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维校的三好学生

维校的三好学生 第83节

  前些日子要“举孝廉”,家族长房缺钱,分配给他一大笔缴纳额度,并且许诺给他儿子能被举中的承诺。他带着儿子兴致勃勃去议贤堂,结果忙活一大圈后,州府最终宣布的孝廉名额没有自家儿子,他是十分、非常失落。

  然而今天他走进店铺时,看到了一个“奇特的人”。

  这个人对他行了一个礼,然后亮出腰牌。

  范唐文看着腰牌一愣,但随后就不奇怪了。这人开门见山地叙述了自己代表武家军,正在寻觅乡贤。

  来客:今日觉得阁下有贤才。

  范唐文愣了愣,将此人请进屋,几炷香后,他从此人谈吐中辨别出了军中杀气,并且在此人亮出将军府内务的腰牌时,他陡然明白这可能是一个门路。

  就在范唐文准备包送礼金,拜托其作为说客时。

  然而此人婉拒,给他一个提示:“阁下,真的门路是不会在开始就谈黄白俗物的;只有事成后再论功,凡是事前索贿的,都是骗子。”

  这是武飞给安全局内部下达严格命令,因为武飞知道,一旦开了门路,钻营门路的人很多;而一旦收钱,就必然有人送钱,而一旦有人急吼吼送钱,那就必然有骗子来骗钱。

  武飞:都是朕的钱!得有效率地流到我的手里,怎么能给骗子行骗空间呢?

  于是乎给安全局的人员下达明令,办事时绝对不能收任何钱。事后这些决定蛀食家族的旁支们奉上股权后,安全人员再分红。

  武飞对下属:“都有的吃!所以要注意吃相。”

  注:这是效仿前世不列颠,一些带着爵士名号的手套们,四处寻找相关人士参加沙龙宴会,来攒局。

  …野无遗贤的分割线…

  范唐文仔细询问了情况后,了解了这位自称有门路的人建议自己的操作。

  他呢,咬了咬牙,跑到了武家的贷款票行中,把产业给当了,虽然这是家族产业,但是家族不仁,自己就不能太老实了。

  两月后,他典当家族资产,凑足资金跑到南疆奋行城置办了产业后,突然在边疆外遭遇蛮族,获得首级功勋。

  选贤官们突然宣布自己漏贤了,把他给补了上去。

  此等示范效应下,许多行商的读书人们也都纷纷开始效仿,而在奋行城等地拉到投资的武家也都“慧眼”开启,发现了众多贤才。

  武飞逻辑非常简单:你们这些庶族过去交钱和那些掌握上层渠道资源的嫡系合作,我懂,但是现在你们可以和我一起直销嘛。何必走中间商。

  过去太平时节,大爻朝廷是和地方世家合作维持“大治”,自然是接受地方世家直接举荐的名额,而地方世家内是大宗嫡系掌握举荐权。

  现在大爻面临着强劲外部军事压力,需要掌握边疆军事的列侯集团支持。岭南这儿的孝廉名额,已经率先变成了武氏军事集团所荐。

  这类似于东汉末年,原本朝堂上都是世家大族通过垄断经义上来的。但是黄巾之乱后,各地军事集团上位。世家大族就得走军事集团这一层中间商了。

  …至于朝廷呢?懂,但是却也都默契默认…

  朝廷州府这边派来的监察人员,默默检验每一个硝好的人头,随后发出感慨,27年的雍鸡关之战真的是一场大捷啊,每个人头上在沙场上丧命的煞意都是真的。

  范唐文等外出商队的首级功勋,存不存在伪造?

  南疆部分地区现在是武飞控制范围内,他们的首级功勋与其说是朝廷确定,倒不如说是武飞允许朝廷确定,若是他们造假,就算朝廷确定,武飞也能让他们在关外倾家荡产。

  当然这也解决了武家和朝廷之间另一个让双方头疼的问题。

  先前武家和朝廷有一个相当尴尬的事情,那就是朝廷现在是不能赏武家了,再赏就突破位格。

  武飞体会到朝廷难处,而武飞又是一个卡bug的高手,既然自己用不了那么多功勋。那么自己做主播带货,呸呸呸。自己把功勋拆散掉,分润给底层,不去合成那个“王”超级爵位,朝廷是得赏的。否则的话,朝廷就是不注重民勇。而南疆的民勇就会与朝廷离心离德。

  而朝廷把功勋赏给武家之外的人,就能回避名分在武家这叠加的尴尬。这叫做稀释功劳。

  但对武飞来说,这样“发明创造”,成功让自己手上积压在南疆的战功功勋变现了,朝廷也成功对南疆各个世家大族投入了恩威。

  32年后,功勋一下子在关内变得值钱起来。

  在六月后,各营的老乡会也跟着做起了理财生意,随着大量南商投资到南疆开拓种植园,那是既缺奴隶,也缺功勋点。以至于最后出现了炒作现象,武飞不得不开始动手遏制。

  什么呢?武飞得到土司们告状,以及小青情报部门报道,部分雇佣军那是真的开始到各个土司境内私自捕奴,并且呢,开始试图借老乡首级一用。

  武飞看着这冒出来的大案要案后,咬了咬牙:真不愧是血腥资钵主义,一旦开启后,吃人效率就比田园礼教体系要高多了。

  对此,南疆中,武飞把维持治安的职能从仆从军中分离出来了,直接组建专用警力集团。

  这个警力集团在维持治安中是以地方“没有重大案件”为指标,不再是抓到多少匪徒为指标了。

  因为再纵容军队抓匪的话,后果就是南疆教化无法实施。

  武飞已经有些理解:欧美资本集团最早殖民的非洲,在二十世纪后落后的和原始部落一样。捕奴团把人都抓完了,甚至维持不了封建制度,直接文明断代了。

  …宣冲:所以先前我是被捕奴集团游说了?…

  7月份,在雍鸡关开始了士官选拔考试。开设造纸厂第一批产品就用在了这。

  在考场中,既有旧军官,也有武家子弟,他们都是抓耳挠腮,甚至有一蠢物悄悄地瞄着监考武飞。确定武飞目光不在时,悄然拿出一件物件。

  就当武飞认为这是小抄时,他竟然拿出的是骰子,用来赌选择题。

  当然也有考生下笔如神,拿着炭笔在木板试卷上快速填写。

  考试卷上题目种类,分为选择和判断,当然还有应用,就例如:看图答题。图上是“穿着甲胄的士兵和远方树苗参照物”,询问火枪和弓弩列阵,遇到敌人着甲一层时,挺进多少步,扣动齐射最有效?并且询问按照草木被践踏过程中,自身呼吸节奏条件判断,大致能够杀伤多少轮?

  很快士官们交卷了。而就在这些士官中,考的好的还是以旁门庶出,以及一些分家后寒门为主。他们交卷后看着武飞,目光中是灼灼的希望。

  武飞收下这些目光,心中缓缓确定:这年头,吕布们要的其实不是赤兔,貂蝉,而是汉武帝时代的军功大封侯。

第80章 南域来客

  戍天历32年八月,随着商业投资越来越多,奋行城开始进行圈地扩建。

  原先的堡垒处于新城的南侧作为防御支点,堡垒的正北方向则是搭建了一个新城,且外围城墙已经布置好了,以烤木为骨架进行夯土。

  从雍鸡关内来的人马车队,看到这奇怪城墙布置,都露出费解表情。在等着入城时,大伙从车上下来,一边用草帽扇风,一边昂头看着这个异国特色的墙垒。

  奋行城的新区,未按大爻正规城池要求建墙,所有夯土高度不超过一人高。不过在夯土墙之间设置高度超过三丈的瞭望台。

  不仅仅是僭越的缘故,更是因为不适合水土。南方的大规模降雨量让草木非常茂盛,中原形制的夯土城墙在这里不消数年,就会被茂密灌木丛破坏,除非用纯石制城墙,但那样话成本太高了。目前奋行城已经不是前线了,墙的需求只是为了区域隔绝,方便缉盗。

  对此武飞想起前世看过的“鲁滨逊漂流记”,其在荒岛上建造过这样一种防御,那就是通过选取特定树木种植形成整齐树篱达成类似城墙的效果。

  于是乎,武飞规划的新城墙是类似法国农民农庄的树篱体系。

  价格适中,只需要定期修剪即可,这点不是问题,这年头城市里的柴火是一种资源。

  而在城市中轴线上,则是一个规格明显超过侯府规格的殿堂。

  这个殿堂基座是石头和石灰堆砌。石块和石块之间的缝隙,针头都插不进去,工匠用了相当大的心思,而这份做工,让这座建筑的价值远在自身材料之上。

  工匠这样的用心,属于自发行为。因为“被圣火选中”的传言已经毫无阻碍地传遍了整个南边。南疆中不少部落已经开始供奉武飞生祠。

  这让作为大爻武官的武飞有些尴尬,自己在南疆现在仿照郡县制度设置的各个宣慰部门,其重要任务就是清扫“淫祀”,但现在“淫祀”竟是我自己。

  宣冲翻阅历史:当华夏文明由北向南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北方代表中央权威的官僚试图建立“昊天上神”的信仰,但具体教化南方的操作上,也都是改不了南方多拜神的习惯,扫了一批旧的,当地百姓则是把治理有为的官僚当做新的神供奉上。最终在东吴时,统治阶层迫不得已默认了南方多神论的现状,编纂“三教搜神录”然后确定了一个标准,只有有功于百姓和社稷的神才能被祭拜。

  武飞发现自己被当做神来祭拜,觉得自己得有些神格。先前那些在南疆不要脸的“掠夺策略”虽然出自自己,但现在得收敛了。

  计较中的武飞:过去南疆姓什么关我屁事,我大军南下可以“我蛮夷也”,但现在这变成我的威望了,我当然不能让我的软实力资产被破坏。——在武飞眼里,现在南疆各族都是自己资产了,自己得对牛马们好一点。

  君权神授的意识形态下,百姓们对统治者的迷信属于天授。如果自己弃之不用,今日的狂热会反过来变成“倒行逆施”的众人推。

  尤其是在关内的那帮投资者,被自己用大棒逼着经常投资作坊业时,得时时刻刻记住:他们在奋行城里面用的牛马都是自己(武小雀)的。商队们入乡随俗也都给武飞生祠上一炷香。

  …事情多的根本做不完…

  武飞在兴建奋行城将军府(其实类似于殖民地总督府)时,正盘算着自己在南疆的各种筹码。试图在临走前,最后寻找可能隐患进行拆除。

  现在对于南疆的经济体系,武家军用的是“专卖制度”。新增了“茶盐衙门”,开始将先前的盐铁分销推行下去。

  安全局提供的名单上,35个分销商的生意状况、家族名单,目前全部都是绿色。(蓝色是刚加入待观察,黄色不可信,红色就得死了。)

  目前该体制无大问题,在该地区地形崎岖的情况下,少数安全的干道能够很轻松被官方垄断,官方可以凭借此收拢巨大税收。

  但该制度严重依赖官方对交通要道的垄断,一旦道路系统如同中原、江南等地那样繁华,此类制度就会在各种“私贩”下崩溃。例如前世高原铁路没有建造前,一个铁锅运上去能换一头牦牛。铁路建成后,一切都变了。

  茶盐衙门将根据各个土司之间的商贸利益,将区域划分开来,相互监督。并且刺激土司们将通向主干道的分支干道修建出来。同理,这些道路修建成功后,军事力量也可介入这些区域。

  现在的南疆,武飞没兴趣揍这些放下武器抱头蹲防的小朋友了。只是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彻底听话种田,给自己赚钱。

  在将军府内,武飞勾了一个文件,要求各个土司部落定期朝贡,且继承人要遵循大爻的礼法体系,定期来将军府这进行册封确认。

  “让战争结束吧,开始长治久安。”武飞对着自己城市朗朗道。

  …系统:翻页…

  就在武飞在整个八月,预备对整个灵江南北诸多部落土司们传达册封命令时,刚好一支北上的商队抵达。

  准确来说,这支商队的北上属于意外,他们的巨鹰方舟飞船在探险过程中,遭遇风向偏转,飘到北方,无法控制航向,“刚巧”落在了北面。在遭遇了南疆土著部落们后,这些羽人行商们发觉这里的部落们都信仰着一个火鸟图腾,并且都自称隶属于一个叫“火鸟之王”的大领主后,于是乎就继续向北,误打误撞来朝贡了。

  在奋行城的市集城楼上,武飞看着前来为羽族商队引路的苍梦,对他询问道:“真的是这么巧吗。”

  这位南方羽族法师脸不红心不跳的对武飞:“您身负天命,很多事情是无法推脱。”

  武飞观察着羽族商队。他们商队是靠着一种浮空的木头帆船托运货物,而这样的帆船是靠着翼展十米的巨鹰拖曳的。

  飞船关键位置镶嵌宝石,看起来就如同铆钉,但其上面有爻算闪烁,很显然类似于木牛流马的玉璧的作用。

  羽族是南疆最南边的种族,此前武飞对外调查时,相关情报非常少。至于大爻的南疆志中,只有几百年前的古籍中记录:此族是在灵江东去八百里出海,向南三千里越过群礁后,寻得陆地最南端建城立国,这是远超大爻势力辐射范围之外的势力。

  就在武飞审查城外的异邦来客时,前来“朝贡”的羽族商团很显然也为北方这么一个超出他们想象的文明城市所震惊。

  因为他们先前接触的灵江南部是非常落后的,所以感官中认为这个部落供奉的北方领主其实也只是一个更大的部落。

  飞船上兴致勃勃的羽族记录家们:奋行城内的工厂,楼宇,街道,根本不是蛮族们能拥有的,这里充满了艺术和文明气息,突兀出现在蛮荒的北方,而这座城市还是北方更强帝国在南边的触角。

  十分钟后,这位羽族用蹩脚的大爻语对武飞进行了拜服,其用词中,用上了“北域圣火王”这样的词汇,当然这样词汇并没有被武飞这边官方对等翻译,仅仅是用将军替代。

  不过在武飞身旁记录官,即关内世家的一个子弟,暂停了这次朝贡仪式,然后对武飞进行劝谏。

首节 上一节 83/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