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游戏,你无权颁奖 第144节
哪个打工人不想给自己留个关系,留条后路呢?
“告诉你个事,总部可能在研究你目前的位子。”
白发男子环顾四周发现没人,才凑上前来小声说道。
“哦?”
牛铁明听了这个眼睛眨巴眨巴。
你要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总部想把你调回来。”
“啊?”
牛铁明懵了。
他想了无数种可能性,却没想到南极集团打算把他调回去。
毕竟南极集团的游戏业务都放在南极互娱,那自己作为游戏业务的副总裁之一,怎么也不可能被调走吧?
“你看你,又急。”
白发男子摇了摇头,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他一眼就明白牛铁明想错了,于是开口解释道。
“高层已经看到了《幽冥山海》带起的国产单机游戏这片蓝海市场,想让你牵头组建一个专门孵化国产3A单机游戏的游戏孵化器。”
牛铁明听得一愣一愣的。
“你现在手头不是有旷世游戏吗?你先确保服务好他们,这个聚宝盆你可千万别弄洒了!”
“然后顺带着把这个游戏孵化平台搞起来,孵化一些好项目,然后让旷世游戏去分享分享开发经验。”
“争取能孵化出第二个《幽冥山海》、第三个《幽冥山海》。”
“而且这样的话,这些游戏还是咱们的公司旗下的。”
牛铁明这才听明白,高层是想让他负责一个独立的公司,或者说部门,专门做国产单机游戏。
但是游戏孵化器这个东西,靠谱吗?
牛铁明思索着。
以前的南极集团和南极互娱里绝对没有这种思路,基本上都是自己内部的工作室先进行制作,数据好的才有资格获得更多的资源。
要么就是等外界的公司获得成功之后,他们再去收购和进行投资。
“那么,我要是组建这个公司,公司关系是……”
“自然是挂靠在总部下面。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总部要把你调回去。”白发男子打断了他的话,“以后这个游戏孵化器和南极互娱就都是南极集团下面的子公司了。”
牛铁明听到这里,眉毛抖了抖。
和南极互娱同一个级别的公司的一把手?
有点意思。
“谢谢朱总。”
“没事,我就先跟你说一下。”
白发男子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在意。
牛铁明看向万里无云碧蓝的天空,面容意气风发。
《幽冥山海》彻底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假如没有周旷的这款游戏,他可能做到头也就是副总裁了。
希望《幽冥山海》能更火一点,卖的再多一点。
牛铁明暗暗祈祷。
……
……
……
4月27日的这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很多玩家和主播都是足足玩了一天一夜的《幽冥山海》。
有些人神情恍惚,口中念念有词:“再玩一会,就再玩一小会。”
有些人则是魂不守舍,退出游戏之后,干什么事都心不在焉。
然而,这些都是大多数坚持玩下去的玩家群体,却还有一些玩家,玩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被劝退了。
他们遇到鲛人boss,直接被打到破防,关掉游戏,打开论坛、b站以及各个社交平台,开始狂喷。
基本上所有的批评点都集中于难度过高,这样的高难度纯粹就是开发团队的恶趣味,他们喜欢折磨玩家所以才这么设计。
而所有还在游戏里的玩家,都沉浸在挑战更高难度的boss里无法自拔,自然不可能退出游戏,去社交平台上做出评论。
一时之间,所有的舆论平台几乎都充斥着批评《幽冥山海》的声音,仿佛这款游戏真的很垃圾一般。
从来没有接触过魂游的玩家们,对于高难度的接受程度严重不足。
以前也没有类似的游戏,而《幽冥山海》作为国产游戏的身份,更是招来了很多无妄之灾。
毕竟国外的游戏做了这么多年,都不敢做的这么难,你《幽冥山海》作为国内的第一款3A游戏,凭什么做的这么难?
推陈出新?只是制作组想多了!
不管是别有用心之人见风使舵,还是真的如此认为、或单纯希望国产游戏能够更好的玩家们,口风都整齐划一,舆论刹那之间就成为了一边倒。
就在国内一片骂声之际,国外却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评价,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141章 种子
《幽冥山海》最初的demo预告片在油管上获得了一百多万的播放量,但这也是唯一一个超过百万播放量的预告片了。
之后所有的预告片在国外视频平台上都反响平平,更加让人怀疑demo预告片的爆火只是一个意外。
等到IGN等知名西方游戏媒体打出低分,那就更是雪上加霜,虽然欧美的玩家同样鄙夷IGN,但在实际购买游戏的时候,多少还是会参考它给出的评分。
再加上旷世游戏没怎么在国外为《幽冥山海》投资宣发,所以等到游戏正式上线的时候,《幽冥山海》除去国区的销量,也才刚刚十万份出头。
没宣发+华夏公司+评分低=销量差。
理性地讲,这样的数字虽比不上国内的销量,但也绝算不上差。
至少不是几千份这样尴尬的数字。
那么此时购买了《幽冥山海》的老外都是些什么样的玩家呢?
首先就是对华夏文化感兴趣的,毕竟《幽冥山海》的文化内核就是山海经,预告片里的内容对于一些喜欢“神秘东方文化”和“异域风情”的老外,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平时没有机会接触这类型的游戏,购买一个华夏制作组开发的游戏尝尝鲜,也属于是人之常情。
还有就是在海外的华人,这些人也会构成《幽冥山海》的一部分受众。
虽然西方游戏里也有以亚洲人为主角的游戏,但数量极其稀少。
甚至比大熊猫还少!
就算有这样的游戏,许多还是按照刻板印象来制作的,没有内化成为ABC的华人心中多少会不太舒服。
第三,就是被游戏媒体的评测吸引而来的。
这其中有玩家,也有主播。
比如有些主播,就喜欢玩一些烂游戏,俗称——吃史。
只有主播主动选择吃史,才能有节目效果,玩家既不用自己受罪,还可以享受到观看主播玩垃圾游戏受苦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吃史主播看似痛苦,其实早就因为吃史而带来的免费热度,乐开花了。
假如这款游戏还是来自遥远的华夏,配合上美国国内妖魔化华夏的舆论以及叙事逻辑,那简直不要更快乐!
这对于美国至上主义者来说,例如红脖子,可真是太享受了!
而玩家们,更多是奔着《幽冥山海》的画风和难度来的。
不管游戏媒体怎么批评,唯独没有一家媒体是说游戏的画面差的。
杨纪招牌的暗黑风格,加上他擅长的东方美学风格,两者形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这种视觉效果,让许多西方玩家都对游戏感到十分新颖,因此购买了《幽冥山海》。
另一方面,冲着游戏难度来的玩家,几乎都是在媒体评测解禁之后出现的。
他们非常好奇,能让几大美国知名游戏媒体集体破防,纷纷在评测文章里说“难度设计逆天”的游戏,质量究竟如何?
当时间来到4月27日这天,由于游戏解锁时间是华夏时间的早上十点,这已经是很多欧美地区的凌晨或者晚上了,对这些玩家并不算友好。
但是仍有不少欧美玩家耐心地在电脑面前等待,准备第一时间尝试《幽冥山海》这款游戏。
杰克逊就是一名来自美国的黑人游戏主播,他此时正大大咧咧地坐在摄像头面前,跟自己的chat、也就是聊天栏一问一答。
“你觉得游戏会有趣吗?兄弟,你很搞笑~你很搞笑~哈-哈!”杰克逊颇有节奏地拍着手、晃着肩,口中语速飞快,“当然不,你没有看到IGN只给了六分吗!不过我仍然要试试这个游戏!”
“为什么?”
“因为我要看看华夏人做的游戏有多烂!”
他嘲笑着,看着弹幕里附和他的声音眉开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