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844节

一名都指挥使却皱眉道:“博多之地,乃倭人门户,元朝两度东征皆选于此,虽地利优渥,然地面武士林立,民兵训练有素,战意极烈,若硬攻,恐陷苦战。”

一名兵部参赞也拱手进言:“此地又处风口,冬春之间时有台风翻海,正是当年元军败于‘神风’之地。”

徐闻点点头,道:“是故此策虽利补给、利速度,却不宜独行,需与他策并举。”

他手指移至日本本州岛西端。

“第二策,我海军舰队穿壹岐、对马水道,登陆濑户内海之入口下关、广岛一带。”

“此地处于本州与九州之间,实为交通咽喉,一旦夺下,即可隔断倭人西部与京都、大坂之联系。”

众将眼前一亮,纷纷看向地图。

“濑户内海群岛林立,我等可依岛布阵、设炮台,进可攻,退可守。”

“战列舰主炮有掩护之所,不必强行抢滩,可远程压制敌军岸防。”

但徐明却缓缓道:“此地水道狭窄,地形复杂,不利大舰列阵,若敌军以小船扰袭,极难追击,况且登陆点崎岖,多为山岭丘地,不如九州平原开阔。”

徐闻微微一笑:“故此地适合作主力之锚,不作首登之锋。”

他再将手指南移,落在四国岛与南九州之间。

“第三策,奇兵策,我舰队登陆高知、鹿儿岛一带。”

“此策避开敌锋,迂回侧袭,攻其不备,若能立足于此,即可建立海上跳板,日后北上,进可取本州西南,退可守琉球水道。”

军中一位副将赞道:“可行!此为敌之后门,必防御松散,利我奇袭!”

兵部官员却摇头反驳:“但此地偏远,地势不平,后勤困难,一旦孤军深入,易遭围击,且战略价值不及九州、濑户一带,若为主攻,恐陷战线漫长。”

一时间,众将议论纷纷,意见不一。

徐闻静静听完所有争议,这才起身,拂袖一指地图:

“本王的意思是,我军主力穿壹岐海峡,夺濑户内海入口,登陆下关!”

“副军,由朝鲜釜山港出发,跨对马,直取博多湾!”

“南线偏师,不登岸,只封锁四国、鹿儿岛海域,切断敌援。”

徐闻环视全场,目光如电。

“两路夹击,钳形推进,北取福冈为粮道中枢,南控下关为桥头堡,再由濑户长驱山阳道,直取京都,活捉倭王,擒杀幕府将军!”

众将齐声高呼:“谨遵越王号令!”

徐闻一掌拍案,朗声道:“明日全军转向,七日后逼近目标海域!传檄曰:大明水军,跨海而来,不灭倭患,誓不回师!”

窗外涛声震天,海风如刃,越王号高挂战旗,桅顶龙帆如飞。

大明舰队,终于将要踏上这场跨越海洋、撼动岛国命运的战争征途!

第1012章 跨时代的碾压

第二天,大明海军舰队抵达济州岛,按照徐闻此前制定的作战计划,舰队兵分三路。

主力由徐闻亲率,穿壹岐海峡,夺濑户内海入口,登陆下关。

南线由副帅徐明率领,沿着鹿儿岛海域东进,威胁沿岸诸藩大名,切断他们北上援助,

北线由太子少保徐林率领,抵达朝鲜省,征召朝鲜兵,而后再南下对马海峡,登陆博多湾。

博多湾为天然良港,便于舰队停泊、登陆。

当地平原地形较多,便于展开兵力。

北线是最适合的登陆点,也是风险最大的,容易受到岸上日本大名们的狙击。

徐闻让嫡孙徐林去朝鲜半岛征召朝鲜兵,主要是想让棒子们当炮灰。

当年灭朝鲜国,徐林可是副帅,在朝鲜有一定威望,这种活他来干最适合。

......

濑户内海入口,风高浪急。

旭日初升,水光翻涌,大明舰队主力已逼近日本本州西南海域。

百余艘战列舰排阵成墙,徐徐前进,舰帆如云,炮口森然,宛如移动的钢铁海城。

主帅舰“越王号”高悬明黄战旗,巨龙金帆映日生辉,位于舰队最前,宛如一座漂浮的城堡,披甲傲立海天之间。

船舱之内,越王徐闻眺望前方海图,神情肃然。

“前方即为濑户内海西口,下关至广岛一带。”

他缓缓转身,对众将说道:“若我军能夺此地,便可封锁濑户,断敌水路,插入本州腹地之咽喉。”

海军副将盛铭上前一步,指着副图:“此间水道狭窄,不利于并排硬冲,但只要先打通制海权,岸上登陆将水到渠成!”

盛铭是唐赛儿的丈夫,徐闻的女婿,曾担任过大明海军总指挥,后因御下不严导致海军走私,自动退居二线。

此番征讨日本,他主动请命,甘当岳父帐下一小卒。

都是海军人才,徐闻没有拒绝的道理。

此前皇帝有意将朝鲜半岛赐给徐闻当封地,徐闻推辞了。

他是想要封地,但不算朝鲜,而是日本!

这次攻打日本,不仅徐闻祖孙四代都来了,而且还是嫡系血脉!

足见徐闻重视。

“报!”

前哨快船急速驶回:“前方海域出现不明舰船约百余艘,正自岛屿间游弋,疑为倭寇水军!”

“探明是哪一路?”

盛铭喝问。

此时的日本室町幕府压根没什么像样的水师。

虽然没有全国统一的水师,但很多战国大名或豪族有自己的私兵舰队,称为水军。

哨船回报:“是村上水军旗号,来岛、能岛、因岛三家齐聚!”

船舱顿时一片肃然。

村上三水军,是日本濑户内海最有名望的海盗世家。

三家分据三岛,素以舟战火攻闻名,战术灵活,用兵凶狠,曾在元朝东征时突袭元舰,也与室町幕府、毛利家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哼,倭人真敢拦本王?”徐闻冷笑。

“幕府虽无像样水军,这些战国大名倒是狐假虎威之辈。”

盛铭冷然道:“但他们不知道,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另一个时代的军队。”

当日下午,海面果然起了变数。

三股水军从濑户内海诸岛间突现,来势汹汹,黑旗高扬,数百艘橹船、快帆夹杂其间,如蚁群般扑向大明舰队两翼。

“敌舰接近六百丈,距我舰主炮射程,二十息!”瞭望兵高喊。

“预装火炮,开启火栓,待我令下,一轮齐射!”

盛铭斩钉截铁的下令。

对面倭船小而灵,船身漆黑,多为橹动帆行,有的装有投石器与火箭筒,意图靠近后火攻、登船白刃。

但在大明重炮火力面前,它们显得简直像孩童手中小舟。

“准备,放!”

“轰!!”

一声令下,越王号率先开火,舰首三门重炮同时轰鸣,火光照海,海面骤然炸起三团巨浪。

紧接着,两翼“镇海号”“定远号”跟进齐射,数十门火炮如雷齐响。

弹丸横飞,火光四起。

一艘因岛大船被命中船腹,整艘炸裂于浪中,桅杆折断,船板飞散,尸体与碎木同沉。

村上水军还未接近三百丈,便已有十余艘化作火海。

三水军统帅村上武景见状,顿时惊骇。

他自诩水战无敌,百战老辣,但从未见过如此排山倒海之火力。

“这不是战船……这是海上城墙,是天降之神兵!”

明军舰列继续前压,一轮接一轮炮火倾泄,火箭、火铳、震天雷齐下。

倭船尝试从侧翼绕行,却被大明快舰截住,在近岸水域展开激战。

明军舷侧机关火铳如雨倾泻,密如雷鸣。

短短半个时辰,海面已被炮火烧出数十片焦油般黑区,漂浮着残帆断桅,血水和火烟混作一体。

村上三家震惊至极。

首节 上一节 844/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