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589节
上次父亲只是称病不出,就已经谣言四起。
如果自己也调离京师中枢,那流言蜚语不断铺天盖地。
徐华虽然相信以自己二弟徐谦的实力,能够稳住场面。
可这个担子也不能让徐谦一个人来扛啊,那自己就太过自私了。
入夜。
徐谦找上门来,跟着的小厮还带了一桌酒菜,想和自己大哥好好谈一谈。
两人在东宫之时,便是同事,文武两道,共同辅佐太子。
但今日不同往日,眼见父亲想要隐退,轮到他们兄弟俩站在台面上。
一个是京营总兵,一个是内阁大学士、吏部郎中,地位和承担的责任,都和以前完全不同。
(这个时候的内阁大学士,权力并不大,相当于皇帝秘书)
哪怕是徐谦,心里也有些没底,在家中想了半天,干脆来找徐华。
两兄弟合计一下,今后这朝堂之上,该是如何走势,自己二人该如何应对。
这两人的秉烛夜谈,徐闻清清楚楚,但他完全没有参与进去的意思,=,
两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已经在宦海沉浮差不多十年的老油条,还需要自己支招,那自己这些年的教导,都不是白费了?
而且徐闻看似退了,可留给徐华和徐谦的,可都是满手天和牌。
不管是天子还是太子,都对他们信赖有加,国库和国公府财政都很宽裕。
朝中还有英国公张辅,杨士奇这等强援。
在暗处,暗卫也能为他们提供情报和服务。
这种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兵有兵的情况下,还能玩砸,徐闻只能逐出家门算了。
徐家不养废物!
而且哪怕是逐出家门,他们如果愿意出海,也能在南阳优哉游哉,四海商会就是徐闻准备的最后退路。
徐闻现在就是陪在安成公主朱月蓉身边。
自从永乐皇帝死后,她的情绪一直不太好。
在外人面前,还能保持住。
可只要一到徐闻身边,她就不再掩饰自己,静静和徐闻说着自己和父亲之间的往事。
那些属于父女之间的甜蜜回忆,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
国公爷对于外面的应酬能躲着,皇帝也可以不鸟。
可家中老妻还是安抚的,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今天等朱月蓉倾诉完以后,徐闻突然说道:“这个兵部尚书我再干上一段时间,等他们找到合适继任者后,就出门散散心吧,让你心情好点,你看如何?”
对于丈夫的心意,朱月蓉是知道一些的,听到这句话时候也不奇怪,而是问道:“虽然有华儿和谦儿在朝堂之上,但大哥会让你走吗?”
徐闻笑道:“我就说陪他妹妹出去到处走走,放松下心情,作为他的妹夫,不可能这点特权都不给我吧?”
听他开玩笑,朱月蓉的心情也稍微好了一点。
她当然不会认为徐闻只是单纯地出去走走。
夫妻多年,丈夫在朝堂上的每一步,都是有的放矢,有意义和目标的。
结合当前形势,安成公主也清楚怎么回事,于是说道:“那我们去山东?”
搂住朱月蓉,徐闻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果然你我夫妻心意相通啊,我还没说,你就要知道去哪了。”
朱月蓉嗔怪道:“这有什么难猜的,就二哥那个猪脑子,没人盯着,指不定要闯出天大的祸事来。”
“夫君去的话,给他提个醒,让他安分一点,不要有什么其他的心思,也算是帮他,让他能活得久一点。”
自己亲哥哥,朱月蓉哪能不清楚,点评起来也格外辛辣。
“那好,明日我便上疏,辞官归乡,回山东去。”
徐闻笑了笑。
他行事一向雷厉风行。
第二天,辞官的奏章便到了新皇的龙案上。
洪熙帝朱高炽看了后,久久无言。
越国公徐闻拒绝封王,又辞官归乡,位极人臣却忽然隐退。
或许外人想不明白。
但朱高炽却是清楚。
越国公这是以身入局,保天下太平!
如此品质,让朱高炽更加敬佩。
最终,他准许了徐闻的辞官奏请。
此事再度引起巨大热议。
有人怀疑是皇帝和越国公生出嫌隙。
更多的是猜测是自古以来的皇权和相权之争。
虽然太祖高皇帝废丞相制度,但大臣之中权力最大者,仍被私下当成“相”。
徐闻,位极人臣,便是大明的隐相。
表面上越国公拒绝封王,其实是争夺朝堂话语权,然而君臣二人闹翻了。
这是不少人的猜测。
他们不相信世界上有谁能抵挡得住权力的诱惑,在巅峰时期忽然退隐。
第710章 受封太师
况且,徐闻才区区四十五岁,这个年龄,正是男人鼎盛之际!
许多人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才在四十五岁爬到京师,早朝只能站在金水桥旁边。
徐闻能站在皇帝身边的丹陛之上,执掌大半个天下,岂能轻易挪位?
就连朱瞻基也急了,匆匆来到乾清宫见驾,询问父皇,为何批准?
“您知不知道,外面传成什么样子了?这会给您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
朱高炽只是简单说了一句:“为了天下,越国公都能甘愿放权,朕为何要在意这些许名节?”
不过,为了平息此不利舆论。
朱高炽还是下了一道旨意,加封越国公徐闻为太师。
又称越国公辞官归乡,是为养病,另有任用,兵部尚书之职由左侍郎暂代。
“太师”是正一品头衔,在大明朝有着至高荣誉,用以表彰加官授予功勋卓著的重臣或勋戚。
自大明开国至今近六十年,只有一个人有此殊荣。
那就是,韩国公李善长!
凉国公蓝玉,在捕鱼儿海一战中灭了北元,功勋卓著,他一辈子就想封个太师,但朱元璋没鸟他。
越国公徐闻受封太师,并无意外。
他本就是新皇的老师,且功勋卓著,符合受封。
而且太师只是虚衔,并无实际职位。
在朝为官,讲究含权量。
京师中的超品勋贵众多,但真正手握实权的并没几个。
徐闻的主要实权是兵部尚书一职,是大明军事行政体系的核心主官,职能众多。
比如选拔武官,定期考核各级将领,任命、升迁、罢免武官。
军队调度与指挥军事部署,向地方传达朝廷军事命令,督执行。
核查军户户籍,处理军户逃亡、世袭纠纷等。
制定边防策略,修建长城、城堡等防御工事。
统筹军事后勤,保障军队粮饷、武器、马匹等物资供应,发放军饷与装备等。
只要是关于军队的,兵部尚书都能插一手。
直接跟皇帝商量对接。
自永乐元年,徐闻便担任兵部尚书一职,至此已二十二年。
期间,他规划军制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时辞去兵部尚书一职,也属正常。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