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673节
虽然是内阁大学士,但除了到父亲这个级别,也没办法教太子什么啊。
除非是自己那位四海乱逛,不怎么着家的弟弟还有可能。
毕竟现在的小皇帝,算是徐明的表外甥,以朱月蓉和皇家的关系,在太子阶段,教育一下朱祁镇还是可以的。
换作是自己,那还是算了,自己可不想被小皇帝惦记。
徐谦何等聪明,教了这么多年,已经清楚朱祁镇的本性是什么,所以老老实实地回徐闻道。
“天子在太子时,只要把我的课一上完,就另有安排去了,他的那几位贴身内侍,会帮他找些消遣。”
内侍?
徐闻心中一震,想到自己遗漏什么了。
自己从内心不喜欢堡宗,随便关于他的消息,那是听都不想听,所以忽略了很多关键信息。
比如说那个最终指引朱祁镇走上土木堡这条的宦官!
“其中是不是有个人叫王振?”
“父亲,你怎么会知道的?”
暗卫很强,徐谦是知道的。
但是他很清楚,现在在父亲的控制下,暗卫的主要活动范围,已经从国内,往国外转移,更多的是充当大明扩张的马前卒。
现在京师范围内,已经没有多少暗卫了。
其中大部分都在护卫越王府,这也算是徐闻对朱瞻基主动表达善意的一种方式。
这种重要的情报组织,他一个臣子掌握,实在太过打眼。
不如趁现在的机会,借机对外,或者开始蛰伏。
那徐闻是怎么知道的?
徐谦也不想猜,也不敢猜。
父亲手上的压箱底底牌,该告诉自己的,就肯定会说。
自己不知道,那就父亲认为自己不应该知道的。
徐谦这一反问,不过是习惯性质的,他马上用另外一个回答补上。
“没错,的确有个叫王振的,听说是先皇安排到天子身边,专门服侍他的,陛下和他的关系不错,我听说私下都叫他王伴伴。”
果然,这两个人最终还是遇上了!
徐闻只能感叹历史惯性的强大,同时想着找个机会,把王振这个祸害弄死。
朱祁镇那是朱瞻基所托,自己必须辅佐他。
但是你一个没卵子的东西,不得提前把这个危险解决掉!
王振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当今大明的第一权臣,越王徐闻盯上。
他现在正笑呵呵地接受宫中其他新进小内侍的吹捧。
宫中,后庭。
“咱家能够今天,全靠圣上提携,你们以后可都得小心伺候着陛下!”
王振脸上挂着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
他原本也是个读书人,落第秀才,好不容易考上举人,却没想经过永乐,宣德两朝的发展,文风鼎盛。
哪怕是当个知县,你也得是进士出身啊!
况且因为这些年恩科开的比较多,哪怕是进士,如果名次不行,也得乖乖在吏部挂号,领一份基本俸禄,等有缺后再来候补。
至于举人?
那是什么?
还以为是洪武年间,哪怕是考个举人就能当官?
当然也不是不行,徐闻任首辅的宣德年间,虽然政治清明,可要是舍得花钱,或者家中有关系,还是有门路可以走的。
比如说县丞这种八品芝麻官,还是有空缺。
王振家中虽然薄有家资,可是秀才考到举人,考试的路费,住宿费,还有各种开销,已经把家底都快掏空。
他根本没钱,也没关系去打理。
举人的那点优待,其实在乡下,也能当个土财主了。
王振心比天高,自己好不容易从科考独木桥,就剩最后一步没走完,终究是不甘心,他还想搏一搏,考上最后一次。
会试之前,他也和其他士子一样,频繁出入各种文会。
想要从中探听一些所谓的小道消息,看看能不能听到考题,和其他相关情报。
哪怕是不行,如果能够靠才华扬名,让达官贵人注意到自己,那也是不错的。
只是他对比那些真正的文魁来说,根本就不够看。
非但没有打出名气,反而把盘缠快消耗完了。
眼见都快坚持不到考试,王振心一横,拿着最后一点钱,投身到赌坊之中。
和所有的赌狗一样,王振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那点钱在吃人的赌坊里面根本不够看。
赌红了眼后,还欠下大笔赌债。
本来放高利贷的以为他一个举人老爷,总还有些家当。
事后追债一看,早就家徒四壁,骂骂咧咧地把王振打了一顿,并且警告他尽快还钱,如若不然,就报官。
这些放利钱的手上可是有王振签字画押的欠条。
第816章 大太监王振
王振被逼得没有办法,只能在京师东躲西藏。
至于会试,根本就不敢参加。
错过考试,他更没脸回家了。
堂堂举人,最后落得在京城中靠打零工为生。
有次王振正好帮一个宫中荣休的太监帮忙修缮房屋。
太监无意中发现他谈吐不凡,举止做派不像是经常干这个活的,便问他的出身。
此时王振已经在京师蹉跎半年,见惯了世间冷暖。
唯一的想法,就是想摆脱现在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来这个大太监家。
也是因为别人都说这家住着贵人,王振也想沾点光,哪怕是多拿点钱也好啊。
为了接到这个活,他已经在附近快盘桓快半个月,终于等到这个机会。
有人还愿意和自己聊天,王振当然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
宦官无后,便有养义子的习惯。
这个老太监能够退休,除了宣德帝朱瞻基仁厚外,还有在宫中有几个义子。
但因为资质所限,混得不怎么样。
现在老太监看到王振,简直就是看到了自己的传人啊!
出身贫寒,无依无靠,一个举人居然沦落到打零工。
而且既然能够考上举人,证明肚子里面还是有货的。
现在的宣德帝在位,最喜欢就是读书人。
宫中的内侍也要求读书,谁要是书读得好,也会得到天子的赏识。
没有根基,好控制,还有才,这不得发展成自己的义子?
老太监循循善诱,把王振现在的处境分析了一遍,给他指了条明路。
现在只有进宫,才是最好的出路!
生存还是尊严,王振根本就没有考虑多久,直接选择了生存。
现在只有活下去,才能更好地获得尊严。
靠着老太监的运作,王振净身后,很容易就进宫了。
紫禁城中还有自己的兄弟帮衬,加上他举人出身,学识本就比其他人高出一截,很快就脱颖而出,得到了宣德帝朱瞻基的赏识。
见王振知书达理,宣德帝想起太子朱祁镇身边缺一个读书的照顾,就把他派往太子身边。
于是两个人开始命运中的相遇。
朱瞻基忙于国事,平时朱祁镇只有早晚请示时,才能和父皇见上一面。
其他像徐谦这种东宫侍讲官,也只会板着脸给太子上课。
朱祁镇平时身边最亲近的,就是这些内侍。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