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759节
此时,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也先身上。
作为此次战役的指挥者,他肩负着最终的决策责任。
也先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目光扫过每一位提议者,内心已然有了决定。
“我们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如果就此离去,岂不是对不起那些为了这个目标牺牲的勇士?”
也先终于开口,语气坚定:“我不会让他们的牺牲白白浪费。”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既然攻不进去,那就只能用别的办法,谈判,当然是必须的,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和平的机会。”
“既然敌人紧闭门户,我们也应采取更加智慧的方式。现在,就派人给明军大营送信,说我们愿意与他们和谈!”
脱脱不花微微一愣,眉头紧锁:“现在就谈吗?在如此关键时刻,瓦剌竟然选择和谈,这不是示弱吗?”
阿剌知院却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没问题,我这就去安排。”
他的话中充满了信心,仿佛这场战争的结局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中。
瓦剌部高层在一番激烈的讨论后,终于决定通过和谈来争取更多的战略主动权。
对于他们而言,面对明军的强大,单纯的武力对抗可能无法快速奏效,而与敌人谈判,可能是最为高效的解决途径。
很快,朱勇通过望远镜看到瓦剌方有一人举着白旗走来。
那人看起来像是一个被掳走的百姓,手里拿着一根破树枝,树枝上插着一块简陋的白布。
他小心翼翼地向明军阵地靠近,同时不断大声喊道:“军爷,军爷,别动手,我是大明子民,被人派来送信的!”
朱勇看到他确实是一个人单独过来,心中稍微放松些,指示守卫打开了营门。
来人小心地走进,直接将信交给了看上去官职最高的朱勇。
“大人,这是草原上的贵人让我交给军爷的。”
朱勇接过信封,拆开一看,脸色逐渐变得愈加阴沉。
随着字里行间的内容逐渐展开,愤怒的火焰几乎快要喷薄而出,他差点把信撕成两半。
信中透露的信息让他震惊。
原来朝廷上的流言并非空穴来风,瓦剌部的反叛竟然与王振的侄子,锦衣卫指挥使王峰有关!
他竟然为了区区财物,图谋陷害使团,联合马匪袭击,甚至逼得瓦剌部起兵反叛,太过分了!
朱勇的心头怒火滔天,这个王峰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不仅知法犯法,而且为了一己私利,公然勾结敌人,危害国家安全。
他麾下的士兵拼死抵抗,而王峰却苟且偷生,写下了一封认罪书,来企图为自己的罪行辩解!
朱勇虽然不能确定这封认罪书的真实性,但根据信中的细节来看,这封信很可能是王峰亲自写的。
瓦剌部的描述也不无道理,王峰的行为,确实有其可疑之处。
不仅如此,信中提到,瓦剌部曾向蓟州、大同、宣府等地多次寄送详细的情况说明。
但这些信件如石沉大海,毫无回应。
显然,瓦剌部的请求和信息被完全忽视,而他们的耐心终于耗尽,才决定发动这场反叛。
瓦剌在信中解释道,他们出兵的目的,并非单纯的侵略,而是为自己讨一个公道。
他们请求能够当面与大明皇帝对话,澄清误会。
朱勇看着信中的这段话,心中感到一阵冷笑。
心想:怎么可能轻信这些胡说八道!他们不过是借着公道的幌子,想要掩盖自己在大明土地上烧杀掳掠、骚扰明军的真正意图。
尽管信中有许多虚伪的辩解,朱勇知道,自己并不是能决定信中内容的人。
这封信,最终必须交到皇帝的手里。
因为皇帝才是最终的裁决者。
第921章 皇帝又在微操
此时。
朱祁镇正坐在王帐中,焦躁不安,得知瓦剌部派人送来信件,他立刻命令王振赶来探听情报。
“我听说瓦剌那边派人送信过来了,怎么回事,给朕看看。”
朱祁镇的语气充满了焦虑。
看到信件后,他急切地询问王振的反馈。
皇帝内心深知,瓦剌的威胁尚未解除,而自己被困在土木堡之中,局势愈发严峻。
此时,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让他感到焦虑。
王振也清楚,瓦剌部的挑衅不容忽视,但他心中却也有着自己的算盘。
毕竟,王振一向能在朝堂之上左右逢源,在战场上虽不如武将们精通指挥,但他依然自信于自己的手腕。
朱勇面对这一切,虽然满心不满,但为了皇命,他不得不服从。
王振的侄子正是让大明陷入困境的罪魁祸首,作为大明的忠臣,他不能拒绝传达这封信。
朱勇忍下心头的怒火,冷静地答道:“信在这里,王公公拿去。”
王振拿到信后,毫不犹豫地打开来看了一眼。
瞬间,他像触电般暴跳如雷,声音尖锐刺耳,像是公鸭嗓的尖叫响彻整个帐篷。
“污蔑!这是赤裸裸的污蔑!”
“瓦剌部就是想反叛,所谓的使团不过是来刺探我们大明的情报!要不然,为什么这次进攻会如此顺利?”
“我侄儿王峰识破了他们的阴谋,惨遭灭口,最终战死沙场!这才是实情!”
朱勇听到这一番话,心中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默默地想:行吧,你自己开心就好,反正看这架势,王峰还在瓦剌部手中,迟早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朱勇没有回应王振的咆哮,只是平静地问道:“那王公公,我们还和谈吗?”
这个问题让王振显得极为纠结。
他原本认为不过是被围困几天,等着援军来解救就好。
可一夜之间,王振的耐心已经消磨殆尽。
王振想的并非战局,而是自己的个人舒适。
作为一位太监,他对个人清洁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每天至少要洗净两次。
然而,在这种没有水源的环境下,连朱祁镇今天都没有清洗过自己,王振自然更加不适应。
他敏锐地察觉到周围人的反应,尤其是看到朱勇每次看到他时微微后退半步。
这种嫌弃的身体反应细节,被王振尽收眼底。
王振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找个地方清洗一下。
“等陛下的命令吧。”
王振丢下一句话后,转身小跑着去找朱祁镇。
朱祁镇此时正坐在帐中,看完信中的内容,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尽管他早已知道王振的亲戚在外胡作非为,他心中隐隐有些不满,但毕竟王振是自己家里的事情。
既然是自家的人,大明也算是自己朱家的,他有权决定一切,其他人无权多说。
然而,眼前的情报,仍然让朱祁镇感到十分不舒服。
虽然他心知肚明王振的亲属在外的行为不端,但面对这封信时,作为皇帝,他依然感到一种深深的愤怒与失望。
王振看出了朱祁镇的情绪波动,立刻低头跪下,恭敬地磕头道:“陛下,臣公务繁忙,对家属的管理失当,才酿成如此大祸。还请陛下责罚。”
王振这一跪,彻底将自己的责任推给了家庭问题。
他的态度如此恭顺,似乎在示弱,试图安抚朱祁镇的怒火。
朱祁镇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由得一软,终于决定不再计较家族事务,转而关注眼前的危局。
“瓦剌提出的和谈,王伴伴怎么看?”朱祁镇看着王振,问道。
王振深吸一口气,回道:“老奴觉得可以试探着谈一下,至少能让我们摆脱眼前的困境,进驻怀来城,之后是战是谈,咱们都可以再做决定。”
朱祁镇听完后点了点头,心中清楚,这正是自己想要的答案。
他并不愿意继续被困在这里。
堂堂一国之君,被草原蛮夷围困在一个弹丸之地,实在是无法忍受。
这是多么耻辱的事情!
直到今天之前,身为大明的皇帝,他统领着亿万百姓,光是洗脸都觉得奢侈,怎会想到自己竟然会落得如此境地。
朱祁镇深深叹了口气,站起身来,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决定召开紧急会议。
朱勇等勋贵武将,以及内阁次辅曹鼐等人鱼贯进入中军御营。
朱祁镇当众决定与瓦剌和谈。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