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607节

加上自己很久没来过山东,确实想听听这些基层官员的意见,所以就听之任之了。

结果就是一天下来,徐闻都得让朱月蓉按摩一下脸部,都快笑抽筋,总要让这些官员感受下越国公如沐春风般的问候。

朱月蓉一边按,一边埋怨道:“都是一些四五品的小官,你按照平时对皇兄那态度,板着脸就行了,和皇兄说话,没见你多少笑脸,可是和这些人,笑容就没断过。”

徐闻只能苦笑着回应:“没办法,不媚上,不欺下,这是我当官的基本准则,每次看到这些官职比我的低,就忍不住微笑起来。”

“至于这些四五品的,可都不是什么小官,很多都是一府之首,治下数十万百姓,他们是整个大明官员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夫妻俩正聊着,却见徐华徐谦两兄弟鬼鬼祟祟出现在门口,正探头往内张望。

对儿子,徐闻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你们两个给我滚过来,不在北京当差,跑我这里来干什么?”

徐谦轻推了一下徐华。

徐华这当哥哥的只能答道:“我们可不是随便来的,陛下给我们批了假,过来看看妹妹。”

“对对对,而且徐明也跟过来了。”

说着徐谦把躲在后面的小弟也拉了出来。

好家伙,三兄弟齐齐整整啊!

看着三个都已经为人夫,为人父的二十多岁大男孩,徐闻不知道说什么好。

朱高炽凑什么热闹啊,自己现在天天见这些官员都忙不过来,还得招呼这三个兔崽子。

唐赛儿的事情,徐闻没有瞒着家里。

除了告诉身边的朱月蓉外,家中坐镇的其他二位也修书告知。

这种事情他觉得还是坦坦荡荡最好,别因为隐瞒后面再有什么误会。

兄弟三人听到自己多了个妹妹或姐姐后,都很好奇。

正好在和朱高炽谈话时候,虽贵为皇帝,但也是看着兄弟三人长大的,难免会调笑两句。

徐谦抓住了这个机会,表示要请假去看看自家姐妹。

朱高炽自无不可,济南府距离京师也不远,官道相连,快的话三四天就能打个来回,就准了徐华,徐谦的假。

哥哥们要去,徐明自然也想被留下,也就跟着一起过来了。

其实徐闻也想着找个机会让唐赛儿和一大家子见一面。

现在既然他们先来了,就提前会面吧。

这几天唐赛儿就住在小院内休养,而徐闻则在考虑她的未来。

前白莲教圣女被叫出来,和兄弟三人见面的时候,是有些不知所措的。

虽然知道自己有三个兄弟,可这么快就见面,自己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啊。

三位男士就不同了,自小就羡慕别家有姐姐或者妹妹,或温柔大方或甜美可爱。

他们就只能三兄弟互怼,没事就打个天翻地覆。

现在突然有了一个妹妹和姐姐,都凑上来问长问短。

这种自来熟刚开始让唐赛儿有点小抗拒。

可是相处下来发现,这三位顶着国公府的公子的头衔,其中两位也早就是朝中绯袍高官中的一员。

可实际上和普通的哥哥弟弟也没什么不同,问的也是一些很日常的问题。

比如说她这些年怎么过的?

白莲教的圣女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她都一一耐心解答后。

最后还是问到她为什么造反,唐赛儿犹豫了一会后,把自己看到的底层情况说了一遍。

她说的过程中,发现徐明正拿着纸笔在记录什么。

徐华忙解释道:“别理这小子,平时在家里也是对这些乡村野史感兴趣,说自己以后是要走遍天下,记录这大好河山,所以听到什么新奇的东西,都要记录一下。”

徐闻看着也在心里暗自嘀咕,自家儿子以后不会出个徐明游记吧,把后世那个同姓的活都抢了。

徐谦是文官,听完以后感触最多,叹道:“以往父亲总是和我们说,为官一任,总要造福百姓,我自认在朝中已经尽力为百姓着想了,可是没有想到,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到具体执行的基层官员这里,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

徐闻这时适时地插话:“我现在已经功成身退,闲云野鹤一个,这些事情就靠你们下一代来解决了,没事的时候多想想,怎么才能改善甚至完全杜绝这种陋习。”

其实他的心里早就有了答案,那就是只有全国识字率九成以上,吏员能够深入到基层,彻底改变王权不下乡的现状,才有可能彻底改变底层状况。

可惜这些是现在大明做不到的,目前只能继续努力发展国力。

孩子们都来了后,徐闻也有任务交给他们。

“等会儿你们带唐赛儿回国公府,和你们大娘和二娘见面,然后徐明领着她去见郑和吧,我已经修书一份给郑和了,他知道怎么办。”

其实三兄弟也猜到,在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后,朱高炽虽然宽厚不计较。

可唐赛儿毕竟曾经是叛首,除非是隐姓埋名,从此不再公共场合露面,否则很难在大明生活了。

但没想到父亲下决定这么果决,这才几天,就已经和郑和沟通好了。

他们看了眼唐赛儿,这位姐妹面色如常,显然父亲已经和她说过,并且她也接受。

第730章 故人相见

“国公问过我,是愿意在大明内择一小城富贵终老,还是选择出海,闯出一片天地,这么多年我野惯了,想想那种安稳生活确实不太适合我,就选了第二种。”

唐赛儿自己解释道。

她还是有些不习惯叫出父亲两个字。

“况且我的那些部将,他们已经没有家了,不如一起出去闯闯。”

说出这番话时,唐赛儿就是那个曾经统帅万军的佛母!

兄弟们也理解她这个选择,毕竟曾经高飞的雄鹰,就再也不会被关进笼子里面。

他们只是可惜,好不容易有了个姐妹,才刚刚见面了,就得天涯海角,不知道何时才能见面。

徐华问徐闻道:“父亲要我们送,是打算不回京了吗?”

徐闻点点头:“没办法,济南府我是待不下去了,你们来的时候也看到,每天都是各级官员来拜访,我又不好拒绝太多,索性先躲一下,而既然来了山东,不回老家看一下,去你爷爷奶奶坟前拜祭一番,也说不过去,所以在见个故友后,便会动身回清平。”

家庭会谈完后,下人来报。

“国公爷,山东布政使周会来到了。”

周会来,当年清平县的知县,和徐闻称兄道弟,对后者十分关照,算是徐闻的仕途引路人。

后来徐闻在殿试上高中榜眼,在京师步步高升,周会来靠着徐闻在吏部的关系,升任东昌府知府。

靖难期间,燕军打到东昌府,受到守城将军盛庸的顽强抵抗,徐闻书信一封,策反周会来。

朱棣登基后,老周因功升任山东布政使,成为封疆大吏。

徐华徐谦两人知道这人与父亲关系匪浅,便主动说道。

“父亲你去见周伯父吧,我们在这里聊一会,休息一晚后,明天返程回北京。”

朱月蓉也开口道:“去吧,这里有我了。”

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安排,徐闻也就点点头,去和周会来见面了,二人确实很多年没见面了。

客厅内。

周会来在喝茶等候,见徐闻出来,赶紧起身。

“下官周会来,见过国公爷!”

徐闻皱眉摆手道:“早就说过,我们两个之间,没必要这般客套,我还是喜欢以前你叫我老弟那模样。”

多年未见,当年的少年如今已经名满天下,成为权倾朝野的越国公。

周会来初来拜见时,心中还是有些惴惴不安的。

不知道徐闻会有什么变化,会不会再和当年那般。

听到徐闻这么一说,周会来也算松了口气,但基本的礼仪还是要。

“当年旧事罢了,现在没事下官还经常与人说曾和国公爷交好,旁人还以为我在吹嘘。”

“你我当年相交莫逆,何来吹嘘一说,以后周兄大胆说,都是我很惭愧,寓居济南这么久,一直没去拜访父母官。”

周会来忙回道:“公爷言重了,反而是大家以为国公爷辞官后,要么去南京,要么去清平老家,我的不少同僚都去过两地拜访,却未曾公爷大驾。”

“如果下官知道国公爷就在济南,早就来拜访了,这几天也因为处理白莲教的后续事宜,忙得脱不开身,所以直到今天才过来,迟来之罪,还望国公爷见谅。”

这位以前的老上司,张口国公,闭嘴国公的,也让徐闻感慨。

很多事情都回不到过去了啊!

当年的老友,此时彼此之间也多了一层深深的隔阂。

设身处地站在周会来的角度,徐闻也知道他没办法。

布政使在很多人看来,已是大明高官,可地方官天生比京官要低半头,更何况自己还是曾经天子近臣,如今的圣上帝师。

首节 上一节 607/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