣然应允,大概她也觉得对付地主女人自己责无旁贷,站起向王晓存走去。
王留花是个十分命苦的女人,易远方听到她的苦难经历后十分同情。她是外乡人,从小卖到这村给人当童养媳,受尽虐待。她盼着长大与男人合房成婚,心想那时就有人疼了,谁料没等到那一天,男人在秋天去南山砍草滚了坡。从此她就开始守寡,长年雇给财主家推磨,一推就是二十多年,推得身体都变了形,右半边身子向前倾斜。转惯了磨道,走直路倒头晕,黑下上炕一闭眼就听见磨响。她的死鬼男人叫吕喜子,村里平辈人都叫她喜嫂子,其实她从没沾过男人身子。要是说苦难与斗争性成正比的话,王留花就是。身为妇女主任,在斗争中对财主家女人她从不心软。
此刻,易远方眼盯着她,王晓存也盯着她,整个会场的人都盯着她。她没从李恩宽手里接过棒子,李恩宽那根粗圆的棒子她奈何不得,只见她从发髻上拔出一根针来,以异常敏捷的动作向王晓存身上刺去。王晓存发出一声惨叫,险些跌倒。王留花举手再扎,这时李朵不知从哪儿奔了过去,快步置身于母亲和王留花之间,用身体护住母亲。王留花的这一针扎在她的肩膀上,只见她全身一下子绷紧,双脚原地一跳,却没叫出声来。她瞪着王留花,一字一字地往外吐:“你扎吧,扎吧,扎我吧……”王留花说:“就扎你,老娘知道你的小×痒痒了,要不干嘛天天黑下洗?老娘给你扎几下,叫你舒服舒服,过过瘾!”说着伸手往上撩起李朵的旗袍下摆,这时李朵抬手打了她个耳光,清脆的响声就像赶车人炸了一记脆鞭。王留花呆了,身体保持着刚才瞬间的姿势,纹丝不动,如同打飞了魂魄。此间会场上所有人都怔了,不知所然了。长时间地沉默着,好像在集体回忆着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整个小学的院子静无声息,似乎还回荡着那声耳光的余音。这时李朵的母亲“轰”地倒地了。易远方是最早清醒过来的人,他大呼一声:“散会!”又立即让人把昏死过去的王晓存抬回家去。
中午时分,从村头那座草房里传来哭声,是李朵的哭声。当易远方和李茂生等人闻声赶来,李朵的母亲身体已经僵硬了,无法挽救了。李朵紧紧抱住母亲的躯体不放,谁也无法把她们分开。据说,王晓存回家苏醒过来后,便借故支走了李朵,李朵从出门到归来不过片刻时光,那女人便抓紧这点宝贵时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王晓存是这天死去的第二个人,紧追她脚步的是美人何桔枝。她是替吕福良而死,那是当天下午。斗争吕福良的情景使易远方感到沉重。这个软弱的人用一遍一遍的誓言,用一把一把的泪水乞求人们相信他的话,卑恭屈膝,可怜巴巴。但这一切都未能奏效。易远方清楚,并不是大家完全不相信他的话,而是根本不想饶恕他,因他的行为确实让人痛恨:他宁肯把钱财交给恶霸地主却不肯交给贫雇农,凭这一条他说什么都无用。“我担保,”他一遍一遍这么说,“以后从李裕川手里要回来一定如数上交,如若食言,天打五雷轰。”李恩宽把他按在地上跪着,问他:“你这遭对老子说明白,到底是留尾巴还是留鸡巴?嗯?!”他眼睛不眨地盯着吕福良。易远方突然知道他要来真的了,他从他的眼光里看得出,李恩宽将说到做到。可他不明白为什么他对吕福良身体的这部分如此难容,耿耿于怀。会场立刻由喧闹转而肃静。吕福良也似乎明白在劫难逃,魂飞魄散,瘫倒于地。李恩宽又转向在身后站立的何桔枝,问道:“何桔枝,交不交出浮财来?不交,就一刀断了你的‘粮草’!”他说完这话后的目光很异样。何桔枝始终深埋着头,从上午到下午一直是这样。听了李恩宽的问话她仍然低头不语。一撮垂下的头发被风抚弄。易远方承认,她的面目、体型都是十分俏丽的。不要说在这穷乡僻壤之处,即使在青岛,在阔小姐云集的大学校园里,像她这般天质无饰的美丽也不多见。“断了你的‘粮草’!”这话使易远方好像看见了什么,朦朦胧胧,迷迷离离,他只觉得自己的心不停地沉下去。他不由抬头看看何桔枝,何桔枝仍无声地垂立,没丝毫表情。也许她比吕福良清醒,明白说什么都是徒劳。险恶关头女人常常比男人冷静。李恩宽见等不到回答,就提拉着吕福良进到与主席台毗邻的一间教室里,随之便听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哭声——李恩宽下手割鸡巴了。这哭叫声愈来愈惨烈。易远方血往头上冲去,冲得他头晕目眩。他不赞同李恩宽如此施刑于人,想奔进教室里去制止,去告诉李恩宽可以用对付李金鞭的手段来对付吕福良,但不要这样。可他没有离开座位,像被一根绳索捆绑住,动弹不得。吕福良又发出死前的嚎叫,这时何桔枝抬头看着村长李茂生,说:“村长,放了他吧,我交,我交出浮财,我知道藏在哪儿……”李茂生听了稍怔,接着飞一样冲进教室里。易远方也相跟于后。进到屋中,他看见吕福良已赤身条条被李恩宽按在一张课桌上,鲜血淋淋,像一头刚剥去皮的猪。他是趴卧在桌子上的,显然是企图用这种姿势保护住那个李恩宽决心要铲除的部位。李恩宽竭力要把他的身体翻动,他双臂紧紧地搂抱住桌子,不使李恩宽成功。他的还未丧失的求生本能确为自己赢得了时间。李恩宽恼怒地盯着进来的人。“住手吧,”李茂生对他说,“何桔枝要交浮财了。”仇恨未消的李恩宽用刀向吕福良的臀部扎下去。临时作出决定:会场不动,由民兵看守住吕福良和其他被斗的人,让何桔枝带工作队和村干部去挖出浮财。决定宣布后会场立刻骚动起来,群众要求一起去挖浮财,并呼着口号,队伍就浩浩荡荡出了村。在村口何桔枝站住不走了,她提出要求:带着她的女儿小灯一起去。她的要求不能说是合理的,但在这紧要关头,只能满足她。于是立即派人去她家领来小灯。她和吕福良生了两个孩子,大的男孩子在土改初期便送去她的中农成分的娘家了。易远方看着这个小灯,她五六岁的样子,长得酷似她的母亲,穿一身红衣,确像一盏点亮了的小灯。她瞪着吃惊的眼睛望望母亲,又望望围着母亲的一大圈人。何桔枝没说什么就牵着她的手向村外走去了。这时太阳开始西斜,这个时分的光线是一天中最明媚、最辉煌的。易远方看到田野比几天前又绿得浓重些,那是地里开始返青的麦苗和田埂路边上疯长的青草,星星点点的小花在绿丛中显得十分鲜艳醒目。小灯向她的母亲要这些野花,何桔枝就弯腰从路旁采下几朵交给小灯,小灯又给自己插在发辫上。后来何桔枝又把小灯抱起来往前走,人们跟在后面,只能看见她把小灯抱得很紧,时而把小灯的脸贴在自己脸上,好像对女儿说着什么。又走了一段路她停住了,放下小灯,挥手让她回村去,小灯听话地蹒跚着向村子走去了。易远方满腹狐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向身旁的李茂生问道:“再往前是什么地方呢?”李茂生想想,答:“前面有她家的一块地,没准东西埋在那儿吧?”李茂生只记得那儿有她家一块地,却忘了地里还有一口井。这口井就留下了何桔枝的命。就在这天深夜,吕福良带着他的女儿小灯逃出了村子。
7
春的脚步加快向前移动,渐渐逼近夏的边沿。绿色的原野已不再绿得那么单调了,耀目的天空下,大地宛如一块彩毡从天边铺接到天边。
斗争暂时停止下来。不是因为死了几个人,死人是不可避免的,就像犁地难免要切断几条蚯蚓,踏死几只虫豸的道理一样。暂停是因为上级发出突击春种的紧急通知。挖浮财几乎使人们忘记了农时,忘记了土地还需要犁耕,需要施肥及播种,因为谁都不难发现从地里挖掘银元比在地里劳作得益要多。就在李金鞭死去的当夜,沿河数里河堤上所有躯干歪邪的柳树下都被人挖掘过。当早晨的太阳升起,人们看到的河堤已经千疮百孔。
然而,季节确实不容迟缓了。
几天来,易远方和工作队的所有成员一起投入到繁重的劳动中。席立江出身农民,其他队员也大多来自农村,种地是行家里手。易远方则很生疏。量材而用,他就帮没牲口的农户拉犁耕地,小贾和他一起。从事牲口的工作自然无需技术,却要付出更多的力气,绳套深深地嵌进肩窝,身子弯曲得几乎贴着地面,喘息不止,汗流如注。脚踏湿润肥沃的大地,他的思绪却在天际驰骋,一幅幅画面周而复始地在眼前闪现,而最终画面总要凝固于李朵打王留花耳光的那一瞬。那是怎样的一掌,至今仍使全村人感到羞怒难当,也感到震惊而迷惘。斗争对象在斗争会上打村干部的耳光,这样的事情在整个解放区也属空前,这是一个严重的事件,理应坚决打击,挽回影响。在当天下午斗争吕福良之前,王留花以最强硬的态度要求先斗争李朵,但他和李茂生没有答应,他们担心报仇心切的王留花会要了她的命。他单独找王留花谈了话,先称赞了她的阶级斗争性强,应继续发扬,同时又含蓄地指出她在斗争李朵母女时有些不妥之处。王留花却不承认有什么不妥。她问他:你是说应该用棒子打不该用针扎?他摇摇头,不知该怎么对她讲。后来他问她:为什么你扎她第一下时她没反抗,而你再扎时她就打了你?王留花说:因为第二下把她扎痛了。他说:不对,你还没扎下时她就打了你。王留花说:那是她嚣张,是她的阶级本性。他沉默不语了,他想也许她真不明白李朵冒死打她耳光的起因吧,要这样再说什么也是无用的。但他最后告诉王留花,立刻斗争李朵是不合适的。当时王留花恨恨地看着他说:你们工作队和俺们贫雇农不一条心,卜队长搞地主女人,你包庇地主女人,俺去区土改工作团告你!他没再说什么,可他知道这几句话的分量是很重的。王留花没再紧追这件事是因为后来村子里出现了鬼魂,首先是有人黑下撞见李金鞭的鬼魂,光着膀子,在村街上游荡,嘴里一声连一声地念咕着:给我香,我起誓,给我香,我起誓……后来几乎全村人黑下躺在炕上都听见他这要焚香起誓的声音。再后来又有人说看见了王晓存和何桔枝的鬼魂,王晓存脖子上拖着根草绳,何桔枝满身滴水,两人结伴而行,时哭时笑。易远方不相信会有这种事,深夜时他与贾金余持枪在村街巡逻,并没撞见传说中的鬼魂。奇怪的是回去睡下后他听到了李金鞭对他的呼唤,声音很小却很清晰:易队长,你知书达理,给我香,给我香!……他翻身坐起,开亮手电,却没照到什么异物。再躺下耳畔又响起先前的声音,弄得他满腹狐疑,彻夜难眠,捱至头一声鸡叫,李金鞭喋喋不休的呓语才戛然而止。一连几天,村子都陷入一片迷乱恐怖的气氛中,人人自危,黑下不敢出门。直到后来家家烧了纸钱,挂了桃枝,村子的夜晚才安静下来,鬼魂消去。易远方在日光下看着满街飘飞的纸灰和家家门楣上鲜艳的桃枝,茫然若失。紧接又出怪异,有人早晨开门发现悬挂的桃枝一夜间变得光秃,枝上繁密的花朵不知下落。之后每晚都有几家再现这种状况,人们刚刚平复的心境又生疑惧。易远方却突然彻悟:一定是李朵为小婉摘去了桃花。她仍然在为小婉治疗。她的母亲死后他曾经见过她一次,那是一个西天开始抹霞的傍晚,村南的田野看去有些紫红。李朵在一块空闲地里剜野菜,他见她还是原先的装束,只是头上多了一条白布带。她低头剜菜,他看不见她的脸,只看见刘海儿下面苍白泛亮的额头。他向她走过去,她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头继续剜菜。他默默地看着她,后来他就不看她了,眺望着南面沉郁的昆洛山。他心里堵得很,不知该对她说些什么。对李金鞭的死他并不感到惋惜,他是罪有应得,而且他是那么紧密地把他与小黄庄惨案联结在一起。但他对李朵的母亲王晓存的死却感到一种隐隐的歉疚。古语道:官不催病人。那天斗争会前他看见两名妇女把面色惨白、身体虚弱的王晓存架往会场时,他心中倏然闪出一念:不必叫王晓存参加斗争大会,可以组织几个人到她家里追问浮财下落,这样既坚持了斗争又顾及了病人。但他终于没讲出口。一个工作队队长提出这样的斗争方式会使人感到不可思议。他没有提出,于是便有了后面的事态及李朵那异乎寻常的一掌;于是又有了王晓存欲以解脱女儿的死亡。一个人的命运竟如此微妙地系于另一人的一念之中。还有何桔枝。当他发觉她的行为异常时曾企图阻止她再往前走,甚至包括李金鞭,李金鞭要求焚香发誓时他的直觉告诉他不会再有银元了。阻止还是不阻止,说话还是不说话,这些都决定于一念之间,而一念之差便决定了人的生死存亡。这不由使他感到沉重。他仍然默默地望着南面巍峨的昆洛山,轻轻对李朵说:“回你姨家去吧。”他停了停又说,“早点儿离开村子吧。”李朵停止剜菜,没抬起眼睛,却摇了摇头。“为什么呢?”他问。李朵没有吱声,又继续剜起野菜。他后来就从地里走开。再后来也就是当晚,他让小贾避开众目给她送去一点儿粮食一点儿盐和一盒火柴。现在他不由想到:李朵不肯离村,莫非就是为了不停止对小婉的治疗?这实在又是没有道理。
这天掌灯时分,有一陌生人趁夜色潜入李家祠堂,神色慌张,左顾右盼。这时祠堂只有易远方一人。席立江和其他队员去户下吃饭还未回来。易远方发现这个不速之客,立刻把他喝住。这人急忙上前搭话,说道:“你是易队长吧?我姓卜。”“姓卜?”易远方张大眼睛,盯着他,“你,你是卜队长?”那人点头应是,向他伸过手来。易远方伸出自己的手,却继续审视着这个自称卜队长的人。他三十出头模样,体格健壮,眉目清朗,只是在灯光下面显倦容,恍惚不定的眼神透出内心的畏葸不宁。他难以相信这便是卜队长——他那声名狼藉的前任卜正举。当他在区上接受李家庄工作队长职务时,这位被解职的人已回他的家乡了。他不曾想到还会见到他,更不曾想到他竟然有勇气再次出现在李家庄。这个意志不坚定者给工作队留下难以洗涤的耻辱,当村子上空回荡着疯女人小婉的叫喊时,人们便条件反射地记起这个品行不端的人,同时发出几句咒骂。他是没有理由再出现在这块地面上的,然而他却像幽灵一样驾着黑夜降落在他的面前,这叫他心中生出不可名状的憎恶。卜正举提出要单独和他谈谈,不想见到工作队其他的人。出于一个后任者的礼貌,他尽管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把他从工作队办公室带到自己住的厢房内。
对方刚刚坐下便说明来意,他要求易远方今晚带他找到小婉见一面。因为他不便于自己单独去找。
“她疯了,难道你不知道么?”易远方努力压抑住内心的愤怒对他质问道。
“我知道,所以我更要见到她,”他可怜巴巴地看着他,“无论如何请你帮忙,让我见一见小婉……”
“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了!没这个必要了!”易远方硬邦邦地拒绝了,他不看他,而看着桌上油灯摇曳不定的火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无论是你,还是我们工作队,都只能为此而羞辱!”他眼里射出冷峻的光。
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