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大宋第一衙内

大宋第一衙内 第563节

幽州以前在辽国境内,他们闲得慌才会花钱修筑各个关隘,在自家院内起高墙,完全没必要。

所以幽州城和几个收复回来的城池,急需修缮关隘,加固城墙,才能起到守护大宋的作用。

赵佶心颤地叫工部计算了下费用,他看着眼前的奏折,深吸了一口气才去敢看具体数字。

瞅了一眼,差点没晕过去,天啊,竟然要这么大一笔钱?!

赵佶他爹变法积攒了点家当,他哥也没怎么花,他接手的时候,国库确实有点钱。

但这么多年下来也败了不少。

再者冷不丁突然要再兴大的建造工程,一时吃不消。

但是城墙必须得修,比如榆林关,居庸关等关键节点,不修缮的话,起不到防御的作用。

赵佶发现要回城池只是第一步,后续维护才是花钱的大头。

家大业大,哪哪都要钱。

但不管怎样,这笔钱必须得有,靠赵佶一个人自然是解决不了的,赶紧把他的卧龙凤雏们都叫来议政。

可这些大臣平常都是朝皇帝要钱,哪轮到皇帝朝他们要钱。

答案就是各个部都没余钱啊,至于钱去哪里了。

那不是明摆着么,军饷、平乱、治理河道、哪个不是钱?比如对方腊用兵,都是钱堆出来的。

这都是开支的大头,剩下零七八碎还没算呢。

况且,您老人家也没少花,那么大一片艮岳怎么垒起来的?

但是现在赵佶不想考虑钱去哪里了,只想问钱从哪里来。

“众位爱卿,你们可有建言献策?”赵佶微笑着看下面一众官员。

众官员都低着头,不敢和皇帝对视,毕竟一旦对视就说明想回答的问题。

赵佶见所有人都不积极,表情不是很快乐,将目光落到了高铭身上,挤出一个微笑,“高爱卿呢,可有办法?”

赵佶期待地看他,高铭一向都有主意,他对他给予厚望。

可这次偏偏叫赵佶失望了,他一揖,“臣还没有想到行之有效的办法。”

众人也都心想,就是嘛,谁也不是神仙,不能点石成金,就是高铭也不能变出钱来。

高铭也是这么想的,我就是再能耐,也不会炼金术啊。

大宋收入多,花得也多。

这时有人提出,“禁军人数庞大,臃肿不堪,每年花费数额之巨,令人咋舌,既有练兵新法,不如裁撤禁军。”

高俅立即反击,“裁撤禁军,如果能好好安置,就怕匪盗四起。”

“难道禁军都是一些潜在的强盗吗?”

高俅不服,针锋相对加以反驳,“好生安置当然不会,如果贸然裁撤,无法安身立命,难免铤而走险。”

赵佶直头疼,道:“好了,裁撤禁军,从长计议。”

高铭默不作声,心里则道,其实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读书人通过科举,有了官身,按照规定免除徭役、赋税,摇身一变成为特权阶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皇帝作为最大的地主为了运转国家,总得给手下人马好处,官绅拥有超然的地位不用纳粮就是福利。

随着时间的发展,官员的家人亲戚乃至仆人都挂靠上来,全都免除了赋税。

社会富裕阶层反而不纳税,缺钱就找没钱的普通百姓薅羊毛。

于是,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百姓没钱起义了,为了镇压这波起义的,朝另一波百姓受赋税,结果原本没起义的在重赋的压迫下,活不下去也起义了,越镇压越多。

然后负富得流油的官绅们站出来指着国家赋税太重,官逼民反。

有时候皇帝也心里苦,哔哔那么多,你们真解决国家赤字,自己交税不就好了吗?!

但是官绅们表示,我们拒绝,谁叫我们纳税,我们跟谁没完!

终于,后来的雍正朝这帮人举起了官绅一体纳粮的屠刀,钱是收到了不假,但名声也交代了。

各种编排的黑料满天飞,什么篡位啦蒸人啦脑袋被人割了金子刻个脑袋下葬啦。

往近了说,王安石扒灰的黑料怎么来的?谁编的一目了然。

他高衙内身上本来就有黑点,这要是被敌人放大了,估计编出来的黑料能突破人类想象。

高铭掂量了下自己的斤两,别说官绅一体纳税了,就是提出减掉一些冗官的政策,他都得灰飞烟灭,变法前辈们的鲜血可还没干呢。

他一向珍爱生命,况且刚跟花荣你侬我侬的过上小日子,暂时还不想作大死。
首节 上一节 563/6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针锋对决

下一篇:意外降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