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590节
总得给年轻人机会。
永乐一朝二十二年,官场之上有个奇怪的现象。
六部尚书,几乎没有变过。
只要没有犯事,没有上班暴毙,一干就是二十二年!
比如吏部尚书蹇义,这哥们是徐闻的好友之一,自从永乐元年受徐闻举荐,担任吏部尚书一职,至今还在任上。
还有户部尚书夏原吉,也干了二十二年。
工部尚书宋礼也差不多二十来年。
礼部和刑部,倒是换了一两个。
纵观历朝历代,六部尚书像永乐朝这般稳定的,着实少见。
历史上的崇祯朝,十七年时间六部尚书换了五十多个人.......
主要是朱棣不愿意折腾,政务基本交给太子朱高炽和越国公徐闻。
朱高炽巴不得下面全是自己人,六部尚书干的越久,自己的太子之位越稳当,当然不愿意换。
永乐朝的六部之中,不知多少人官职原地踏步,等白了头。
尚书没动,下面的左右侍郎就没法升迁。
再下面的各司郎中,怎么往上爬?
想升官,只能调去地方各省。
相对徐闻受封太师、辞去兵部尚书一职的震惊。
大家更关心的是旨意中的“另有任用”,那究竟将越国公任用到哪里去?
朝中诸臣有很多推断,徐闻能文能武,既是勋贵,也是皇亲国戚,能适合他的位置太多了。
一时间众说纷纭。
徐华和徐谦也少被人探口风,他们的回答一律是无可奉告。
父亲的事,他们不清楚。
虽然众人很期待,但徐闻下一步任命的消息,就如同石沉大海,再无消息。
旁人也都认为国公爷累了,想休息一段时间。
没人知道,在某个深夜,从国公府的后门驶出一个车队,朝山东而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这个没人,不包括远在山东乐安州的汉王朱高煦。
汉王府在北京的明暗各条线,越国公府都是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不管是后门,还是侧面,正门,各个方面,十二时辰,无死角都有人盯着。
徐闻出京前往山东的消息,以最快的时间送了出去。
坐在马车中的徐闻,也收到了暗卫的回报,汉王探子出动了。
就朱高煦手下的那些暗哨,在暗卫看来,就和小孩子过家家的伪装一样,一眼就能看穿。
应该是朱高炽登基以后,一时应急,不知道从哪里调过来的菜鸟情报人员。
要不是徐闻严令不得打草惊蛇,暗卫早就把这些人连根拔起,现场教同行如何当探子。
而徐闻要的就是今天这个效果。
让朱高煦知道自己的动向,才能镇住他,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安成公主朱月蓉也一同前往。
离开北京后,沿途不同的风景,让她的心情好了不少。
车队一路上前后都有暗卫照应,也没少了汉王府的探子。
说是悄无声息,实际却是大摇大摆的情况下,最终平平安安到达山东境内。
徐闻没有回清平县老家。
而是直奔山东首府济南。
十几年前,他烧掉清平县,已经告别了过往。
此番回乡,只是说辞,徐闻更愿意去济南城享受人生。
那里是他科举发达的起点。
也是他靖难期间立下赫赫功劳的福地。
有不少曾经的故友,住在济南,晚年几个老友相聚,也算人生一桩美事。
在徐闻进入山东境内之时。
乐安州的汉王府中,吵翻了天。
有谋士提议,此刻正是徐闻身边最空虚的时候,应该集中全部力量,除掉他!
如此不仅断了新皇一臂,方便汉王府的后续展开行动。
这话一出口,周围人都离这位谋士远远的。
特别是那些资格比较老的谋士,一副我不认识这货的模样。
汉王朱高煦也忍不住破口大骂:“混账东西!你脑子上面长的那个东西是好看的吗?不会动脑筋?”
“孤知道你刚来王府,想要立功,但好歹花点心思,看一下以前的情报,哪怕是张嘴问一问?也不会提出这么愚蠢的建议?”
“情报上面的东西你是一点不看是吧,徐闻马车周围有两百暗卫,这还是我们能看到的,不知道得有多少,谁敢保证徐闻不会有其他后手!”
这位谋士确实是这周才被人引荐过来。
他嘴上功夫了得,夸夸其谈说得朱高煦心花怒放,当即就决定把人留下。
至少图个开心。
但没想到,此人竟然如此草包,除了那张嘴以外,就没其他本事!
第711章 不择手段
汉王府新来的谋士,被劈头盖脸骂过一次后。
他才想起有人谈起过前面汉王府刺杀太子的那次行动。
也是遇到了暗卫,两百精锐全军覆没,就连消息都没有传出来,死得无声无息。
哪怕是汉王朱高煦这种天才级将领,也无法判断暗卫现在的战力到什么程度了。
只能推断,至少不会比汉王府的王府亲卫差。
此刻谋士才后悔了,他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生大半的本事,全在嘴上。
从汉王的日常聊天中就听得出来,自己这位主子,对徐闻是又恨又怕。
身为帝王,怎么能有畏惧呢?
所以他才会大胆提出建议,干掉徐闻!
本以为能够以此讨好汉王,却没想马屁拍到了马蹄上。
其他谋士也都幸灾乐祸。
这人那嘴巴除了在汉王前面会说好话,对其他人就没那么客气了,阴阳刻薄,让人听得都不舒服。
这厮才来几天,就成功引起了其他人反感。
大家都是来讨口生活的,分属同僚,何必如此。
其他老成持重的谋士这时才提议。
“汉王息怒,新来的同仁可能确实不太熟悉越国公,我建议还是静观其变吧。”
“很明显,越国公就是冲我们汉王府来的,对外一点风声都没有露,就是直奔济南。”
“然而我们不知道他身上究竟有没有新皇的密旨,又或者是单纯的过来监视我们,只有探明情况后,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听着老牌谋士分析的头头是道,朱高煦把自己的胡须都捏断几根,气恼道:
“只能看着了,要不然还能怎么办?打又打不过,骂也骂不过,烦死了!你们这么多人,就不能想个靠谱点的办法出来吗?”
此言一出,等于主上在指着这些谋臣们在骂。
你们这些废物,一点用都没有!
谋臣们也急了,可以摸鱼,可以混日子,但是不能让主君认为自己真没有水平啊!
大家水平可能一般,但胜在人多,群策群力。
绞尽脑汁后,几个谋臣嘀咕了一番,推举了一个人出来开口道:
“办法倒不是没有,就是看汉王敢不敢用了?”
这种激将之法,对目前阶段的朱高煦来说,那是一用一个准。
“赶紧说,别遮遮掩掩的,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什么是本王不敢的,再怎么样,也比窝囊的圈养在这里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