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579节

像汉王那样,递小纸条的,还算是正常的。

不管是官员,还是侍卫或者其他什么人,都想着一朝天子一朝臣,讨好越国公这个必然在新朝有重要位置的权臣,也能有更好的发展。

这些天他知道徐闻受到明里暗里的各种投靠,许诺,表忠心,少说也有十几二十次。

不知道的,那就更多了。

换位思考一下。

杨士奇想想如果是自己面对这些,不但要顾忌这些人的脸面,还要避免结党营私带来的各种猜忌,只能是费尽心力的各种婉拒。

这么多天下来,必然身心俱疲。

但徐闻则完全不同,他对所有人都不假辞色,被打死的那个小内侍就是典型。

有些过分的,直接发往北镇抚司天牢,根本不和你废话。

把自己往一个孤臣,独臣的方向发展。

这种混不吝的心态,杨士奇自认做不到。

也只有这样的越国公,才压住了这暗潮涌动的北京,把它交到真正的主人手中,功成身退,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看着徐闻走时那洒脱的背影,杨士奇不禁心生向往。

拿得起,放得下,简单六个字,却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境界。

真实世界中,回家后的越国公可不像杨士奇想得那么潇洒,正在满脸堆笑,哄着自家老婆了。

“你也知道,当时情况特殊嘛,我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把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家们都压下来。”

徐闻向妻子安成公主解释道:“如果我回了家,第二天整个京师估计就流言四起,不知道会有什么乱子。”

朱月蓉扭过身子不理他,手帕擦了擦泪水道:“这些我不管你,那是你的职责所在,但你为什么不让我见父皇最后一面。”

想着,眼泪又止不住。

“这不是家里需要人主事吗,除了你这位越国公府的主母外,谁还能胜任?况且暗卫的那些消息,也需要人来点头批准,我只放心你啊。”

徐闻温柔的体己话,总算让朱月蓉好受了些。

其实出身帝王之家,这些她早就习惯。

只是父亲病逝,夫君又不在身边,她自己在这风雨飘摇中,独自撑着这么大个家,心理压力很大。

也只有在徐闻面前,她才能尽情释放自己的情绪,软弱那么一下。

徐华尴尬地站在书房外,隐约地听着里面的动静。

他早就过来了,但里面两夫妻正卿卿我我。

这时候进去,也太煞风景了。

说不定还会被父亲记住,少不了让自己吃点苦头。

一旁的弟弟徐谦坏笑着戳了戳哥哥。

“你不是说找父亲聊下这场战斗吗,敲门进去啊,站在这里干什么?”

徐华无语地看了弟弟一眼,敢情不是你被骂,就拱火是吧?

三弟徐明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本来哥哥回家,听说路上还和人交过手,便兴致勃勃地过去打听一下。

却没想徐华说要向父亲汇报详情,便跟了过来。

哪知道过来啥事没干,在门口罚了半天站。

“爹娘在里面墨迹什么了。”

说着,徐明就上前敲门去了,动作快到两位哥哥都没拦住。

“父亲,母亲,我和大哥二哥要进来了!”

徐明大声道。

他是安成公主朱月蓉的儿子,也是徐闻的嫡子,越国公爵位的法定继承人,行事向来无所顾忌。

“怎么提我......”

老二徐谦急了。

自己知道父亲肯定要和大娘聊很久。

但看到大哥兴致勃勃地过来,便想看看徐华要在门口站多久。

本来就是个看热闹的,怎么老三把自己也给喊进去了。

房门被徐明打开。

朱月蓉赶紧收拾好自己的情绪,整理好仪容,正色道:“我和你父亲都聊完了,你们三位一起进来吧。”

徐明行礼后,回头笑道:“大哥,二哥,愣着做什么?进来啊!”

徐华拖着还有些抗拒的徐谦,跟着弟弟就进了书房。

喜欢看热闹是吧,一起进去和父亲聊聊。

徐谦还能怎么办,只能小声求大哥。

“别扯着我的衣服行不行,我自己走进去,你也不想让父亲看到你这么粗鲁吧。”

徐华这才松开,让二弟跟在自己身后。

第698章 徐氏高门

看着许久不见的大儿子,徐闻起身拍了拍徐华的肩膀,晃了晃道。

“不错,变结实了很多。”

徐华一直在南京负责南直隶省的暗卫,同时兼顾太子和太孙的护卫工作。

这是朱瞻基要求的,徐闻也同意了,父子俩已经有快一年没见面。

“我看了你对遭遇战的汇报,很详细,看问题也很透彻,找出问题,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但还是想听你口述一下现场的情况,纸面上的东西,那都是客观的,说说你的主观意见。”

徐明跟过来,不就是为了听这个,赶紧给大哥搬了张椅子。

“哥,坐着说。”

“二哥,你也坐。”

老二徐谦是岳盈盈的儿子,子凭母贵,岳盈盈是徐闻平妻,在大明律法上,老二徐谦虽然也是嫡子,但地位比正妻安成公主所生的徐明,要低一些。

他会继承越国公府的一些财产,但不会继承爵位。

所以,从小便想着靠自己,和父亲一样走科举之路,光宗耀祖!

虽然徐谦对军事不感兴趣。

但这个家庭环境,不可能和军事绝缘,还是要听一下事情经过的。

一家人坐定后,徐华才开始从自己的视角,对整个事情进行复盘。

当徐华提到汉王亲卫靠近两里地时,就像他问那三个小旗一样,徐闻也在问他。

“你已经在更早的时间得到暗卫的消息,汉王要动手,而且我亲自拟的条例,特殊时期,哨卫至少要撒出去十里,为什么没有遵照执行?”

把责任推到下属身上,那不是徐华的作风,他们徐家讲究的是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这是我的疏漏,只是通知了暗卫骑兵,将会有敌人靠近,没有下达更加明确的警戒指令,以后一定吸取教训。”

“嗯,认识到错误就好,并不是我想苛责与你,经过实战后,你也应该明白,战争其实是个偶然性很大的事件,我们先期做好的各种训练,以及制定的条例,就是为了把这个偶然性降到最低,要不然很有可能一时失误,满盘皆输,到最后时刻功亏一篑。”

徐华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就比如说这次汉王带的虎蹲炮,那一炮要是真瞄准了,真能打中战船,谁也不能保证铁砂对船就完全没杀伤力,还好我事后时候回收虎蹲炮的时候,发现他们只是模仿了一个样子,对于内部构造的仿造还差点火候。”

儿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举一反三,徐闻满意地说道。

“继续说下去吧。”

整场战斗,从汉王骑兵队拖着虎蹲炮逼近开始,徐华全程都在用望远镜观战,可以说他对遭遇战了解最清楚的。

在他深入浅出描述,还有加上自己理解的讲解下,哪怕是对这些不怎么感兴趣的朱月蓉,也坐了下来,安静地听着。

听到双方骑士死战,汉王亲卫全军覆没时,她忍不住叹息道。

“都是汉家男儿,怎会落得如此境地。”

徐明也跟着嚷嚷。

“对啊,对啊,父亲不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很大,还有很多地方等着去开拓,出去开疆拓土还不好吗?”

“你给我闭嘴!”

刚说了一句话,就被朱月蓉打断。

看到父子三人探究的目光,朱月蓉只得解释道:“你们几位巡边的巡边,要不就是在外地,或者闷头读书,这小子没人管,成天乱窜,不知道什么时候找到三宝,要人带他去出海。”

“啊?”

徐华惊叹了一声,他没想到自己弟弟居然还有这种举动。

首节 上一节 579/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