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大宋第一衙内

大宋第一衙内 第562节

高铭见蔡京这么积极,就知道是他的主意了。

心里先骂了一句老东西,果然还是你最坏!

高铭抬头看赵佶,“臣年纪尚轻,现在只想做大宋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搬到哪里,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官家这般信任臣,对臣委以重任,但是臣心里清楚,六部之事,每一件都关乎国计民生,臣实在缺乏民生的相关经验,不足以统率全国的规划。能将未来金国来访这一件事处理好,已经不容易了。”

郓王这时回过味来了,高铭封王已经叫人眼热,不宜在短时间内升任少宰,便道:“宋江和三司的人去金国贩马,就要接金国的使臣们来了,到时候金国的人员必然由高铭接待,他以少宰的身份接触他们,的确不太方便。”

高铭以皇城司的身份做事,目前是有利的。

而且他握着皇城司,助他上位也更方便。

赵佶耳根软,一琢磨儿子的话有道理,金国那边不能放松,皇城司那边对金国的应对方案都是高铭一手操办的,临时换人不合适。

再者,本来提议高铭做少宰,只是蔡京的主意。

他之前在兴头上,便同意了,如今高铭不愿意接受,他也不会逼他。

不过,他还是很满意高铭的表现的,年轻人,就该这么谦虚。

他颔首,“那么少宰一事,就暂时搁置罢。先将金人来访处理好。”

高铭心中松了口气,口中称道:“官家圣明。”

蔡京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声色,心里冷笑,不急,来日方长。

赵佶就叫人撤去写了一半的诏书,继续练他的瘦金体,问赵楷,“练兵之法编汇完了吗?”

“儿臣已经将练兵之法总结了。”昨天赵楷自己在府邸内消化练兵方法做总结,从内法练心,到外法强身,分门归类的做陈述。

赵佶没想到儿子做事如此勤快,心中越加喜欢。

嗯,比太子强多了。

见练兵之法翻阅了一遍,首先看到了一个名字李纲。

赵佶对李纲的印象还挺深刻的,有事没事都上奏折抨击朝廷丑恶,所以才把他安排到太常寺去,没想到被高铭给翻出来了,还叫他编写读本。

不过,看过李纲这部呕心沥血之作,赵佶内心大有触动。

不管他如何爱起刺,还是心系国家的。

还有陈东和陈朝老,高铭给他们找的新营生不错,叫他们有地方发泄心里的想法,没精力了,也就不会在外面闹事了。

顶算是被高铭给收编了。

赵佶对新式练兵发,最满意的一点是,看起来不怎么费钱,投入不需要太多,不像之前提出来方法,一上来就做盔甲打造兵器,实在吃不消。

赵佶大手一挥,“那就叫花荣回到他的神武军,看看训练上等禁军是何效果。如果还有效果,就让高俅在上四军全部推广。”

汇报完毕,高铭走出大殿。

长出一口气,险些被人架在火上烤,这算不算躲过一劫?

——

与其做了次相被蔡京压制,不如在他皇城司的小天地内“作威作福”。

有皇城司在手,帮助赵楷上位容易些,比如可以暗中调查对手太子赵桓。

调查结果比高铭想象中的要失望。

赵桓奉行一条“做多错多,我什么都不做就不错”的原则。

他连话都不多说,更别提任何留下把柄的诗词文章了。

他身边的班底,因为他不得宠,这么多年下来,不忠心的都跑光了,留下来的都是死忠派。

之前王仔昔搞事,必然是东宫官员指使的,但王仔昔死在了狱中,死无对证。

王仔昔那次算是赵桓的战略攻击阶段,如今他弟弟赵楷收复幽州归来,他就转为了战略收缩。

目前什么都不做,就跟老爹比命长。

废掉太子总得有理由,赵桓不给他爹和他弟任何机会。

高铭皱眉,心道,至少在这个时空,他可不想宋钦宗这个名号再出现!

就不信找不到太子的纰漏。

——

赵佶的日子也不好过。

收回太行山以东城池的赵佶,心里着实美了几天后,兴奋劲儿逐渐过了后,在大臣的提醒下,突然意识到一件惊天大事。

那就是大宋的北方藩篱幽州等城池虽然收回来了,但也仅仅是收回了一个地方而已,藩篱并不牢固。

相当于要回了大门,但是大门和院墙并不结实,得换大门和院墙。
首节 上一节 562/6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针锋对决

下一篇:意外降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