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719节

想要干点什么花活,不要太简单。

想到这,朱祁镇也不得不妥协。

“那就依杨阁老所言,有涉及王伴伴的案情时,再行讨论。”

即便是这样,朱祁镇还是不肯把话说死,依旧留了个扣子。

所谓再行讨论,那就不知道讨论什么了。

三杨仅存的一位出面,徐谦也只能偃旗息鼓,不再追击。

他也清楚,朱祁镇是不会放弃王振的,自己的这番攻击,最重要的是姿态,让王振老实点,不要把手伸得太长。

自己和整个内阁,乃至自家老爹,暗卫,都是在为他的贪财行为揩屁股。

内阁众人出宫后,左右无人的情况,杨溥才语重心长地说道。

“首辅还是心太急了,陛下刚刚成年,亲政还没有多久,未能辨明忠奸,正是需要我们辅助的时候,多点耐心吧!”

老杨叹息道:“永乐,洪熙,宣德三帝好沟通,那是因为登基时都已成年,明事理,知好坏,我等臣子顺势而为就行。”

“当今圣上可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对比刚登基时,已经有很多进步了。”

老学士说的话,徐谦当然知道,而且也比较认同。

对比几年前那个熊孩子,现在的正统帝确实有所成长。

只是对比他爹宣德,还是差了太多,完全不符合大家对于一个好皇帝的预期。

第873章 暴躁的于谦

给天子汇报完情况,徐谦转身就去了兵部。

现在大明最重要的九边之一总兵出缺,自己老爹也不可能一辈子坐镇。

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万一累出个好歹,自己也没办法给家里交差啊。

现在迫切需要补上一名宣府总兵。

这就需要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协调后,给出最终人选。

五军都督府那边好说,有自家老哥还有英国公在,没有太多问题。

自己首先要安抚下于谦,这位老哥比自己的脾气还要刚强。

徐谦怕他听到消息后,会做出什么过激举动,所以率先通知下他。

首辅登门,马上有人通知本部尚书。

兵部尚书于谦赶紧出门迎接。

这些年世人皆以双谦称呼他们两位,因为徐闻的关系,双方私交也甚好。

安成公主朱月蓉渐渐地也视于谦为子侄,越王府但凡过年过节准备的各种家礼,每次都有于谦家的一份。

而于谦在心中,已经把徐闻看作自己的师父,也就心安理得的收下这些礼物。

有家大业大的越王府帮衬,于谦靠着俸禄,什么冰敬炭敬统统不收,也能在寸土寸金的京师过得很舒服。

“徐阁老有事话,直接叫我去内阁,就不用劳你大驾了。”

于谦本来还想开两句玩笑,可看到徐谦面色不好,忙正色道:“有事进我房间详谈。”

徐谦点点头,伸手示意带路。

到了后院班房。

双方坐定后,徐谦把相关情报递给了于谦。

于尚书刚开始一目十行,后面越看越慢,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后面和徐谦一样,根本忍不了,只是他的书桌上没有杯子,所以于谦直接拍着桌子怒骂道。

“我就说过,不能让孙连仲当这个宣府总兵,他就没这个能力,但是皇帝直接下旨,逼得我只能批准这个任命。”

“现在看看,这群混蛋在边疆究竟干了什么,不求你建功立业,有什么军功,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

“可这脑袋用来装屎的家伙,竟然想着卖武器,盔甲敛财!”

“真是天才的行为啊,没有人做相关生意,那我去做就能挣大钱,他们怎么干脆不把守城的大炮给卖了?”

徐谦这时补充道:“他们确实想过卖的,只是火炮装上宣府城墙,都是军械所所为,他们没有能力移动这个重量的大炮,只能作罢。”

“因为是他人供述,没有确切的证据,所以没有写进情报中,而是暗卫通过另外的渠道汇报的。”

于谦都开始揉太阳穴了,被这群要钱不要命的气得头疼,他们是根本意识不到火炮有多么重要吗?

因为有军械所和四海商会研究所的同心协力,明朝的铸炮技术已经遥遥领先于这个年代,其技术指标已经比十六世纪的红衣大炮更为先进。

军械所自己实验过,新宣府镇的城墙,已经是以大明最高标准建造。

但是面对红衣大炮,依旧没有多少抵抗能力,最多保证不能直接轰塌。

这样的武器要是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偏偏还有人想着把这东西往敌人手里送,真正提前做到了商人无国界啊。

“赶紧把这群人弄到京师来,我要旁听审问,看看究竟有多少人参与其中,但凡少一个人没有被处理,我这个兵部尚书就不当了。”

于谦恨不得这群贼子现在就在自己面前,他能一刀一个,把这群人统统削成人干。

徐谦能够理解对方的这种愤怒。

但也知道,自己这位老友怕是要失望了。

最终肯定有一个人必然会逃脱惩罚,自己这个首辅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先别急着生气,还是好好想想怎么解决眼前的困境吧,我家那个老父亲可不能在总兵位置上待太久。”

于谦抬手,示意徐谦放心。

“别担心,我这边早就有了合适的人选,上次就是因为被那个混蛋横插一杠,抢了位置,这次应该能顺利上任了。”

见对方早有准备,徐谦也就满意了,也没忘了自己这次来的主要目的。

“你这脾气比我还差一点,案件审讯过程中,千万要控制住自己情绪,不要有什么过激的行为,有什么问题,来找我,身为首辅,这些都应该我来处理。”

徐谦也没有想到,刚刚被杨老前辈教育一番,自己要有耐心,不要冲动,转身他就用同样的话来劝说自家兄弟。

历史就是个轮回么。

宣府总兵出事这种大事,既然内阁都知道,再加上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要开始走流程,遴选新的总兵。

消息根本瞒不住,没出几天,几乎整个京师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其他人得到的消息并不全面,但并不妨碍大家进行联想,传播,这个故事几乎集合了所有大火的要素。

越王,微服私访,刺杀,战斗,最后时刻亮明身份,不战而屈人之兵。

勾结草原势力,卖国,这里面随便哪个词汇,都足够让人八卦半天。

现在流传出的版本中,这些线索被串联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曲折离奇,传奇性拉满的故事。

京城中很快就有说书人进行艺术创作,拿出了作品《越王夜巡宣府镇,手擒卖国通敌贼》,一时间全城都在传唱徐闻的故事。

每个故事里面都需要反派,这里的宣府总兵显然有些分量不够。

针对现实情况,普通百姓并不知道详情。

基于现实,给匹配了一个幕后黑手,那自然就是我们的王公公。

这些年随着掣肘越来越少,王振也越来越嚣张,他认的那些干儿子在京城坏事做尽,已经弄的神憎鬼厌,民间怨声载道。

在百姓心中,王振的名声已经臭了。

不过王公公并不在乎,他知道朱祁镇根本不在乎这些。

可他的那些干儿子在乎啊,在京城四处抓捕那些说书人,不准他们说这些。

可这个故事里面还有另外一个正面形象,越王可是特别的高大英明。

王振的干儿子打击这些人,那不等于在打击越王的形象宣传。

徐华和徐谦,两人一个国公,一个首辅,没空搭理这些。

暗卫们看不下去了,把那些义子和他们的狗腿子拖到暗巷中,一律按照猪头形象打扮。

第874章 认大爹

王振在京豪宅。

大太监的义子们浑身都是伤,跑到干爹这哭诉。

王公公看到后也是头疼不已。

他当然知道是谁干的。

对方虽然不开口,没留下痕迹,但是整个京师,能够悄无声息干出这活的又有谁?

锦衣卫是绝不敢得罪自己的,那就只剩下一家了。

想道越王府的实力,王振不耐烦的摆手道:“行了,别哭哭闹闹的,像什么样子,都拿点钱,回去把伤养好。”

首节 上一节 719/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