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875节

船舷如同巨大的眼睛,凝视着海洋的每一个方向,而每艘船上,站满了身着海青色长袍、佩戴着珠玉的船员。

他们的言语宛如歌唱,带着一股从未见过的异域气息。

“这就是东方世界的人吗?”

哥伦布心中无比震撼。

这个充满智慧、力量和文明的世界,正如他从书本中所想象的那样,遥远而神秘,强大而宽广。

更让他惊讶的是,这些大明船只并没有带兵,也没有带战斗武器,他们带来的是贸易商品,带来的是学问和文化。

船上展出的瓷器、丝绸、蒸汽机模具、算盘和火药样本。

甚至有一册本子上写着《万国志》,其中详细描述了大明与南洋、波斯、琉球、非洲、奥罗巴等诸国的航线与贸易;

还有《星图论衡》,图绘了精确的夜空星轨;

以及《地球大图》,它的版面之广、内容之密,远超托勒密的《地理志》。

这一切,对哥伦布来说,都是新世界的开启。

在船队驻扎的第三天傍晚,热那亚的市民的好奇心开始渐渐减退,然而仍有一些大明的水手被允许登岸散步。

哥伦布在港口偷偷跟随一个年纪相仿的水手,试图与他交谈。

这个水手显然不懂拉丁语,只是从怀中拿出一张纸条,用汉字写下名字:“李诩。”

哥伦布在港口上兴奋地和他比划,画出了航海的图案,发出“航海”的音节。

李诩微笑着,用简单的汉字回了一句:“万里。”

李诩用脚在沙滩上画出一条航线,标明了船队从泉州到琉球,再到苏门答腊,最后横跨西非,直抵地中海的航程。

哥伦布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仿佛看见了星图上的航线被逐渐点亮,自己也有了无尽的航海蓝图。

李诩从怀中拿出一张折纸,递给哥伦布。

这是他们航海时使用的“昼夜风向简图”,上面标注了季风的方向、洋流的走势,还有一段简短的题词:“以星为道,以风为马,千里江山,万海不隔。”

这张图对哥伦布而言,不仅是航海知识的宝贵财富,更像是一道神谕。

他把它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每天都会压在家中的圣母像下,日夜焚香祷告,仿佛它能引领他走向一个更大的世界。

夜晚,躺在破旧床板上的哥伦布仍听见白日船只蒸汽喷发的嘶鸣声。

他翻开那本《大明风物图鉴》,在空白的边页上写下了一段话:

“倘若天主许我一条船,一双眼睛,我愿循他们之路,以星辰为引,往东方而去,彼处有智慧、有秩序、有书、有学,其国名曰:大明。”

这段话,饱含着哥伦布对未来的渴望,也凝聚了他对大明国度深深的向往。

他逐渐学习中文,借助教士与犹太学者的帮助,买来地图、算盘,并尝试临摹大明水手的海图与舆地仪。

他的心,早已不满足于眼前的世界,而是放眼更远的东方。

他的哥哥对这种想法嗤之以鼻,斥责他痴心妄想,但哥伦布坚定地回应道:“我们祈祷天国,但我知道,天国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它在东方。”

哥伦布从未放弃对东方的向往,那份对大明的崇敬与渴望,成了他一生航海事业的起点。

他怀抱着对大明的理想,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以大明的航线为路标,跨越大洋,找到那片充满智慧、秩序与繁荣的土地。

......

哥伦布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在港口补给贸易的大明船队。

心中那股对东方世界的渴望从未消散。

每天,他都在想象着自己如果能够加入这支船队,能亲身体验那巨舰的航行,甚至有机会去一睹那片神奇的东方国度,那该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

一天,船队传出消息,招募杂工,报酬丰厚,这个消息迅速在热那亚的街头流传开来。

哥伦布心跳加速,赶紧整理好衣物,准备去报名。

他深知,这或许是他接近大明船队的唯一机会。

如果这次能成功,他就能靠近那些神秘的船员,获得更多关于大明航海的知识。

哥伦布到达船队的临时招募点,那里已经有不少意大利人聚集,大家都带着期许和希望,准备投入这支伟大的船队。

大明船员在一旁巡视,认真筛选着报名的人员。

哥伦布走上前,抬头看了一眼站在前面的船员。

那是一位大明水手,他眼神冷峻,但又透着一股坚毅的气质。

船员看了看哥伦布,用当地语言问道:“你有什么才艺?是否晕船?”

哥伦布立刻挺直了背脊,回答道:“我十岁就随父亲出海,去过不少地方,无论风浪多大,我都不会晕船。”

船员似乎对他的回答稍感兴趣,便随口又问:“你能做什么?”

哥伦布毫不犹豫地说:“我能打理船上的一切杂务,也能帮助处理航海图,还能在船上帮忙做计算和测量,这些我都会!”

他迫切的想要加入大明船队。

大明船员点点头,略作沉思后,决定让哥伦布留下。

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年轻人,虽然他年纪轻轻,但看得出他有着不小的勇气与责任感。

于是,哥伦布终于成为了大明船队的一员,成为了一名杂工,肩负起了艰苦的工作,也开始有机会接触到那片神奇的东方世界。

第1045章 英吉利海峡

终于,哥伦布第一次踏上了那艘巨大的大明船“万里光”。

一进入船舱,他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船舱内部宽敞无比,空间中布满了各种奇异的装置。

而最令他震惊的是,那排排巨大的火炮,几乎把整个舱室填满。

每一门炮口都那么巨大,仿佛拥有无穷的力量,足以让任何敌人不敢靠近。

哥伦布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对这艘船的无比敬畏,另一方面,他的好奇心也变得更加旺盛。

船舱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新奇,仿佛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开始慢慢地熟悉船上的工作,学着如何打理这些火炮,如何处理船上的日常事务。

每当他有空闲时间,他就会跑去找那些来自大明的水手,向他们请教关于航海的技术和知识。

尤其是和李栩的交流,更是让哥伦布大开眼界。

李栩是一位非常耐心的水手,他常常给哥伦布讲解一些大明的航海技巧,甚至会和他分享一些关于大明航线的秘密。

哥伦布听得如痴如醉,对李栩充满了敬佩和钦佩,仿佛从他口中听到了无尽的智慧。

船队一路向北航行。

这天哥伦布在船上和李栩聊得正起劲,他忍不住问道:“李栩,这次我们的船队会去大明吗?我们是不是要回到东方的家园?”

李栩听后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不是的,这次我们要去的并不是东方,而是一个叫做‘英格兰’的地方。”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悦:“那个国家不与我们做生意,他们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不允许我们的大明商船进入他们的港口,我们的将军非常生气,决定用火炮和他们好好谈谈。”

哥伦布的心中充满了惊讶:“英格兰?”

他重复了一遍这个陌生的名字:“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他们为什么会不愿意与我们做生意?”

李栩没有急于回答,而是沉思片刻,才说道:“英格兰是一个岛国,地处西方,离我们非常遥远,那里的人非常保守,不愿意接受外来者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我们大明的商贸文化,他们感到威胁,所以他们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封闭自己的市场。”

哥伦布皱了皱眉,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极为陌生的概念。

作为一名船员,他很讨厌被当地人排斥。

他知道,大明的商队已经横跨了南洋、非洲、甚至遥远的欧洲,带来了丰厚的财富和文化交流。

如今,这样的强大船队居然会被某个国家拒之门外,实在让人感到震惊。

“那么,这次我们去英格兰,真的是要用火炮与他们谈谈吗?”哥伦布问道。

李栩点点头,眼中闪烁着一丝冷光:“是的,我们的将军非常愤怒,那帮洋鬼子不仅拒绝我们的船只进入,还加大了对我们商人的打压。”

“大明的舰队向来强大,我们将用火炮展示我们的力量,打破英格兰的孤立政策!”

哥伦布沉默了片刻,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一方面,他对大明舰队的强大和决断感到钦佩。

另一方面,他也在思考,是否这种以武力为后盾的外交方式,真的能够带来长期的和平与合作?

在他的心中,始终存在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理解的渴望。

但也不得不承认,面对强大而神秘的大明,很多问题往往只能用力量来解决。

几日后,大明船队再次起航,驶向遥远的英格兰。

哥伦布站在甲板上,看着远方的海天一色,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他知道,这次航行将会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冒险,既有外交的博弈,也有未知的危险。

首节 上一节 875/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