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780节

昔日高坐太后之位的她,如今彷佛位庶民母亲。

但她知道,仅凭她一人之力,护不住儿子与孙子。

尤其是那个坐在金銮殿上的新皇,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温文谦和的孩子。

而是手握江山、目中无人、冷酷无情的帝王。

于是孙太后找到了徐闻。

越王府内,檐下风吹庭竹,茶烟袅袅。

孙太后缓缓步入正厅,身着素色宫装,未带仪仗,低眉顺目,自称“孙氏”。

徐闻早在厅中候着,见她神情肃然,立起身来,微一作揖,算是礼待。

这位孙太后年过四十,却风韵犹存,气度典雅。

两人隔案而坐,气氛一时凝滞。

“越王。”

孙太后低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难掩的哀求:“臣妾知您位高权重,朝中重臣,陛下倚重,但我儿虽曾误国,却终究是大明正统,我孙见深,自幼仁厚,无半分野心。如今受此际遇,非其之罪。”

她自称臣妾,显然没有把徐闻当做臣子。

孙太后语调微颤,继续道:“我不求富贵荣宠,只愿王爷念一念旧情,看在臣妾夫君宣德帝的面子上,护我孙一命,若将来朝局变幻,愿他有一条活路。”

说到此处,孙太后已低头含泪。

这位孙太后年过四十,却风韵犹存,气度典雅,保养的如同三十来岁的美妇人。

她这么一哭,倒显得惹人怜惜。

徐闻面色凝重,缓缓起身,看着比自己小近三十岁的妇人。

“太后之意,老臣明白。”

徐闻走至窗前,语气平静道:“沂王朱见深虽已废储,然陛下尚留其京中,未加罪责,老臣虽无权插手宗室事,但……既太后开口,老臣自会多留一心眼,保其安稳。”

孙若薇眼中一亮,起身屈膝深拜:“臣妾多谢王爷。”

她一拜未起,忽然低声道:“若王爷不弃,臣妾虽已年迈……愿以身相酬,只求护儿护孙。”

话音未落,徐闻神色倏变,厉声呵斥:“太后慎言!”

他眉宇一凛,直视眼前美妇:“徐闻一生,忠于社稷,护国为先,从无私欲妄行,太后若是为保亲人,而自损尊贵之身,岂不堕了帝后风骨?”

孙若薇羞愧难当,低声啜泣,躬身不语。

厅内一时寂静,只余风吹竹影、檐下滴水声声。

良久,徐闻语调缓和,望着她坚定地说:“请太后放心,沂王虽非储君,老臣自会暗中照拂,只愿他日后持心自律,无妄为、无妄言,方能保得一生平安。”

孙若薇泪眼婆娑,连连点头:“多谢王爷,多谢……”

当日下午,孙太后步出越王府。

她坐在车轿中,微整衣带,手扶金丝凤钗,将衣领扣好,又拢了拢鬓发,目光沉静清亮。

“越王看似老迈,不想精力如此旺盛,老当益壮,至少还能再活三十载......”

“若大明有一线希望,愿藏在沂王一脉,若将来有天变,我孙仍能以仁立世,不负我今日屈身所求。”

孙若薇心中默默念道。

随后命令马车驶向南宫。

第943章 再见朱祁镇

南宫,位于紫禁城东南,南池子大街缎库胡同内。

南宫也称为洪庆宫,是一处皇家别苑,又称东苑或南内。

这处宫殿还是当年徐闻监督北京城时候顺便修建的,是昔日皇太孙朱瞻基的临时行宫。

永乐朝时期,太孙朱瞻基就曾在此小住一夏,接受徐闻教导。

南宫的设施在当时较为完备,自从废帝朱祁镇住进来后,就不完备了。

里面很多东西都被搬走了,就连院子里能纳凉的大树,也被砍了。

当年修缮精致的皇家别苑,如今成了一处权力冷宫。

废帝朱祁镇被景泰帝囚禁于此,终日不得外出,身边不再有文武百官,只有旧日妻妾与子女作伴。

周贵妃、其余宫人、幼子,甚至是刚被废为沂王的朱见深,统统软禁于这高墙宫院之中。

一家子,整整齐齐,犹如囚笼之鸟。

时为午后,阳光穿过乌云,投下一缕斜光。

越王的龙辇前后浩荡仪仗,旗帜招展、鼓声沉沉,一路进入南宫门前。

锦衣卫守卫百余人,本来各自懒散散坐,见到越王仪仗临近,立刻齐齐站起,肃然列队,神情紧张。

徐闻坐在龙辇上,随意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免礼,随即南宫宫门开启。

“越王殿下驾到!”

随着一声高呼,南宫内的朱祁镇心头巨震。

听到“越王”二字,他面色骤变,惊愕中带着一丝惧意。

他本以为,这位曾辅佐自己登基、后又亲手废掉自己皇位之人,此生不会再见面。

但今日,越王竟来了!

短暂失神后,朱祁镇连忙带着妻妾子女们出来迎接。

宫门缓缓开启,门后站着一排衣着素旧的人影。

为首之人,正是废帝朱祁镇。

他衣衫虽整,却已旧得泛白,胡茬杂乱,头发潦草,眼窝深陷,一副半囚之姿,哪里还有半分九五之尊的模样?

“相父,我……冤枉啊!这些年,景泰帝苛刻如仇,朝贺不准,供奉不济,门窗封死,只留巴掌大洞送饭,连南宫的老树也被砍了,怕我们递信传话……相父,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啊……”

朱祁镇跪倒在地,哭声哽咽,双手死死扣地,爬行几步,竟拉住徐闻的靴角不放。

徐闻神色未动,冷冷俯视他一眼,未答一句,抬手示意左右不必搀扶。

他如何不知这一年来朱祁镇的处境?

生活全靠钱皇后和周贵妃,平日里纺织做绣活换取生活物资。

一家人勉强能维持温饱。

当年风华正茂的钱皇后,如今身着素衣,和普通妇人无疑。

徐闻径直越过朱祁镇,走进庭院。

那庭院曾是池水清流、绿荫满地,如今只剩干枯泥地与半倒石凳。

老树已被锯根而去,只余一处焦黑树桩,显得荒凉可怖。

徐闻走到一名约莫四五岁的男童面前。

这孩子衣衫干净,却已洗得泛白,面庞清秀,唯双眼怯生生地望着徐闻,眼中满是惧意。

“你叫什么名字?”徐闻问道,语气平和,带着些许怜悯。

男孩呆呆地看着他,好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朱……朱见深。”

徐闻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轻声道:“别怕。”

朱见深一怔,眼中惶恐更甚,似懂非懂地缩回半步。

旁边,一个身着素衣、面容清秀的宫女,约莫十八九岁,悄悄将朱见深护在怀里。

望着大明最有权势的男人,她满眼惊惶,身躯轻微发抖,神情里写满了恐惧与本能的防备。

她知道,这个看似慈祥的老人,正是废了皇帝、废了太子的人。

他的一句话,足以决定她和主子的生死命运。

徐闻静静地看着这对主仆,良久未语。

朱见深随父居南宫,生活困顿,史载其因恐惧而口吃。

此时的朱见深只有四岁,还不知道自己的处境。

最大的落差是搬出宽敞的东宫,身边少了许多太监宫女,外面多了许多凶神恶煞的锦衣卫。

照看朱见深的宫女,名为万贞儿。

她原是朱见深在东宫时的贴身侍女,因小皇子自幼怯弱怕生,万贞儿温柔谨慎,一直陪伴左右。

朱祁钰虽将朱见深废为沂王,却并未将其打发出宫,或许是内心尚存一丝愧疚,准许万贞儿留下照顾。

徐闻巡视了一圈南宫,眼角不经意间扫到角落里的织布机,顿时脚步一滞。

那台老旧的布机旁,钱皇后正默默地将捻好的棉纱架上,动作熟练,神情专注,仿佛这不是皇宫,而是一处寻常妇人的内院。

这一刻,徐闻他眼中浮现出一个旧影,发妻岳盈盈。

首节 上一节 780/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