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753节

朱祁镇绕行蔚州、临战炫耀、放弃戒备、防区空虚的各类情报,如雪片般堆满越王书案。

徐闻坐在书房中,静静翻阅完最后一份密报,脸色已如夜色沉沉。

他平日极为注重养生,体气沉稳,可这一刻,额头青筋鼓起,连指关节都在微微颤抖。

“朱祁镇这小子……”

徐闻低声咬牙,满腹郁结喷薄欲出。

“前前后后我给他扫平叛乱、筹粮造军、清吏革弊,好不容易替他稳住朝局,他倒好,还是硬生生要往历史的老路上撞!”

徐华的判断无疑是精准的,甚至比他预计的瓦剌反应还要快一步。

但就在他部署骑兵奔赴皇帝所在的同时,他的警告,已经先一步送到了朱祁镇的手中。

只是,帝王未必会听。

朱祁镇拿着密信,看着那封盖有“武国公”私印的急报,眉头微蹙。

他尚未发话,王振已抢先看完,冷笑出声:“一派胡言!武国公未上战阵,便已慌乱成这样,还敢自称草原克星?危言耸听!”

将信摔在案上,王振语气不屑:“咱家倒要问问,这草原之上,有长城屏障,有九边防线,有我大军十万,四面游骑如影随形,他也敢说,瓦剌能如入无人之境?”

朱祁镇沉吟片刻,也不悦地点头:“朕令徐华留守,原是让他稳扎稳打,如今敌踪未现,他便擅自出兵,确实有些逾越。”

这时,英国公张辅被召入大帐。

他刚一踏入,便看到王振脸色阴沉,皇帝手握密信,便知事情不妙。

等他看完徐华的情报,脸色顿时一变。

以张辅数十年行伍经验,长城那块空白区域的确异常刺眼。

“陛下!”

张辅急声进言:“武国公所虑,绝非空穴来风!老夫细细思索近来战报,瓦剌行军异常散乱,未见主力踪迹,实是刻意为之,诱我放松。”

他指着地图,语气凝重:“一旦他们集中兵力,绕入长城这片空隙,再突袭御驾所在,只需一战,我军即成混乱之局!”

朱祁镇眉宇间闪过犹疑。

但王振再度开口,语带讥讽:“英国公,这番话你上次也说过,如今咱家还没见半个瓦剌兵影,你们这是在质疑陛下亲征之决断,还是在借机抹黑老奴我?”

张辅强忍怒火:“王公公,眼下不是讲脸面的时候!目前大军虽有十万,然多为辅兵,真正精锐不过四五万,皇驾身边所余者,不足以抗敌。”

他声音陡然转沉:“更要命的是,火器!火器营配发在骑兵部队中,若敌骑突袭,我们无远程打击之力,只能被动挨打!”

王振却嗤笑一声:“英国公若胆怯,不妨领兵退守关隘好了,咱家自会安排英勇之士前行。”

这话不啻于当众侮辱,张辅双目圆睁,刚要发作,却见朱祁镇轻轻点头:

“英国公,既如此,朕命你带本部前往长城关口守备,此后军中事务,由成国公朱勇统领。”

这突然的变化,让张辅都有些没反应过来,一时怔住。

他根本没料到,自己不过是提出风险判断,竟被剥夺统帅之权、发配边防!

自己这是好心好意的提醒啊,又得罪谁了?

张辅缓缓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位穿着龙袍、眉目清秀的年轻天子,一时竟不知是悲是怒。

“老臣明白。”

张辅咬着牙躬身行礼,身影竟有些踉跄。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当年越王为何宁愿辞去首辅,也不愿再伴君侧。

那不是放弃,而是清醒!

而在帐外,王振目光阴鸷,心中却是一片欢腾。

这就是他等待已久的机会。

张辅虽老,但余威尚在,皇帝多多少少还听他几句。

可一旦他出局,剩下的成国公朱勇早就是他王振的人,军中调令都得看他眼色。

等战功一出,朝中谁还敢小看他这个“掌印中宫太监”?

徐谦?徐华?

一个个都要看他脸色行事!

“等着瞧吧!”

王振心中得意非常。

可他忘了,沙场上能决定胜负的,从来不是权谋诡计,而是真刀真枪。

老国公张辅万万没想到,那个一口一个“咱家”的死太监,竟然心思如此繁复阴狠,连他这个靖难功臣、戎马一生的大将都能一纸调令踢出中军帐。

天子军令已下,张辅纵然心有千般不甘,也只能照办。

他带着麾下残余部队,缓缓向就近的长城隘口行去。

心里却还有几分苦中作乐的庆幸:总算不用再面对那个整日阴阳怪气、颐指气使的王振了。

“罢了,回边关也好,若真有一战,老夫还能在边墙上放放手脚,不至于跟着你们这群人坐等出事。”

张辅离开后,整个大军果然少了个主心骨。

王振“扶正”后的成国公朱勇虽听话,却缺乏实战统帅经验。

军中调度开始变得拖沓、混乱,辎重分配不当,营帐搭建滞后,粮草运输频频误时,哪怕军士嘴上不敢说,心底早已怨声载道。

王振却毫不在意这些细节,在他眼里,行军缓慢正好:

走得慢,地方官员们便有时间前来献礼;不打仗,战功便能轻松捞。

一路行来,他每日都在接见地方父母官,收取“慰问银”与“感恩之礼”,金银珠宝堆满三车,连他自用的驮马都开始走路打颤。

大军不紧不慢地行至宣府,王振正盘算着今晚是否该召集当地文武办个庆功宴,暗卫却在此刻紧急传来军情:

“宣府镇境内发现大股马队踪影,疑似瓦剌骑兵主力!

情报之中,还附有一项极为沉痛的代价:为了确认身份,一支夜不收小队强行靠近侦察,结果被击溃,仅一人重伤逃回。

他们清楚看到,那正是也先麾下的精锐主力!

但坏消息还不止于此。

根据暗卫老兵判断,来自漠北的风向开始突变,一场大规模沙尘暴正悄然汇聚。

很可能在数日之内席卷整片长城以南区域,涵盖宣府、怀来,乃至京畿!

沙尘蔽日,视野尽失。

这对步兵密集、依赖远程火力的大军而言,无异于半数战力被封。

而对熟悉地形、擅长突袭的瓦剌骑兵而言,却可能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出击天时。

第914章 亢奋的朱祁镇

成国公朱勇收到密报,脸色惨白。

他尚不及深入思索,便已明白事态的严重性。

“坏了!,这下真出事了。”

急令飞出,调回此前派往草原索敌的三支骑兵队。

可明军骑兵已被调动过远,最靠近的骑兵营,也在四百里开外,赶回至少需两日。

而据侦骑估算,瓦剌主力一天一夜便可南下截住皇帝御驾!

这一来一回,时间差几乎注定生死。

大军行进缓慢,全是步卒与辎重,骑兵严重匮乏;

火器部队又大部分随骑兵远征未归,朱祁镇身边的防御,仅靠仪仗骑与京营精锐守卫,根本撑不起一场大战。

成国公朱勇捧着地图,看着情报,又望向远方烽火连绵的长城,忽然头皮发麻。

他终于明白过来,徐华当初那份情报,到底有多准确!

“快,快写急报,派快骑去武国公军中!请他速速转向宣府!速来援!”

朱勇已顾不上任何规矩和面子。

此刻,唯一能救这支大军的,唯有徐华!

而就在朱勇急调援军之时,长城外的烽火台已是火光冲天。

“狼烟起,敌袭!”

哨兵的嘶吼穿透晨风,一座座烽燧高台腾起黑烟,接连不断,一线传一线,如惊雷奔袭,从雁门直至宣府。

这是几十年来第一次,整个长城线同时点燃警示!

也先,终于达成了他的战略突破。

他没有击溃明军,没有攻陷城池,甚至没有与大军正面交锋。

但他成功避开了所有侦查队,突破所有空白区域,趁火器失效之际,从侧翼杀入了大明的核心腹地。

首节 上一节 753/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