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586节

还好恩师不在乎这些。

他毕恭毕敬地对徐闻行了个大礼:“多谢恩师教诲。”

看对方的表情,徐闻就知道杨士奇懂了,便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以后朝廷上面的事情就靠你们年轻一辈了,遇事多想想。”

这番话虽然以徐闻现在的年纪,说出来有些老气横秋。

但杨士奇知道,恩师是有资格说这话的。

现在朝中历经洪武,永乐,洪熙三朝的老臣已经不多了。

像徐闻这样一直站在风口浪尖的,更是绝无仅有。

“弟子谨记恩师教导。”

徐闻享受了一把调教聪明弟子的感觉,满意而去。

杨士奇则是目送师尊背影。

他作为工具人,完成任务当然要第一时间汇报。

经过一天的折腾,洪熙帝朱高炽已经很疲惫。

但还是强撑着身体,听杨士奇说完和徐闻的交流。

然后淡淡地说了句:“好的,朕知道了,你也辛苦一天,回去休息吧。”

待人走后,刚刚一直站在旁边的朱瞻基才开口:“父皇,越国公去山东,是打算盯住二叔吗?”

徐闻的老家清平县在山东。

汉王的封地乐安州同样也是山东!

朱高炽躺在椅子上,喝了一口儿子递过来的参茶,缓了一会儿后才说道。

“不然呢?你以为越国公真的告老还乡,享受晚年?他比朕还小一岁呢!”

“唉,这也是朕愧对他啊,就朕的这点小心思,都被越国公看得明明白白,所以他才选择一直闭门不纳客,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

朱瞻基还是有些不解。

“二叔已经就藩,皇爷爷也严格限制过他的亲卫,经过漕运那一战,他就应该知道事不可为,父皇你也没有再追究他的谋逆之举,他总该消停一点,当个平安王爷了吧。”

朱高炽摆了摆手, 道:“哪那么容易啊,你二叔的性格,你还不清楚吗,哪怕是撞到南墙了,也得把头磕破才知道疼的。”

“朕是不想让天下众生看到先皇尸骨未寒,便兄弟阋墙,所以选择按下不表,可你二叔不会领这个情的,他的狗脾气从小到大都是那样,朕一清二楚。”

朱高炽给朱瞻基细细地解说。

他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从南京赶回来登基之后,很多事情都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作为父亲,他只能尽力教育朱瞻基,让他能够快些成长。

在万一之时,能够担起自己身上的重担。

第706章 急流勇退

“越国公就是对你二叔太了解,所以才会选择去山东,毕竟我那弟弟全天下就没几个他怕的,这其中除了你皇爷爷外,就是越国公。”

朱高炽在教儿子,徐闻同样在和儿子对话。

杨士奇和父亲对话的时候,他们就在身后,全程聆听,并没有插话。

徐闻的想法,他们也大致猜到一些,父子三人到家后,徐华才开口道:“父亲,不把我调走吧,这样你就不用辞去兵部尚书。”

“想什么了,你以为父亲是因为你的事情离开吗?我们两个还不够格。”

都不用父亲开口,徐谦先开口了,自己这个哥哥打仗没问题,智商也在线,就是有些时候想问题耿直了一点。

徐华说这话的时候,当然也是经过思考的,所以马上反驳道。

“这些我当然知道,但现在如果父亲请辞,旁人看来,是为我们两个让位置,两兄弟总要有个表态吧,你在中枢,不管是天子还是太子都倚重于你,而京营有英国公坐镇,有没有我来说,并不太重要。”

“哼哼,我还不知道你,就是北京没有仗打,所以浑身不舒服对吧?”

两兄弟之间,谁还不知道谁啊,徐谦马上揭哥哥的老底。

徐闻这时才开口道。

“行了,你们两个都多大了,都是当爹的人,能不能成熟一点?”

其实对于徐华徐谦能够互相斗嘴,徐闻内心深处还是挺开心的。

那种表面上假惺惺的兄友弟恭,才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面。

眼下这种毫不留情的互损,正说明两个人关系不错。

“你们两个都给我在京师好好待着,没你们什么事,天子能够给你们现在的职位,你们心里也清楚,肯定不仅仅因为你们是我徐闻的儿子,而是有这个能力,能够胜任当前的职位,否则捅出了篓子,陛下识人不明,而我教子无方,大家都面上无光。”

“况且你们在北京,就和我在北京没多大的区别,暗卫和四海商会你们也都能调动,足够你们稳住场面了,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听过徐闻和杨士奇的对话,兄弟二人知道父亲要去干吗。

徐华劝不放心,说道:“父亲,汉王那边虽然对您敬重有加,可他刚刚被我挫败过一次,现在应该正在气头上,如果您贸然去山东,会不会有风险?”

徐闻傲然一笑:“有什么风险,就凭他朱高煦?”

他很少在儿子面前直呼宗室名字。

这次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去山东坐镇,就是吃准了朱高煦在自己眼皮底下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徐闻不知道朱高炽能撑多久。

如果按照历史上那样,还有短短数月寿命的话,那自己就不得不去山东。

没自己压住,容易热血上头的汉王,还不知道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出来。

他朱高煦死不要紧,但是弄的山东一地糜烂,漕运断绝,那就是大问题,终究还是苦了百姓。

所以徐闻只能以身入局,压制住汉王朱高煦。

让这段时间政权能够平稳过渡,不至于有什么动荡。

他把两个儿子留在京师,也让他更放心去山东,起码不用担心背后起火。

徐闻平时在几个儿子眼中,都是那种老持稳重的形象,让几个儿子很是向往,不自觉地模仿。

但这偶露峥嵘一句话,才让他们想起,自家老爹当年也是个胆大包天的人物!

不仅在朝会上当众喷过建文皇帝,还逼得藩王下跪认错。

又在没有皇帝旨意之下,带兵血洗江南,杀人抄家!

现在父亲的谦逊,不过是达到一定层次的内敛。

内心深处依旧是那个桀骜的越国公徐闻!

“你们就别为我担心了,在京师干好自己分内的活,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你们的老子我还没有老到需要你们照顾的程度。”

徐闻吩咐道。

两兄弟只能乖乖地各回各家了。

徐华徐谦虽然身上都有爵位,但越国公府内面积不小,而且兄弟妯娌之间相处都还不错,两人也就懒得自立门户。

既然父亲不赶,那就心安理得地住下去。

回到家中,徐华这站了一天,也有些疲倦了。

典礼上的这些繁文缛节,让他很不适应。

相对而言,他还是更喜欢战场上面的真刀真枪。

一直在家等候的妻子,屏退左右仆人,亲自为他送上热水,毛巾,柔声问道。

“这一天累坏了吧。”

徐华对妻子袒露心声道。

“身体不累,心累,我都不知道父亲这么多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每一句话说出去之前,都要想半天,今天我对父亲说的话,出自我的真心,干脆调去边镇,在那里当个总兵,练兵,杀敌,为国镇守边疆,这才是我平生所愿。”

果然徐谦还是了解他哥的。

徐华一边擦脸,妻子则在身后给他按摩解乏,然后轻声细语安抚丈夫道。

“我知道京师这方天地困住你了,但现在新朝初立,你又是徐家人,还和当今圣上太子关系匪浅,大家都需要你在北京啊。”

他们两夫妻成亲已有八年,妻子并不是出自什么名门望族,而是北伐期间,徐闻麾下阵亡的将领家属。

在战场上,徐闻已经教给徐华很多。

但是战场下,他要学得更多。

所以给阵亡家属送抚恤金的任务,就交给了徐华。

徐闻要儿子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体会,每一个将士的背后,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

他做的每一个决定,都要为这个家庭负责。

慈不掌兵,那就要让自己手中的将士变得更有价值,发挥更大的作用。

徐华第一次见到自己妻子的时候,她正护住自己的两个妹妹,手持钢刀,和自己那些所谓的叔叔伯伯对峙。

首节 上一节 586/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