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776节
有从龙之功,郭敬必然获得朱祁镇的重用,从而获得比当初王振更大的权力,权倾朝野!
一番热切之后。
郭敬又道:“我等要反,必须除掉一人!”
他扫视着周围的将领:“此人便是郭登,他为大同总兵,向来对徐闻忠心耿耿于,对朝廷言听计从,若不将此人除掉,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将在他的掌握之中。”
“一旦他把我们的动向上报京师,或者阻止我等调兵,我们必将陷入无法挽回的困境,所有计划将彻底破灭!”
酒宴大厅里的气氛骤然凝重,所有将领都沉默不语,面面相觑。
郭敬的话如重锤击打在每个人的心头,杀死总兵郭登,似乎成为了此刻唯一的选择。
郭敬见众人未曾言语,缓缓举起酒杯,低声道:“诸位将军,若我们心意已决,便先饮此杯酒,饮罢之后,我们便去除郭登,继而大举反朝,灭徐闻余党!这场计划,不容有任何迟疑!”
话音未落,郭敬率先将酒杯一饮而尽,随即,众将领也纷纷端起杯盏,齐齐仰头,酒液顺喉而下。
酒气弥漫,然而心头的那股愤怒与决心,比这烈酒更为炙热。
就在这时,外面厮杀声响起。
众人骤然一惊。
“外面怎么回事?来人!”
郭敬骤然起身,心头一紧,隐隐感觉到了不安。
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重重的脚步声。
接着,一具鲜血淋漓的尸体被扔进了大厅。
众将领见状,面色大惊。
郭敬的脸色骤然变得铁青,他瞪大眼睛,看向门口,只见几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气势汹汹地涌入。
领头的赫然便是暗卫首领王冲!
“逆贼郭敬!”
王冲冷喝:“还不伏诛!!”
郭敬瞳孔一缩,顿时明白,暗卫早已埋伏在大同,他根本未曾察觉到任何预兆。
眼前的形势瞬息万变,所有的计划,仿佛就在一瞬间崩塌。
“你们是暗卫!”
郭敬大惊,随即猛地转身,望向周围的将领。
他们的脸色也都变得苍白,显然没有料到,越王麾下的暗卫竟已深入大同,远在他们的想象之外。
“诸位将军,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郭敬咬牙切齿,气急败坏地高声喊道:“随本监军一起杀贼,除掉越王余党!”
他拔剑而起,准备与这些暗卫拼死一搏。
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两个暗卫精锐如同闪电般飞身上前,一剑封喉,直击他要害!
“唰!”
仅仅一瞬间,郭敬便被斩杀在地。
剩下的将领们还来不及反应,已经纷纷遭到暗卫的袭击。
刀枪碰撞,整个大厅瞬间变得血腥而混乱。
那位郭敬心腹将领,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便被无情斩杀。
王冲冷冷一挥手:“全部杀了!”
随即,锦衣卫和暗卫立刻展开行动,将这些将领全部斩于剑下。
瞬间,郭敬一派的余党尽数被清除,整个府邸陷入了死寂。
须臾,大同总兵郭登率兵前来,身后是整齐的队列,气势汹汹。
他望见府内的尸体,看到郭敬一派被剿除,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喜色。
“王大人,诛杀郭敬一众余孽,为大同边民除害,为天下除害,郭登在此拜谢!”
郭登深深一躬,语气中满是感激:“此举不仅是为大明国祚着想,更是为百姓苍生,感谢大人的及时出手!”
王冲冷淡地摇了摇头:“郭将军言重了,此事,皆因越王之命,郭敬乃王振余党,若此人不除,必成大患。”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郭将军,望你继续治理好大同,不负陛下和越王的重托。”
“必不辱命!”
郭登立即抱拳。
王冲点了点头:“好,郭敬等余孽已除,本官要回京上报。”
当晚,暗卫带着郭敬等人的脑袋离开了大同。
夜幕下,快速而无声的行动再度展开。
当朱祁钰得知郭敬等人已被诛杀,悬在心头的那颗石头终于落地。
他长长松了口气,好在没有发生动乱。
至此,王振的余党全部被除。
废帝朱祁镇的党羽,再无翻盘的可能。
第939章 三大隐患
暮色四合,越王府的灯笼次第亮起,将飞檐斗拱映照得如同蛰伏的巨兽。
徐闻的轿辇穿过三重朱门,在滴水檐前稳稳落下。
管家早已带着仆役跪候多时。
"父亲!"
徐谦、徐华、徐明三人疾步迎出。
他们已在花厅等候多时,鎏金香炉里的沉香都换了三遍。
徐明最是性急,未等父亲更衣便道:“郭敬那阉奴果然造反了!父亲真真是神机妙算,竟能预判他必反,早派暗卫潜伏大同......”
“陛下怕是想破头也料不到。”徐谦接过三弟的话茬,眼中闪着兴奋:“父亲这一手既除了阉党余孽,又替新君立威,实乃一举两得!”
“是啊。”徐明笑着说:“如今内忧外患都已平定,大明总算可以安稳了。”
徐闻在主位坐下,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淡淡道:“陛下刚刚登基,看似天下太平,实则危机四伏,内忧外患不断,你们身为朝廷重臣,切不可掉以轻心。”
三子闻言面面相觑。
老大徐华忍不住问道:“父亲说的内忧外患是指?”
徐闻放下茶盏:“中南六省以及南洋诸岛的土司酋长,朱祁镇在位时听信王振谗言,对他们横征暴敛,导致这些土司酋长屡次造反。”
“如今我朝闹出这么大一坨破事,又逢新皇登基,这些土司岂会轻易轻易臣服?”
徐华点头:“若不及早压服这些土司,迟早会酿成大祸,我会和兵部谋划,解决好此事的。”
对徐华来说,能动武解决的事情,就不是大事。
“不止如此。”
徐闻目光扫过三个儿子,语气认真:“废立皇帝一事,非同小可,朝廷内外,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为父心怀不满。”
“虽然他们手上没有兵权,造不成大的动乱,但鼓动人心、煽动舆论的本事还是有的,你们务必要盯紧地方官员的奏章,密切留意百姓间的议论,不能让风言风语影响朝局。”
徐谦神色凝重,拱手应道:“父亲所言极是,想必陛下心中也已有准备,一定会提前防范。”
他说这话时,心中却也难免忧虑。
废皇帝朱祁镇仍旧活着,这始终是个隐患。
毕竟,一个曾经坐过龙椅的人,不可能甘心情愿退居幕后。
更何况,天下百姓很多还未真正接受这场皇位更替。
一旦有人借题发挥,掀起波澜,就算是小小火苗,也有可能烧出一场大祸。
徐谦曾一度在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朱祁镇彻底除掉,永绝后患。
可这个念头刚浮现,他立刻打消了。
不能动他,绝对不能!
朱祁镇毕竟是曾经的皇帝,哪怕如今被废,依旧拥有巨大的象征意义。
在朝廷内外,仍有不少人对他心怀敬意。
尤其是那些曾在宣宗朝任职、或被英宗提拔过的老臣旧部,他们对朱祁镇不仅有感情,还有忠诚。
若真的将他杀了,陛下朱祁钰势必会背上“弑兄篡位”的罪名。
到那时,舆论反噬之强,恐怕足以动摇整个统治基础。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