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维校的三好学生

维校的三好学生 第2节

  而宣冲的理解:那个堂兄武恒羽,一定是大伯塞钱了,所以能留在山门。而自己被认定为“资质”不够,所以在山门中镀个金,在山上扫了两年地后,就被赶出山门扛枪——这不公平!

  宣冲对自己穿越后不能求仙问道一开始是非常焦躁的,但是啊,自己渐渐的了解相关信息后,也就慢慢接受了,尤其是,知晓错过了修仙的最佳时机,也就开始摆烂了——虽然知道自己现在是有点“任性”,但是想做的事情没做成,心里那一股不爽,消不掉。

  于是乎宣冲询问系统:“系统,他们说我不能修仙,你怎么看。”

  系统:你资质不够,别走这条路了。

  宣冲心里哔哔:“什么叫做资质不够?凭啥?”

  这个被穿越的武飞,有一个长姐,还有小妹,被宗门的女剑仙收入门下做弟子,还有面前这个大伯的儿子,自己的堂哥也在宗门中筑基成功了。

  宣冲相当不爽,内心总有一股不爽的声音在咆哮:“我是穿越者,我有金手指,我要修真,要筑基,结丹!”

  作为从“手机点外卖”时代而来的穿越者,曾彻夜刷小说的宣冲对修仙那是相当向往。

  纵然这个世界的道门金丹,不存在“挪山放海”的神话般威能,并且各家都有克制仙法的技能,例如兵家就可以聚集煞气克制灵气,史书上记载,一些仙人被削掉三花后,面对大军的强弓劲弩,自身和肉体凡胎毫无差异。

  甚至这个位面中,道门的“飞升”也不是去往仙界,似乎是以能量态离开这颗星球,去其他星球。也就是所谓小世界。

  武飞:但是能活个几百年那是真的。——都怪自小被某个猴子带偏了:三千大道,只要长生就行了。

  而现在被这个位面世界的NPC打断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嗯,虽然不是什么最差的开局,但是这种追求事物被掰到另一个赛道的感觉,很不爽。

  ……

  武撼峦收回了刀,拿起布帛对宣冲问道:“你知道错在哪吗?”

  这说的是上个月调查军中贩卖私酒的事情。

  宣冲抬起头:“侄儿处置不当,那时,侄儿应不动声色暗中调查,而表面上和他们笑脸相迎。。

  武撼峦冷然道:“算你有长进。”

  宣冲之所以这么回答,是这几日这位伯父的亲兵给自己透露了一些信息——即那些涉案兵卒们,都在这一个月内被调出军营。也就是说,武撼峦在宣冲禁足时,是先稳住这些人,然后再不动声色处理。

  有这么一个标准答案后,宣冲再揣度不出来答案,那就是巨婴了。

  宣冲也明白了,自己调查军中酗酒失职被监,错不在于“铁面无私”。军中私酿酒水,首先是损耗军粮,其次是让军中出现了打架斗殴。这是武撼峦深恶痛绝的,要不是了解伯父态度,宣冲也不会那么莽。

  宣冲自我反省后,从自己行为的结果开始反思:自己最大问题是不够狠,还想着走程序,以至于让这帮在军中贩酒的兵痞们感觉到了威胁,有时间应对,在军中煽谣!

  军中和前世原子化社会不一样,是有着大量沾亲带故,兄弟义气关系的,打一个人会牵动一群人。抓军纪时,必须要在这些被处理的害群之马未反应过来之前,就下刀切掉,然后再进行缝合。下刀慢一点,就会大出血,难以缝合了。

  所以在一个月前,自己禁酒捅出篓子的时候,武撼峦是第一时间先平息事端,即将自己禁足后,方才慢慢处理。

  ……

  武撼峦对武飞在禁足期间还想着修仙很是不爽,但是现在再度询问其对一个月前的事,有何反省的态度时候,武撼峦对这“认错的态度”很满意,甚至有些意外,这侄子长进的这么快!

  武撼峦点评:知晓自己做事的问题,不再执拗,这就是最大优点。

  自古以来,上阵父子兵,这自家队伍还是得靠自家人。

  武撼峦:“你兵书也读了,今天考校一番。”

  宣冲抬起头:“请将军为我点兵。”

  武撼峦点头,甩出手中竹令。令如同绿箭一样飞到帐外,撞在了一排鼓间的第三个鼓面上,发出“咚”一声闷响,连带鼓上原本雕刻的白玉青鸟猛然活了一样扑腾着飞到了天空,随后一位门下督走了进来。

  武撼峦甩下一句:“老赵,去点将台,擂鼓。”

  赵姓亲兵掌拳相合道:“得令。”

  武撼峦瞅着自己侄子,这目光显然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而作为穿越者的宣冲,抬起头。虽然眼底有些紧张,但是相关的“点兵纪要”,也就是类似二十一世纪交规的信息量,自己背了三个月,考过应是没得问题的。

  这不是修仙文。

第2章 兵家传承

  号响为集结,擂鼓为进军,旗动大军转向,响箭则是死命令,要求整军锁定目标血战。

  在大爻朝的兵家中,一个统帅,能够带队冲杀,是锦上添花。而最基本素养,则是要掌握“鼓哨,旗帜,响箭”一系列传令系统。

  举一反三的宣冲,立刻联想到,前世所听说的信息化时代军队的指挥体系。

  从上到下,将帅的信息链路如何下达给最基层行伍,自古以来都是技术岗!而自己现在在大爻入手的这一套行伍调配体系,是后世军队指挥学在古典时代的雏形状态。眼下在大爻这叫做“兵家”。

  眼下大爻各地“兵家”的传承是各有不同的。

  例如南疆的役农矛军吃的是糕粑,而不是北边的锅盔。粮草特性不同,行军作战形态也略有差异,并且由于身高和武器种类不同,其编制队形是有差别的。

  大爻疆域广大,各处边疆的外患不同,故都有将门来驻守,这些将门在几百年来都有着自己的兵典,而兵典涉及到行伍传令的部分,都是“核心技术”,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庶。

  眼下,武飞所在的军队,叫做“武家军”,这一套兵家传承是武家人内部技术。只要大爻朝廷,在疆域之南有“镇守疆域”的需要,武家基本上就是与国同休。哦,即武夫们:我xx世代为朝廷效力。

  …大风吹拂下,四方旌旗哗啦啦作响,此时演武的一千五百人确定了方位…

  在点将台上,随着一系列律令传达,下方的一队旗动了起来。

  每一队列都有一个旗手,旗帜的左右摆动次数是和中军传达号令的方式,而队列中所有人也都是看着旗帜方向来维持进攻,例如一队役农矛军足足一百二十号人,其中大部分被征召的老农,只是看着旗帜来聚集,只知道随着队伍大多数人冲锋列阵。

  军法连坐制下,这些基层军士内也有一套人际江湖,将门统帅是无法时刻掌握,只能通过任命掌旗的队官来约束行伍。

  故,每一个旗队,就是战时指挥链的最基层,相当于一个连,这是将军能够直接控制的最基层人员,在下面如果发生什么串联,那就得看将军的个人魅力能不能顶得住了。

  宣冲总结上一世的知识:军事近代化后,旅团规模能达七八千,指挥链路达到基层“排”。信息化后,作战集团达到师这个级别,指挥链路最低是“班组”,智能化时代,指挥精确到每一个士兵,而指挥规模更是跨越一整个战区体系数万人的协作。

  宣冲总结:历史坐标轴上,军队发展趋势是规模越来越大,指挥越来越精细。

  目前的大爻武家军,一军的全额不过是两千五百人,而指挥官控制链路末端是百夫长。这属于幼儿园级的。——但这幼儿园级别,也不是那么好学的。

  毕竟在这个时代,武飞只能靠自己调动指挥部队,若是通过军校搞一批专业参谋,成立指挥部,嗯,这是僭越,蓄养门客,图谋不轨,法家子弟会找上门,用律令来制裁。

  ……

  此时在点兵台上,大纛下,宣冲开始传达命令进行演武。随着一道道竹质律令化作符鸟,飞到各个队列,各个队列中兵甲随着队正带头,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变动。

  步兵队列在快速变阵,形成拒马保护中军,两翼骑兵开始迂回旋转,寻找冲击机会。

  如同剑仙用剑,需要在最精妙时刻对敌人脆弱处一剑斩之,骑兵属于大军的剑锋,到底什么时候彻底挥出,也是要看将军释放响箭的时机。

  在队列演进中,宣冲很巧妙的将刀斧手调到缠斗的矛兵队列中,制造出了队列混乱,给骑兵能冲阵的机会。这场演武就此结束。

  各个队列在灰尘飞扬中,扛着旗回家。今天开锅造饭,多加两成咸菜。而武飞则是披挂整齐返回营帐内,接受着大伯的考核点评。

  中军营帐,各队的队长分别列席坐在两侧,中间摆放着一尊铜鼎,每个领队根据自己的次序,分食鼎中炖煮着的羊身上不同部位的肉。大家案台上的肉块的部位,是由领队的功劳资历决定的。

  随着杯中倒上了甘醪,宴会开始了。

  正所谓皇帝不差饿兵,更何况是将军,大家忙活一天后,总得请各个营头(百夫长)吃个饭。

  当然,武飞的座次紧靠着将军,这场宴会毫无疑问,是武撼峦要给手下们介绍一下,武家的少将军。

  ……

  武家军内所有作战任务分配、人事团队的安排,往往就是在这宴中决定,所以在此宴上,大多数人除了吃肉,也都是留了一个心思。

  武撼峦先前在单独召见武飞时,板着脸呵骂,和眼下完全是两个样子。他微笑着给武飞介绍各自麾下的将士。随后似乎是在逼,嗯,请这些营队、门督们挨个挨个给武飞敬酒。

  随着营帐内,即将宵禁的锣声敲响,这次宴会结束了。各个队正回营,只剩下了武飞。

  军中的米醪度数不高,兑水后几乎比米汤还淡,但是连续被二十来个队正轮着敬,还是让武飞感觉到有点吃力。——很显然,这些军官们这些天饱受“酒水戒断”的痛苦,心中有怨气,但不敢对武撼峦撒,只能借着这个机会对宣冲灌。

  宣冲借着军中兵器倒影看着不胜酒力的自己,感慨道:遭罪呀!

  ……

  武撼峦看着武飞硬扛着酒力,却依旧谨言寡语,对武飞评价更高了一点。当然先前武飞那一根筋的摸样让初始评分过低,现在临场带来反差,才增色不少。

  刚刚那个场面,能扛得住所有人吹捧,没有彻底放纵飘飘然,虽然微醺,但没有智昏,假以时日,能成将才。

  武家在大爻南疆镇守了四百年。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不是什么道门扶持,也不是天家世代宠幸,而是在于南疆的兵权。如果武家的兵家家传无人继承,道门那边可不会看重“资质”来招收弟子,天家也不会世代恩宠。

  大爻的天子,对于列侯们是“酎金夺爵”。中原那些曾经靠着外戚上位,威风显赫的家族,曾一门十侯!但随着天子轮换后,其爵位很快就被削下来,而处于南疆镇守的武家,则是能够用“斩掉蛮族首级”来替代酎金。甚至斩级多了,天家反而会赐给金饼。天家赐予的金饼自然没有成色不足一说,故中原的列侯们会用大价采买。

  武家军中众人皆知,武撼峦对侄子吵着要学道法很是无奈。

  兵家修煞,仙家养灵!

  城中民不跟官斗,江湖中官不压豪客。在红尘滚滚的人间道上,灵不和煞争,然而在人迹罕至之处,煞气散溢太快,仙术方能劈山断河。

  武撼峦曾好言好语对十岁时的武飞说过:你八字太硬,该当在这人间走一遭!修什么仙,修仙要吃斋守戒,在山上苦修无数岁月,你能守得住这份清苦?——你不过是听了说书人所说“修仙者逍遥”罢了。

  世上哪来的逍遥?这千年来,因为惹怒天子,被大军剿灭的宗门不下于五十了。

  …武撼峦是铁了心让武飞继承自己的衣钵,且给武飞讲述了修仙中种种不堪。但武恒羽,也就是这大伯的儿子,武飞的堂哥,则是叙述了宗门里另一番风景。

  三年前武恒羽返家后,先是一手道法神通,让武飞好不羡慕。然后就是炫耀自己在宗门中见识。

  以南方青华宗为例,按照修为程度划分为“三代”,法力结丹为第一代,凝聚真元筑基为二代弟子,炼气期为三代弟子。

  那年这位堂哥给自己讲述了他们在山上排云驭雷的逍遥。让武飞心里痒痒的。遂怨气冲天地质疑家中长辈为何如此摊派。

  而后族中老人好一顿劝说,讲述仙门的不易,

  例如,即使是修为最高的结丹修士,或许能劈开大山裂开大石,但是面对大军凝聚煞气,那是半分道术都无法运用。而十年前,青华宗因为上供“灵茶”未能达到天家应许的量,不得不派遣十几名二代弟子进宫为天子演丹鼎术。

  至于现在被世人津津乐道,所谓沐仙子驾驭灵剑挡住越候三千甲士追击一事,这其实是背靠着一座城池,军民同心镇住了地脉。当然那位仙子也仅仅是挡住而已,面对随后东南将门调动来的“烽火浮屠”这样的怪兽重骑兵,该仙子和全城百姓也不得不遁入山岭。

  现如今,所有宗门若想要长存,需要在治世和朝廷合作,乱世和世家门阀合作。

  仙道一直是小道,持灵根入仙门者,能炼气筑基,十中无一,凝结金丹的修士,举世不超过双掌之数。

  红尘道才是大道,红尘道话事人除了帝王,然后就是儒家,法家,兵家,这三大家中任何一家的入圣者都远超金丹修士百倍。

首节 上一节 2/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