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第140节
要害怕,待你们全部解脱困境,我才会去的。’最后一只野兽也安抵彼岸
了。诸比丘,当时的兽王就是现证得菩提的我,最后得救的一只野兽就是
现在的极贤,其他的野兽是以前度化的仙人。当时也是我除其怖畏,解救
了它们;现在,也是我在临近涅 之际度化了极贤,除其生死之畏,令得
圣果究竟之乐。”当时,世尊问阿难:“你有没有看见很稀有的事?”“世
尊,阿难看见了。”“阿难,你看见了什么?”“阿难看见了世尊幻化另
一身去其它地方度化众生了。”“阿难,是这样的。为了度化众生,我将
色身留在俱舍拉城,另一个幻身去三十三天度化极喜了。在临涅
之际,有两个必度众生,一是天上的极喜,一是人间的极贤。极贤易化,
而极喜傲慢放逸,故我亲临三十三天调化他。”
诸比丘复次请问:“世尊,极喜造了什么业转生为三十三天(Tavatinsa)
的干达国王,擅奏乐器?又造了什么业令世尊欢喜?请为演说,吾等欲
闻。”佛告诸比丘曰:“此乃他前世愿力之故。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时,
如来、正等觉、人天导师迦叶佛出世。当时,有一位擅于弹奏的琴师从南
方来到鹿野苑,鹿野苑的直指国王对他特别器重,象对待大阿罗汉一样地
做了各种供养。因国王对他欢喜的缘故,他在财富等各方面都很圆满,在
鹿野苑常住,并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时鹿野苑有一位非常贫穷的居士,他
看到这位琴师过着圆满舒适的生活,也觉得弹琴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心里
很羡慕。心想:我将来能象这位琴师一样该多好!这位居士,他皈依佛门,
一生守持净戒,在临终时发愿:以我皈依持戒的功德,愿我生生世世生于
富贵之家,成为擅长弹奏的干达国王,(注:在藏史的记载中,干达国王
是极擅长音乐的,故妙音天女有时也称为干达国天女。)或成为特别擅长
音乐的人; (师言:这里大家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一个修行人,无论耳闻
目睹到世间什么样的荣华富贵、奢侈享乐都不能生贪执羡慕之心,更不能
这样发愿。发这些有漏的愿都是错误的,如发愿做巨富天人等。因为我们
出家人一边做无漏的功德,一边回向发愿,愿很容易成熟。这样以无漏的
功德实现了一个有漏的心愿,岂不太可惜了吗?我们在座的各位应该共同
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的大恩金刚上师托嘎如意宝等诸多传承上师都
往生了极乐世界,他老人家得到菩提金刚授记后,一心一意猛厉发愿往生
极乐世界,没有发其它的愿。我们还可以依据《普贤行愿品》、《大圆满
愿词》而发愿,不能发、更不要发世间有漏不究竟的、无利自他的愿。不
要象这位琴师一样贪图享乐,帝释天怎样都劝不动他去拜见世尊。今生我
们藉往昔的福德幸遇如此殊胜的妙法甘露,得到一些无漏的功德,我们一
定要发愿以此功德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虽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
全知麦彭仁波切曾教言:我们凡夫以信愿肯定能往生。往生极乐世界后,
再来度化众生也很方便,对自他利益极大。应该把我们听闻、宣讲《百业
经》的功德,回向我及一切有情无间往生极乐世界。以此短暂的人生所积
的一切功德,愿我们生生世世不离上师三宝,同生极乐国。) 他还发愿,
将来在释迦世尊应化世间时,令佛欢喜,不做令佛不欢喜的事。诸比丘,
你们是怎样想的?当时的这位贫穷的居士就是现在的干达国王极喜,以其
愿力成熟故,他今生有如此之果感,又因我与迦叶佛的功德、事业相同故,
今在我前,令我欢喜。”
诸比丘复次请问:“世尊,以何因缘,临涅 时显现感受痛苦?惟愿
为说。”世尊告曰:“不仅是现在,以前为度化众生也显示感受痛苦。在
很早以前,吐美佳城有位胜者国王,他的王妃生下了一个很庄严的王子,
了。诸比丘,当时的兽王就是现证得菩提的我,最后得救的一只野兽就是
现在的极贤,其他的野兽是以前度化的仙人。当时也是我除其怖畏,解救
了它们;现在,也是我在临近涅 之际度化了极贤,除其生死之畏,令得
圣果究竟之乐。”当时,世尊问阿难:“你有没有看见很稀有的事?”“世
尊,阿难看见了。”“阿难,你看见了什么?”“阿难看见了世尊幻化另
一身去其它地方度化众生了。”“阿难,是这样的。为了度化众生,我将
色身留在俱舍拉城,另一个幻身去三十三天度化极喜了。在临涅
之际,有两个必度众生,一是天上的极喜,一是人间的极贤。极贤易化,
而极喜傲慢放逸,故我亲临三十三天调化他。”
诸比丘复次请问:“世尊,极喜造了什么业转生为三十三天(Tavatinsa)
的干达国王,擅奏乐器?又造了什么业令世尊欢喜?请为演说,吾等欲
闻。”佛告诸比丘曰:“此乃他前世愿力之故。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时,
如来、正等觉、人天导师迦叶佛出世。当时,有一位擅于弹奏的琴师从南
方来到鹿野苑,鹿野苑的直指国王对他特别器重,象对待大阿罗汉一样地
做了各种供养。因国王对他欢喜的缘故,他在财富等各方面都很圆满,在
鹿野苑常住,并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时鹿野苑有一位非常贫穷的居士,他
看到这位琴师过着圆满舒适的生活,也觉得弹琴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心里
很羡慕。心想:我将来能象这位琴师一样该多好!这位居士,他皈依佛门,
一生守持净戒,在临终时发愿:以我皈依持戒的功德,愿我生生世世生于
富贵之家,成为擅长弹奏的干达国王,(注:在藏史的记载中,干达国王
是极擅长音乐的,故妙音天女有时也称为干达国天女。)或成为特别擅长
音乐的人; (师言:这里大家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一个修行人,无论耳闻
目睹到世间什么样的荣华富贵、奢侈享乐都不能生贪执羡慕之心,更不能
这样发愿。发这些有漏的愿都是错误的,如发愿做巨富天人等。因为我们
出家人一边做无漏的功德,一边回向发愿,愿很容易成熟。这样以无漏的
功德实现了一个有漏的心愿,岂不太可惜了吗?我们在座的各位应该共同
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的大恩金刚上师托嘎如意宝等诸多传承上师都
往生了极乐世界,他老人家得到菩提金刚授记后,一心一意猛厉发愿往生
极乐世界,没有发其它的愿。我们还可以依据《普贤行愿品》、《大圆满
愿词》而发愿,不能发、更不要发世间有漏不究竟的、无利自他的愿。不
要象这位琴师一样贪图享乐,帝释天怎样都劝不动他去拜见世尊。今生我
们藉往昔的福德幸遇如此殊胜的妙法甘露,得到一些无漏的功德,我们一
定要发愿以此功德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虽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
全知麦彭仁波切曾教言:我们凡夫以信愿肯定能往生。往生极乐世界后,
再来度化众生也很方便,对自他利益极大。应该把我们听闻、宣讲《百业
经》的功德,回向我及一切有情无间往生极乐世界。以此短暂的人生所积
的一切功德,愿我们生生世世不离上师三宝,同生极乐国。) 他还发愿,
将来在释迦世尊应化世间时,令佛欢喜,不做令佛不欢喜的事。诸比丘,
你们是怎样想的?当时的这位贫穷的居士就是现在的干达国王极喜,以其
愿力成熟故,他今生有如此之果感,又因我与迦叶佛的功德、事业相同故,
今在我前,令我欢喜。”
诸比丘复次请问:“世尊,以何因缘,临涅 时显现感受痛苦?惟愿
为说。”世尊告曰:“不仅是现在,以前为度化众生也显示感受痛苦。在
很早以前,吐美佳城有位胜者国王,他的王妃生下了一个很庄严的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