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846节
“为何如此突然?”
“大明……真的要征服我们?”
群臣之中,一时间吵作一团,有人愤怒,有人惶恐,有人喃喃失语,还有人直接瘫软在地。
足利义政脸色铁青,眼中已无怒火,只剩惊惧。
“当初……沈廷章那通通牒……我们以为不过虚张声势……大明船队自洪武年间起,哪一次真的动兵?可这一次……他真的来了。”
“现在……怎么办?”
御前左侧,一位老臣双目通红,上前叩首道:
“将军,老朽斗胆,恳请立即遣使——向大明谢罪,遣还沈使,奉还贡物,割地赔款,只求罢兵。”
话音未落,一位西国大名怒斥出声:“此言何意?朝廷未亡,军队尚在,你就要投降?!”
“倘我大和之国因一败便举白旗,那还是武家天下吗?!”
这人重重拍案,声如雷霆。
另一边,有幕府文臣悲声道:“你当这是过去的大明?这支舰队,比你我所知的任何敌人都强,他们有火炮千门,有战船如山,下关一役,村上家三水军几乎全灭,连尸骨都被海浪卷走了!”
“我们是拿什么去挡?拿弓箭?还是火柴棒一样的橹船?”
庭中气氛混乱,有人高呼:“召集毛利家、岛津家!组织反击!”
也有人尖声反驳:“毛利不动!岛津早已被另一支大明舰队牵制,如何增援?!”
另一名大臣忍不住大叫:“我们连一支全国统一的水军都没有!这是怎么打?!”
京都御前会议陷入争吵混乱,几乎到了失控边缘。
这时,一直未言的权中纳言,细川胜元缓缓站起,目光冷静,声音不大,却压过了满殿的争论:
“诸位,不论打不打,我们都不能……毫无选择。”
众人齐望向他。
细川胜元道:“割地赔款,今日或可保京师,但他日如何自处?若今日开口,明日他们便要我兵源、要我贡女,甚至……要我天皇奉诏。”
“而一旦投降,列岛上下,再无一人敢战,与其等死,不如决一胜负!”
这位幕府权臣转头看向足利义政:“将军,请召西国诸侯,征兵于山阳道,固守近畿各关隘,下关虽破,但其后道路多山,一线一守,只要我们拖住他们,让他们在异国受困于山河补给,自会力竭。”
另一位大臣冷笑:“你还没见识过明国的火器?那不是弓马小战,那是雷,是火,是天降的铁雨!”
“你想用竹盾挡炮弹?”
细川冷然回道:“那你说该如何?束手投降?那请你第一个将家纹交出去。”
双方又一次言辞交锋,京都御前会场再度陷入风暴。
幕府将军足利义政终于大喝:“住口!”
他咬紧牙关,眼中既有犹豫也有痛苦:“先遣使入下关……探大明虚实。”
“派遣足利义信,奉我亲笔书信,请徐闻罢兵谈和,若其不应……再言他策。”
有人低声道:“徐闻那人……不像肯谈的。”
足利义政惨笑:“所以才让义信带剑上路。”
这句半带讽刺、半是放弃的苦笑,使得众人皆噤。
朝堂群臣终于散去。
细川胜元最后留下一句:“将军,请记住,一旦京都陷落,整个日本诸岛就不是我们的了,室町幕府也将灭亡!”
第1014章 登陆马关
下关破后的第三日,雨过天晴,海风犹寒。
整座下关已被明军全面接管。
港口修起浮桥,街道设立哨所,连寺庙屋檐上都挂起了明朝的飞龙战旗。
徐闻驻节于下关城原守护府第,一座依山面海的院落,前厅已被改作越王行宫,黄丝幔帐垂地,左右列甲兵,内外侍卫如林。
下关城外,天已黄昏。
风从海峡吹来,掠过屋檐、吹动旗帜,也吹皱了徐闻披风下的长须。
他独立于下关城头,手执一壶老酒,俯瞰着整片港口。
城中烟火已息,大明的军营安扎得井然有序,炮位严密,浮桥稳固,巡逻兵持枪而过,如铁水流动。
而曾属于倭人守将的官宅,此刻被明军征为粮仓,日落之下,昔日倭旗已彻底焚毁,只余一地灰烬。
徐闻静静站着,看着这座刚刚被攻陷的城市。
赤间关。
又名赤马关。
也有人简称它为马关。
在他这个时代,马关只是濑户内海边的一个交通枢纽,是本州与九州之间的门户。
可在徐闻心里,却知道。
数百年后,这里会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耻地。
那一场他未曾目睹的战争,那一次未来的失败,那一纸永远记在教科书上的耻辱条约,都会发生在这片土地上。
徐闻闭上眼,脑海仿佛浮现出后世画面:
一八九五年,鞑清朝廷的谈判代表李鸿章,面无血色地走进这座小城,面对着穿着军服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听他用带着傲慢的语气宣布:“中国战败,须赔银二亿、割台湾、开放通商。”
当时的中国,早已风雨飘摇,而那一战,则彻底砸碎了最后的幻想。
甲午之败,不仅是军队的败,更是文明的败、体制的败、民族信心的崩塌。
自那以后,日本趁着《马关条约》的天量赔款,兴办工厂、造船造炮、修铁路、办军校,完成了现代化跃迁。
而中国,却依旧沉沦在旧王朝的自欺自乐之中,直到沦为列强的棋子,被反复宰割。
“……他们后来,是靠我们输的银子,去造枪炮打我们。”
徐闻喃喃一句,眼神沉沉。
这话,他自然不能对外人说。
他也知道,眼下这个时代的大明尚未亡,倭国尚未强。
但正因他知未来,所以这一步,他走得格外沉重。
徐闻喝了一口酒,酒气微辣,入喉如火,灼烧着胸膛。他抬头望向远处那片海:
“今日,我站在这马关。”
“不是为了得一城一地之胜,而是要替后世,提前写好答案。”
“不能让这座城,几百年后成为我们民族的耻辱。”
“我来了,就是为了提前改变它的命运。”
......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曾祖,父亲已从朝鲜渡海成功,在九州北部博多湾建立滩头阵地,福冈港已插上大明龙旗!””
年仅十五岁的徐昭缓步而至,身披战甲,脸上还有未干的硝烟,行礼道。
他是越王府嫡系第四代,虽然年少,但心怀广阔坚持要来打小日本,军中诸将称其为小将军。
徐闻也有意让徐昭历练一二。
毕竟若是打下日本,这里很有可能是越王封地。
将来他们祖孙,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他要亲眼让子孙看看,这帮日本人是如何被大明征服的!
徐闻指着下关口,缓声道:“徐昭,你可知这马关之名?”
徐昭一怔,摇头:“不过是个城口,旧称赤马关。”
徐闻苦笑一声:“我曾做过一个噩梦,数百年后,此地后会变成我们后人的梦魇,那时的中国,不是咱们今日这般大明,而是一个昏聩迟暮的王朝,连海上都站不稳,被人一战打穿!”
“也正是在这座城,签了一纸条约。”
“那张纸,败尽了华夏数千年积攒的脸面,断送了整整几代人的希望!”
徐昭听得神色大变,张口结舌:“若真如此……那岂非……”
徐闻摆手,压住他话头。
“所以我们才来,要来的,不只是你我,还有那些曾在后世流血的人,那些背着亡国之耻的人,我们替他们来。”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马关这两个字,不能只属于耻辱,也可以属于清算!”
“若这天下有命运,那我便来打破它!”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